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Week4-16/03/2017: Popular Literature (通俗文學)

本周討論主題:

  • Popular Literature (通俗文學) - 從瓊瑤、三毛、金庸、倪匡,到侯文詠、吳淡如和九把刀

指定閱讀:

  •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1994,導論。

延伸閱讀:

  • 孟樊、林燿德,《流行天下---論述當代台灣通俗文學》,台北:時報,1992
  • 鄭明娳著,《通俗文學》,揚智出版社,1993
  • 鄭伊雯,《女性主義觀點的語藝批評:以幻想主題方法分析希代「言情小說」系列》,台北:時報,1996


◎課堂相片集錦

















◎同學心得回饋


李欣翰
在上課過程中,記得一直提到通俗文學的商業性,然而以一個國文系人的角度來說,或許沒有那麼絕對。
大多數文人在創造文章的時候,其實並不會想太多後續效應,有時只是為抒情而寫、為紀錄而寫,在中國文學史上,很多作品都是被商人、政治利用之後才產生商業價值的,諸如大家很熟悉的四書,也是因為後來考試需要,才出現書籍買賣,原本的通俗文學應該推回到詩經這類民間唱詞,本來這些東西根本沒有要被記錄的,是因為政治力量介入才去採詩,而市場供需理論這時候就會登場,當上位者有需求,上行下效,願意看的人越來越多,書商就出來把持生意了。
所以個人認為,固然不可以否定有人是以寫書賺錢,但不要太刻意把通俗文學跟商業連繫在一起,更多時候是無心插柳的結果,下次到書店,不妨先忘記商業買賣的事(雖然你最後還是可能會買),回歸到文學想跟讀者對話的部分吧,那會更為有趣!
游政諺
通俗文學裡面我對武俠小說類比較有接觸,儘管有看過的主要是金庸的作品,但他書中的角色不論個性、樣貌、動作,任何所作所為都描述的相當生動,特別在對打的時候,除了進行打鬥的動作描述的很清楚,栩栩如生,但是在靜態,內力比較的時候又把兩人的表情、汗水的流動、其他人的視角,還有時間的推移寫得很仔細,有許多都已經看過不下10次了。

楊雨晨
        有多久,沒有拾起一本書,細細品讀了呢?小說,是我國中時期最大的心靈慰藉,在那個智慧型手機沒有這麼普及的年代,我最常看的不是臉書,而是我所愛的各式小說。下課時間衝往圖書館,看著架上一本本的小說,總會心想:能不能在畢業前把他們都看完呢?雖然我知道這是癡人說夢,但難免會在心中埋下一個小小目標。

         經典翻譯小說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白色巨塔等,都是我在國中時期開始接觸的,從科幻到現實,對於那時正值青春期的我,產生的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沉浸在美好世界裡,另一方面真實的面對現實,雙重刺激下,構成了我的青春小說夢,所以國中時期,小說的重量,無論是實體或是在我心裡,都是相當沉重的,但這個重不是負擔,是我成長所需的養分。
        高中時期,小說的重量,似乎不比教科書及講義了,但仍在我心中有很大的地位,丹布朗一系列推理文藝小說及東野圭吾的驚悚推理小說,是我高中時期最愛的兩部作品,跟著作者一步步找到真相的感覺,使我感到刺激但又期待。所以高中時期小說對我而言的定位,就是考完試就可犒賞自己一下,進入書中的世界去展開一段旅程。
        到了大學,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完一本實體的小說了,小說實際在我生活中佔的重量似乎漸漸消失,但之前所累積在我心裡的重量依然未減,所以一本小說對我來說到底有多重呢?很沉重,重的有負擔,會一輩子跟著我,但我卻是會負擔的很開心。
曾筱雯

         和電影相同,每個時代的通俗文學也同樣代表著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訴說著人民的心聲,這也是通俗文學在台灣歷史中用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
         透過告同學的介紹,認識了許多台灣在不同時期代表的文學作品,諷刺的是,也同樣的面臨到「我為什麼幾乎都沒有看過」的問題。從第一週上課現在,每週的討論主題都再次衝擊到了我固有的認知,而這些代表了台灣歷史脈絡的作品,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身為台灣人的我們忽略呢?又或者換一個說法,為什麼我們會忽略這些文學作品的重要性而只關注外來的翻譯文學?而身為20歲的我們對這些作品如此無感,那麼年紀在我們之後的人們對於台灣文學作品又會有怎麼樣的看法呢?我想這些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而如何重整台灣文學作品的重要性也是值得思考的。
王奕勛
課中提及孩子闖入即時連線引發的各家報著實令人驚訝,為何亞洲女子出現在教授家門就必須被定義為褓母?說是歧視我想也不盡然,畢竟這就是亞洲人在英國人生活中時常扮演的角色。然而,這也是讓人覺得悲哀的部分,曾幾何時亞洲人在外國人眼中已淪為保母的代表?為何我們不能以特色著稱?如何擺脫既定的印象似乎值得思考。
此外,觀看這部影片也不禁讓人反省我們對特定族群的刻板印象,例如:中東讓人想到的往往是ISIS和激進、東南亞就是外籍新娘、中國便是沒水準,原來我們習慣用自己的角度看待他國,自以為高人一等。尤其談及伊斯蘭教與西方國家的戰爭,在了解歷史背景後,現在的我早已不敢妄下定論,因為不知不覺我們早已習慣用「西方人」的角度看世界,忽略其他的聲音,而仔細了解後,又怎麼能怪那些為國家為宗教為反抗壓迫而戰的人們?或許人們會說,傷害別人就是不對,但一切革命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嗎?否則,國父革命12次是否也被稱為激進?可見一切都只是當權者對社會氛圍朔造的結果,而在這之中難道我們也要傻傻地受控嗎?我想這就是為何我們要學習批判與思考的原因。
尹儒涵

其實許多外國人對華人都有的第一印象就是--勞工(受雇於白人)。這其實牽涉了一個概念--種族歧視。其實我對影片中的女性的第一印象就是兩個小孩的媽媽,但是在BBC的新聞上卻貿然下了一個華裔保母要失去工作的新聞標題。因為第一印象是很可怕的,假如今天是一位白人女性,那麼標題可能會被改為媽媽。因此我認為,我們在看待事情時常常是主觀的,包括面對新聞議題的同時也是帶有編輯者或者是新聞台的立場眼光。種族的刻板印象是一直未被解決的問題,包括去年的奧斯卡獎也將這個議題放得很大。我認為,膚色並不代表任何的地位以及職位,膚色更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發展。要去除主觀的想法只能從根基做起,也就是對於第一印象絕對不可以運用刻板印象自己去定義。

廖雅琴
覺得老師一上課講的那個BBC新聞很值得討論,一開始並不知道有這則新聞,沒想到這個新聞那麼紅,不僅僅是因為影片中的小朋友很可愛,另一方面是在刻板印象的討論,為什麼影片中的黃種女人就被媒體下標題認定為家裡的保母、女傭呢?我看到她的第一個想法是,這位母親好辛苦、好盡責啊!
是什麼社會潛規則規定了那樣面貌的女性就是保姆,而不是連線主持人的妻子呢?而我也有注意到當孩子闖進書房的時候,連線主持人的臉色大變,還把孩子推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難道不能夠以一個好爸爸、好丈夫的形象出現在螢幕上,而是要維持自己的權威角色,這是這個社會既定的規則還是大家不為什麼而依循的習慣、常規呢?
吳明淨
Youtube喜劇頻道Jono and Ben在影片描述欄內這麼敘述他們的創作 "We have all see the BBC interview where the babies walked in. But what if it happened to the mother?" 影片中,一樣有可愛的黃衣小女孩、一個坐乘學步車的嬰孩闖入訪談線上,不同的是,受訪的主角不再驚慌失措,反倒不疾不徐的抱起孩子,一邊繼續回應遠方連線主持人的問題,一邊餵奶、做飯、清掃等。性別角色換位後的情境看起來還跟原版突發事件上一樣荒謬嗎?還是其實這樣的畫面熟悉得無法辨認是真是假?這是否也是另一種性別刻板印象的操弄?

本週課程之初,老師拋出BBC訪談事件中不同角色形象與公共事物的衝突性,有趣的是在這一部諷刺喜劇影片下引燃了性別角色與公眾形象的論戰:

"...That professor did the right thing. First, if he put his daughter on his lap, it would be unprofessional. Second, have you ever put a baby in front of a computer?? It is like a bull inside a paddy field."

"It proves that women will help men, but men will not help women in such situation. Why do women have to do everything?"

"We get it, men are useless and women are superheroes..."

"Haha, It's funny cuz men are dumb and women can multi-task. ro"

當套用在各種角色上的標籤被置錯配對好了的標誌、顏色,刻板印象的警示燈號便開始閃動,「工作必須要有工作的樣子」、「母親天生萬能」、「男性談論政治情勢問題理所當然」、這是錯的、那是對的,為自己的信仰辯護,爭論得面紅耳赤的。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中提到女人是人為塑造的,至今我們仍能擴大它,任何角色形象都是(後天)塑造的,男性女性如此、尊長專家的角色亦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