Week 16-27/12/2012-: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帶領討論助教:佩真
指定閱讀
顏秀芳,〈焦桐《完全壯陽食譜》與江文瑜《阿媽的料理》之比較〉
台北教育大學《咁仔店電子學報》,2007年8月30日(創刊號)。〈http://s22.ntue.edu.tw/電子期刊/Yan%20Xiu-Fang.htm〉。
江文瑜,《阿媽的料理》,台北:女書,2001。
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台北:二魚,2004。
胡錦媛,〈食色經濟學:焦桐《完全壯陽食譜》〉,《中外文學》, 第31卷3期(2002)。頁9-26。
延伸閱讀
Ritzer, George著,林祐聖譯。《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 2002。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 田園城市,2002a。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下)》,台北:田園城市,2002b。
沈曉茵,〈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中外文學》,第31卷 (2002) 3期。頁58-68。
廖炳惠,〈食譜、香料、廚藝的旅遊〉,《中央日報》,2003年12月22日。
從以前到現在,人們創造了各種添加刺激味覺的香料在食物上,不斷發明新的口味,反觀21世紀,人們卻開始回過頭去追求食物天然的本質,物極必反又在此應證,各式各樣的食物商品琳瑯滿目,但有什麼是真正能符合人體基本的營養需求?老師提到:透過飲食,我們該如何管理自己的身體健康?真的很難回答,我曾經長期只吃蔬菜不吃肉,試圖吃得簡單清新,但誰能保證蔬菜裡沒有其他的化學毒物,市面上太多餐點離不開油炸的烹飪,似乎現代人越吃越油,已經超過基本的需求,除此之外也越吃越多,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健康的管理越來越困難。
回覆刪除台灣的飲食文化是夾雜中國與日本的混種文化,現在也包刮了更多國家的文化融入。從飲食我們看到了全球化的現象,如一杯珍奶,各種材料來自不同國家,值得思考的是,這樣珍奶還算是台灣特有最純種的飲食文化嗎?老師說的,界線只有在遇到他者才會顯明,今日的珍奶已經不同昔日的珍奶,是全球化時代下的新產物。
最後是最有趣的社會麥當勞化,原本只是一間速食業的營運模式,最後竟然變成現今許多店家奉行的法則,但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現代社會的時間緊迫,人類生活繁忙,所有事追求的皆是快、狠、準,為因應消費者的需求,店家當然也會自然而然發展出如此模式。
台灣是個混種社會,我們接納不同人種、接受不同食物,最後變成我們特有的文化,我相信台灣在飲食創新這方面是非常有潛力的,要怎們讓全世界了解台灣的好,又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對我來言,作天的報告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麥當勞的部分。
回覆刪除麥當勞會說,我們都為您服務。但,事實上並沒有這樣子。點餐也是客戶自己去點,領食物也是客戶自己領,丟垃圾也是客戶要做,雖然素食餐廳可是要等很久以及他們買的東西並沒有健康食物。
我看了這樣的分析,我覺得這一族分析的相當不錯。並且,我也同意他們分析的結果。
最後,我也會想想,韓國的情況如何?應該是說,韓國也是跟台灣差不多。可是,為什麼這麼紅起來並繼續維持他們的生意?我自己認為,不是流行的原因的話,就無法解釋的。
對於這組的報告,我對一個議題十分感興趣,就是「肥胖問題為什麼歸在麥當勞身上呢?」我覺得可以跟上禮拜的政治做結合,我會認為這是一種國人「嘗試」團結起來一致抵抗外來勢力的反彈之一。只是我們的民族意識並沒有更多的具體行為,就像是今天日本人大多人都開豐田汽車,韓國人大多是現代汽車,但台灣人開裕隆的人有多少。民族意識的體現,或許應該是實際的作為才對,如果我們今天在罵麥當勞不好,何不抵制他讓他無法生存呢?我們說罵韓國或的同時,何不用HTC反而還是用三星手機呢?我覺得這是台灣一個現象,大家知道要有民族意識,要保護本國產業,只是似乎沒團結一致的去做。飲食文化中,台灣的多元主要是因為海島位置與海島民族性格,以及其多元的殖民背景,所以很多料理在台灣被混合運用,進行化學反應之後就變成台灣味。相信在國外不大會有冬瓜鮮奶這種東西出現,更不用說在早餐店裡面,鐵板上面的義大利麵旁邊是蘿蔔糕跟煎餃。台灣味其實是個混合的概念,台灣本身也是混合的概念,只是在飲食上,我們卻創造了一種混搭風下的奇蹟美味。
回覆刪除這組同學的時間管控很好!
回覆刪除台文系主任精闢的講解讓我大開眼界,讓我對於瓊瑤的小說更有興
趣,這次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改編瓊瑤小說的電影版,而且主任也有提到隨著時代的演進,瓊瑤老師作品的變遷,與其時代背景相互映襯,此外主任深入講解提醒我們該注意的情節,讓我們更能意會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內容以及角色的性格,雖然現在看以前的電影可能覺得有一些唐突可愛,但是我們真的很樂在其中.
今天聽到老師對於飲食文化差異的詳細講解,覺得收穫很多,像土
豆條以及勺子等等的用詞衝突,雖然我們已經覺得中國大陸與我們的文化差異不大,但是事實證明還是有許多的不同,讓我更加對於每個國家的風俗民情更感興趣,期待日後能夠有機會可以多多出國參訪,雖然很可能以四倍之價額消費
美食與台灣的連結是十分肯定的,許多外國人一想到臺灣都會想到
許多夜市以及許多有名的小吃,生在臺灣令人倍感幸福,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美食能在許多外來強勢力衝擊下仍保有其堅固地位
我們每天都必須吃,但各地由於氣候、地形差異,因而所能種出的食物也大不相同,因此各地都有不同的飲食文化,但是近年來,由於全球化,全球的美食在台灣都幾乎能吃到了!但其實這背後也隱藏著另一樣問題,就是它也擠壓了本土的小吃市場,但也給了地方小吃一個能夠被發揚光大的平台,台灣的珍奶走上國際,在世界上發光發熱,但事實上,裡面的內容物現在大多產自東南亞各地,根本沒有台灣,真的還蠻奇妙的。話說,我覺得近年來,台灣的飲食文化大多跟著西方跑,受到全球化的影響頗為深厚,導致許多人從小都跟麥當勞、肯德基等速食為伍,而肥胖問題漸漸浮現,近來開始有人怪罪生活周遭的食物尤其是那些跨國企業店家,但其實肥胖的主因不是大多都是因為自己愛吃和貪吃且懶得運動所造成的嗎?是吧!但是,又因為那些跨國企業享有盛名,且因為販賣這些垃圾食物享有龐大的利益,因此大眾認為他們有要負起這個重責大任,但其實愛吃的人們不也是罪魁禍首嗎?助長他們成長的火苗。
回覆刪除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
回覆刪除可見食人們對於人們是多麼的重要!
身在台灣真的很幸福
有這麼多的小吃以及具有台灣味的異國料理
更不用說是遍及全世界的連鎖店
晚上到了十一、二點還有夜市小吃可以吃
不用像日本過了七、八點就要乖乖待在家裡
因為店都關了
我之前去日本旅遊
晚上肚子餓都只能吃泡麵消飢
那時就真的很想念台灣
早期的人以吃飽為主
現在的人以吃巧、健康為主
其實早期的豬油拌飯
我現在吃也覺得別有一番風味
雖然沒有任何東西
但是光豬油拌上醬油
就非常美味
以前的人真的很有智慧
反而是現在的飲食
注重卡洛里的我們
什麼東西都斤斤計較
反而不行好好享受美食
也許,我們可以省事一點
因為,越簡單食物也許越健康!
這次的報告祖真的提供了好多飲食方面的反思
回覆刪除麥當勞的種種問題,對全球的影響
台灣的珍奶成本其實不高等
非常的具有問題感
人們追求飲食的精緻化和量化
但這只是有錢國家的權力,全球食物供應是充足的
但全球每天有十幾萬人可能在挨餓甚至餓死
這些問題讓我們看出食物是不可以被浪費的
人們應該好好的去思考如何處理食物的問題
否則等到糧食危機發生了,一切就晚了
針對多元飲食這個部分
回覆刪除台灣 真的是一個非常多元的社會
本地的 客家 閩南 原住民料理
中國的南北佳餚
東南亞外籍移民的料理
各個國家的主題餐廳
夜市的傳統小吃
各式各樣的菜色
在台灣沒有衝突
有的是 多一點嘗試 多一些選擇
這組報告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議題讓我印深刻
舉珍珠奶茶來說這項台灣的代表飲品
在全球行銷後是不是就沒那麼獨特
量產化讓道地的氣氛減少許多
失去在地美食的意義 似乎到處都吃的到
對麥當勞的見解也很有趣
麥當勞 我長期覺得是一家能實現全球在地化的連鎖店
根據各個地區的文化 做餐點的變化
但是他們打的 為顧客服務的標語
好像多數真的是由顧客自己動手
而這種模式 卻也被現代多數餐廳採納
肥胖的問題 不健康的食物 引起的議題也值得我們去深思
為何在知道不健康的情況下 麥當勞還是人滿為患
同時世界上又有多少人 因為飢餓問題 困擾三餐著落
另外 回應不健康飲食
近來 一股有機飲食的風氣格外清新
講究料理衛生與過程的嚴格把關
不用農藥 打著純天然標語
讓健康飲食 為更多人所重視
總結台灣的飲食文化多元的特性
真的讓我們很幸福
隨處可見的餐廳
為繁忙的生活省去煮飯時間
選擇的多樣性 讓消費者感受”食在五星級”的威力!!
謝謝這組同學很認真的提供許多反思
回覆刪除我尤其有印象的就是
"為甚麼大家總將不健康、肥胖的過錯歸咎於速食業者?"
其中的原因有許多 以下是我認為的一些原因
1.相較於本土飲食"鹽酥雞""雞排""珍珠奶茶""麥當勞"肯德基"是外來的品牌 為了保護自家產業無形中的意識還是會讓我們有排外保內的想法因此會將矛頭指向速食業者
2.像麥當勞等大型速食業者 因為標準化 專一化
使其成為市占率極高的品牌 他們擁有如此龐大的利潤
這樣一個負面的評價和影響 他們無疑會成為眾人的矛頭指向
3.由於麥當勞、肯德基在我們的觀念中
直接聯想到的就是漢堡、炸雞、可樂等
然而這些食品都會被我們歸類為垃圾食物
所以大家也就習慣把這些東西統稱為"麥當勞供應的食物"
進而變成"麥當勞使我們不健康、使我們肥胖"
對於台灣的飲食來說,是相當豐富多元化的,很慶幸自己是出生在台灣這個國家,
回覆刪除因為對於"吃"是相當的便利,在其他歐美國家,對於飲食只講求"效率"、"方便",
在台灣卻可以吃到各種小吃,並且還會研發及創新不同口味,其中像珍珠奶茶就是一個相當大的文化,將茶類加入台灣特有的粉圓所調成的飲料,也只有台灣人會想到這種製作方式。而小吃文化在台灣已經變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了,不管到哪個地方都會有各地的小吃,而下一個禮拜所報告的"夜市"就會介紹更多更多台灣特色的小吃了。從台灣的飲食文化可以看出在地多元化這個特色,各國的飲食都可以在台灣生存並發展出各自的飲食文化,只能說在台灣可以吃好很多好吃的東西也可以藉由飲食認識不一樣的文化。
一般而言,我們人類享用三餐,主要是為了攝取身體所需的養分,但其實飲食無形中已結合文化,雖然現在隨處可看見賣棕子的店家,但是棕子與我們端午節,是從古至今所留下來的傳統,讓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的連結;像是冬至吃湯圓、中秋吃月餅,一起和家人烤肉,那種氣氛與感覺,讓食物不再只是食物,賦予更深層的文化意義。老實說,甚至綠蓋與星巴克是新的飲食文化概念,與好朋友可以在飲料店內暢聊往事一個下午,與好朋友可以一起排星巴克買一送一,屬於我們的美好回憶,或許對於二十年後的我,會特別想買這樣類型的食物或飲料,可能對那時候的自己東西的吸引力不在如此誘人,不過我買的是,買的是曾經在一起的那份情懷與感覺。
回覆刪除許多人對台灣的第一印象是小吃
回覆刪除台灣因為有許多不同的文化
自然也帶來了多樣化的飲食
除了台菜之外 越來越多異國料理
像是師大夜市裡就有許多泰式韓式料理
但是這些的異國美食卻常常融合了台灣的口味
像全球在地化一樣
外來的文化到了台灣當地反而被吸收並且加入了台灣的元素進而發展出獨特的文化
另外這組討論到的麥當勞化 我覺得十分的值得探討
現在的麥當勞化已經不只是速食業 而是擴展到其他種類的行業了
整個標準化的流程的確可以加速生產的過程
但是當所有東西都被量化以後也會造成一些問題
像是相同的原料所需的成本 在麥當勞販賣之後可能比市價高上很多
有時候還需要大排長龍才能等到餐點
而且麥當勞所打的口號:麥當勞都是為你 也並不是全然如此
相反的 是顧客受到麥當勞的制約
近幾年來的產業紛紛效法麥當勞的成功模式運作
但是這樣的方式真能夠套用到所有產業上嗎?
最近剛認識一位在美國讀書的朋友
回覆刪除正好她放假回台灣過年
我們就帶她到淡水逛老街
聊到很多飲食上的差異
她說美國人阿 都只吃漢堡
唯一的變化就是 芥末醬變成蜂蜜芥末
小黃瓜變成洋蔥 牛肉換成豬肉
總而言之就是漢堡
飲料一杯約莫只有台灣一半的大小
但為了省錢每天還是只能吃漢堡(兩塊美元)
如果要吃台菜的話 都是八塊美元起跳
所以一到淡水老街
她就買了很多伴手禮和小吃
像台灣很普遍的炸熱狗(裹麵粉的)
她也覺得和美國的不一樣但是台灣的比較好吃
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生在台灣真的很幸福噢
有很多口味和飲食上的選擇
這一組的報告準備地很用心,尤其是在時間的掌控上令人佩服,也值得學習!
回覆刪除我認為飲食文化是最能展現出台灣多元文化的呈現方式,台灣做為一個被許多國家殖民過的地方,加上所處的相對位置和對外文化接受度高,這樣多樣化的飲食並不意外,也是大家感到驕傲之處。
不過一個有趣的地方是,近年來台灣的餐飲業發展,出現了許多大型餐飲連鎖或飲食的銷售方式逐漸單一,我們能在超商買到珍奶、火鍋、蔥油餅等台灣小吃,先前曾看過一張圖,原來我們各種喜愛的零食品牌幾乎都來自某幾家跨國公司廠商,看似很多多元其實並非如此,當然並不是指說台灣飲食文化會朝向如此發展,而是希望台灣的飲食文化能在我們這具有創意和包容力的國度中,繼續多元並存而不被商業化、標準化。
TO 峻葳、芷函、靜葦、楊蕙:
回覆刪除社會的麥當勞化是來自於麥當勞的進化版福特主義和科層體制諸多種種結合的結果,導致在追求效率、達到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將消費者也吸納至整個體系之中。我們都知道身為一個跨國大型企業如何透過全球在地化及在地全球化的性質,達成最大利益的獲得。當然,這樣的控管指標也紛紛在所謂的現代社會的各種產業之中,建立起標準化、規格化模式,並且,不外乎地添入了因應各種產業的後福特彈性生產以及其他行銷消費手法。
必須說,麥當勞真的誘惑了許多無知大眾踏入金色拱門,大眾無暇顧及於思考麥當勞是為了誰。《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紀錄片裡所描述的那種天天三餐麥當勞的樣貌,對於人體的健康造成了危害。即便揭露了更多關於熱量的計算,比如一個麥香堡有多少卡路里,一個蛋捲冰淇淋的脂肪有多少克,依然還是阻擋不了一群「熱愛」麥當勞的人們,幾乎每周都往麥當勞報到,在那裡度過一個想睡午覺的周六下午,或是三五學生聚會的第一首選,或是念書安全的環境,親子共遊的好地方,許多情況都可以跟麥當勞進行連結。麥當勞儼然成為了吃速食以外的空間,並且使大眾樂此不疲的難以拒絕。也許某一日麥當勞也成為佔據了某人心中一個充滿回憶的角落。
這組在介紹麥當勞時說到一個是店家服務我們還是我們服務店家的概念
回覆刪除我覺得十分的有趣
經過他們的提醒 的確 我發現到 我們現在在這種速食店內用餐的時候
我們好像幾乎沒有獲得這些商家的服務
從排隊點餐開始 一直到取餐 送餐 甚至最後的清理工作
都是客人一手完成的
而店家在這一長串的流程當中 僅限於提供製作餐點這項服務
但是我們這些顧客們卻總是做的甘之如飴
明明花錢除了是買食物外 應該還包含了買服務這項商品才對
但是在這速食商家的標準化作業流程中 卻把這項"服務"商品轉為顧客理應當然去執行的動作
甚至顧客們也做得心甘情願 絲毫沒察覺哪裡出了問題
這讓我不禁好奇地想 倘若以後每個店家都是這樣 在商品提供流程中 僅負責製作商品這項服務而已 那我們是否還是會覺得理所當然地去執行這些原應該是商家供給的服務呢? 還是我們總有一天會赫然發現 我們花了錢 卻總是買不到服務了
當這組的內容切入到麥當勞的論點時讓我有種頓悟的感覺!
回覆刪除曾在網路上看過一張圖片
麥當勞:漢堡+薯條+可樂
健康:生菜+麵包+肉+果汁+薯泥
是阿!!生菜+麵包+肉=漢堡
薯泥跟薯條也是烹調手法不同
而且麥當勞現在也有許多飲品的選擇了
"果汁""牛奶"咖啡紅茶雪梨茶
也就是說有健康選項了
現在甚至還推出切片水果
想要一改麥當勞不健康的印象
看見樓上有許多同學提到
會有刻版印象是因為麥當勞是外國品牌
因為國外很多人的體重比較"重"飲食習慣不同等等
這樣想起來台灣的本土鹽酥雞和珍珠奶茶
似乎有沒有比漢堡薯條跟可樂健康半斤八兩
這樣又讓我想起
台灣人愛吃內臟
這在美國是沒人要吃的
於是低價外銷台灣
外國人覺得髒
台灣卻視為珍寶
這也是飲食習慣的不同ㄅ
其實除了跨國的飲食差異,世代間的飲食差異更令我感到訝異,
回覆刪除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這組報告採時間軸的方式介紹飲食文化,
舉例來說:很難想像吃一碗豬油拌飯會被打吧?
我外公(現在70歲)在正值成長期的十二歲,
難不住飢餓,從飯鍋挖了小小碗的冷飯(因為家裡沒人煮飯,所以是冷飯)
拌了些醬油、豬油吃,被阿祖發現後,倒吃了一頓排頭
理由是:『大人都吃不飽了,你還敢吃白米飯?』
初聽見媽媽口述外公這段往事,印象非常深刻,難以想像當時物質的困乏
又,有許多中生代(現在50~60歲間的人)是不吃地瓜的,
地瓜很養生,為何不吃?原來是吃怕了,看見地瓜就想起貧窮的日子.
如果願意回家問問長輩他們的飲食記憶,相信大家會受到不少震撼.
這組點出了一個問題就是,現在標榜吃得健康,所以像麥當勞裡面的沙拉要比炸雞貴。用提高價格的方式讓民眾相信吃沙拉要比吃炸雞好,利用健康的名義提高利潤。常見的生機食品也是標榜健康、有機,因此賣出的價格往往高於一般蔬菜很多。健康觀念抬頭,業者抓住這點賺取更多錢,可是價格高真的就代表健康嗎?蔬菜水果的取得要比肉品來的不容易嗎?照常理推斷,肉類應該是比蔬菜貴一些的,傳統市場裡面就是如此,可是經過加工和包裝之後,蔬菜卻能比肉類更有價值。我覺得我們常常都受到廣告的影響,偏好購買有店面或是有名聲的店家內的食物,可是其實在市場裡面就可以獲得更大量也更便宜的天然、健康的食物,我們往往都不易想到呢。
回覆刪除中國有句話說"民以食為天",我認為在台灣可說是充分展現其句意
回覆刪除啊!台灣到處都有得吃,不怕餓死只怕肥死,當然這條件得適用於大
部分生理需求都過得去的人,這也是從大眾文化的觀點來看;若從高級文化而言,台灣最近蠻瘋行"米其林"料理,而且還得指定是三星才行,不然藍帶料理也不錯,這到底好還是不好?而消費的起這物價的人也不多,但媒體總喜歡報導,而人們就會以吃到此餐廳料理為目標努力賺錢!除此之外還得花時間去等待"預約"或只接受"預約",感覺跟隨處都可吃到的魯肉飯就是不一樣,但真的是這樣嗎?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飲食的喜好權利,但絕不是盲從!
老爸老媽從我小時候開始就很愛吃
回覆刪除媽媽喜歡吃大辣又愛喝酒、喝咖啡,吃炸物
爸爸喜歡蜜餞、醃漬物
但我上大學後他們開始改變了他們的飲食習慣
從原本的重口味開始轉為清淡,開始吃起素來
我想說的是
現在人在生活富足後開始追求了很多多餘的事物
青菜要吃有機的,食物的擺盤要精美、食物的料理上要講究
其實很多簡單的料理就已經能讓我們吃得飽吃得滿足了
但我們追求的東西越來越多
也造成越來越多的浪費
這堂課的主題跟我們系上的營養學概論有點像
回覆刪除都在告訴我們再飲食這部分的事情
我認為年紀大的人對於飲食部分也要相當的留心
若因為飲食不好而會導致身體上的傷害
其實要養成一套飲食健康的好習慣必須從小就該學會
由於現代人的飲食選擇多樣又加上好吃的緣故
導致大家都選擇大吃大喝而不注意健康飲食指南的建議了
麥當勞雖然好吃但都多是油炸物飲料也多不健康
我們必須要節約自己的行為
不能讓未來年紀大的自己有所健康上的隱憂
這次報告中,最讓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是"麥當勞化"這個詞
回覆刪除原來這個詞已經不只單單適用在速食業了
各行各業也都有"麥當勞化"的現象
標準化、量化..等,都是其特色
而以麥當勞為名,可想它當年進駐台灣,甚至全世界
對當地造成多大的影響
不過也不是說,它一進駐,台灣本土小吃就會完全滅亡
就像那家巷口賣的鹽酥雞
也是仍然屹立不搖的在那十幾個年頭
甚至生意有越來越好的趨勢呢!
最後,這組的時間控制還算不錯,內容也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