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討論主題:
- Popular Music (流行音樂) – 從歌仔戲、【望春風】、【榕樹下】、【月亮代表我的心】、【橄欖樹】、【愛拼才會贏】,到【張雨生】、【張惠妹】和【周杰倫】
指定閱讀:
- 詹珮甄,《「周杰倫」現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延伸閱讀:
- 楊克隆,〈三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所展現的被殖民經驗〉,《台灣人文》,3期(1998),頁291。
- 楊克隆,〈台灣戰後反對運動歌曲的壓抑與重生〉,《台灣人文》,2期(1998),頁66-70。
- 臧汀生,〈台語流行歌曲與台灣社會〉,《文學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1990頁225-297。
- 侯志欽,〈尋找中國流行音樂的面貌:從鄧麗君到崔健和李宗盛〉,《交流》,14期(1994),頁 26-29。
-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1994。
- 林怡伶,《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 吳正忠,〈流行音樂=夢工廠?---論偶像文化對於流行音樂的影響〉,《非古典音樂雜誌》,第五期(1995)。
◎同學心得回饋
游政諺
不知道是從哪裡傳出的一句話﹔「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所以音樂變成每個父母親都希望自己小孩子去接觸的一門領域,儘管往往不希望孩子去做音樂家、玩樂團,卻總會送去學學長笛、小提琴、鋼琴。
有時候我覺得學音樂可能只是為了一點氣質的感覺,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學過小提琴,國中有學一點點國樂的梆笛、曲笛,上了大學加入了烏克麗麗社,還在學程的一門課程學了編曲、填詞的技巧,組成了一次的樂團。可能在往古典樂、輕柔的流行樂的路程可以很氣質,但染上搖滾、重金屬的獨立樂團,家人往往會嚴重的排斥。不同種類的音樂不應該有優劣,總會有人喜歡不同的口味。
第一組介紹的流行樂很精彩,雖然早些年代的歌可能被我們這一代稱作老歌,老歌儘管老,能夠從他的時代脫穎而出,也有他精彩的風味。
王奕勛
音樂是乘載情感的器皿,將作者的思想、經歷融入其中散播於大眾之間,是創作者與聽眾對話的橋樑,訴說著相同內容卻有著不同的回應。
在這樣一個崇尚愛情的時代,歌曲大多以訴說戀愛的喜悅、分手的思念、單戀的酸甜苦辣為主,然而,這真的是人們生活的全部嗎?我想並不然。仔細尋找,其實仍有著許多傾訴不同故事的歌曲,表達對喧囂生活感到疲憊的〈難得孤寂〉、支持同志權益的〈彩虹〉、安撫災民的〈愛與希望〉……等,每當社會議題浮上版面或災難發生之際總有一群樂手透過音樂表達對人們的支持、關心,也因此讓不少音樂成為人們的共通回憶,為曾經在社會中流竄的事件留下紀錄。
或許,我們會認為許多歌曲總把情感的痛苦放大,影響了人們對情感的想法,雖然對此我們無從下定論,我卻也認為這樣的創作模式有其必要性。對我來說,每首歌的背後都有想傳達的意念,而放大與聚焦情感能讓人們感受旋律下的意念,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可能是讓人們反省曾經的自己,可能是在災後將人們的心串起,可能是單純的陪著人們大哭一場宣洩悲傷……。每個觀眾的聆聽,都是一次再創作,當人們將過去記憶帶入音樂,那便是一趟旅行的開始,而在這之中得到的不僅止於聽覺的舒暢,更多的是心靈的昇華,這大概是為何人們離不開音樂的原因吧!
至於為何現代歌曲大多以描述愛情為主題,我想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共通症狀。隨著科技的發達,隨著愈發忙碌,與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少了,留心周遭幻境的機會少了。現代化拉近了實際的距離,卻拉遠了心的距離,我一直相信,溫度勝過一切的聯繫方式即便是二十四小時守候,也因此我相信相較於從前,現代人是更為孤獨的,雖說能以個人的形式存在並不是不好,但可惜的是,我們孤獨卻缺乏與之共處的能力,因此描述親密關係的歌曲才會越來越多,為得是滿足內心的空虛。
林雅雯
現在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音樂,但在聽這些音樂的時候,好像很少思考這些音樂背後的體系,這週的課程促使我思考關於流行音樂背後的意義,也第一次得知台灣的禁歌史,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音樂,在過去曾被禁止。
有時候想找一些與愛情無關的音樂,會覺得很困難,流行音樂歌唱的主題幾乎都是愛情,也許愛情是大眾最能接受的內容吧,愛情百百種,人們從歌曲中得到共鳴,就像之前老師說的,青春、愛情一直是電影不變的主題,不過我覺得愛情跟電影、音樂所詮釋的可能不盡相同,也許你因為失戀感到難過,聽著失戀歌曲可以得到共鳴,但也可能更放大自己的痛苦失落。老師所說的台灣流行音樂呈現的愛情觀讓我覺得很有趣,到底是流行音樂裡的愛情觀影響大眾,還是大眾對愛情的想法影響流行音樂的走向呢?又或是兩者互相影響呢?
常常聽到爸媽在家播放他們年少時喜歡的校園民歌,有時他們還會嫌我們這時代的流行音樂難聽,流行音樂有一定的消費族群嗎?會不會到我年老時,也會繼續聽蘇打綠、五月天、張惠妹等的音樂,然後嫌棄兒女在聽的音樂?
謝謝這組詳細的報告,只是最後時間好像有點趕,能把龐雜的內容整理成35分鐘真的很不容易。
李竹茵
因為自己是報告流行音樂,對於歌仔戲中的「胡撇仔」感到興趣與好奇。我在另外的一堂課上,讀了一篇叫〈失聲畫眉〉的中篇小說,畫眉鳥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就不會叫,而經過時代的變遷,也早已成了失聲的畫眉鳥。1980年代,大家樂興盛了起來,歌仔戲卻早已淪為酬神儀式。可能一個村子都村民中了號碼,請主才特地請歌仔戲團在廟前謝神,但往往傳統歌仔戲早就沒有人要看了,而且請主可能一次請很多電子花車、布袋戲等等拚台,所謂輸人不輸陣,歌仔戲團晚上的表演可能草草結束,便趕緊叫小生小旦上台高歌流行曲,甚至是活色生香的脫衣舞,穿的清涼在台上跳艷舞以吸引觀眾目光。然而無形中,這樣的表演形式,早已讓歌仔戲變了調……。
雖然現在的歌仔戲逐漸走向內場精緻化,劇場形式、後場音樂、燈光特效等等皆精益求精,但如何能將歌仔戲的精神繼續傳承與保存仍是我們需要不斷省思的一大課題之一。
楊政勳
第五週的流行音樂是我非常感興趣的主題,對於當今pop music的發展與趨勢我也都有在了解,然而回顧歷史脈絡,才突然發現有好多時期的音樂是我未曾接觸與了解過的。從1925的歌仔戲到2016的周杰倫,音樂類型有很大的差異,而每個時期的音樂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概況與民生現象,有些是唱出輕鬆,有些唱出抒情,而有些則是唱出訴求。即便90年代出生的我們錯過不少音樂的演進,學過歷史的我們仍能用歷史的軌跡體悟、感受各時期的旋律!而其中我自己最喜歡的時期仍是近年的流行音樂,隨著最早期周杰倫的獨特唱腔與音樂才華在兩岸獲得廣大迴響後,台灣的流行樂壇也逐漸發揚了起來,緊接著還有蔡依林、林俊傑、SHE等實力派歌手再創台灣樂壇巔峰,而現今晚輩也為台灣樂壇注入新生命,如歌聲充滿靈魂的徐佳瑩以及韓系活潑的畢書盡等等。其中更不乏跳出來為少數以及弱勢族群發聲的歌手,在阿妹的同志國歌〈彩虹〉後更有Jolin的〈不一樣又怎樣〉、五月天的〈擁抱〉以及晚輩周興哲的〈This Is Love〉,他們都用音樂傳達一定程度的信念與力量給同志族群,令人敬畏。而當今歌手想用音樂傳達的訊息也越來越多元:例如社會寫實派的周董、情感抒發派的JJ與楊丞琳,舞曲為主的Jolin、羅志祥以及周湯豪等等。在這21世紀,流行樂壇持續發展蔓延,越來越多詞曲創作家與歌手能夠被看見,而這些共建了現今繽紛而美好的流行音樂文化,令人陶醉其中。
梁培均
關於上課提到的純中國風音樂部分,給了我一些反思,提供一點不同的觀點
周杰倫無論唱法,音樂可能都不是正統中國風音樂
但論音樂,會隨著朝代跟不同民族稱霸而有不同特色,自然也很難界定所謂中國音樂的固定形式。
論唱法,也有南腔北調;或像國文課教我們用國語念詩,但其實也不是當時古人的念法。
當我們認為某朝代的代表音樂是怎樣的展現,但對那朝代來說
又或許這些音樂其實也只是當時的"流行音樂",而不是當時的"傳統中國風音樂"?
我想表達的是,中國音樂的歷史是一直演進的,
的確近幾世代音樂已經無國界之分,
自然中國風音樂受到的外力影響跟變化也是過去無法比擬的,
所以我們自然會更傾向想保有更多的"我們所認為的"傳統風格
但如果說中國的音樂至少是到中國滅亡才算終止,那麼從千年以後看回來現在,
現在流行的音樂何嘗不能稱為受西化衝擊的"中國風音樂"?
以前會覺得商業化的目的如果是為了賺錢
大概就意味著這樣的產品是不客觀的,或是商業化提到的元素,就只是在消費某族群的文化。
但這樣的想法可能也是直覺而膚淺的,因為界定的界限很模糊,
但仔細想過後,我反倒認為商業化跟忠實紀錄有互補的作用。
通常,曲高和寡的影集看得人很少,是因為能看懂的人不多或是會很無聊,
而且製作人要願意投入更高時間考究,觀眾群也要有基本能力跟耐心才能理解。
的確如果只是純粹的呈現一首傳統中國風,有多少"一般人"能懂欣賞他的美?商業公司肯定有收視群考量。
但反過來,就像隔週演講先生媽導演說的:
我們要呈現過去的歷史,就要讓現代人能看得懂。
如果先生媽依照文本設定大約40來歲,放到現代的觀念勢必顯得奇怪,這是我們選用梅芳阿姨的原因。
商業化為了觀眾群,公司也為了要生存,這是不得不屈服的現象。
商業化的行為說白點就是為了廣大觀眾,把"原始文化"消化過後,在用大家能理解的方式呈現
這是不是件好事跟有沒有客觀性跟消費族群的議題,當然這也要看公司的良心,跟考慮到的利益。
但如果能達到讓更多本來不願花時間了解歷史的人,用現代的情境來看這部戲,這就會是"適當商業化"的好處
也是曲高和寡的劇做不到的事,因為這類忠實呈現通常不會去或是很難去考量到大部分觀眾的感受。
這就是兩者有的互補性。
一方適合普羅大眾,但文化探討相較不深入
一方只適合一小搓人,但提供文化反思跟忠實還原
所以說周杰倫的某歌,是不是傳統中國風? 當然不是
但如果歌裡的詞曲張力,能讓現代人感受到中國的意境美,那就是值得肯定的中國風作品
我想這就是在反思某些商業化行為之餘,不僅僅是單一的,而是要用多種視角去了解。
想排斥前,也要先客觀了解商業化帶來的影響可能有好有壞,
馬佳歆
在第五週流行音樂的課堂討論中,特別提到了原民歌手在樂壇崛起後的影響。身為原住民的我,在討論中沈澱並思考著。雖然看見族人在音樂圈發光發熱確實覺得特別光榮,但仔細思考過後,我們表層所見的現象真的如我們想像中的圓滿嗎?說穿了,原住民的元素被拿來過度消費,為著能發揮的最大經濟效益而被利用著罷了!現今,我們能聽見不少的流行歌曲中加入了原住民古調的部分,說是傳承,但真正了解古調背後所乘載的故事以及價值的又有多少人呢?如果問我,老實說,我也不清楚。或許不一樣的元素,能讓歌曲在市場中得到更多的注目與青睞,但氾濫的利用這些文化特色將作品包裝,想想實在覺得不妥當。各個原住民族群雖然都非常希望被看見,期望藉由這些歌曲,透過嘹亮的歌聲宣揚自己的文化,但對於所謂真正的傳承,我想我們一定不能仰賴現有的商業模式來達成。不只是原住民,許多少數族群的歌曲也被過度包裝,卻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明白其中重大的價值與意義,這是相當可惜的!流行音樂本是受大眾接受且喜愛的音樂,我們應該更多地去注重並且欣賞音樂的純粹,而不應一直將死想圍繞在該如何利用不適當的過度包裝去賺取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