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13-07/12/2017:
Being Kawaii (裝可愛);
帶領討論助教:李佳運
指定閱讀
四方田犬彥著,陳光棻譯,《可愛力量大》,台北:天下文化,2007。
Chuang, Yin
C. 〈Practising Kawaii in
Taiwan Poli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ia
Pacific Studies》(IJAPS) 7.3 (2011) :1-18.
延伸閱讀
〈注音文〉,《中文維基百科》,2012/08/17。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A8%E9%9F%B3%E6%96%87 >.
《同學心得分享》
楊秉純
我本身是一個喜愛ACG文化的人,所以對這次的報告主題非常有興趣,報告中有提到台灣的人才也會使用台灣在地文化當作素材來作畫,想補充一個台灣漫畫家小威老師的《雞排公主》,該作品採用了相當貼近我們的題材——雞排來襯托一個愛情故事,其中穿插的某些笑點也是只有台灣人才懂的,讓人感覺非常親切與熟悉。其實台灣人才很多,許多作品也是值得被稱讚關注的,只是我們長期被日式的畫風、劇情發展薰陶,對於台灣本土的作品反而不太重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台灣本土漫畫家的創作!另外還有提到cosplay的部分,報告上說cosplayer是為了逃離現實的綑綁,抒發一些心情才去角色扮演,但其實最中心的想法是cosplayer對於這個角色的愛才讓他想要扮演這個角色,我覺得那種貼近角色、讓其彷彿在現實中出現的感覺是無可比擬的。會這樣說是因為,曾經在某報導中看到與這次報告類似的言論,那時有許多cosplayer都表示那並不是他們的初衷,因此做為一個有一點角色扮演經驗的人想抒發一下這樣的想法~作為一個動漫愛好者,每次聽到諸如「肥宅、宅砲」等等言論都會有些不甘心,報告裡也提到,這是台灣人將日文加以曲解而形成的、有負面意涵的詞語,
甚至有些人會將那些喜愛動漫的人定義為不喜歡出門、只喜歡虛擬人物的人,就像其他所有興趣一樣,喜愛動漫只是其中一個興趣而已,每個人都有喜歡某些事物的權利阿。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聽日文流行歌會被戲謔的說成「宅」,而聽其他國家的流行歌就是「潮」的呢? 這是一個弔詭的現象。
沈易
這周提到A片,其實我覺得這幾週的內容一直圍繞在女性的意象做社會學探討,從我們的檳榔西施開始,這些是我們比較少考慮到的事情,很佩服老師可以將看似平常的社會現象做學術分析,也覺得做這個主題的組員們很幸福。另外,我對ACG其實沒有太多的涉入,漫畫看的也沒別人多,遊戲也玩得很少,只玩太鼓達人,所以我認為我還不夠資格被稱為ACG迷(笑)。這週因時間的關係,ACG講得有點少,我覺得很可惜,原本可以期待在班上找到同好,因為音G市場相對獨樹一幟且封閉,這是ACG內比較特別的領域。其實對於現今台灣社會上對「宅」的各種誤解及偏見,其實我相對已經習慣了,只能說這就是互相不了解下所發生的不尊重行為,那這種人說的話我也是聽聽就過去了,雖然消極,但目前說實在別無辦法。我家人是很開明的,但我的許多朋友就不是這樣,只希望台灣社會可以學習互相尊重不同的文化圈。
翁瀅瀅
關於日本ACG文化壓制台灣本土作品的現象,我想到一個報告中比較沒有提及,但也是相關的部分ㄧㄧ配音。
日本配音產業相較台灣配音發展的規模大得多,配音員名氣也十分大,很多喜歡看日本動畫的觀眾都會有「中配不如日配」的觀點,甚至表示中文配音看不下去,但是中配真的那麼糟嗎?我個人不覺得。相信小時候應該不少人都看過中配哆啦A夢、我們這一家、蠟筆小新等等動畫,我們看的時候不會覺得接受不了,甚至有不少動漫迷喜歡上動漫的契機都是這些中配動畫。因此我認為「日配=好,中配=糟」的理念只是因為閱聽者習慣於日配,耳朵被日配綁架後對於中配變得不適應,進而衍生出的不客觀想法。日配因為產業的蓬勃發達,人才和培訓方面較周全,大多數作品都有一定品質保障;中配不受重視,資金不足的情況也許品質不穩定,但也不能全盤否定中配全部很糟,中配仍然有其優點與優秀人才。我想這是在日本文化入侵之下,需要再思考的一點。
蘇柏諺
日本許多的動漫製作都非常出色和嚴謹,因此有不少日本動漫所带出的內容是正面的、勵志及使人向善的信息。例如宮崎駿的貓之報恩、千與千尋、龍貓、崖上的波兒等。人們在欣賞這些動漫產品的時候往往能夠學習到當中所带出的信息這可使我們學到應有的勤力及毅力,可見從日本動漫文化身上也能印證出這些作品能夠感染他人向善。日本動漫也有不少題材均是源於創新,勇於嘗試而製作出來,當青少年接觸日本動漫時,他們能夠嘗試分析及研究它,例如對推理動漫的犯罪手法展開多角度思考,藉著動漫內所帶出的知識豐富自身閱歷,可見日本動漫能夠促進部份青少年的個人能力。接觸日本動漫文化有助於緩解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壓力,人在現實中得不到體現和釋放的能量得到了暫時的解脫,害怕和恐懼的心理也得到了暫時的安慰,失落感和弱勢感也得到了極大的彌補與滿足。
盧奕鋒
我想對日本的偶像劇來做討論,不得不說,現在韓劇的人氣度已經超越了日劇,當參與活動要自我介紹時,也總是聽到別人說她的興趣是看韓劇而不是看日劇,這讓喜歡看日劇的我不禁有些失望。我想我會喜歡看日劇的原因是因為我阿姨從我小的時候就常常會提到日劇的事情,而車上所播的音樂也很多都是日劇裡頭的主題曲、配樂。在我阿姨讀研究所的那個年代,正好是日劇要開始在台灣流行的時候,尤其是愛情類的,像我偶爾會從她口中聽到像愛情白皮書、東京愛情故事、長假、美麗人生等等的經典日劇,久而久之就對日劇產生了興趣,而我也在前幾年把90年代經典日劇給追完了,看完之後我的感想就是天哪~這些劇情也太特別了!在20年前,日本的偶像劇就能有這麼別出新意的主題,在當時韓劇本土劇發展不完備的時期,每一部都能引起風潮,連我現在回頭去看都覺得好看。現在日劇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熱門,我覺得是因為韓劇串起和現在人的口味比較偏向韓國俊男美女,而現今的日劇則轉而更深入的去探討社會議題,有時候的劇情就會比較需要思考,且就算是愛情劇,裡頭的男主角很多都已不是台灣女生喜歡的類型。但是我覺得日劇就內容質量來看,在亞洲地區的偶像劇裡應該是最值得去做研究的了。
蔡沁婷
這次的主題包含了A片、漫畫、以及偶像劇,關於前兩項,我並不是很了解,因此透過本週小組的介紹,從另一種角度去分析A片的產出與背後所包含的種種,著實令人印象深刻!此外,我也是第一次聽到ACGN這個詞,沒想到動畫、漫畫、遊戲、小說也能匯集成一種文化,也才發現原來我對於日本文化的認識實在是少之又少,但我本身還蠻喜歡日本動畫的,我覺得日本在動畫製作上一直都很細緻,很多時候甚至能以美去形容。日劇部分,我只有看過幾部比較著名的,真的都很好看,也通常很催淚~不過雖然喜歡,但還不至於到瘋狂愛上的程度,但相反地,在偶像劇方面,我對於韓國更了解一些。或許有些人會把韓劇跟日劇拿來比較,但我覺得其實這兩者都各有優勢,只能說每個人各有偏好罷了。像是有人會說日劇比較多社會議題,但我覺得其實韓劇有很多關於社會議題的探討,也會有以各種職業為主題的偶像劇,像是之前的皮諾丘、被告人、回答吧1988,以及Signal等,都不是以純愛為主,反而各自有想要探討的議題,只要抱著欣賞的態度去看,每件事都可以找到它的優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