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閱讀
陳儒修,《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2013,台北:書林。
李道明,〈暮然回首- 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158 期,頁 41-51。
野島剛,《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2015,台北: 聯經。
延伸閱讀
陳儒修,〈談愛情文藝片中的明星與台灣電影工業〉,《1993 年台北金馬影展專 題特刊》,1993。
聞天祥,《過影:1992-2001 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2012。
《同學修課心得》
吳昀萲
其實我對於台灣電影並沒有很大的興趣,聽完這組報告後,才知道台灣電影演變多元,各時期都有個時期的特色。從日據時期的政宣片開始到台語電影、歌仔戲的興盛,又到武俠、文藝電影、新電影等等……也間接反映出台灣相對時代的社會背景。我覺得近幾年的電影有做得越來越好的趨勢,而我發現台灣電影不管類型如何,背後一定有導演想要表達的意義,也有值得讓我們深思的地方;不像國外的英雄爽片,不用思考就知道結局:善者永遠是勝利的一方。除了欣賞電影,更可以去思考導演想傳達的理念,我想這就是看台灣電影的樂趣所在吧!
Ps.我覺得用演戲來報告的方式很不錯,有趣之餘,也扣合了報告主題—電影。
羅翊桓
在今天之前,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國電影影迷,喜歡看好來塢等級的爆破、打鬥、血腥等等風格的電影,每每觀賞這些,總讓我血脈僨張。
但是今天,我對於台灣本土電影改觀了,接納了,認同了,並回想了。
台語一直是我的母語,生長在較傳統的家庭,長輩之間對話大多採台語,耳濡目染。語言能浸淫一個人的身心,所以當我聽到「講台語很丟臉欸」的說詞時,我是震驚的。說台語是一種原罪嗎?我想當然不是。
先就發展歷史說起,戰後台語片迅速發展,日治時期早有電影的根基,加上人口大量增長,提供台語電影發展的重要契機與資本;這時期的畫面雖仍是黑白畫面,依舊吸引台灣人民。當時,絕大多數的電影在北投被拍攝,老師於此說的一句話是:「這邊可能在拍家庭倫理片,另外一頭可能在拍歷史片,演員常會騎著摩托車趕到下一個片場。」足顯北投的產業密集程度和電影的興盛景況,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造就資金大量湧入,拍攝題材雷同,粗製濫造。
再到武俠片,後期流於血腥武打,風格單一,卻為當時台灣人民提供宣洩的出口,外交上的碰壁讓國民自信心受損,氣氛低迷;一路到了近代,海角七號、陣頭、賽德克巴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等的題材倍出,脫離了以往的窠臼,創造出新的局面。甚至是近期的返校,拍出白色恐怖時期的校園生活寫照,這絕對是以前不敢提起的素料,
至於現時的本土片,我認為,本土片正往一個正向的方位前進。電影,是能引起人們心中的共鳴。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講述的即是一段高中愛情,經歷大學,出社會後的變化,當初不在乎任何利害關係和經濟基礎那份純純的愛意,時間淘洗後,遠距、理念不合、工作壓力……最終片尾,你挽著他,他挽著你,向我走過來,舉起酒杯,送上最真摯也最自欺的祝福,我想若是喜劇收場,帶給影迷的感動肯定不會那麼深刻,每個人有著類似的青春,卻有著不一樣的人生。
電影和語言的關係密不可分,一部電影使用的是甚麼樣的語言,在在影響這部電影的走向。台灣電影走過百年,曾有過衰落,也有過風華,唯一不變的是電影的新創性、影響力及娛樂性,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土電影,因為「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觀眾。」電影產業需要大家的關注和付出,才能綿延,永續下去。
羅嵐心
這週的報告主題剛好是我想了解卻不太熟悉的主題,過去雖然會看國片,卻不曾像今天這樣深入探討台灣電影的演進,從日治時期到戰後、解嚴,再到現代,我們可以看到台灣電影在各個時期的特色。而在這些時期所具有的特色當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1960年代推行的「健康寫實主義」,雖然表面上是指題材健康、手法寫實,實際上卻既不健康也不寫實,就如同老師在課堂中提到《蚵女》的女主角其實是個面色姣好、皮膚白皙的人,說著一口流利的「標準國語」,這就反映出當時社會現象。而這樣的現象對於現在的我而言無法輕易接受,現實中的蚵女一定不會像電影中的那樣,而比較可能會是個皮膚黝黑、說台語的女生。所以我覺得健康寫實主義其實不存在,存在的只有在政府監督下的電影產物。
而報告組別在最後放上的那句「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的觀眾」也讓我有所感觸。過去我媽總說他不會去電影院看國片,不過最近或許是因為他意識到國片其實並不是他所認為的那樣無趣、沒有可看性,從此他開始會一起看國片了,像是《返校》、《陽光普照》等等,而從這樣的日常,我們可以看出台灣電影正朝著好的方向前進,能接受的觀眾也逐漸增加,這是我非常樂見的現象,也希望台灣電影能繼續發展,找回如同過去那樣繁榮的樣貌。
林子皓
一、從個人開始的轉型正義
林子皓
我很喜歡講台語,上了台北之後我更愛身為熟稔台語的自己。
在與都市朋友聊天之中,發現大多數人對於台語的陌生,我感到困惑,不過隨著年紀增長,我開始探索自己的根,關於台語的沒落也是在自己的調查後才發現,原來現今講台語的人口越來越少,而隨著時間推移,新一代學子也很少有機會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學會說台語。
我在國小、國中時期都說台語,到了高中之後才變成國語,可能是因為地區關係,高中位於我們縣市的中心,所以說國語好像顯得正常不過,畢竟是過去黨國時期推動其所謂的文明運動,這些日子我關注了許多台語相關的資訊,也期許自己能在台北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台語,不過卻顯得有些生疏,有些簡單的單字我也無法發音正確,我感到恐慌,我認為身為臺灣人,會講台語是一件驕傲的事情,這堂課讓我再一次引起我對台語的重視,雖然這可能不是當天的課程目標,但我心中卻思思念念的都是我以前擁有一口流利台語的風光年華,期許自己能夠重返台語的懷抱。
林癸澤
國片一直是近幾年相當受到關注的本土產業,國片在許多西洋大片以及港片進口前,一直是台灣本土傳遞文化的途徑之一,故事的鋪陳、劇情的設定以及演員演譯的方式都帶有濃濃的台灣味,但在這些國外的高成本下,台灣觀眾的口味被國際一線的大咖,被炫麗的特技動作和爆破特效吸引走,觀眾進電影院不再願意為了國片購買電影票,國片在電影院的票房成績以驚人的速度下墜,也因此國片產業不再有導演編劇願意賠本接觸,所以在「海角七號」這部經典電影出現以前,國片產業一直呈現低迷的狀態,但魏德聖導演後續所指導的許多電影也成功帶起一陣國片風潮,我們這代的小孩也開始注意到國片,雖然沒有像浮誇的場面,或許也沒有其他片那麼高的星度,但你卻能在國片中發現很多鄉土的樸實,看見熟悉的場景街道,甚至一些貼近生活的劇情以及腳色設定。
陳奕嘉
「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觀眾。」
對我的記憶來說,國片在〈海角七號〉誕生前,停留在我父親曾對著切仔麵餐廳的懷舊裝飾(比如〈蚵女〉、〈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悲情城市〉等電影手繪海報)訴說的電影故事,滿懷感慨地令我印象深刻,但在幼時的我不太懂,直到多年後,我才明白,這是對於過去國片的感慨。
在多年前的〈海角七號〉盛起,不少國片相繼出來,但對於我來說,〈海角七號〉從未看完整,竟只看過最終的演唱會,再之後的時代,我只一年一次去電影院看柯南(多年養成的習慣),還有陪親戚去看電影——最終因為陪親戚去看的〈大尾鱸鰻2〉——老實而言,那次給我對那年近期國片沒好感。
當然我本身甚少去電影院也是個主因。
再之後,本次課程前看的國片是〈返校〉。
直到我現在上課,看了現場的報告,以精彩的手法介紹過去的台語片到現代的國片,我很佩服該組報告的同學們能把資料整理的好,介紹不脫離主題等等,總之可以讓人們對於「國片」更加深入,也使我回想起,自己其實還看過很多好的國片(比如:〈六弄咖啡館〉、〈陣頭〉、〈返校〉等等),也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厚重痕跡。
而現在,我在思考著,國片最重要的是什麼,正如報告的人所說的「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觀眾。」,是的,重要的是觀眾,但電影的品質也很重要,希望未來的國片會如此精彩,更加吸引觀眾們來看。
P.S.我之前上課回答吳宇森電影特色,立刻想起的是〈英雄本色〉與〈變臉〉,就直接回答正反立場表現,其實我知道還有象徵手法,暴力美學等等,但對我印象深刻的是,正反立場、對比的手法…
劉宇蓁
我是本週的報告組別。
在報告之前其實我對國片的研究不多,看過的作品也大部分是台灣近代的通俗電影,像是《大尾鱸鰻》、《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有一陣子的我甚至很唾棄國片,我覺得和對岸陸劇或是好萊屋、寶萊屋比較,國片的拍攝排場實在不大,和他國的片來比排場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但經過這次的台灣電影報告,我了解了原來台灣曾經有許多那麼棒的電影!像我在查資料時,就特別去看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讓我意外的是,電影的主軸其實是在講小人物的故事,卻能帶出許多反思,反觀好萊屋特效片、大陸千人大場面戰爭片來比較,他們砸下的金費雖然高昂,但卻沒有帶出影片內部引人反思的意義,反而都是空泛的演員顏值劇,反觀國片,排場雖小,卻非常精緻!
張彬
報告組員的方式很有趣也很有創意。還用表演來講解台灣電影歷史,有說有唱,講解的非常到位!也用一些其他的電影如:《養鴨人家》、《蚵女》等來做比較反映時代背景。用新舊電影的比較讓觀眾們更加了解到台灣電影。也有分析到市場競爭如:港片! 新科技的引入也刺激著台灣電影史。
用電影的片段來講述鄉土情懷和社會議題以及戀情等等的元素,有深刻的體驗到台灣電影真正的味道。
在我還沒到台灣前我就有在僑居地看過台灣電影和電視劇。電影如:那些年我們一起最的女孩、賽德克巴萊、小幸運。電視劇如:微笑pasta、流星花園、我可能不會愛你等的偶像劇。台灣電影部部都是好劇,也對我們看台灣電影的人有著多多少少的影響,讓我從電影的場景中也多多少少會了解到台灣的生活、社會、時代背景等等,雖然那時沒到過台灣但也可以品味到台灣的風情。這使我到台灣後更能夠體會到那種電影裡的台灣情懷,是可以親身體會的那種。如:電影裡在陽台喝台啤的場景、吹著海風騎機車的場景、在十份放天燈的場景,校園裡的場景...處處都令我觸景生情。要是我沒看過那些電影、要是我沒到台灣生活,這些感觸是會完全不一樣,更是因為有電影讓我們對生活更有了感觸。希望台灣影視業能夠越來越好,相信這是我期待的也是所有台灣人民共同期待的。
郭宇瑄
在聽過同學的報告和看過課堂上提過的延伸資料後,我覺得對台灣電影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也對<阿嬤的夢中情人>產生不同的看法。電影中誇張的劇情讓我很不能理解,但它其實反映五零、六零年代的觀眾喜好,還有明顯置入性行銷的部分,也是當時電影的特色之一。而且我也理解為什麼男女主角在最後一幕的時候要講<梅花第七號>的台詞,因為那是對記憶退化的女主角而言,這是他們相認的暗號。電影其實反映不同時代社會的面貌,雖然我不能理解早期間諜電影,或是文藝愛情電影吸引人之處,但每一個時代人們的偏好都不同,我覺得自己不應該用現在的角度解讀過去,雖然我一開始覺得以前觀眾只在乎演員外表,不在乎演技是很奇怪的,可是後來反思當代,小時候流行的幕光之城系列電影,何嘗又不是因為演員的顏質還有新穎的題材讓電影大紅,但現在看來電影的特效粗糙,吸血鬼的設定也已經變得成腔爛調,而且我認為透過<阿嬤的夢中情人>這部電影能認識早期台灣的電影業和社會風貌,例如觀眾偏好間諜片、台語電影是大家的日常、電影快速產出,編劇需要同時寫好幾部劇本。
最後第一組的報告最後說,「國家的電影,必須先有國家的觀眾」,讓我頗有感觸,我從來沒有花錢看過台灣的電影,有一部分是因為某些賀歲片電影,讓我對台灣電影產生一種低俗的印象,還有因為偏好歐洲劇情片或是二戰為背景的德國電影,所以不會特別關注台灣電影,但其實透過支持國片也是一種能認識自己生活的方法,而且近年來台灣的紀錄片品質也愈來愈好,所以會想試著開始偶爾支持國片,而且因為小時候的第一語言其實是台語,長大後也意識到台語正在消逝,希望未來能看到品質好的純台語電影。
顏郁珊
當我們講到國片,心裡浮現的是什麼?我們會認為那是台灣的驕傲,還是認為那只是次等於國外電影的作品?當然我相信近年來國片在市場上名氣已大大提升,但每每看到不看好國片的言論還是令我感到痛心與難過。
這次同學的報告很清楚地讓我們了解了台灣電影的發展,相信也提升了許多人對台灣電影的興趣,我自己因為幾年前觀賞了一部改編自小說,以台語電影發展為主軸的連續劇,因此對這次同學的報告頗有共鳴,在1950年代台語電影興盛的那段時期,許多電影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如由拱樂社演出的《薛平貴與王寶釧》、《婉君表妹》等等,可惜最後還是步向落寞。不過回想那個年代,至少有一個台語電影曾經輝煌的年代,多少人以拍電影為目標與夢想,那之中更隱藏了屬於那個年代的笑聲與淚水。想到這邊並令人覺得肅然起敬,或許現今的我們可以以這段時代為借鏡與參考。
另外關於電影的分析手法也令我感到新奇與有趣,例如作者論、美學分析與精神分析等等,這些不同的分析方式就像是套上不同的濾鏡,去觀看一部電影。透過剖析與探悉挖掘更深層的意義,這與我們平常一般的觀影有所不同。
司儀
前一週觀看過的電影還歷歷在目,同學們的還原度超高。作為一個外籍生,第一次接觸臺灣舊電影真的和現在受歡迎的青春愛情電影不一樣。當年風靡一時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個的女孩」到「我的少女時代」,校園清純愛情總是受年輕人的喜愛。那些歌曲,台詞好像成為年輕人茶餘飯後的話題,每個人都期待成為某一個角色。那些友情愛情的畫面也勾起不少人的回憶,和效仿的對象。好像青春就應該這樣哈哈!
課堂上老師還提到香港電影,代表應該是周星馳的戲劇,周潤發的賭神等。時間飛逝,香港電影也不是原本的模樣。唯有一些反應現實社會的小電影受年輕人著名。
電影行業,如今的我們主流還是被西方國家佔有領導。例如大多數人喜歡的Marvel系列。
為什麼亞洲國家不能做這些?
為什麼大英雄都是白人壞人都是黃黑種族?
媒體熏染下的社會主義/風氣/理念都在無形的影響改變著我們。
吳思辰
一直以來對國片沒有太大的興趣,經由做報告和老師的講述,慢慢發現台灣電影值得欣賞的地方。
從各個時期的特色到著名電影,我在課堂中吸收到了很多,更開始思考一些我從未注意過的現象,例如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所帶出的問題「偽青春」。
或許我們在太多事情上都太快就先入為主地帶入自己的觀點,以為電影講述的就是自己的青春、以為國外的電影必定比較精彩,相信當我們退一步仔細想想,就能看到事情更清楚的全貌。
林涵瑋
我的父親出生於民國四零年代的傳統農村,儘管在國中時就開始「北漂」,但對他而言,臺語仍是他的母語,因此他曾故意用臺語與我對談,想讓我學習臺語。但當時還小的我卻有「臺語沒用」的想法,畢竟身旁的家人朋友大多以國語(或稱華語)交談,因此心中對於學習臺語是排斥的,卻未發覺我對於臺語的隱性輕視。畢竟家人中只有父親注意到臺語的傳承,出生在半個外省家庭的母親和一些曾接受國語政策的長輩們並不覺得不學臺語是件嚴重的事情。
直到高中時看「悲情城市」、「兒子的大玩偶」等電影時聽見裡頭的人們多以臺語交談,才發覺我在過去對於臺語居然有隱性的輕視,因為我發現到在過去父母長輩生活的年代,其實臺語才是母語、才是主流。而我這才好像與家族祖先終於有了除血脈以外的文化傳承,更才想起臺語的傳承是否會斷在只會聽卻無法以臺語完成對談的我與跟我同輩的許多朋友。
這使得我在這次課堂談到「臺灣電影發展史」時也有很大的感觸。
臺灣電影的發展,奠基於日治,迅速發展於戰後,而戰後的電影又以臺語片為大宗。對於阿公、阿嬤而言,那除了是臺語電影的黃金年代,也是他們青春正好的時光,我的阿公就曾跟我說他小時候最期待到戲院裡看戲,而那「戲」,指的正是臺語片。只可惜後來拍攝題材多無新意,粗製濫造,又有國語政策的施行而沒落。
而我最喜歡的則是臺灣新電影時期,因為這類電影有著對於過去的省思與批判,相較於前段有政治色彩的電影,是數十年後的人在了解臺灣歷史時的重要資料,也是某些人的記憶重現,影響力有些像是近來很紅的國片「返校」。
「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觀眾。」雖然近年來國片逐漸被大眾重新喜愛,但其數量及票房數卻遠不及好萊塢的歐美大片。因此我認為,不論臺灣電影是以何種語言呈現,我們都需要從自己做起支持國片,讓臺灣的電影重回當年的黃金時代。
魏浩胤
其實我對臺灣電影文化一直都不太了解,那個輝煌的時代對我而言很遺憾的只是課本上的幾頁和長輩的茶餘飯後。基於對電影不太強烈的興趣我只能說出幾部我看過的,不過只要是我想看的我都會認真把它記下來。
很遺憾我畢竟是跟那個曾風光如好萊塢的時代錯過了。我也曾經想著當時電影高產的時候,是否每個禮拜都能期待有我所喜愛的系列或故事,或者用電影票追星。我也跟健康寫實這個聽起來很國小健康課的時代錯過了,不然其實有點想在那個時代看蚵女,不知道是什麼心情?
不過有時我也暗自慶幸生在此時,這個臺灣電影多元化的時代。有最引人悸動的學生戀情、也有最發人深省的社會議題;有最親民的本土文化、也有最具深度的人生探索。這樣一個編劇導演們彰顯個性的時代,或許就是我們的流行。不知幾十年後還能不能看到類似的光景?屆時也許我們早就塵封在時代的膠卷中,成一幕幕教科書編入的時代,也或許此時的電影,能保留我們在歷史中的呼吸,也說不定。
推薦一部電影:鍾孟宏導演的陽光普照。點出了青少年犯罪、受害者家屬和非行者家屬間甚至加害和被害者間的議題。也描寫了考試文化和「做個好孩子」、父母的愛,怎樣才是愛等等的多元議題。有些人雖犯錯卻能不斷成長;有些人雖不斷發光卻擁有不了自己的太陽;有些事會留下無法抹滅的傷痛;有些傷痛能成為新故事的契機。有些愛無私但傷及自己,有些愛沒有語言卻真實存在。
陳研諭
高中以前我幾乎不看國片,那是在商業媒體大肆渲染之下,賀歲片幾乎等同國片代名詞的時間,對我而言。直到參加了《我和我的T媽媽》播映兼導演座談,才開始有點著迷於臺灣的電影語言,紀錄片尤上。
在做這整個報告途中,我感覺像看著臺灣電影在練習走路,每一次每一次踏下去都是不同的原因、往不同的路徑。
有些東西反覆露出控制的痕跡,如日治時的政府、初遷臺和國際危機時期的國民政府,人民確實會受影響,不過,人民其實沒那麼蠢,大家愛看才更重要,為了不被過度反抗,政府也多少睜隻眼閉隻眼,所以歌仔戲首先撐起臺語片的天空;有些東西我們至今仍舊不離掌控,比如市場、盜版和新媒體,港廈片(華語電影)向臺語片落下一槌、電視機又使人民娛樂高速轉型,影院一間間倒,這股力量在解嚴後又重新襲來。
但也有一些屬於臺灣人的特質,從很久以前便不曾抹滅──「因為臺灣小小的,大家都很講感情,所以情感處理的部分掌握得比較好。臺灣人重視自己的土地和周遭的事物,所以小小的感情也顯得格外重要。」這是野島剛在《銀幕上的新台灣》中,訪問李烈時對方所說的。這種趨向甚至從最早的日治電影或許都有跡可循,由淡而濃,在政宣片時期也無法完全掩蓋(《汪洋中的一條船》),新電影運動時期更發光發熱。除了這群主幹導演,也真的很感謝明驥。儘管後續因市場開放而被迅速輾壓,但我們正在練習站穩腳步,從紀錄片開始,從外圍的生活逐漸切入核心,18年傅瑜終於講出了接下來這個世代,準備寄託在影像裡的願望。
我們的文化很雜,這是生長於此就不得不面對的歷史與命運,所以我們原比其他國家有更多眉眉角角需要思考。幸運的是,如今的環境已經有能力給出空,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拓寬空間、爭取時間的同時,學習坦蕩地正視自己,不吝於用自己的畫,說自己的故事。
陳可翔
相信大部分的同學也跟我一樣,在上大學(這堂課)之前,從來沒想過台灣電影的歷史發展這件事,且就算有機會去電影院看電影,也都多是看國外的商業片,內容風格不外乎是動作`恐怖`驚悚`奇幻,卻對國內拍出來的電影沒什麼興趣.
在看完阿罵的夢中情人以後,我開始對台灣電影背後所代表的意義產生好奇,而同學在課程中一個小時的介紹算是成功稍微為我解了一些疑惑.艋舺`海角七號算是我小時候最有印象的台灣國片,而我居然從沒想過它們所呈現出來的現象,一直以來只是覺得片中表達出來的熱血`愛情元素似乎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同學在總結的那張簡報引用的那段話對我來說非常有感觸,台灣何其有幸因為地理位置成為一個多元文化匯集的國家,每部電影所拍出來的故事都在反映某塊族群的生活,擁有這麼珍貴的資源,我們更該好好地珍惜台灣的電影
林晏筠
透過今天的報告及老師的介紹,我對台灣電影產業有了更深一層的認知及了解。首先,報告組別提到了「健康寫實風」,這是我從未知道的一個專有名詞,一個只屬於臺灣電影產業的專有類別。上網在特別作查詢後,了解到「健康寫實電影」是臺灣原創的一個類型。約莫在五零年末左右,模仿義大利新寫實電影。它強調台灣人性格的光明面與社會正向的力量,希望透過電影達到社會教化的功能。報告的過程,有同學說:「不是那個地方美好,而是因為那些回憶,所以那個地方美好。」,這句話也使我深有感觸。或許是學校的一個角落、或許是宿舍後面的冰天地,他無須多美麗、多叫人印象深刻,他只需要對的人、對的回憶,他就能因此而美好。再來是母語消失的部分,談及此部分,我想我也該好好檢討我自己,因為我是個不會講台語只聽得懂的人。老師舉到的Freddy 的例子令我感動萬分,的例子令我感動萬分。只因為當時的文化背景,迫使親人疏離,甚至沒能在還記得時好好創造美好回憶,留下的只有滿滿早知道及後悔。再提到Duncan插畫家事件,在老師一把圖放出來後,我是沒有察覺到有任何異議的。直到老師解釋,這樣其實是某種程度上有朝諷意味,可我想,插畫家本人肯定無此意。轉身看看我自己,我是否也曾拿長輩們的「臺灣國語」來開玩笑,這樣子有尊重我們的母語嗎?這值得我好好反省。謝謝今天課程上,透過電影,所提及的臺灣文化。臺灣的電影,也實在不容小卻。「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的觀眾」,我想,日後的我會更頻繁走進戲院,身體力行,支持國片,實際參與臺灣的電影產業文化
羅佳怡
本週的主題──電影,其實是我非常有興趣的主題之一。電影扮演著豐富生活、調劑生活的角色,我也能夠透過他人的鏡頭和故事去反思自己的人生,去更深度的思考陷入現實後無暇思考的那些事,我還能回想起在觀看一部電影後深沉的、平靜的情感,是忙碌課業中的喘息、是無聊時後的歡愉。但其實進電影院看電影對我(們家)來說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這樣的機會並不多,所以雖然懷著憧憬、喜愛的心情,我實際看過的片子極少,而接觸的電影也以日本(動畫)電影居多。
今天這堂課討論了從日治時期開始,到民國時期國民黨主政、解嚴,隨著時代演進電影的興衰變化。不得不提報告組利用演戲呈現報告內容,十分活潑生動的報告方式,很新奇,也很佩服。印象特別深刻的部分是國民黨執政時期,老師特別補充的「健康寫實主義」,當時的電影為政府控制、壟斷,以達到政治宣傳的目的,所以片中的人物白白淨淨、「操著純正國語」,實「既不健康,也不寫實」,《養鴨人家》即為當時的一部電影。過去的歷史提醒了現在的我們要更加珍惜我們擁有的民主自由,其實是得來不易的,而因為國語政策受到壓迫的本土語言,不應該放任隨之消逝,而是加以重視並且行動、教育下一代使用台語、客語等等語言,使我們民族重要的一部份可以延續下去。雖然臺灣電影本身市場小,又容易受到強勢國外電影的影響,但現代,能夠看到臺灣電影人站上世界的舞台,儘管迎合觀眾口味拍攝的商業手法在所難免,但透過結合在地的經驗、創新,臺灣電影的未來是備受期待的。在這堂課結束後,也使我想去更認識、觀看我尚未熟悉的臺灣電影。
「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的觀眾」點醒了我,雖然每個人的喜好不同,但是從一開始就不去了解臺灣、自己家鄉的電影,豈不是錯過了很多?我也不時想起我就讀北藝大電影的高中同學,也許將來有一天,她會創作出讓臺灣甚至世界為之一驚的電影,而她也將會出現在臺灣流行文化這門課當中也說不定,那麼那時候我還能找什麼理由不進電影院呢!
顏筱彤
報告組的這句話:「國家的電影,必須先有國家的觀眾。」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國外電影的市場霸權之下,臺灣電影曾經(或許到現在仍是)在許多人心目中是不值得一看的。除了台灣電影自身品質問題(之前大量製造導致品質參差不齊)之外,我認為這或多或少和許多人心中──「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迷思有關。我的國中好友的爸爸是國內知名導演之一,他曾經告訴我,台灣人大多愛看好萊塢動作片,覺得國內電影太難懂(或者沒有心想要去懂),而那些被台灣人瞧不起的片子,反倒很受法國人青睞。
此外,台灣人對本國電影的偏見可能也牽涉到「新年賀歲片」帶來的刻板印象,不得不說,這類型的作品的內涵確實有待加強,這將導致平時不常接觸其他類型國片的觀眾產生「國片都是這麼芭樂」的想法,進而排斥國片,甚至將其污名化。提到電影的內涵問題,可以對應到老師上課所講的:「我們若把好萊塢動作鉅片的燈光音樂特效拿掉之後,那一部片子中剩下的又是什麼呢?」我認為不論國片或者外國片,都有所謂值得一看的神片和浪費生命的芭樂片,因此我們在選擇電影時,不應該由「是否為國片」作為單一選擇的標準。
蘇立維
很謝謝這組帶來很詳細的臺灣電影報告
從各位同學的留言可看出,似乎在我們生長的過程中,台灣電影沒有參與太多。甚至可以說是,我們在台灣電影的發展史上缺席了,似乎只剩下賀歲片,及偶而為之的青春題材愛情電影,而於現在的年歲向台語電影展望,只覺得缺憾頗多,如台灣新浪潮電影對我而言,似乎就是一種「後悔沒有早點認識」的存在,還記得大一時,某一節課的課前,有個陌生人突然走進教室,對著大家說:「同學們好,我是蔡明亮,我是來推薦大家看我的新電影的。」,那時的我腦袋一片空白,起了雞皮疙瘩,那種感覺就像是,台灣電影的不計前嫌的再次向我伸手,即便我生長的過程,也沒有留下他們的蹤跡。
現在對台灣電影有更多了解後,才真的體認到台灣電影不曾因為不被重視就背離台灣,他們仍然在等待台灣觀眾的回歸,第一組的報告停在那些年真的是有些可惜了,因為那些年之後也出現了許多我個人認為十分驚豔的作品,如似乎回歸台灣新浪潮「社會寫實」式命題的《血觀音》、《大佛普拉斯》,甚至是去年的《陽光普照》,似乎都可以視為台灣新浪潮路線的延續之作,也十分具有討論的價值。又或是金馬最佳動畫長片《幸福路上》,也宣告台灣也可以做出了一部大人小孩都可以有深刻體會的電影,而這部片似乎也可以視為台灣的成長故事。
台灣電影有太多值得回望的經典,而未來性也無可限量,也許我們過去缺席了,但我相信,未來的我們將不再錯過!
連彥傑
「國家的電影,要先有國家的觀眾。」這句話我印象十分深刻。
老師上課提及:台語電影有項特色是混血性,如模仿日本哥吉拉甚至美國詹姆士龐德。因為台灣歷史的特殊性,我認為台灣的電影文化早已將許多國家的文化融合,從日治時期的莎韻之鐘,至現代的海角七號等等,早已很難去辨別何謂純正,如同黑白台語電影的混血,我認為台灣電影有項核心的精神:兼容並蓄。
在看電影時,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將己身投射在電影中,如日本純愛電影,摒棄一切負面元素,呈現給世人最完美的愛情面貌,現實的不滿與沮喪,在看電影時頓時煙消雲散,迫不及待跟著主角去轟轟烈烈地揮灑青春一回。
台灣電影走過歷史的長河,如今面貌風采多姿,希望大家都能多徜徉於電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我文化的一隅,並去欣賞,擁抱他們。
林良
第一次開始注意到臺灣電影大概是在《那些年》上映之後,其實我並沒有看過完整的電影,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那些年》在當時刮起了一陣大旋風,或許近乎無人不知的程度吧。更早之前其實有看過朱延平執導的幾部電影,不過當時也僅僅是把它們歸類在外國電影(我不是臺灣人~)。在《那些年》之後,臺灣電影似乎走進了外國華人圈的視線裡,許多臺灣製作的電影也在外國上映並且獲得不錯的票房成績。像是去年的《返校》也在馬來西亞掀起一陣熱潮。
我必須承認我對臺灣電影的認識非常有限,我看得最多的臺灣電影還是賀歲片喜劇片之類的,然後就沒有更多了。上大學因為課程的需要,也看了幾部很不錯的臺灣電影,我赫然發現即使是早期的作品也一樣有非常多值得稱道的地方,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最終沒有紅起來。在看過報告組的分析之後,我才發現臺灣電影的優秀之處或許是來自於經驗的傳承。報告組整理出了臺灣電影發展的脈絡讓我對這個部分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多了更多的好奇。電影最美的地方不只是在於演員的顏值演技、場景的華麗,它還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故事或議題來支撐,如果最後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或省思就更好,而很多臺灣電影都做到了。
徐以丞
在聽過這堂課和報告之前,我個人其實對於本土電影和本土文化不太感興趣,因為我自己存在有一點點對於台灣鄉土偏見,我總是會認為鄉土電影想要呈現的是早期的社會,很多髒話,鬥毆或者是一些比較負面的言語或場面,但我聽完這堂課之後,我認知到會拍出這樣的場景跟劇情,其實就是單純的呈現出我們早期的真實社會而已,而我對於它的偏見是因為我沒有辦法承認這些文化曾經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後來一句話還滿讓我有感覺的,台灣的電影首先需要有台灣的觀眾。導演們費盡心力和心思想把我們從前的日子告訴給現在社會的我們,要想成功的把這樣的舊時代傳送出去之前,我們要先自己認同我們的文化才可以。
另外,還有一點讓我深思很久,有關於校園生活的那類電影,老師提到,真的每個人的高中生活中一定會有一個沈佳怡在背後戳你嗎?真的在高中生活存在著在頂樓告白或者躲到游泳池裡面的場景出現嗎?還是這些種種大家心裡認為很有同感的「學生時代的回憶」,只是導演想要安插一些特定劇情抑或是哭點,讓大家在冥冥之中引起共鳴呢? 這堂課讓我對於電影的看法翻轉了很多,對於我無法理解或是不喜歡的電影,我開始了解它,接受它並反思我自己曾經的想法。對於我原本喜歡的電影類型,我開始想它是否是導演的手法,並不是如此的寫實和生活化。這些種種都讓我對於電影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和省思。
吳昊祁
台灣的電影無論是從古至今,都是令人發省的。從以前有反共背景的黑白電影,到現今浪漫無窮的愛情喜劇,每一部都抓住了觀眾的心,但電影的能力可不只如此。在日常的話題中,藉由電影裡面的情節和台詞,來描述自己心中的畫面,也是維妙維肖。
我還記得在高中時,表演藝術老師給我觀看的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如同其名,就只是在撥放火車進站的畫面。短短2分鐘,雖然在現代來講這根本就只是一塊蛋糕,但是在17、18世紀時,能夠欣賞到能夠順暢地動起來的畫面,可以說是天方夜譚。短短兩三個世紀,就可以演進到黑白電影,甚至彩色電影,該感謝科技的偉大與科學家的努力不懈。
其他還有台語相關的主題。在我們家,除了我講的有點落漆之外,其他人都可以說出一口流利的台語。仔細想想,說台語不見得是一件壞事:畢竟台語還能夠解讀過去漢文的平仄等規則。但是現在對於我們這年代的學生,對於台語的刻板印象也日日加深:從來不變的台灣歌曲韻味、八點檔的混亂邏輯、講台語的鄉下人...這些問題無論是政府還是我們市井小民,都是我們要去面對的。
劉靜宜
「電影」這個主題,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我在大三的時候,選修了系上老師所開設的「影視史學」,這是一門透過歷史電影去了解過去台灣的課程,在參與課程之前,我本身鮮少會進去電影院觀影,並且所看的電影多是以日本的動畫為主,因此對台灣或是台語電影的了解可說是一無所知,頂多知道一些熱門國片而已,但是老師當時候選擇了許多在台灣影史中有重要地位的國片,如超級大國民、悲情城市等等,以講解電影的模式說明了那段過去,以及當代台灣轉型正義發展和侷限,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電影的力量。但是當時的課程僅僅是針對轉型正義的主題介紹,在更之外的就鮮少提及,而這是台灣流行文化的電影課程,便是將台灣電影的發展,從其崛起、發展高峰、衰弱到現今隱隱有復原之勢的現況完整的梳理,不僅補足了我對台灣電影的認識,也點出了過去欣賞電影時沒有注重到的問題,像是電影拍攝和社會風氣的相關、台語電影被視為次等的脈絡、台灣本土電影拍攝中所受到的外國文化影響等等⋯⋯。
聽完兩種不同的電影相關課程,不禁想說出,當時影視史學老師在課程的最後所播放的,是韓國轉型正義電影中最驚人的「華麗的假期」,看完結局的震撼,我至今都還記得。而我當時也提問了老師,「為什麼韓國做的出來,而我們做不出來呢?」這個問題時至今日,仍然沒有得到最完美的答案。我記得有同學提出,台灣電影拍攝的資金有大比例的中國挹注,造成對於政治的題材的限制;也有同學提出,因為當代對於轉型正義或是台語電影,還有相當的偏見,為了迎合市場,無可避免的還是受到了限制⋯⋯這些回應都是對的,也都是最無力的現實,而我至今也能期許,當我們能夠開始擁有「返校」這樣的國片存在,是不是代表著我們,也能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歷史電影呢?
蔡沂庭
今天第一次使用線上授課軟體,雖然偶有斷線、聽不到聲音、音質噪雜等等問題發生,但是還是很感謝教授跟助教的用心,讓這堂課能夠在疫情期間仍能上到課。
這一次的報告組別報告的議題是有關台灣電影歷史的發展,對於現代人來說,電影題材五花八門,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幾乎都有人在製作,但上星期看完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之後,就發覺台灣電影產業其實也跟隨著時代不斷變革。例如台語電影產業的興起與沒落就是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以及觀眾因當下時代氛圍所改變的口味,也了解到政府所謂「健康寫實」的電影可能為了讓人民有對於生活環境的美好想像,既不健康又不寫實。我覺得能了解電影的發展十分有趣也獲益不少。
賴璿伊
在今天這堂課之前,我只依稀記得曾從更本中讀到「健康寫實電影」,但我壓根不知道他背後的意義。健康寫實電影原來隱含社會教化意圖,在那大多數台灣人仍說著台語的時期,這類電影卻異常地全片使用國語,在劇情極為貼近市井小民生活模樣下,不知不覺中將教化寓意傳達至人民腦袋中。除此之外,健康寫實電影的內容往往將台灣社會形容的極正面,在觀賞戲劇的同時,我認為人民不免被以類似「洗腦」方式認同自己存在的社會。
謝謝這週報告的組別用很多種方式呈現電影這個主題!
楊婷雅
一、從個人開始的轉型正義
佳穎老師在課尾的時候提及「轉型正義是台灣近年常常提及的一個名詞,而我們其實可以從我們自己每天的日常開始去實踐,從自己開始做起轉型正義」,舉例的兩組詞彙是「台語與閩南語」以及「中國與大陸」。這兩組詞的使用我在過去也都參雜著用,但太陽花學運與大一修習「台語文學史」之後,我開始了解過去台灣的歷史,並同時思考為何兩組詞的兩者混著用不是那麼恰當的原因,接著可以舉例論述,漸漸開始有所依據的使用我的字詞,除了是一種理論推導,也是意識表態,更是與我過去、台灣這塊土地的記憶釐清與轉型正義的個人實踐!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意識到自己所使用的語言在指涉什麼事情,有什麼樣的感受,並且意表著什麼潛在的意涵並重思後使用。如果這可以做的到,社會、國家的轉型正義更是指日可待。
二、台灣新電影運動
在戒嚴時期,寫實與否的定調權掌握於中國國民黨手中,健康寫實的電影即便不寫實,但國民黨說寫實,就是唯一正解,除此之外,電影影片更是充斥著富有國民黨意識傳遞的愛國政宣片與反共片。在1980年代,接近解嚴之時一直到法規發佈解嚴之間,臺灣有一群有志之士,充滿著理念與文化的一批人出現了,那些人也至今都有在檯面上的人物,
包括吳念真、楊德昌、侯孝賢、蔡明亮與易智言(老師在課堂舉例藍色大門,不過那部不是2002年出的嗎?也會被學界定義在新電影運動內嗎?或是我聽錯?)
當我知道這段歷史的時候激動不已,因為我超喜歡侯孝賢的《多桑》與比較近代的易智言《藍色大門》。他們所陳述的台灣故事輕柔地呈現故事中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以及校園環境),描述細膩的人物情感與互動,無分是激昂、悲傷或矛盾交雜的情緒。我認為我十分喜愛他們在呈現「矛盾」與「難言不語」的情境,那些非濫情與虛矯,而是敲探著人們深層意識的展現,時不時隱隱暗喻著社會的矛盾與禁錮。(藍色大門大學生一定要看的吧!!!)
而走過新浪潮之後,走向民主自由的台灣文化圈,也才漸漸拿回論述權與逐步再次起造台灣電影圈,到現在也都還是過程,所以!我們的當下實踐與持續與各領域的人討論真的好重要喔!
啊!每每在回顧台灣社會與文化的歷史進展時,都有萬分的感謝與愁嘆。
不過,仍是由衷的感謝與感動!
王子涵
王子涵
我是一個極少看電影的人,甚至連大家應該都會看過的國片都沒有看過,只知道片名,大綱,卻一直沒有看電影的習慣或興趣。但是,這次的課程讓我改變了對於電影的看法。
從同學的報告中,我第一次了解台灣電影文化的發展歷史與文化背景,文化可以影響到產業的發展方向,電影可以做為政治宣傳的工具,也可以商業化,帶給人們對於特殊情節的價值觀,進而繼續影響著文化,所以文化與產業是環環相扣的,互相影響著彼此的發展。
其中老師提到了一個我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青春愛情劇的內容其實並不符合大部分台灣人的學生時代的經歷,卻可以讓觀眾有所共鳴,這個原因是什麼呢?也許就是因為我們已經離開了那段時光,只會留下一些快樂的印象放在心中,藉由電影劇情的推演,我們也許從某個片段勾起自身經歷,進而打開了自己的心房,彷彿再次走過那段校園時光,才會如此感動吧。因為劇情不再是最主要的,內心的感受才是造就一部動人的青春校園電影的主因。
李雨萱
我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從小看台灣電視劇長大,台灣電影文化對於我來説瞭解并不是太瞭解,但也有看過幾部經典的電影,看完電影后也寫下了自己的心得。此外,我也收到了媽媽的影響,媽媽也非常愛看歌仔戲所以我也對歌仔戲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李雨萱
我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僑,從小看台灣電視劇長大,台灣電影文化對於我來説瞭解并不是太瞭解,但也有看過幾部經典的電影,看完電影后也寫下了自己的心得。此外,我也收到了媽媽的影響,媽媽也非常愛看歌仔戲所以我也對歌仔戲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我想分享我看過的幾部經典作品:
1953年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范瑞娟&袁雪芬)
1962年的越劇《紅樓夢》被譽爲紅樓電影之經典,是一種戲曲電影。
1963年的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樂蒂&林波)
1996年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罗密欧(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茱丽叶(克莱尔•丹妮丝 饰)
2007年越劇《紅樓夢》不僅繼承了1962年越劇電影《紅樓夢》原有的内容,也增加了《勸黛》的情節内容。
【越劇】的特點就是劇中的主角都是由女生扮演,因爲越絕聲腔比較陰柔,男演員缺乏陰柔的特質,因此大多由女演員飾演劇中重要角色。
我最喜歡的【歌仔戲】是1997年《臭头洪武君》,裏面的背景很多都是用紙張卡片做的,可是劇情實在好得沒話説。
這次的online上課中我最喜歡前面組員用演戲方式將觀衆帶入狀況内,在慢慢介紹電影的興盛及衰落。看電影一直是我很喜歡一項娛樂,希望台灣的電視劇及電影可以更多更好的表現,很期待!
葉芷伶
葉芷伶
在我生長的世代裡,令我印象深刻的國片很少,可能要過個幾年才會出現一部吸引我的國片,身邊的人大多也不太看國片,是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感不夠嗎?還是我們的國片不夠好?
在現代的國片中,雖然其中有不少電影都對台灣文化著墨甚多,但這些國片多為華語片,印象中只有賀歲片裡才會有較高含量的台灣話,直到上了大學接觸相關課程之後,我才知道台灣曾經有個台語片的輝煌年代,當時的台語電影不僅高產量、高票房,甚至在那古老的年代還有像《大俠梅花鹿》、《地獄新娘》等題材前衛的台語電影,既然台語電影能夠發展得那麼蓬勃,可見當時台語是個多麼被廣泛使用的語言啊!我想那不僅是「台語電影」的輝煌年代,也是「台灣話」的黃金時代,後來,國民政府的國語政策壓縮台語的生存空間,台語電影後期也因為粗製濫造而慢慢消亡。
歷史我們無法改變,但我並不覺得台灣人的電影文化就此完蛋,儘管現在的台語國片已變成華語片了,但近年來的國片也越來越有台灣特色,以台灣的歷史背景為電影題材,像是《阿嬤的夢中情人》、《賽德克・巴萊》等等,都富有它一定的歷史意義,尤其在2019年上映的《返校》,故事背景設定在白色恐怖時期,在戒嚴時期的禁忌話題,終於被搬上大螢幕,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種轉型正義,《返校》為國人以往受到的壓迫找到一個出口,對新生代台灣人來說也極具教育意義。
「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的觀眾」,自《海角七號》後,國片沉睡的時代已經過了,台灣人應該要多看國片,除了休閒娛樂的功能外,看國片還能更加認識自己的國家,並且國片的故事背景多為「台灣」,沒有人能比台灣人更適合看我們的國片,我認為現在很多人不看國片是因為大家對國片的印象還停留在「國片的失落年代」,希望台灣社會可以看見國片正在復甦,也希望國片可以越做越好,喚起台灣人的集體意識。
周沛德
聽過了今天的報告,讓我更加的喜歡上了台灣電影的文化,也更了解它的文化背景以及歷史軌跡,而且也剛好接上我們上星期所觀賞的「阿嬤的夢中情人」,讓我更容易融入其中,第一組從歷史的角度切入,從台灣最古老的台語黑白電影一路介紹到了2011年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介紹的非常詳細,而且他們報告的方式也非常的有趣,用上戲劇的方式傳達了他們的想法,將文字串成一個完整的情境。我想,經過了他們的報告以及老師的補充,顛覆了我對電影的了解,又讓我對這個充滿未知的領域有了更多的好奇。
羅悅庭
我非常少看電影,更不用說是國片,我連大尾鱸鰻、海角七號都沒看過,也不覺得國片會比歐美特效片好看;我大部分看的都是陸劇,那些宮廷劇的排場、衣著、服飾等,深深地吸引著我。因為這次上課,我去看了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裡面甜甜的小心動也很吸引我,儘管如同老師所說的"有誰的高中生活是那樣?",但或許是這些比較不平常的橋段,填補了我們的幻想吧。
羅悅庭
我非常少看電影,更不用說是國片,我連大尾鱸鰻、海角七號都沒看過,也不覺得國片會比歐美特效片好看;我大部分看的都是陸劇,那些宮廷劇的排場、衣著、服飾等,深深地吸引著我。因為這次上課,我去看了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裡面甜甜的小心動也很吸引我,儘管如同老師所說的"有誰的高中生活是那樣?",但或許是這些比較不平常的橋段,填補了我們的幻想吧。
我在三歲以前,是給外公外婆帶的,我會說台語。但隨著年紀增長而不常使用,我慢慢地不太會說台語了,常有舌頭轉不過來的情況,我覺得相當可惜,自己的文化彷彿隨著我成長而消失。在高中時,我甚至發現有不少同學不會說台語,儘管我們是相對於北部,似乎更會說台語的南部人。
經過這堂課,我發現國片是我們重要的文化瑰寶,應該好好珍惜
謝秉辰
回顧台灣電影史,經歷了多少的迭起和興衰,隱隱約約的都參雜著令人心酸的故事。但整個報告下來,最讓我不斷的反芻的是老師在課堂開始、報告中、報告結尾所提的三點:一、假如我們都把錢帶進Hallewood,那麼台灣的電影要怎麼走下去;二:這是因為被感動到就是老師有提到因為早期的台語光碟大多都因為種種原因支離破碎了,好多的台語電影因此走向了被遺忘的歷史,而老師花了一大筆經費買入了幾卷當時的電影,讓校內學生可以重溫並感受當時電影的形式與盛況,這點值得一被尊敬;三、「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的觀眾」,而這點剛好又扣回了第一個問題,首尾呼應,也恰巧做了一個完美的結尾。這個結論不經讓我重新地思考對於台灣電影的看法:雖然好來烏的興起大大掩蓋住了台灣電影曾有的風光,但應該依然要對國土電影抱有一定的尊敬,不過經過時代的演變及跟進,台灣近代電影也慢慢地被大眾喜愛,也值得令人欣慰了。
陳若裴
這一次的上課主題為電影,以前縱使有自己感興趣的電影,也會因為忙碌等因素放棄到電影院觀賞。不過最近幾年YouTube上興起了一種電影解說的影片類型,為我們解說了時下最流行的電影的內容與賞析,讓我可以透過電影解說的幾分鐘影片來了解整個電影的脈絡和內容,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現代化的演變,我記得以前台灣也有一種職業為講古人,我覺得講古人與現在YouTube上流行的電影解說員的性質非常像呢!
這一次報告的同學以台灣每個階段的電影事業為時間軸,從日治時期到解嚴後的台灣,訴說著台灣電影時代的起起落落,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健康寫實主義的電影,老師說得很對,當時的電影製作人雖然推行的是健康寫實主義,但因為觀眾的喜好而選擇面容好看,白白淨淨的女孩飾演需要每天在日曬下勞動的女生,且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還說著字正腔圓的國語,而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雖然名為健康寫實主義但一點也不名副其實,導致現在我們回顧過去被政治所擺弄的電影時代時更為諷刺,因為連作為娛樂性質的電影也不幸淪為國家機器。
除此之外,我覺得老師所提到的“偽青春記憶”也很有道理,因為我們的學生時代絕非像電影裡面所演繹的這麼輕鬆,我們所面臨的不是愛情玩樂,而是補習班和功課考試,雖然也有很多快樂的回憶,但是這些青春校園電影片段離我們的現實生活還是很遠的,自然無法引起太大的共鳴,但的確會喚起自己的學生生活的回憶。就像我曾經看過《我的少女女時代》,但是當所有人都覺得很感動,哭出來的時候我也是覺得其實沒那麼誇張,那是因為我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也像老師說的,學校的天台根本就不會開,而普通相貌的女孩也不可能一夜之間變成美女,所以我覺得老師所說的“偽青春記憶”是很有共鳴的。
賴彥任
「視為理所當然是最可怕的。」回顧歷史,閩南語曾經是大眾私底下主流的溝通橋樑,但現今的我們卻已經逐漸地忘卻,甚至面臨消逝的危機。找回母語,不管是台語、客語,還是原住民語,是現今文化認同迷茫的我們刻不容緩的課題。
「轉型正義發生在日常。」透過提升本土意識,找回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認同。我想是對過去那段被壓迫的時代,一個最好的交代。
簡銘毅
從第一週觀賞「阿嬤的夢中情人」後,再探討電影史的過程中,我覺得最可惜的是曾風靡一時的台語電影,只因為當時政府國語政策來抵制台語片,使其走入歷史,現今我們母語在生活中其實滿少見,或許可能只剩八點檔吧,畢竟現行教育並不完整,讓我們使用母語的機會減少。而對我來說,講台語不是一件陌生的事,在家裡多少會使用台語,但僅限在此刻嗎?之前,有位市長拋出「母語在家學」的政策出現很多爭議,這個議題其實可以值得去思考,就算沒有這言論出來,在台灣的趨勢早就在做這件事了。換個角度應該發揚母語文化,讓本土語言還有點存在,而不是埋在家哩,在語言之間找到一個平衡。
許舒婷
電影對我而言,並非如此重要的存在。因為家庭觀念,多少認為看電影是奢侈的娛樂。確實,走進電影院兩三百元都噴了,這錢也夠一個人吃兩餐(還能吃的不錯),看電影對我們家是久久一次的享受。
還記得第一次,主動要求看電影就是「陣頭」。那時被電視廣告吸引,看著他們環島自己也跟著熱血起來,加上喜愛音樂,心動之下,硬拉著家人走進電影院。
完全不後悔。融入了台灣風俗民情,展現了堅持毅力,顛覆了陣頭=壞小孩的標籤,一幕幕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可說是我最愛的一部台灣電影。
現今 許多人走進電影院享受聲光效果,與追求刺激感,同樣的,我也被最近一部電影「女鬼橋」的預告深深吸引,身為台灣大學生,又有校園傳說,好多共鳴好想看。
跟朋友離開影廳後,我的第一個想法是「好看耶」(以台灣的電影來說,但朋友們卻認為「不太行」(跟其他國家鬼片比較)。這樣的差異 ,不只是我們對電影評價標準的不同,更是因為我被「台灣的」所匡限住。(以上個人觀感不代表電影難看)
也許在我的潛意識裡,台灣的電影業一直很不發達,但看到整個電影歷史,知道台灣在跟著世界慢慢創新,就更想支持他們繼續創作下去了。
陳怡榛
陳怡榛
我自己是一個不太常看電影的人,看過的電影種類也很雜,對於電影的詳細脈絡也是經由這次的報告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一直以來對於國片的印象大多在過年的賀歲片,印象最深刻也最有感觸的就是老師說的一句話:為什麼浪漫、耍酷的時候是要講英文台詞,但搞笑擔當卻是台語。加上近期很多的影視作品中所出現的台語部分往往都是以搞笑的內容呈現,使得大眾對於台語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不是那麼正經的使用上,以及西方電影導向的影響,相同的其他方面也讓我們覺得別人做起來比較酷、浪漫,但換作自己就比較次等的感覺。
田村有梨奈
我修這門課之前從來沒看過台灣電影。我一點都不懂台語,所以我會用字幕看。但是,正如我在第一組報告中看到的台語表演,我覺得用台灣語表達或觀看很有意義。我認為使用台語,最可以表現其電影的搞笑等演變而來的。創造這種氛圍,就是台語的作用。
此外,課堂上提及的中國國民政府時代。此前,我的台灣母親講的一個說話,她在上高中時看過的一部電影,即“ 228起事件”中了解了台灣的真實歷史。這部電影是1980年代上映的台灣電影。
上述事情與這課堂給我,感受到的電影的真正重要性的機會。
林詩婷
臺灣電影的歷史,是我從來沒有去探討過的議題,每次看電影時只是單純地當一個觀眾,了解其中故事和主題以外,甚少去以研究電影背景脈絡來聯結臺灣的歷史和社會文化。這次同學的報告當中,是由臺灣電影歷史至今的變化和受當時環境而有所不同的背景脈絡來做介紹。
在1950年代的台語片會大紅大紫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利用大眾熟悉的語言-閩南語,且題材以民俗傳說為主題,又剛好正當歌仔戲轉型年代,於是這都是促成台語片興起的背景。在1960年代臺灣經濟正起飛,其中除了台語片以外,還有國語片的興起,而國語片偏向於健康寫實主義,主打手法寫實、題材健康,嚮往歐美的寫實路線。這當中的健康寫實主義是不暴露民眾社會黑暗面的情形 ,政府只想表現社會光明面,同時能夠傳到道德觀念,有教化民眾的功能,甚至有點參雜政治宣傳 ,但健康寫實手法的電影畫面呈現卻又與健康寫實真正意涵有所落差,於是被批評健康寫實既不健康又不寫實,但卻也展現出當時台灣電影的社會脈絡、經濟和歷史文化條件。
從臺灣電影1950年至今這之間的轉變,受到外部因素影響,每個時期都有他興盛的主題,觀眾喜愛的風格也不一樣,然而在這些轉變之下,一代經過一代這些電影也就成為了歷史、經典。而老師也有說到當年黑白台語片的創作將近有千部,但現在能夠修復的以不到十分之一,我們也不能夠回到過去改變歷史,這是讓人感到非常惋惜的。電影的出現是能夠帶我們去看各個時期、各個地方的文化脈絡,每一部電影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同學報告的結論說到「國家的電影,必須要有國家的觀眾」,我想在這電影很有競爭力的時代,我們的電影能夠站上世界的一秒鐘,都是非常奢侈且需要花費許多努力。如何讓國片吸引到國人的注意和迴響,打破以往我們對於國片有的迷思和先入為主的想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杞欣庭
針對本週的主題,我在課後閱讀了王亞維的〈從歌仔戲到歌仔戲電影(1955-1981)之探討——從認同、混雜性與演變三方面論述〉論文,以下先為大家做簡單的內文爬梳。
首先,作者敘述在殖民政府推動皇民化運動之下,歌仔戲並未消失,而是納入日本現代演藝的元素,以跨文化的「變體」存續,此種「混雜性」具備在地認同與對抗殖民文化霸權的內涵、劇團與觀眾共構出的文化想像。
再者,作者以戰後歌仔戲的選材為切入,講述強烈的「誇飾性與通俗性」反映戰後庶民社會對於中國、日本與台灣「文化身分認同」的多重想像。而華語古裝歌唱電影的出現,則是建立在海外華人移民的文化認同感之上,成為一種「去地域化」的文化商品。
接著,作者將歌仔戲電影題材的形成分為三期來進行分析:第一期的電影主要以模仿歌仔戲舞台的形式為主,可說是電影的歌仔戲化,然而此種在地文化的認同,卻也將歌仔戲電影禁錮在保守的框架。第二期的電影因為發行商集團採取龍段是垂直生產的策略,驟然量產導致歌仔戲題材耗竭,呈現出標準化與同質化的特徵,其中「粗俗化」成為社會解放的出口,隱含著反傳統、反權威的表現。第三期由於電視的普及逐漸地改變了庶民的娛樂行為,而黃梅調電影的傳入,更造成了去地域化與混雜性的稀釋,並且在政府長期的控制下,加強並鞏固了父權意識。
最後,我想簡單分享一下我對文本最印象深刻之處。作者在文末引用電影學者葉金鳳的觀點,認為台語片是一種過渡電影,以「裂縫」的形式被滋養而存在。而我認為,台灣的歷史,幾乎可以說是被建構在一個又一個連續不斷的「裂縫」之上,這不僅只發生在電影的場域,且因為國族與文化認同,使這些裂縫超乎我們想像的巨大,台灣人對於共同體的建構,也在裂縫中曲折,唯有我們正視這些裂縫,不再只是急於去填補或遺忘,台灣人的共同體才有辦法去構築、也才有向前推進的動力。
黃詠鷥
身為一個港澳人,其實對我來說台語是一種非常陌生的語言,因為我們從小就完全沒有接觸過這種語言,所以我不會聽,不會講,也不了解台語,更是不會去看台語電影了。雖然台語對我來說很陌生,可是卻有另外一種語言讓我對這一課有非常深的領悟,那就是我們港澳所用的語言,粵語。其實粵語現在面臨的狀況跟台語非常像,因為現在普通話是全球三大語言之一,所以很多的學校教學語言都開始改為用普通話教學,而且很多人也很喜歡觀看大陸的電視劇和電影,慢慢的,大家都已經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話,漸漸的,普通話取代了粵語,成為了大家通用的語言,粵語也逐漸沒落我認為擁有自己的語言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繼續把我們的文化保存下來的話,必須從自己做起,大家不仿可以多以台語交流,跟身邊的人用台語溝通,這樣一個接一個的把台語文化傳開,才有辦法繼續保存自己的文化。
鄭筠叡
對於電影其實並沒有研究,對於國片也沒有甚麼關注。在過去,不知為何總會有一種國片大多都拍得不怎麼樣,故事劇情可能也沒有甚麼新穎之處。記得之前與荷蘭人聊天的時候被問到台灣有甚麼有名或是好看的電影,當下的自己感到無比慚愧,不只是推薦不出來一部引以為傲的作品,連片名都跑不出來。然而,這樣的慚愧並非是覺得台灣沒有好作品,而是覺得自己並沒有真正用心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去支持關注自己所屬的文化。「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觀眾」或許是個雙向的對話,電影的製作過程所想的觀眾為自己所屬文化的人民,而人民也同樣的會去關注以及了解自己國家的產業。
陳俞榛
「國家的電影,要先有國家的觀眾。」這句話是我在本次課堂結束後印象最深刻的,然而身為台灣人,除了過年時會特別想看國片之外,其他時候實在甚少有想要到電影院支持國片的念頭,提到「支持國片」,我們又為何總是說要支持國片呢?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國家的電影一樣,就說到電影院「看」就好了呢?又是什麼使我們需要支持國片?我認為正是因為我們的國片沒有自己的「觀眾」,仔細思索過後,也許這是我的偏見吧?於我而言,想到國片,一定會想到商業化的劇情拖沓,不管那電影的核心內容是什麼,總是會牽扯上或多或少的愛情成分,因為沒有這種誇張的戲劇成分,國片似乎就不那麼「國片」了?這個問題真是越想越複雜,國片對我們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呢?想起近期到電影院觀賞的<返校>,它似乎也有那麼點愛情的成分,但卻不至於模糊電影想傳達的主題,所以或許有愛情成分也不一定是件壞事吧?總而言之,我對電影的認識實在少之又少,不只是台灣電影,但我想,所有的電影都必須有它的觀眾啊,希望越來越多人能看見台灣電影的好處,並藉由它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
王奕翔
過去看國片的時候,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探討台灣電影的演進,從日治時期、解嚴,再到現代,可以看到台灣電影在各個時期的特色。因為我本身是南部人,在國小、國中時期都說台語,到了高中之後才變成國語。但在與台北朋友聊天之中,發現大多數人對於台語的陌生,我感到困惑,原來講台語的人口是那麼的少,00後的學弟妹們也很少有機會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學會說台語。最後,那句「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的觀眾」讓我有所感觸。例如《返校》,而從這樣的日常,我們可以看出台灣電影正朝著好的方向前進,能接受的觀眾也逐漸增加,希望台灣電影能繼續往好的地方發展,找回過去的繁榮樣貌。
岩渕大志
對我而言,台語是陌生的語言,我到十八歲才開始學習中文,到目前為止別沒有餘力學習台語。不過從小我的母親便用台語和台灣的家人溝通,比起中文,台語讓我感到親近。這個台灣百年電影的主題經由同學報告及莊老師分析,我個人也認為,每個電影發展的時期,和當時的歷史,政治,社會,經濟背景有密不可分的關連,從日據時代的宣導片,教育片,新聞片開始,電影應該就慢慢進入人們的生活並開始影響人們。
黃詠鷥
身為一個港澳人,其實對我來說台語是一種非常陌生的語言,因為我們從小就完全沒有接觸過這種語言,所以我不會聽,不會講,也不了解台語,更是不會去看台語電影了。雖然台語對我來說很陌生,可是卻有另外一種語言讓我對這一課有非常深的領悟,那就是我們港澳所用的語言,粵語。其實粵語現在面臨的狀況跟台語非常像,因為現在普通話是全球三大語言之一,所以很多的學校教學語言都開始改為用普通話教學,而且很多人也很喜歡觀看大陸的電視劇和電影,慢慢的,大家都已經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話,漸漸的,普通話取代了粵語,成為了大家通用的語言,粵語也逐漸沒落我認為擁有自己的語言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所以如果我們想要繼續把我們的文化保存下來的話,必須從自己做起,大家不仿可以多以台語交流,跟身邊的人用台語溝通,這樣一個接一個的把台語文化傳開,才有辦法繼續保存自己的文化。
鄭筠叡
對於電影其實並沒有研究,對於國片也沒有甚麼關注。在過去,不知為何總會有一種國片大多都拍得不怎麼樣,故事劇情可能也沒有甚麼新穎之處。記得之前與荷蘭人聊天的時候被問到台灣有甚麼有名或是好看的電影,當下的自己感到無比慚愧,不只是推薦不出來一部引以為傲的作品,連片名都跑不出來。然而,這樣的慚愧並非是覺得台灣沒有好作品,而是覺得自己並沒有真正用心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去支持關注自己所屬的文化。「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觀眾」或許是個雙向的對話,電影的製作過程所想的觀眾為自己所屬文化的人民,而人民也同樣的會去關注以及了解自己國家的產業。
陳俞榛
「國家的電影,要先有國家的觀眾。」這句話是我在本次課堂結束後印象最深刻的,然而身為台灣人,除了過年時會特別想看國片之外,其他時候實在甚少有想要到電影院支持國片的念頭,提到「支持國片」,我們又為何總是說要支持國片呢?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國家的電影一樣,就說到電影院「看」就好了呢?又是什麼使我們需要支持國片?我認為正是因為我們的國片沒有自己的「觀眾」,仔細思索過後,也許這是我的偏見吧?於我而言,想到國片,一定會想到商業化的劇情拖沓,不管那電影的核心內容是什麼,總是會牽扯上或多或少的愛情成分,因為沒有這種誇張的戲劇成分,國片似乎就不那麼「國片」了?這個問題真是越想越複雜,國片對我們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呢?想起近期到電影院觀賞的<返校>,它似乎也有那麼點愛情的成分,但卻不至於模糊電影想傳達的主題,所以或許有愛情成分也不一定是件壞事吧?總而言之,我對電影的認識實在少之又少,不只是台灣電影,但我想,所有的電影都必須有它的觀眾啊,希望越來越多人能看見台灣電影的好處,並藉由它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
王奕翔
過去看國片的時候,從來不曾像今天這樣,探討台灣電影的演進,從日治時期、解嚴,再到現代,可以看到台灣電影在各個時期的特色。因為我本身是南部人,在國小、國中時期都說台語,到了高中之後才變成國語。但在與台北朋友聊天之中,發現大多數人對於台語的陌生,我感到困惑,原來講台語的人口是那麼的少,00後的學弟妹們也很少有機會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學會說台語。最後,那句「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的觀眾」讓我有所感觸。例如《返校》,而從這樣的日常,我們可以看出台灣電影正朝著好的方向前進,能接受的觀眾也逐漸增加,希望台灣電影能繼續往好的地方發展,找回過去的繁榮樣貌。
岩渕大志
對我而言,台語是陌生的語言,我到十八歲才開始學習中文,到目前為止別沒有餘力學習台語。不過從小我的母親便用台語和台灣的家人溝通,比起中文,台語讓我感到親近。這個台灣百年電影的主題經由同學報告及莊老師分析,我個人也認為,每個電影發展的時期,和當時的歷史,政治,社會,經濟背景有密不可分的關連,從日據時代的宣導片,教育片,新聞片開始,電影應該就慢慢進入人們的生活並開始影響人們。
1950年代台語片開始興起,內容是人們熟悉的主題早期悲情,哀怨。60年代初期,歌唱片,嬉鬧片,間諜片一掃悲情走向,到60年代末期異色電影出現時台語片漸漸走下坡,"阿嬤的夢中情人"的時代背景就是設定在1955年左右的台灣好萊塢北投。之後的健康寫實電影開始奠定國語劇情片的製作水平。台灣的電影和國民黨,以及香港方面的電影人有密切的關係對我來說是新的認識。 這當然也反映了當時的政治與社會背景。令一個值得思考的是電影常常彌補觀眾現實生活所無法滿足的夢想或是理想。李道明老師也寫道"阿Q式的補償"。瓊瑤電影讓無數的女觀眾滿足了她們的純愛。功夫片的觀眾又藉由電影主角把東西洋人打得落花流水感到痛快無比。
解嚴後的台灣電影以侯孝賢導演為代表,"悲情城市"不但獲得國際肯定,電影的內容也是解嚴之前絕對不可能被提及的。也因此政府(新聞局)開始重視電影的影響力也開始支持藝術電影的製作。九〇年代,台灣電影開始走下坡,台灣電影開始在形式上力求創新,以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認同問題的主題也被加以探討。莊老師在最後的幾個提醒給我很清晰的提示,"我們是要透過電影去理解臺灣社會的脈絡,理解文化,政治,經濟的歷史條件。藉由流行文化去理解台灣社會的建構"。希望往後的課程以這個姿勢深入各個主題。
黃郁雯
我對國片的印象一直以來都一樣,不會主動到電影院花錢看國片,除非電影的評價很高,我想應該很多人都跟我一樣。直到這一部的電影出現—KANO,由於它實在是太好看了,我總共看了四次,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觸,裏頭包含了很多不同背景的角色,劇情的走向也是讓觀眾們情緒高漲的地方,是它讓我對國片再次有了信心。
國片的根基從台語片開始發展,然而現在的國片中出現台語的部分少得沒話說,而大部分出現的時機台語通常是被用在詼諧或是叫罵的段落,就連我本身對台語的印象也不是很好,然而國語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很習慣的一種語言,所以台語就漸漸的被遺忘了,其實早在1950年代就開始以大眾熟悉的台語拍片,台語是興起於歌仔戲,在那時就有很多電影是在北投拍攝,因此有台語片好來塢的美名,1960年代末期台語片逐漸衰退,原因是國語政策、政府抵制、台語片粗製濫造,也在此時宣傳健康寫實主義,但是電影內容並沒有將真實社會黑暗的一面拍攝出來,反而是宣揚政績居多,而被學者批判不健康也不寫實。
黑白片在電影的成長歷程中真的成為了歷史,在我依稀的記憶中,我不經意地闖進一家電影院,而這是一家播放早期沒有字幕而且還是黑白片的電影院,對我來說真的很陌生,不習慣的畫面,卻有一種莫名的懷舊感。台語片及黑白片慢慢的被我們歸入進過去,但是國片的發展是持續的在進步中,還記得報告的同學說:「國家的電影,必先要有國家觀眾。」能使台灣站上國際的就是觀眾們,支持國片,讓國片發揚光大。
楊荏羽
老師在課堂一開始提到近來國片的發展,讓我想到曾經一次到電影院裡觀看國片《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是由臺灣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一部紀錄片,透過攝影來描述台灣現今的環境遭到人類的破壞,以及拍攝台灣的美,呼籲大家好好愛護台灣這片土地,看完《看見台灣》這部電影心裏只有滿滿的感動,像這種國片紀錄片被賦予了重要意義,然而進電影院觀看的人卻少之又少,一直到齊柏林在拍攝過程中意外過世,大家才開始注意到這部電影,是我覺得非常可惜的。
老師上課中提到以前台語片修復版的字幕是給像蔣美月少數看不懂台語的人看的,然而現在台語片的字幕是給所有的大眾看的,突然點醒了我,想到幾十年後台語這個語言可能真的會消失在世界上,不禁感到恐懼,因為就連自己也不太會講,在我們這輩的年輕人能聽的懂就算不錯了,更何況是下一代,我想或許可以在國高中的課程裡添加一些台語課程,至少讓大家多認識自己本土的語言。台語不是一種發洩的髒話,或是搞笑的言語,更不是粗俗的語言,台語是台灣的文化,一種親切的問候,語言的傳承刻不容緩
羅品淵
報告電影主題的中間兩位歷史系的同學很厲害,用說和唱的阿公和孫子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就像我在看著國片之前很常出現的阿公和孫子聊天,阿公講這自己的故事,然後帶入電影的感覺。
在我開始看國片以來,我最有印象的國片就是青春熱血類型的國片,以前甚至還很喜歡在班上唱無樂不作,而那些年和小幸運則成了我ktv的必點之歌呢!因為自己喜歡音樂,所以小時候看國片都只注意音樂和音樂相關的東西,最近重看都會看到電影中的故事和想傳達的文化意涵。
國片中台語總是被當成好笑和戲謔的話語,這也根深蒂固了我們對於台語的看法,變得不想學台語,或是覺得台語是次等的語言,導致我們的母語不再被重視,下一代不再傳承下去。
我是台南人,我們家是開五金行的,我和客人溝通都是用台語,我沒有算是很會說,但是我願意說也願意學,我覺得台語有親切感,我喜歡台語,我也想傳承給我的小孩,現在少少回家,我回家時都是用台語和父母溝通,也希望還可以繼續學習。
林宇崙
今天這堂課讓我了解到台灣電影的文化,讓我認知到台灣電影的歷史起源,今天這組成員做的簡報真的非常用心,用不同的角度去探討這些電影文化。才知道原來六零年代的電影是以健康寫實電影和台語為主,但隨著國際化全球化的趨勢影響,台語漸漸地消失,這一輩的很多年輕人都不會講母語,讓我不經反思到母語消失是理所當然的嗎?希望我們年輕人可以認真思考這問題。
張正
如果台語電影能夠正常的發展,那現在台灣也許就是另一個樣子,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台灣的電影界吧。台語電影的發展其實讓人感到非常可惜,因為台灣台語電影曾經擁有十分良好的基因和發展環境,卻因為國民黨黨國政府推行中國化的關係變成現在電影界中的弱勢,而台語明明在台灣屬於本土語言卻在台灣電影界處於弱勢,是一件非常諷刺的事情。
林宇崙
今天這堂課讓我了解到台灣電影的文化,讓我認知到台灣電影的歷史起源,今天這組成員做的簡報真的非常用心,用不同的角度去探討這些電影文化。才知道原來六零年代的電影是以健康寫實電影和台語為主,但隨著國際化全球化的趨勢影響,台語漸漸地消失,這一輩的很多年輕人都不會講母語,讓我不經反思到母語消失是理所當然的嗎?希望我們年輕人可以認真思考這問題。
張正
如果台語電影能夠正常的發展,那現在台灣也許就是另一個樣子,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台灣的電影界吧。台語電影的發展其實讓人感到非常可惜,因為台灣台語電影曾經擁有十分良好的基因和發展環境,卻因為國民黨黨國政府推行中國化的關係變成現在電影界中的弱勢,而台語明明在台灣屬於本土語言卻在台灣電影界處於弱勢,是一件非常諷刺的事情。
因為往往都是賀歲片會出現台語,通常都伴隨著好笑且簡單不複雜令人放鬆的劇情,所以讓一般民眾產生台語電影沒有所謂電影美感和美學,不深奧、淺白易懂、甚至讓一些中華文化本位的家庭認為低俗不入流。還好現在隨著台灣本土意識的抬頭,台語電影有漸漸地讓大眾改觀,好的電影有不斷的在產出,至也許就是台語電影在台灣本來該有的樣子,因此我們社會大眾有責任去支持屬於我們台灣島人民的文化財產,我們已經失去了好一陣子,現在沒理由讓它再次消失。
總而言之,在台灣人民的集體歷史記憶中,對於本土的歷史意義是非常缺乏的,教育體制的大量中國元素讓台灣學生失去了對於本土歷史的認識,堯舜夏商周、唐宋元明清背得滾瓜爛熟,卻連台灣島的政權跟替都說不出來,更不用說對於1950年代後種種台語電影歷史的認識了。
文化和歷史無價,推管台語電影是現在台灣本土化潮流其中的一件任務,這種文化價值甚過短期之經濟利益追求,是我們台灣人應該一齊參與的國族文化建構運動。
林熙彤
這次很開心可以分到電影組,我一直都很喜歡看電影,剛好藉由這次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很喜歡台灣再70 80年代的故事,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參與不了那段舊時光,所以特別喜歡跟那個年代有關的影集或書籍。
談起台灣影視我想大部分的台灣人都心有感慨,資源資本有限的情況下,即便有好的導演、演員也都無能為力。如今人才更是在大量流失中,我想,若今天要進電影院,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好萊塢大片吧!
我最新一部看的國片是<你的情歌>。當時會看那部片主要是主角陣容的誘因,加上情人節時分,就和男友起一選了一部看起來最符合情人節氛圍的電影。其實我們對國片沒有特別支持或排斥,不過整部片看下來,除了主角演技算生動外,劇情真的狗血也有部分無厘頭,簡而言之就是有點瞎。比方說在結局前表示女主其實從高中時期就暗戀男主的那段,以及男主看了女主的表白信後,在路上狂奔的片段。當然可以是感人的,但總感覺有點刻意,前面的劇情完全沒有鋪陳,所以讓人感到出戲。此外,像是路上奔跑、女主被車撞等狗血劇情,好像在看到之前就能預料到了,每部片都是這樣演的。
這不禁讓我想到台灣本土劇。我也曾陪著奶奶一起看那些八點檔,從天下父母心、家和萬事興到世間情,我覺得支持本土劇是好事,尤其快被年輕世代埋沒的本土方言。但幾部戲看下來,幾乎是一樣的劇情,只有虐打老人、外遇出軌、小三囂張的戲碼越來越過分,讓人無法繼續支持下去。很多曾經的觀眾都呼籲不要再有這種劇情,不適合闔家觀賞,但劇組似乎都認為觀眾的謾罵也是吸引收視率的方法觀眾的謾罵,所以這類劇情不減反增。
我覺得這象徵著台灣影視圈一個最大的問題,除了資源的缺乏外,劇本也無法創新,沒有突破,也就沒有觀眾。好的演員及導演懷著夢想投入其他國家的大製作,或許是中國電影,或許是歐美劇院。若持續在原地踏步,連現在因為愛國而繼續支持台片的觀眾也會流失。
台灣也不是沒有拍過好電影或好電視劇,在大約十年前,整個亞洲看的都是台劇。風靡程度使得不少國家看見了台灣,甚至爭相模仿、翻拍台灣出產的影劇。經常聽見一些來台灣留學的日韓或東南亞學生,說自己選擇來台灣讀書就是因為曾被台灣電影影響,就覺得很驕傲。如今不只中國影視產業日漸壯大,日劇韓劇也都風靡全台,更年輕的一代好像已經完全沒接觸過台灣影視圈曾壯大的時期,真的覺得很可惜。
甘峻瑋
我個人很喜歡看電影阿、影集阿。對我來說電影就是能滿足我的幻想,可以把自己當成是故事裡面的主人翁,去冒現去戀愛去奮鬥。看著電影裡面的主角們,也讓我學習到他們的精神。聽完這組報告,讓我感受到台灣電影產業的改變。就我看法是台灣電影產業逐漸被大陸電影產業取代,人才紛紛出走至中國,如果要保護台灣電影產業,我們就要好好支持他們並付出行動。
林熙彤
這次很開心可以分到電影組,我一直都很喜歡看電影,剛好藉由這次能夠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很喜歡台灣再70 80年代的故事,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參與不了那段舊時光,所以特別喜歡跟那個年代有關的影集或書籍。
談起台灣影視我想大部分的台灣人都心有感慨,資源資本有限的情況下,即便有好的導演、演員也都無能為力。如今人才更是在大量流失中,我想,若今天要進電影院,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好萊塢大片吧!
我最新一部看的國片是<你的情歌>。當時會看那部片主要是主角陣容的誘因,加上情人節時分,就和男友起一選了一部看起來最符合情人節氛圍的電影。其實我們對國片沒有特別支持或排斥,不過整部片看下來,除了主角演技算生動外,劇情真的狗血也有部分無厘頭,簡而言之就是有點瞎。比方說在結局前表示女主其實從高中時期就暗戀男主的那段,以及男主看了女主的表白信後,在路上狂奔的片段。當然可以是感人的,但總感覺有點刻意,前面的劇情完全沒有鋪陳,所以讓人感到出戲。此外,像是路上奔跑、女主被車撞等狗血劇情,好像在看到之前就能預料到了,每部片都是這樣演的。
這不禁讓我想到台灣本土劇。我也曾陪著奶奶一起看那些八點檔,從天下父母心、家和萬事興到世間情,我覺得支持本土劇是好事,尤其快被年輕世代埋沒的本土方言。但幾部戲看下來,幾乎是一樣的劇情,只有虐打老人、外遇出軌、小三囂張的戲碼越來越過分,讓人無法繼續支持下去。很多曾經的觀眾都呼籲不要再有這種劇情,不適合闔家觀賞,但劇組似乎都認為觀眾的謾罵也是吸引收視率的方法觀眾的謾罵,所以這類劇情不減反增。
我覺得這象徵著台灣影視圈一個最大的問題,除了資源的缺乏外,劇本也無法創新,沒有突破,也就沒有觀眾。好的演員及導演懷著夢想投入其他國家的大製作,或許是中國電影,或許是歐美劇院。若持續在原地踏步,連現在因為愛國而繼續支持台片的觀眾也會流失。
台灣也不是沒有拍過好電影或好電視劇,在大約十年前,整個亞洲看的都是台劇。風靡程度使得不少國家看見了台灣,甚至爭相模仿、翻拍台灣出產的影劇。經常聽見一些來台灣留學的日韓或東南亞學生,說自己選擇來台灣讀書就是因為曾被台灣電影影響,就覺得很驕傲。如今不只中國影視產業日漸壯大,日劇韓劇也都風靡全台,更年輕的一代好像已經完全沒接觸過台灣影視圈曾壯大的時期,真的覺得很可惜。
甘峻瑋
我個人很喜歡看電影阿、影集阿。對我來說電影就是能滿足我的幻想,可以把自己當成是故事裡面的主人翁,去冒現去戀愛去奮鬥。看著電影裡面的主角們,也讓我學習到他們的精神。聽完這組報告,讓我感受到台灣電影產業的改變。就我看法是台灣電影產業逐漸被大陸電影產業取代,人才紛紛出走至中國,如果要保護台灣電影產業,我們就要好好支持他們並付出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