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討論主題:
- Shopping and Queuing (血拼和排隊)
指定閱讀
- 葉秀燕,〈「血拼英國」:台灣遊學生英國血拼的觀光消費研究〉, 2009年文化研究會議,2009年1月4日。
-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36期(2006),頁167-209。
延伸閱讀
- Baudrillard, Jean. “Consumer Society.”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Ed. Mark Poste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9-56.
- 廖炳惠,2001.10.6.〈從國家拜物到血拼傳奇〉,哈佛大學燕京學社,2001年10月6日。
課堂照片錦集
同學心得回饋
林芝璇
這週覺得很有共鳴的地方是在於自己也是很喜歡逛街的人。
即便很多時候其實自己沒有任何東西要買,就是想要和媽媽或好姐妹一起去百貨公司走。
即便上了大學有時候得一個人還是會進去夜市漫無目的地遊蕩。
或許是一種人類滿足心理和社會需求的方式吧!只是資本主義聰明地利用了人類的本能賺取利潤。人一直都是社會性動物,我們沒有辦法過一個人的生活,每個人都需要和別人互動。這也是為什麼監獄總是會將人們隔離,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它剝奪的是人類非常基本的需求。
透過走入人群,排在隊伍中,有一種消失的感覺。對於都市人而言,或許是一種心理慰藉。彷彿可以暫時逃離生活的壓力和他人的眼光。被人群埋沒的感覺,就像獲得逃避問題的機會一樣。
楊舜雅
上課開始之前老師提到有人今天還沒滑手機嗎?我想大部分的人都已經滑過了吧,因為手機不僅方便、也能顧及到每一個人的需求,不管是處理公事、情感聯絡、個人興趣(小說漫畫音樂等等),全都能透過一個小螢幕完成。但是也因為這個小屏幕,每一個人也都進入了「消費世界」。我以前覺得還好,因為我沒什麼消費欲,以為自己應該不會受影響。但是仔細觀察自己就會發現,還是會被一些旁邊的廣告吸引而點點看,雖然不一定會買,但是老師說若看到相同款式覺得不錯,下次走到路上就會對那種款式的產生好感而買下來,體會到消費世界的可怕!
因為組上有澳門同學而特別多一個主題我覺得蠻棒的!每次去旅遊時真的會發現我都是去「觀光景點」,就算真的是「Very English」好像也不是那麼道地,這是一個蠻矛盾的點。觀光客去的地方其實本地人根本就不會去?這還算真正的澳門嗎~
對於排隊這件事,我想台灣人好像真的有一種比較心理、還有「在隊伍之中顧客會有安全感」。雖然覺得匪夷所思(我自己不會那樣),但是台灣的父母真的很愛比較自己家的小孩怎麼樣,如果別人家的小孩有學音樂、自己家的小孩怎麼能輸?學個跳舞再學個音樂再補習,因此小孩越來越忙了。我想這個迷思真的要打破,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課堂上老師訪問擁有iphone的同學為什麼要換iphone?結果那位同學完全答不出來,而且還說其實samsung的功能比較多。人們已經從過去為了生活而購買,到現在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就購買的狀況。
限時限量的手法也讓我想到一件事,以前在師大側門、現在在圓山捷運站出口都經常看到一個攤位,是賣麻糬的,移動攤位上的牌子永遠都是寫「買一送一,只有今天」,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就算知道他常常出現,還是會被「只有今天」吸引而購買呢。
只希望大家購物都能更理性一點,多去思考並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多看多學一點商業的手法,重要的是請身旁的人互相提醒吧,我覺得現在的人真的很缺乏思考,多思考一點也許就會激盪出很多不一樣的想法。
胡大澐
其實我也常常在想台灣人排隊的現象到底心態是什麼?我不是一個喜歡排隊等待的人,不喜歡為了不確定品質好壞的東西花時間排隊只因為大家都在排。但台灣人排隊的現象好像從很多年前就開始盛行,我覺得許多人都是抱持著「大家都在談論,如果我沒有試過就跟不上話題」的心態,無論結果滿不滿意,拿在手上、拍照打卡、上傳社群,任務完成。
臉書、IG的出現更讓我有這樣的感覺。比起從前,近幾年大家更開始瘋狂搜尋好拍照、好打卡的地標。像之前,人人都要到「廢煙道」上擺一個pose拍照,明明不喜歡運動爬山的女生也要穿得漂漂亮亮,費盡千辛萬苦在「鷹石尖」上擺一個pose拍照。說穿了排隊就是「一窩蜂」的心態-因為大家都買了所以我也要買,因為大家都去了所以我也要去,而社群網站的發達更助長這樣的風氣。
跟風的心態到底好還是不好?我有時會覺得,近幾年人們的生活好像少了一點個人特色,吃得和大家一樣、用得和大家一樣、就連出去玩的地方也和大家一樣。不是覺得跟上大家的腳步,隨熱門話題引領不好,但如果因此而迷失自我,是不是就有失社群網站的發達、便利、豐富性?
潘劭筑
我對這個主題特別有感觸,也特別喜歡,一方面身為台灣人的我們真的不得不承認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參與「排隊」這個活動,像這樣亂象我不知道在其他國家會不會出現,但是台灣人的心態總是想著:「那裡有人在排隊,那我們去排排看!」這個心態我偶爾也會作祟,走在路上都會好奇那一列隊伍的終點會有什麼新奇的東西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排隊漸漸地成為我們每一天生活必須參加的活動,排隊買早餐,排隊搭車,排隊搶購限量款,雖說前兩者的目的都是必須的,但後者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記得老師有說過一句:「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的「想要」排隊,而不是「需要」,我覺得這會間接地造成地球上資源的損失以及破壞,需要的話你會好好地使用它消耗它;如果是「想要」的話,我想大概只剩下「炫耀」著個成分吧,炫耀我有限量球鞋,炫耀我搶到iPhone7,這真的是一種地球上的浪費行為。以最近新發行的iPhone7為例好了,我想很多人的心態都是一致的-我要走在潮流上,拿最新的手機,搶購的人通常原手機都是完好的,並不是真的「需要」而去買iPhone7,其實真的需要也不會去搶購iPhone7,畢竟你急著使用所以不會浪費排隊的時間來消耗自己。
我也曾經在排隊的行列當中,排隊吃網平不錯的「阜杭豆漿」,排隊買午餐,排隊搶琴房(這是音樂系每天早上的活動XD),我也曾經為了一股潮流而排隊,但人長大之後思想會漸漸地成熟,現在想一想當時的行為還蠻可笑的。所以說,在排隊上面我認為總是要問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想要的定義有很多,是有效地想要(如搶購演唱會或者知名表演)還是無效地想要(限量產品)。
陳晏榕
報告中有兩位澳門的同學和我們分享了澳門當地的購物習慣,我覺得很震驚,原本習以為常的購物習慣:人多好吃的就是要排隊、限量發送的就是要努力搶、平常有時間就可以逛街、逛街是很平常的娛樂、逛街不一定要有購物目標(走走晃晃也能是逛街),但在澳門,血拚好像是專門給遊客、觀光客的旅遊行程,和台灣確實形成了很大的文化差距。
每個文化的形成都是社會現象根深蒂固發展而來的,就像:台灣的服務生總是以客為尊,但澳門的店員對客人卻有待遇上的差別;一些很小的行為都是造成文化現象的原因。
在師大夜市中,我觀察到的就是「群聚效應」;許多店家的穩定客源是師大的學生,在穩定的客源基礎上,在觀光客人潮來的時候就會造成群聚現象,很多觀光客看到有一群人在買某樣食物(但其實是一群學生陪某一位同學去買他的晚餐),就會有:「喔~那家好多人在排,一定很好吃!」的想法,所以就會湊上去買,但其實那家通常的客源不多。
這有時候也和台灣人成長的背景有關,沒有勇氣追尋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害怕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會選擇大家共同追尋的,有那種「即使不好,我也不孤單,我們大家都一樣要一起承擔」的心情。
下一次在排隊以前,我覺得我會更加三思:我所追求的目標,足不足以抵銷花在排隊的時間成本呢?
劉子君
其實我是一個不太愛逛街的人,百貨公司周年慶這樣的活動我都不怎麼感興趣,因此血拚這件事情好像從來沒有發生在我身上,但是從我媽媽的身上,就可以看出經過某些手段真的可以刺激人們的購買欲望,像是買5000送500的活動,本來只有要買2000塊的衣服,但是為了送的那500塊卻硬生生地多買了3000塊,又或是周年慶專櫃難得打折,於是明明尺寸就不合但是卻覺得沒買就虧了,而且旁邊有眾多的人也在搶購,感覺手中的東西一放下就會被買走,於是手上就越拿越多,最後買了很多不適合自己的東西,但是神奇的是離開那個場域(像是百貨公司)就會開始後悔,而且覺得剛剛買的衣服好像沒有之前看到的那麼美,加上又有一些硬湊、硬買的東西,於是家裡的雜物就越堆越高,有些送的贈品甚至還沒開過就過期了,我想血拚的魔力真的戳中了人的某些弱點。
關於排隊這件事情也讓我思考很多,報告的組別從小時候和長大後的對比開始談,我覺得非常有趣,小時候排隊是守秩序、先來後到,但是長大後的排隊就多了更複雜的心理因素在裡面了,自從來到台北之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愛排隊了,因為人生地不熟,總覺得人多的店就是好店,東西應該就是有保證的美食,因此而覺得很安心,買起來比較有安全感,我想這就是羊群效應的體現了吧,這讓我不禁突發奇想,如果師大夜市的店家每天雇用一些人來製造排隊的假象,會不會反而生意變得特別好呢?
司徒詩云
其實我不覺得排隊的快感會來自於後面的人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靠近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然而我有發現只要國外有什麼新的品牌來台灣,很多人都會一窩蜂地去排隊,例如Uniqlo、Krispy Kreme、Jamba Juice,等等。他們不一定真的很喜歡這類產品,但因為在臉書上看到很多人打卡、拍照,就會被慫恿去買。久而久之,這樣的熱浪會慢慢退掉,但不久之後又會有新的伊波浪潮。除了排隊之外,比如之前的Pokemon GO,很多人也會聚集在一起,從事一樣的活動,即使本來不是那麼喜歡。這樣的現象顯現出台灣文化重視集體的概念,好比我們如果獨自去電影院看電影,大多數的朋友會說我們很可憐。台灣文化很重視團體的感覺,連在學校和朋友說想自己吃午餐,有時也會換來一句:這樣很可憐耶!或許排隊的文化就是這樣一個重視團體精神文化下的小小一隅。
謝逸
澳門同學的分享真的是很有趣的部分,我四月份正好有去澳門,因為是假期,所以著名景點的觀光客真的特別多,很驚訝的是澳門店員竟然會對本地人反而沒有對外地遊客那麼友好。
其實我不是一個非常喜歡排隊的人,像是最近常常看到Dr martens某家門市有限量款,僅限20雙,第一個想法是或許會有很多人去排隊,那肯定買不到,因此就沒有去。但是也有一些時候,會跟風排隊,譬如之前去重慶玩,問本地同學有什麼特色小吃,他告訴我重慶人很喜歡排隊,通常你去看看哪一家排隊的人比較多,就知道哪一家比較好吃。
排隊真的是與心理學非常相關的一個議題,大家排隊的理由各式各樣,有的出於跟風,有的可能是為了獲得成就感,有的可能是真的有購買需求……再從排隊談到購物的部分,我是一個購物狂,很喜歡逛街買東西,但是有時候買回來會發現,其實這個東西自己並不需要,或者是有一些為了湊夠折扣價而買的東西,這些都算是衝動消費,其實我覺得這個和為了獲得滿足感的排隊行為是類似的,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買到了big sale是一件很棒很開心的事情,就像花很長時間排隊,輪到自己的那一瞬間特別滿足。但是,其實為了湊夠折扣的金額,我可能買了一些實際上不是必須購買的東西,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浪費,就像排隊,它所給予人們的滿足感與所失去的時間成本相比,或許並不是真的值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