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1月28日 星期四

Week 12-28/11/2019-: Adult Films, ACG and Trendy Dramas (A 片、ACG、偶像劇)

Week 12-28/11/2019-: Adult Films, ACG and Trendy Dramas (A 片、ACG、偶像劇);帶
領討論助教:劉嘉峻

指定閱讀
林芳玫,《色情研究》,台北:台灣商務,2006。
張玉佩,〈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第 98 期(2009)。頁 1-45。
林芳玫,〈A片的痛快邏輯〉,女學會東吳大學「性批判研討會」,1996 年 12 月 14 日。 李明璁,〈A片〉,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2008 年 5 月 10 日。
李岱螢,〈日劇雙元流通結構中的日常消費〉,2009 年文化研究會議,2009 年 1 月 4 日。 延伸閱讀
李明璁、張季珠,〈我哈日我閱讀我批判—日本流行文化深度之旅〉,《桃色狂潮》,台北:紅色文化,2000。
徐佳馨,《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台北:輔仁大眾傳播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0。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修課心得》

楊紅絨
這周主題說實在話,有一點不好意思,一開始是播放一段關於A片的影片,我覺得很不好意思看,雖然只是拿水果來代替。
我還覺得這組同學很勇敢,因為敢上台報告這個題目,而且還很敢講,特別報告其中還有一句「不管是被別人強暴或去強暴別人,最後的結果是兩個人都會爽到。」讓我笑了起來,但是他講得沒錯啊。另外,他們用的圖片也很文明,用牙刷的圖片來代替,很適合公共場合,讓同學看到也不覺得誇張。
總之我覺得這組的報告很不錯。

王壐馮
本周的報告,十分的直接,講了很多有關性的事務,主要是A片,日本文化霸權,還有探討到臺灣目前仍經歷後殖民時期的影響。日本人真的是蠻神奇的,十分的保守,但又對性十分的開放,連低齡的2次元作品也出現過,可是對女性以及LGBTQ沒那麼友善。另外,同學們也嘗試打破著對日本影集的傳統刻板印象,讓大家知道它們的內容是很多元化的。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沒解釋到為什麼日本動畫影集主要是改編作為主,而原創的相對稀少,但整體來說,水準依然很高。

林子安
這週課程的主題真的好害羞><!一開始老師撥放的影片很巧妙地用水果來串場整個影片的步調,我覺得頗有巧思,雖然是水果!但是看著看著卻覺得好害羞~
報告一開始就提及到日本非常大宗的AV事業!經過課堂討論後我才意識到,對耶!日本人在禮儀上是多麼講究,甚至覺得他們的禮貌、含蓄、好客等較內向的雅俗,跟在AV事業上卻是全然顛覆想像的!甚至劇情的安排,還會有一些是不倫戀或強暴等內容,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人的內心深處是不是被道德觀壓抑著,如果這世界上沒有法律和道德束縛,這些"演"出來的劇情會不會落實到現實社會中?而人類表現出來的情緒,"痛苦"並不是真正的痛苦!說不要,就是要!很多時候一直改變的刻板印象,很細微,我們都沒有意識到,甚至利於世俗的壓迫,我們不敢面對跟表現。人的情緒表現就像是個謎,不是你表面看得那樣,就也是說,為什麼世上那麼多心理學和神經醫學的研究,都無法徹底說明人們在身理與心理上的表現。
而這組報告的ACG部分,我個人沒有涉略太多,甚至可以說是不太了解,以前的我大多是把漫畫當一種欣賞,他們的畫風,線條細節都很講究,但講究自哪呢?其實我也不清楚,就是覺得可愛、好看!但沒想到漫畫是如此的深奧!關於漫畫符號可以表示巴特的符號學原理,每個形式代表著細微的意義,也有一套自己的SOP,如此可知製作一部動漫或漫畫是很艱深且專業的事業!要如何讓二次元的東西呈現得淋漓盡致,像是有靈魂的角色和背景時空,是一門人心和文化工業的學問!而偶像劇,也是用較於誇張或精彩一點的手法,來呈現人們內心的渴望還有現實社會這面臨的問題,放大來看,套入劇情,微微偏頗,卻引人勝入,且也為世界各地帶來許多娛樂化的商機和明星產業的興起!

邱紹恆
我覺得本週的主題很生活化,在一般日常生活中,有些人裝得很清高,說這東西很噁心之類的話,淡人總是有七情六慾,你可以忍一時,但忍不了一世啊,一定有接觸過這些東西,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而本週報告組別也很用心,不會直接很明白使用色情的圖片或影片,而是用一些代表性的東西暗示,雖然其實大家都懂這些,但是在公眾場合還是不要直接表明比較妥當,再來ACG部分,講到動漫,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日本,從以前航海王,火影忍者等等,到現在(我不太了解),其實以前的鋪排真的很用心,可以從動漫了解一些文化特色,不單純只是看動漫,中間還不外乎有好笑的部分,這真的是日本動漫成功的地放,至於最後偶像劇,我幾乎沒涉掠,不予置評

彭晉璋
本周的主題是最生活化的一個。
A片、動漫、偶像劇充斥我們的生活,然而我們可曾思考過其中隱含的刻板印象、被扭曲的價值觀等等?
本周報告組別用有些直接卻又委婉的方式將這個主題講解得很好,讓人反思A片、動漫、偶像劇的代表意義,甚至帶入「符號學」(我第一次聽到!開拓眼界了!),到最後「台灣如何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以詰問法作結我都好喜歡。
我認為,台灣不該是仿冒其他地方的成功,再進行在地化;我們需要的是原創!「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很贊同老師說的,全亞洲大概只有台灣拍得出這種戲劇。曾經聽過一句話:「台灣的孩子或許沒有強大的野心,但有最溫柔真誠的創意。」相信在未來,台灣能夠因為漸漸成熟的新人才進入各個圈子,而有更多更多更棒的作品問世!
然後老師一開始放的影片,雖然知道他們想表達甚麼,但真的不要玩水果,還把水果玩得好噁心QQQQQQQQQ

謝善如
首先要先說,我覺得水果影片實在太有才了,佩服佩服!
老師特別補充了符號的部分,的確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符號,我們就活在由符號建構的世界,我們的思想也受其影響甚至說是由符號組成也不奇怪,我想文化的傳播就是最明顯也最有效果的例子,拿這次的主題舉例日本A片、ACG、偶像劇,其實這裡頭有許多的刻板印象,但是符號並非任意再現與接收,因為這些產物都是在文本的成規與歷史的演變影響中漸漸發展出我們現在所接受的事物,但仔細一想這還滿可怕的,感覺我們就是被符號所控制。

詹靜宜
開場的水果影片,隱晦卻大膽,我們在場百名以上的人共同挑戰這個被社會禁忌的話題。首先要稱讚這組同學非常氣定神閒,臉不紅氣不喘地為我們娓娓道來。其實說真的,誰不看迷片呀!男人愛看,有的女人更愛看,性慾是誰都有的,甚至原先就是再正常不過的繁衍本能。但是許多媒體卻將它扭曲或汙名化,似乎和性呀、愛呀扯上關係的就是骯髒、淫亂的,我覺得我們應當保有健康且開放的心態討論此事。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知道ACG這個詞的意思,原來是三個常見的詞組成的:Anime,comic,game,不得不說,日本在這方面的發展實在驚人,我尤其酷愛「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我的夢想也和這個有關,近年看到大陸的動畫產業越發興盛,台灣的卻還是不見多大起色,於是便想在台灣成立像吉卜力或夢工廠那樣的動畫公司。雖然更多的應該是經費問題XD真心希望台灣也能有很多饒富意義且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作品!!台灣偶像劇的部分我接觸的比較少,因為個人偏好古裝劇,而台灣這部分比較薄弱,一來是場地,二來也是經費,可惜了QQ


黃亮鈞
關於這個主題
其實我對於A片的部分是相當感興趣的
本來也很想做這一部分的分析
可能由於需要探討的面向較多
這組對於A片的爬梳似乎沒有較為深刻的敘述
個人認為為何題目只限定於A片呢?
其他多元性別族群的色情片如G片、變性人等
應是能加入討論的
G片的觀看者是誰?其中的性別角色依據為何?
是否複製異性戀的性別與權力結構關係進行劇情的鋪設與進行呢?
如,G片是否是以陽剛/陰柔的形象進行對比?
如果不是,背後的觀看結構又是如何呢?
我認為是相當值得討論的議題。
其中ACG或是偶像的部分
討論到幼齡化的現象
但課程舉例限縮於「女性」的討論
其實很多「男性」也成為了幼齡化的加工製品
如「正太」文化等
所以喜愛「幼齡」者是否有性別之分?
另外,如果能夠討論到GL、BL等耽美、百合動漫的發展,或許是更完整討論的面向
期待未來課堂的討論!

夏暄
以前的我對於日本的一些動漫或是影片都蠻排斥的,原因大概也和國中男生有關。我國中班級的男生大多都很喜歡看日漫,比較瘋狂的就會購買很多漫畫的周邊商品,然而那些頸枕、水壺、桌墊上大多都是爆乳或穿比基尼的女生,不合理的身體架構也讓國中的我覺得很無法理解,有的時候男生的書桌抽屜甚至也會掉出18禁的黃色日漫。
部分男生也會拿日本的黃色a漫給女生看,這些種種的事情都讓我對於日本的a片、黃色漫畫有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我不會說自己因為聽了這份報告後,完全對這些文化改觀,畢竟那是從小到大建立起來的感受,但我會願意用更開放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文化,而不是ㄧ味的將這些事情都冠上色情的符號

賴怡均
相信班上的每位同學一看到這個主題,應該都很興奮或覺得很進步吧~原來我們也可以透過課堂來讓大家談談這個讓人害羞的話題> <
提到A片,大家的反應應該都是盡量在大眾面前避之不談,或者覺得不能讓他人知道自己有所接觸,因為這似乎是個禁忌、罪惡,然而,我們往人類的「性學」觀點去思考,其實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行為,在之前是「讓性回歸性」,接著進展到「讓性從屬於愛」,到現在的「全人的性」,不論是看影片還是自身行為,這些都是人類的心靈與生理需求,sexuality是種能量,能夠創造生命,讓我們學習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此時也讓我想到前陣子新聞一直播報關於性教育的議題,其實教導這方面的知識是很重要也是必要的,只是在於該什麼時候教、該怎麼教,如何讓孩子不沉溺於其中,是需要思考的。另外,看了一位同學的心得分享,因為有道德規範,使得我們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透過觀看影片來滿足心理,我覺得這真的蠻有道理的,同時也提出日本人給大家的印象與其國家發展的文化之反差,覺得同學好厲害,她讓我有了不同的思維也更再進一步去思考呢~
至於ACG,我其實不太有什麼研究,但偶像劇則是我國高中時很愛的,往往看到浪漫的劇情,都讓我很嚮往,不過,現實常常是不會發生呀~就讓這樣美好的心情藏在我們的夢境吧! > <

全奕
A片是一個我不曾接觸的領域,通常大家想到A片會覺得是下流的東西,而這組報告時用更正常的態度去做這個主題,是值得鼓勵的地方,我覺得A片會改變觀賞者對待性與親密關係的態度,雖然「色情」鎖定的消費者並不是青少年,但若因此相信青少年不會去接觸色情是非常天真的,因此有健康的性教育不可或缺,如果家長與學校不教導青少年性、親密與健康的兩性關係,則色情將會繼續成為青少年最直接的性資訊來源,這其實可以避免。我們需要符合個別年齡層及發展階段的學校性教育,而學校性教育應該是為期數年,而非僅是一支播放給五年級生觀看的關於青春期的影片,年輕男女需要學習關於身體的知識、如何顧及彼此的情感以及什麼是性行為中正常與不正常的行為,如此一來當人們開始性生活時,可以創造雙方都享受,而不是重現在網路上看到的虛構出的性愛。談到ACG時,老師播了一段動漫卡通女主角變身的影片,然後說,為什麼女生換衣服要給你看?這個問題滿衝擊的,因為小時候的女生都很愛看這種女主角會變身的卡通,但我們到現在卻渾然沒想到這件事,這些片段都是隱晦的色情片段,只是我們沒有發覺,這週的主題非常特別,使我們用嶄新的觀點看待充斥於日常生活中的A片,ACG,以及偶像劇。

張庭瑋
我覺得報告這個的主題的同學們都很厲害,因為目前社會大眾對於A片或是情色文化都是保持保守的態度,對於一些勇於展現身體特色的狀況,大家的接受度普遍不是這麼的高,而奇怪的是,這明明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啊,這些器官大家都有。
我覺得這個主題很新穎,也很值得我們去探討,但可惜的是現在的教育對於性還不夠開放,好像老師多說一點什麼就會被家長罵得狗血淋頭,但是看看日本,他們的AV產業地位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一名,甚至販賣的相關產品也是不斷推陳出新。
透過這組的報告,讓我對這個領域有更多不同的認識,也瞭解這個領域出了台灣還有更多不同的面貌

江沛霓
在我發表自己的心得與看法之前,我想先針對楊紅絨同學的回應提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不管是被別人強暴或去強暴別人,最後的結果是兩個人都會爽到。」這句話很明顯是在說明色情片帶來的錯誤價值觀,被強暴會爽是一件正確的事?這句話不止羞辱人,甚至我會懷疑有如此思想的人是沙文主義者,報告者也闡明,『快不快樂』是由女性自己決定,而不是男性認為你快樂你就一定快樂,痛苦也不是快樂,被強暴更當然不可能快樂,本組已經在努力打破色情片建構迷思了,希望周遭的人能更明事理一些。
比起色情,我想用『性』來表示這些種種,色情聽起來就是有不正當的眼光與想法,但這些不都源自於性嗎?色情影片、色情產業,色情聽起來更像是被加油添醋後的性,像是男人所創造出來的、幻想的性,女優是完美的性伴侶、A片視角是男人做愛所看到的視角、粗暴的對待女人能夠使對方高潮···等等,現在接受性教育的孩童年齡下修也是為了避免孩子們在這個資訊發達的世代會太早接觸到不該接觸的資訊、吸收到不正確的性知識,希望在我變成老奶奶的50年後,可以看到這個國家、這個世界的兩性互相尊重,落實真正的平等,而被強暴會爽、檢討被害人這些事都不會再發生。

ACG及日本偶像劇則真的很深入台灣生活,像是家裡沒塌塌米卻知道搨塌米是什麼,像是知道日本人進屋一定會脫鞋子,像是知道去日本神社祈福要把零錢投到神社前的大零錢箱內,然後搖繩子拍拍手再跟神說願望。我明明沒嘗試過這些,卻對這些行為有至少八成的熟悉,畢竟從小看的卡通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日本的,多拉A夢、烏龍派出所、我們這一家,這些都是生活場景,這也難怪有那麼多人嚮往日本,他給我們的影響力之大就算了,通常輸出的作品也不會有對自己國家的謾罵或缺點,因此我們就像在社交媒體上看著別人過上好生活的人,容易產生嚮往與過度期待。雖然我對日本文化做了這些解析,現階段我也對日本有嚮往(XD),希望未來有機會去日本生活一段時間,去體驗連續劇跟動漫的生活與現實的差距有多大!

張名震
這個主題非常的特別,畢竟我們一班人並不會這麼深入地來討論這個話題,
殊不知我們在其中,已經帶了點騎士,以前的人會覺得,只要你討論到A片的東西,
常常就會被認為,骯髒窩錯,但其實這個是人之常情,每個人都有慾望,
這是正常的,甚至對於女優還有不一樣的眼光,但其實他們也是演員,也是一份職業,
既然我們大家都有看過,那為何人對他們有異樣眼光嗎?如果我們不看,也不會有們?
這樣不公平,這是我們要思考的>

簡秀純
有關於A片的介紹與省思部分,我其實有點訝異,過去從來沒有注意過這些層次的認知,也透過報告同學的分析整理,更了解背後不合理的迷思以及誤解。而ACG的部份是我這次比較想討論的部分,沉迷於這些文化上的人有時會被掛上「宅」的標籤,過去的我認知也是如此,但從這次報告,我才意識到,從小時候大家必看的宮崎駿系列,乃至於柯南、哆啦A夢其實也是ACG文化,這不都是我們兒時的回憶嗎?原先以為是因為大家喜歡而帶來收視,電視台因而推出播放,但我卻從來沒有聯想到,也或許是日治時期文化的流傳,即便是現在部分人們沉迷於「韓流」,但ACG的影響力卻還是不減反增,便可以看見文化認同的根深柢固。

簡齊
組的PPT風格非常強烈,能在報告上使用這種大膽的配色蠻有創意的。
日本對台灣有許多影響,個人認為是影響台灣文化第二大的文化,其中動畫產業因為有接觸,因此比較了解近期的趨勢,在觀眾量及客群逐漸明確的狀況下,動畫逐漸成為一個穩定的市場,一方面能有更多資金投入,但另一方面大多廠商會想要做最多人看的類型,當初因為難以製作而用心製作每個作品,到了現在每季有一半都是所謂的「賣肉番」,實為可惜。而前陣子京阿尼事件也間接證明,ACG已經是人們一部分生活重心,超越了藝術產業的存在。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Week 11-21/11/2019-: Selfie, Portrait and Wedding Photography (鏡頭下的個體展演-臉 書/手機自拍、寫真集和婚紗照);帶領討論助教:張子樂

Week 11-21/11/2019-: Selfie, Portrait and Wedding Photography (鏡頭下的個體展演-臉 書/手機自拍、寫真集和婚紗照);帶領討論助教:張子樂

指定閱讀
指定閱讀
李玉瑛,〈女性凝視:婚紗照與自我影像之戲〉,《臺灣社會學刊》33 期(2004)。 頁 29-60。
張玉佩、寸得杏,〈網路傳播科技作為跨文化溝通的契機與困境:以文化弱勢者 的觀點觀之〉,《傳播文化》11 期(2012)。頁 1-50。
延伸閱讀
李宜玲,〈女人的身體與性意識──女星寫真集的文本建構與青少女的解讀策 略〉,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修課心得》

吳泓潁
今天的主題真的很特別,給予我們大量的反思,筆電前的自己還竊笑著呢!
尤其老師在提問時拋下的問題:「同學,今天還沒打開手機的請舉手?」、「同學,今天有用手機但沒有打開LINEFACEBOOK的請舉手?」現場鴉雀無聲,頓時我的被震驚到!
我們似乎花了太多的時間,編輯那個「塑造的自己」,然後漸漸失去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甚至我覺得進來憂鬱症的人口增加,或多或少也和這個「封閉式社交」有關係,因為我們失去了觀察一個人的能力,亦失去了溝通的能力,同時,我們也在這小螢幕裡浪費自己的青春。
從婚紗照的編輯自己到手機的塑造自己,似乎科技也連帶著我們的人情作為元素去進步,更多更多的情感失去了溫度,當自己要放下手機時,又害怕著因為什麼而錯過,但我們真正錯過的似乎是我們的青春。
YOUTUBE發現一段影片,大家也可以點進去看看,跟這個主題也很有關係,都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重要議題。
《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 (中文字幕)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_SQUSpii24&feature=emb_logo

薛佩汎
好像不得不承認,每天我都花好多時間在社群網站上,甚至起床第一件事跟睡前最後一件事都是--滑手機。
上完今天的課第一件事是將IG登出,關於老師今天提到的,社群究竟是將人的距離拉近,還是其實是越來越遠,我的答案應是越來越遠的。
小時候的想念是拿起家用電話打給朋友或遠方的家人,霹哩啪拉說了好多好多的話,兩、三個小時都捨不得掛,或是假日或放學騎著腳踏車到同學家,打羽毛球、玩家家酒、躲貓貓等;現在的想念是點開手機滑個限時動態,「欸!原來她/他在做什麼又去了哪裡啊!」不對,這好像不太算是真正的想念吧。
我們變得冷漠、變得有距離、變得從虛擬世界看見對方自以為關心,其實更有可能的是拿來安慰自己,「嗯!我是有在關心朋友的!」
很喜歡今天同學們報告帶反思的部分,科技看似越來越進步,但好多時候我都無法感受自己真切地在活著,也許虛擬世界太虛假,也許真實世界也不真實,也許我們始終也沒清楚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許皓陞
我覺得本周的主題正好跟我們這一小組的小組報告和微電影都有共同之處。我是第一組,小組報告為"裝可愛",微電影是"科技冷漠"。
我覺得很難下一個定論說社群網站到底有沒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我們可以說他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創造了一個新模式。已讀不回、按讚、幫忙轉貼....這種用語是在社群網站蓬勃起來後,才有的名詞。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取決於我們之間的相處模式,這些相處方式到底是好是壞因人而異。
我現在正好在補習班打工,其中有一個國一學生把手機放在補習班整整三天了自己都沒發現。他很少用手機,但他與其他人的感情卻也沒甚麼不同的感覺,沒有特別的熱絡、也沒有特別的冷淡。唯一不同的是他每天都睡蠻飽的,畢竟少了滑手機的時間,一天下來其實多了很多時間。
再來講講鏡頭。其實IG的流行也象徵了人們對於純文字越來越缺乏親切感。其實這不難看出來,現在小說似乎已經沒以前熱銷,大家更傾向看電影、動畫等等。同樣也不容易評價好壞,但確實人們閱讀資訊的方式也改變了。
再講一個課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較,男性比起女性更害怕鏡頭,因為女性從小就習慣被檢視。男生當然也有可能被檢視,但我覺得今天的這個討論是給了我一個新觀點,因為確實愛自拍的女性比較多,"婚紗照"這個詞本來也似乎就是為了女性而設計的(因為穿婚紗的是女性,不是男性,從來沒聽過什麼"燕尾服照"),女性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對於鏡頭似乎也比較自然。而我們講到攝影師,也常常講到男性,因為男性在傳統社會裡似乎也象徵了監視女性的一個奇怪現象。
這些討論讓我們發現,男女的刻板印象其實無形之中一直影響我們。看的到的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看不到的那些事情正在默默影響我們的價值觀。這些現象都值得我們去做更多的反思。

彭晉璋
本周主題牽扯到很多面向,也非常發人深省。
先談談社群軟體吧,現在有誰沒有在用社群軟體?我想五支手指頭都數一數都還有剩。
從起床睜眼到晚上闔眼,有事沒事就是滑一下臉書、IG,偶爾按讚分享其他人的貼圖,偶爾拍個限時動態分享生活。
我們好像成為社群軟體的奴隸,被手機螢幕和鏡頭綁架,卻也不願掙脫。
在這裡我想引用一下珮汎同學的話:「也許虛擬世界太虛假,也許真實世界也不真實,也許我們始終也沒清楚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多數的貼文,可能都不是真正的自己,甚至可能照片就修得不像自己了,所以我們到底在追求甚麼呢?
而關於寫真集、婚紗照部分,
很有趣的,通常都是以女性為主題,
這跟課堂中所提及「女性比男性更習慣鏡頭」有巧妙的關聯。
女性好像自幼就是被檢視的那方,而檢視的即是男性。
這個好似約定俗成的奇怪現象深刻的影響我們的生活,男女之間的刻板印象因而根深蒂固。
改變刻板的價值觀,我想是當務之急,唯有改變想法,才能夠落實男女平權。

邱紹恆
本週的主題我覺得很值得我們去反思,現在大家真的太愛使用手機,一天沒有手機就生不如死,再來大家使用手機的目的,不是為了有更多的資訊,而使為了更完美的包裝自己,常常發個文都要修圖、濾鏡根本不是真實的自己,只是為了讓大家迷幻於自己想要的自己,又或者是別人期待的自己,完全本末倒置,再來講到自拍,提到說女生比男生愛自拍很多,又發現越愛自拍自戀程度越高,很可能是如此,自拍能完全掌控自己想要是怎樣,想要達到完美的自己,就會引起這樣的現象,然後我像回應一下報告組別說寫真集只有圖片,但其實寫真集除了圖片還有他拍這寫真集的心路歷程,又或者世一路走到這的點點滴滴,不能把它抹滅為止是為了娛樂男性,他們能走過來也是經歷很多的而且寫真集價格高也是有原因的,他們拍攝人力需要很多,又要修圖,印彩色照片也是很貴的,有很多想像不到的成本,這些應該要去多查閱才會真的了解。

杜家安
社群媒體發展至至今,的確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也因為如此,我們越來越依賴我們手上的那台手機,甚至離不開它,生活重心逐漸的局限在那5吋螢幕中。
現在的時代,每個人一覺起來就在打開手機滑IG、FB、Line。讓我不禁想起之前微電影其中一個主題科技冷漠,科技看似拉近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其實科技讓我們人與人之間永遠個著一道螢幕,還用了各種修圖軟體來偽裝自己。
難怪當一問有誰從早到現在還沒用過手機滑社群媒體時,大家都沉默了。

林子安
在這科技高端的時代,每個人人手一機,手機裡的世界卻在不知不覺中綁架了我們的生活,違反了人類生存的原意,帶來極大的便利,卻摧毀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那種溫存可貴!而大部分的人都追求"美"的事物,先進的修圖濾鏡軟體占滿手機桌布頁面,一修再修,只為了追求不切實際的存在感。
我們跟隨著眾人的腳步,符合大家的期待,反思問問自己,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的回答是:也許是吧!因為在這樣的環境已經太習慣,如果一天沒有手機,一個禮拜,一個月,我完全無法想像我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它們就好像我生命的一部分,沒了3C,身旁的親朋好友就會沒了聯繫,就好像與世隔絕,無法再有任何資訊。
而這堂課許多觀點也令我非常驚訝!第一次知道原來女性比男性更習慣鏡頭的存在,男生比女生更佳來的自戀,然而,女性的外貌價值觀竟然是以男性的角度去改變的......。聽到這句心有戚戚焉,雖然荒謬,但卻是貨真價實的事實擺在眼前!以我自己來說,把照片濾鏡用的美美的,打扮別出心裁,長大後開始學會化妝,真正的答案,真以男性的眼光去做調整,總認為女生之間的眼光也都大同小異,為了與眾不同,為了迎合異性的喜愛,我們一直在追逐,深深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卻沒有顧慮到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樣的自己?
而最令我驚訝的是!這個問題提出來的前半小時,我才拿了好多風格穿搭的照片問了身旁男性朋友的意見!對耶......為什麼我不是問女生朋友而是問男生?這些價值觀問題看似深奧,卻是確確實實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著,值得令人深入省思!

謝善如
有些道理或行為平常我們不會去想,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我總會認為因為處在父權社會的制度,女性就是處於被觀看、被消費的角色,也的確是這樣,但我從不想過正是因為女性相較男性更能習慣這件事,在鏡頭下女性的模樣是來自鏡頭後的人們,這些人有男性當然也有女性,自然女性就會去模仿,久而久之成為一個不變的定律了,既然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模樣,想讓自己看起來比真實更為好看並不是過錯,但科技的發展某種程度上卻也建構出一種制式化的模態,作為一種媒介它以更為快速的方式去影響眾人,但我相信科技也必有它的好處,只是我們應該要好好思索是要讓自己被科技控制還是成為一個善用這樣資源的人。

張庭瑋
以前小時候早起叫醒我的是真正的「鬧鐘」,現在每天響鈴的是我的手機。從這就可以看出我們對於3C產品的依賴程度,如果一天沒有手機可能很多人會哀鴻遍野。最近我發現我的手機有一個功能,他可以把我上禮拜使用手機的平均報告顯示出來,同時也告訴我使用什麼app的比例較高,我發現我很常使用dcard,但是隔周的我卻連我看了什麼內容都不太記得,於是我就把dcard刪掉了,而我發現這個動作對我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差別,反而我能將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面,我覺得大家都應該仔細思考平時使用手機的必要性。
關於另一個議題,我其實從很早就發現大家對女生的審美觀(例如:白、瘦長腿、大眼等等),很多是從男生普遍的喜好去調整的。就膚色來說,明明一樣的膚色套用在男生身上就很平常,但是套用在女生身上就會被大家說太黑,以至於大部分的女生都在追求「白雪公主」的模樣,如同許多護膚、美妝產品主打「白皙透亮」。我覺得大家都應該思考自己的審美觀到底是從何而來,會不會太過嚴苛。

簡齊
本組報告非常流暢且自然,雖然私心想到一個報告結束方式,就是跟所有同學一起來一張自拍,體驗一下被鏡頭觀看的感受。
我平時沒有自拍的習慣,面對鏡頭時總是不知道擺出甚麼表情,但身邊有些人非常習慣自拍,大多是平時比較有自信的人,或許他們也比較能接受鏡頭下的自己,不會因為自體展演而覺得尷尬。
男性凝視常出現在生活周遭,它影響了許多媒體的行為,如鏡頭語言的發展常常受到此左右,男性女性在鏡頭下似乎也開始有區分,上週找出了我叔叔的婚紗照,照片中也是女性處在比較依賴性的位置,叔叔則是像是一個如同靠山的存在,此現象可能也加深了性別的刻板印象。

鄧濬澤
在課程開始,老師問我們:「有誰今天還沒打開手機過的」丶「有誰今天還沒開過社群軟體的」,竟然沒有人舉手。這讓我想到一個令我不舒服的畫面:一群人在一起吃飯,沒有人講話,每個人都在看手機。這其實並不罕見,但每每都讓我感到不舒服,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就是為了聯絡感情,然而每個人卻還是抽離不開網路上的生活,捨不得把自己完全地貢獻給當下。
還記得一句曾經讓我深省的話:「習慣可以完全地毀掉一個人的價值觀」,而在網路發達的當下,如此「即時」的生活習慣已經漸漸地在啃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因為社群媒體的關係,我們不再需要主動去關心彼此的生活,每個人只需要放上自己想要塑造出的一面,媒體上的友人便會接收到那樣的訊息然而如此地相信你就是那樣子的一個人;也因為訊息傳遞的快速與方便性,聯絡的成本變得極低,相對的關心卻變得廉價,這是很諷刺的一件事,我們在網路上對或許素昧平生的一個人早晚噓寒問暖,卻對同在一個屋簷下的父母不理不睬。
在自拍丶寫真集和婚紗照中也點到:照片中的真的是我們自己嗎?經過了打光丶鏡頭丶修圖,那樣的照片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在家裡我很喜歡去翻自己小時候丶父母年輕的時候,花錢去洗出來的那些底片相機的照片丶相簿,那些照片或許不精緻,沒有修圖,但是很真實,彷彿時間靜止在那一刻,在照片中真正的呈現出來。相對的,或許自拍丶婚紗照那些照片,是自己想要展現給大家的樣子,如此的行為卻彷彿在展現自己的不自信,自我不喜愛,自我不滿足。

吳彩葳
智慧型手機雖然方便快捷,但在不知不覺中真的綁架了我好多時間,如果一整天都沒有手機真的滿不習慣的,可能會有很多零碎的時間不知道要幹嘛吧。
我個人並沒有自拍的習慣,但和朋友出去時,確實會想要一起來拍張照,紀念一下快樂的時光,照片可能也會傳到IG上,跟朋友們分享今天和這些人出去玩,我覺得這還蠻棒的,偶爾整理手機相簿時,看到合照就會想起當下的開心,但拍照不要太過頭,比方說喬角度喬很久、要把自己拍得很白很瘦之類的,或是強迫整桌的人都等他拍完照才可以開動,如果遇到這種朋友可能還是會吐槽一下,畢竟重點並不是上傳後可以得到多少讚、喜歡,而是聚會當下的開心。
講到拍照姿勢時,我想到一個IG帳號:brosbeingbasic ( https://www.instagram.com/brosbeingbasic/?hl=zh-tw ),這是一群大男生創的帳號,裡面的照片都是模仿IG常見的女性拍照姿勢,還會故意穿泳衣、敷面膜及使用各種配件,一開始看到覺得超好笑,覺得這些照片看起來荒唐的很好笑,但越看越覺得很諷刺,真的超多意義不明的拍照時機與姿勢,特別是很多姿勢都很凸顯女性曲線,這些確實是面對鏡頭時,女性為了吸引目光所選擇的個體展演方式。

許景瑗
傳統的婚紗照總是把新郎新娘裝扮成很不自然、不真實的樣子之後再拍攝,但在近幾年越來越常看到新娘要求拍攝婚紗照時不要過度裝扮,不要盤老氣的髮型、不要花俏的編髮、不要厚重底妝也不要鮮紅色嘴唇,希望以自己最自然、日常的模樣被記錄下來,我覺得這和以往大眾對婚紗照的印象蠻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上也反應出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自己的模樣究竟是如何?在鏡頭前又應該如何展演自己、應該被以何種形式或樣態記錄下來?
我認為無論是影像紀錄的技術或是社交軟體的出現,本意應該都不是要讓使用者去扭曲自己甚至創造一個根本不真實的形象,然後活在虛偽的情境之中,或許隨著越來越多人反思科技之於人類的意義及認知自我的內涵和價值,我們能夠脫離科技的支配。
另外報告組在寫真集及男性凝視那部分的報告內容我也很喜歡。在看待女性和男性寫真集時社會的反應很不同,女星出版寫真集的相關新聞底下的留言普遍都與性相關,意淫或由性來羞辱女星的行為從未少過。每當看見那些留言我都不禁感到毛骨悚然,我不曉得當我在公開場合被凝視著時,對方投射在我身上的會不會就是這些惡毒的言論。如同老師所言,女性的身體比起男性來說,更長期處在被凝視、評價的狀態,身為女性我不願意被父權社會的枷鎖禁錮,但這不是我抑或是全體女性就能夠推翻的現況,需要的是全體社會一起參與改變,包含男性。

林芷㼆
前幾年我曾經到國外參加一個會收手機的夏令營。在去之前我原本還很擔心會沒辦法跟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但營期開始之後每天都玩的超開心,空閑時間就跟室友聊聊天或是好好的休息,有沒有手機根本不影響生活。為期三個禮拜的夏令營,我一天都沒碰到手機,但睡前都維持寫日記的習慣。兩年後的現在,我還幾乎記得每天發生在營隊中的每一件事。
我想這就是現代人的通病吧!每天都依賴社群軟體,想要得知同儕間流行的話題或產品或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自己的消費慾和佔有慾越來越強,喜新厭舊,曾經擁有過的物品或回憶似乎都成了過眼雲煙,在生命中不留一點價值。
網際網路的發達,也帶來生活中許多的便利,但匿名的功能卻逐漸使人無法互信、運算法排除我們不想看到的內容,將我們包覆在同溫層之中,使閱聽辨識能力下降。而當在現實生活中偶然接觸到了異溫層,認知就好像被擊碎了一樣。

江沛霓
我還蠻沈浸在這次主題所帶來的反思,尤其是當老師說誰今天還沒有開過line或fb的時候,我其實很想舉一半的手,因為至少上個月以前,我都是重度社交媒體使用者,每次IG統整的每日使用手機平均都是3~4小時,直到今年在小琉球換宿時交到了一個完全沒有在使用IG的朋友,對line的使用程度也僅止於“通知”的需求,漸漸我也意識到自己被社交媒體綁架,觀看人數、觀看者、接收到的訊息、追隨者等,都影響著我的心情,但這根本就不值得,沒有必要被不存在的東西牽制著,尤其因為人們只把美好的事情發上網,我們以為別人的生活總是美好、沒有缺點,但事實根本就不是如此。
IG本該只是記錄我生活的一項工具,沒有資格左右我的心情,因此我好好調整了自己的心情,至今也將近一個月沒使用IG,自己的時間多了許多,可以耍廢或充實自己,更有活著的感覺,心裡也踏實許多。
身為女性,國中又身處女校,我可是見識過許多美妝特效軟體的功力及小網美的變身過程呢!當然自己也使用過特效,但我自認跟照片有差,總覺得照片中的自己很不自然,但氣色跟膚質又特別好,搞得自己也不敢放上沒有任何修飾的照片,就像化妝一樣吧,化了妝的自己難道就不是自己嗎?
我們所接收到的資訊是現在的女星一個比一個瘦,又白又嫩,腿又細又長,當自己的照片放到網路上時,時常就會有被比較的聲音,使我們感到挫折,因此去修圖的人也不在少數,那出聲音的人就沒責任嗎,他們憑什麼給出意見?
照片中的自己該說是想變成的樣子還是自己眼中的樣子,兩者兼具,修圖後的自己一定是把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那就是自己更嚮往的樣子才會將其隱藏呀,不然沒有修圖的必要,但屬於自己的特色也不能完全遺失,否則拿別人的照片就好了,修圖只是在此兩者間找出一個自己最能接受的平衡點。


楊紅絨
聽完這組的報告直到今天還是印象深刻,因為他們的主題很特別就是關於手機。而且當天老師還問我們,從早上到現在誰還沒動到手機的,請舉手,很驚訝,我們每個人都動過手機,可以說現代人類真的不能缺少手機這個東西。但是,我想了想,真的沒錯,好像我花給手機的時間真的太多太多了。我早上一打開眼睛都會先看一下手機看有沒有人找我,如果沒有才去洗臉刷牙,但是洗完臉回來就一直在用著手機了,除非上課,不然只要是放假我一天會花95%的時間在手機上,我相信誰聽了都會嚇到。所以說,透過這次同學的報告,我才反省了自己,我要改變自己,要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把用手機的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陳弘偉
聽完這組的報告後,我不禁去想,是啊!我們每天都花好多時間在社群軟體上。不管是看別人的生活或是將自己的生活攤在臉書抑或攤在IG的限時動態,好像這變成一種不可被剝奪的習慣。一天沒碰手機就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可是...... 我小時候沒有用手機還是活得很快樂啊!
我們在社群軟體塑造出自己很幸福很快樂的樣子。殊不知,那可能只是我們自己的一廂情願。畢竟,應該沒甚麼人願意將自己悲傷的一面攤在陽光底下讓大家欣賞吧!我們究竟是在看手機呢?還是被手機看?被手機規訓我們應該要有普世價值認同的帥氣與美貌。而漸漸忘記了做自己的重要。
後面提到男性凝視的部分也很精彩且精闢,尤其是這幾節課一直都有不斷地提到性別刻板印象在我們生活裡面影響多深。
既然漸漸明白了這些被構築的社會機制,我想我們也能夠慢慢去改寫些甚麼,未來是條漫漫長路,而從被框架框住的意識著手是必要的,而台灣在落實真正平權這塊依舊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我們現在都已經遠離了原點。

簡秀純
不同於之前幾組的文青風簡報,這組真的超有科技感的啦!!還是要先來讚嘆一下。關於鏡頭以下的個體展演,我覺得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從來就沒有思考過這些行為背後,還有如此多值得分析的面向。但其實我從過去就對instagram的定義開始產生了疑惑,還記得當初國中創辦,是為了想遠離臉書過多人的關注,想把自己最純粹的想法和生活展示在上面,照片搭配文字的留下紀錄,但後來,這一切完全都變調了,開始變成一種競爭場所,競爭誰的粉絲多、誰的愛心多,為什麼一個人的朋友或是關注度,就只能建構在這些虛偽的數字之上,更何況也有人的粉絲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現實動態的生活精采有趣,就代表你的生活很充實嗎?其實有很多答案是值得深思的,而我最後的選擇,就是只關注在身旁比較親近的朋友,比起虛偽的關心,我更在意的是那發自肺腑的感同身受。又倘若,你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別人的認同之下,那又是何其的悲哀呢?

黃亮鈞
台灣的婚禮還有一個特色
就是會發放婚紗照的小卡給大家留念
為何需要發放這樣的小卡給來賓呢?
是需要讓大家記住這對新人最美好的樣貌嗎?
是希望透過婚紗照傳遞美好的意象給來賓,進而達成「炫耀性」的意義嗎?
如同社群軟體上的拍照打卡一般,婚紗照傳遞出的,或許是某種傳播速度較慢的「形象」
在社群軟體上希望讓別人認為我們過得很好,而婚紗小卡的收藏
似乎也是時時刻刻提醒著賓客「看,他們多麼幸福」
或許還有其他面向的文化意義
值得大家討論

路琳
在本週提及的女性凝視和男性凝視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同時也想起了之前老師提過關於「身體規訓」的說法,女性是否下意識的在拍照時預想到被觀看之後的反應,是否不自覺地擺出了男性喜歡看到的姿態呢?我覺得這聽起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僅是拍照時下意識的取悅大眾,也代表建立自我以及對自我的認知很大部分都有他人眼光有關。

賴怡均
一天當中,我們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在滑手機呢?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回想起國中畢業時,我終於辦了臉書的帳號,原本的我一向都很少用手機與網路,然而因為辦了臉書覺得新鮮,因此每天都會打開看看大家都在做些什麼,且在換了大頭照後時常會注意自己的讚數,其實當時的心情很簡單,就是種榮耀感吧!似乎大家的"讚"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肯定,同時因為大家的留言,也讓我覺得很開心,被人注意的感覺真不錯! 然而隨著現在愈來愈大,我也在思考著其對我的影響,自己是否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了呢? 透過這次報告組別的分享,我也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現在在臉書發文,只是純粹想記錄當下的美好時刻與感受,而照片是輔助我更加能進入、回憶起當時的快樂與氣氛;現在沒事畫淡妝,為的不是別人的讚美,而是想讓自己心情愉悅,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覺得自己氣色好心情也更加美麗呢!

看了同學們的心得分享,又有更多收穫了! 其中有同學分享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 (中文字幕) (HD)影片,看完後感觸很深,我們真的應該抬起頭看看這世界、關心周遭;另外,有同學提出結婚典禮中常常會放婚紗照的小卡給大家拿,其實~我也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耶!  還是想不透呀~ 

全奕
老師那天說的一段話我印象很深刻,難道結婚就是找到幸福嗎?大家好像都忘了懷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同時名人的婚紗也複製了浪漫的迷思,大家都說結婚就是踏進墳墓,選擇了一個人同時也是選擇了一組問題,因此結婚也不一定能算是找到幸福,在志玲姐姐的婚紗照我們可以看出都是女方依偎在男方身上,但是在IG上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婚紗攝影師,叫安迪郭,他拍的婚紗照都是看起來很歡樂,夫妻在玩鬧的照片,或是夫妻會一起做怪表情,甚至是一些意義不明有點荒謬的婚紗照,這就是這個攝影師的風格,跟一般的婚紗照完全天差地遠,誰說婚紗照一定要男方英俊挺拔,女方溫柔婉約?老師也提到難道婚紗照是一生一次的嗎,我想在這個自由戀愛的社會是不盡然的,而通常在婚紗照裡,主角是新娘,新郎流於道具,這個想法我是第一次聽到,從古到今,女性天生就習慣被凝視,我媽媽以前也常跟我說,要坐好喔大家都在看你,女生沒坐好的話不好看(到底誰要看),也有提到在社群網站上大家都在塑造自己的形象,每一天在限時動態上PO的文與照片,都是在塑造給平常沒在相處的人看,可能大家就會覺得你的生活非常多采多姿,或是你有很多朋友,甚至是把自己塑造成網美,但事實卻不一定符合大家對這個人的認知,我們越來越常使用手機,就會越來越減少跟人面對面交心的機會,國中在學校時沒辦法用手機,高中時可以,因此我覺得我跟國中同學的友誼關係比跟高中同學的還要緊密,現在大家也都是透過朋友的動態關心他們的生活,直接參與的越來越少了,殊不知這樣的友情真的很薄弱,我們應該都要對身旁的人實質的付出更多關心,而不是網路上的假性關心,每次上這堂課都會獲得非常多嶄新的觀點,心中也會激盪出許多新的想法,老師講的我都會不自覺記在備忘錄裡,真的很喜歡每次的主題!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Week 10-14/11/2019-: Shopping and Queuing (血拼和排隊)

Week 10-14/11/2019-: Shopping and Queuing (血拼和排隊);帶領討論助教:張子樂

指定閱讀
葉秀燕,〈「血拼英國」:台灣遊學生英國血拼的觀光消費研究〉,2009年文化研究會議,2009 年 1 月 4 日。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 36 期(2006),頁 167-209。
延伸閱讀 Baudrillard, Jean. ―Consumer Society.‖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Ed. Mark Poste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9-56.
廖炳惠,〈從國家拜物到血拼傳奇〉,哈佛大學燕京學社,2001 年 10 月 6 日。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修課心得》

邱紹恆
台灣人真的是很愛一窩蜂去做某樣事情,像是排隊的話,可能有時候你根本不知道這家店是在賣什麼,但是看到很多人,所以就為了排而排,感覺不排就不是台灣人,又或者是覺得排隊賣的才是好東西,沒人排就是不好的,再來關於血拚方面,一遇到百貨公司周年慶,整間店真的是沒什麼地方能走,尤其是女生專櫃的地方,其實比起女生,男生在周年慶方面就不會那麼強求,不會為了買而買,在百貨公司的男生樓層就不會有那種現象,真的是有需要才買。還有常常自以為撿到便宜,但買回家才發現根本用不到,這不僅僅是浪費資源,也完全沒有省到荷包。

許皓陞
我並不是個會因為血拚而排隊的人。我第一次吃胖老爹的時候,已經是一份只需要等10分鐘的那種;厚奶茶我至今沒有喝過;來師大三個月,幾乎天天經過師園鹽酥雞,也還沒有進去吃過。為了某樣東西而排隊搶購,至今在我身上似乎還沒有發生。通常某樣東西都會有其替代品、替代商家,你總是能找到品質雷同、卻不需要排隊的狀況。
我把排隊文化的原因歸咎於太多人忘了做損益比較。舉例來說,今天某人在某地發放免費雞排,你願意花一個小時去排隊,但你如果把這一個小時拿去工作,以基本時薪來說,你可以買兩份雞排,甚至再多一份甜不辣,雞排的辣度蔥蒜還可以自己選。其實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先做損益比較,比較利益得失以後,再決定要不要去做這件事情。排隊文化中的人我認為很多人在排隊前其實沒有想太多,從眾心理讓他們忘記做損益比較,最後才變成排隊。
至於排隊文化到底是不是壞事,我覺得要看在甚麼層面上探討。舉例來說,台灣電扶梯靠右排隊的習慣真的很特別(也讓人覺得很方便),當然也有可能造成電夫梯損壞(但我認為這可以從設計上改良)。排隊文化充其量是種現象,好與壞需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

江沛霓
其實我很討厭排隊,雖然我今天表明我有去排嗡嗡包,但我去之前根本沒想過會那麼多人,只是剛好朋友揪就一起去了,根本就是為了一起玩才排隊。排隊對我來說不太值得,很多時候要排隊的東西稅直接從我的選項中消失,除非像是早就約老一起吃的火鍋當天到現場發現要排隊,這種提早訂好又臨時得知要排隊,才會跟大家一起排隊。
但我有發現我自己身上有點從眾效應的影子,像是做選擇時會多問問別人的意見(雖然也不一定採用),或者不太會拒絕別人的邀約,我自從意識到自己身上有從眾效應後就會時刻提醒自己,自己的決定自己負責,多點自信心,雖然還是有被左右決定的時候,但至少有改善啦。
一窩蜂排隊這件事呢,我自己有一點另外的看法,因為對我來說,當一個東西人氣很高時,那他的知名度就會大增,畢竟我會知道這些東西極大部分都是透過社交媒體,透過朋友分享,而當我知道這件東西,而他本身又對我有吸引力時,那我就可能會去嘗試,不單單是因為"聽說很好喝"、"大家都在喝",而是因為我"本來就喜歡XX口味、XX品牌"等,像是我本來就很喜歡喝鮮奶茶,但我們家不會去逛好市多,透過新聞大幅報導,我就會希望自己有機會時可以嘗試看看厚奶茶,後來我在風潮過後喝到,也覺得很合我胃口,一窩蜂排隊,這也可能是廠商的宣傳效果吧。

林子安
日常生活中,我很少跟著大家去排隊~因為我是一個沒有耐心的人!在經過這週的討論之前,我以前認為排隊是非常"浪費生命"的事情!但排隊背後的意義卻深不可測,他富含著許多心理和實質的價值感!當我讀到從眾效應時,唯一讓我有一個深深體會的例子:還記得三年前,芭樂芭飲料店推出"芭樂+火龍果"超完美漸層色的果汁!而且他瓶子的包裝非常簡約且有質感,當時因為那美麗的配色找了高中同學特地跑到中原大學那裏購買,車程不算排隊就足足等了2個小時!原本只想買一瓶喝喝看,但因為排隊太久為了不讓這趟不虛此行,我一口氣買了6瓶!當時喝的時候還覺得好好喝那感覺好幸福>3<,事後隔幾天意外發現我家旁邊的果汁攤也在賣一樣的果汁,沒有華麗的包裝價格也比較便宜,喝起來反倒更好喝!雖然現在想一想有一點蠢,但是沒有經過那次排隊,不會知道那種辛苦得來心靈上的幸福感那麼深刻~也不會嚐到簡單樸實的味覺美好!
我認為"從眾效應"不全然都是不好的現象!透過媒體網路文宣,我們看見最新流行的時事和款式,當然你要保有一定的理性態度,去思考別人的推薦,是否適合自己,真的有那麼需要?極端一點的想法是:如果沒有買到這樣東西,我的生活會比以前糟糕嗎?但這些思考是很實用的,給自己一點時間反思和考量這是所謂的必需品還是奢侈品?再想想自己的荷包會不會哭哭><這樣就能作一位良好的消費者!

簡秀純
這次的報告對我來說是從無到有,從組長一開始規劃內容,再到助教指導我們如何分配排隊和血拼的舉例,一步步的完成完整的報告內容,是多虧了大家的努力付出和分工合作。
而在報告當天之前,其實已經聽過很多次大家的報告內容,每次對我也能有不同的啟發和領悟。練習時,我們給彼此意見,提升自己的報告品質以及內容,也討論如何更完整的呈現,所以筆記像在抓漏洞,而報告的當下,大家則是展現出最完整的內容與省思。
在準備從眾效應的同時,我也分析和反思自己是否有做過從眾的行為,我想這在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中是難以避免的,有時候只是因為好奇心,或許就剛好變成了那個從眾的人,但是否能算盲從,我並不那麼認為,畢竟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我們都難免跟隨社會大眾的規範或是習慣,成長的過程是接受社會化卻也逐漸失去自我的過程。
從排隊和血拼的角度來看,我們要成為理性的消費者,以避免發生賠錢又賠上時間的狀況發生,能適時地考量自己的需求與狀態,就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吳政儒
這次的主題,是我們組負責的,這個題材很特別,畢竟,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文化在社會上觀感不一,也富有爭議,但是愈深入了解,就愈發現這是一個有趣的台灣社會文化,電子花車在婚喪喜慶的角色看似衝突,但五彩繽紛的聲光和愛熱鬧的鄉土風情很是符合,也代表了台灣社會的另一種草根精神,而檳榔西施這個職業最大的爭議在於穿著清涼,販賣的商品又是檳榔,所以會讓人有低階工作者的印象,其實她們也是勞動者,職業無貴賤,不該被人貼標籤,所幸,隨著社會觀念的進步,許多國家媒體也對我們這些文化進行報導與關注,大家也開始學會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這些有特色的台灣文化現象。

夏瑄
看完關於羊群效應的資料後,我覺得或許臺灣人根本不是喜歡排隊這件事,而是習慣跟風這件事情,不管是雷神巧克力或是厚奶茶,流行的熱潮都只有持續半年到一年左右,有些風靡一時的產品甚至在短短幾個月內就退燒了,排隊現象的起因有兩個,「限時限量」的促銷手段會激發人們害怕短缺的恐懼心理,製造出商品供不應求的假象來促進購買的慾望,導致排隊購買的人潮在短時間內暴增。第二,人們在不確定某項產品的品質時,會為了避免自己吃虧,寧願排隊花費時間成本,來換取商品品質的保證。聽完這組的報告後,也希望自己以後購買物品前要貨比三家,才不會成為盲目排隊人龍中的一員。

林芷瀅
我覺得這組同學報告的目錄很詳細,每個人舉的例子也都很生動!說到台灣人的特性,排隊真的是不可不提的一環,不過同學也分享了這其實也是紀律、文明的表現。前陣子的厚奶茶、髒髒包和一蘭拉麵都算是一時搶購,這樣的從眾效應卻也同時是服從權威、缺乏自信的象徵。因為我們需要這些外在的物質來顯現出自己與他人是能夠有相同水平的。而媒體宣傳也將消費者的購物心理或實際行動網狀的連結在一起。至於血拼,其實就是為了滿足個人大量購物的慾望。有像是情人節之類的西方文化介入,紀念品、伴手禮類的異地物品價值,快時尚的消費型態改變,以及越貴越要買的炫耀性商品。
物品本應是人的延伸,但工業革命後物資過剩,人物關係逐漸變成奴役。老師也有另外補充道台灣人的集體思維,CP值要很高,不然不買的心態,其實就跟老闆要求員工22K做到死的概念差不多(這麼真實的比喻有點嚇到xd)。在社群網路這麼發達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受到同儕、廣告影響消費行為。我覺得我們在消費前都應該想想自己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但同時兩者都得應該拿捏數量。

黃亮鈞
這組的報告十分詳盡,也能運用影片方式輔助講解,引起同學們的動機進而思考--「我為何排隊?我為何血拚?」
在熟悉的地方我是很少排隊的,例如家裡附近的菜市場、夜市,我們總是知道「排隊的店是騙觀光客的啦!」這個亙古不變的真理,然而,只要我一到了陌生的知名景點,手機一開、評論一刷,我還是選擇所謂「排隊美食/名店」消費,背後的原因或許是一種「安全感」,「有人排隊的店就算沒那麼好,應該也不雷」的想法深植我們的心中,往往做出讓自己也困惑的決定。
而花大錢血拚的意義,或許背後某種程度也是在追求「安全感」,我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特別喜歡購物,僅是一杯手搖杯也能滿足我「買」的渴望,即使我根本不口渴,透過「買」的動作滿足內心空缺的那一塊,而滿足的延續也如碳酸飲料一般,瞬間滿足飢餓、卻在幾分鐘過後回復飢餓的感覺,快速且短暫。

賴怡均
說到排隊,大家總會想到「台灣人就是愛排隊」,而往往提及排隊,大家也總是很興奮的一同加入討論。
上課時老師請同學們分享排隊的經驗,當時我想到了三個難忘的回憶想與大家分享(但因那時大家都很熱烈的舉手發表,所以我就透過moodle這個方式來說啦)。 第一個排隊的經驗是-豆花,桃園大溪最有名的就是豆花與豆乾,而我們家附近就有一家價格親民、豆花好吃、料又多的傳統豆花店,往往假日回桃園時,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我們家總會買個幾碗回家吃,然而隨著報章雜誌、網路媒體的報導宣傳,使得店家的生意愈來愈好,從小我們買時頂多排一、兩個人,現在要買則需要排到十五個人以上,想吃豆花還得先通過排隊這一關呢!真不容易~~~ 而第二個排隊的經驗是-包包特賣會,前幾個月媽媽在網路上看到特賣會的消息,很興奮的邀請我一同去搶購,身為貼心女兒的我當然要陪媽媽一起做她想做的事啦,當天,特賣會大排長龍,我們從早上十點排到下午一點,且最後還是沒排到,因為感受到爸爸的不耐煩,加上我和媽媽對於會排到什麼時候都充滿未知數,因此最後我們還是決定放棄去吃午餐。第三個經驗是-蛋糕試吃,新開幕的甜點店推出免費送一塊蛋糕試吃的活動,我是個被蛋糕甜點深深吸引的大學生,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印象中當時排了快一個小時。 這三個排隊的經驗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中我覺得豆花與蛋糕所帶給我的愉悅感是非常大的,因為豆花cp值很高,讓人吃完感覺好滿足;而蛋糕享用完讓人覺得幸福,加上又是免費的,更讓人覺得心情愉悅。 
開始反思排隊與我們實際得到的,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呢?我想,大家在心裡各自有答案,有些是值得的,然而有些在我們經過事後的反思會發現,這些時間的花費應該要有更佳的利用。或許每次的排隊經驗都是我們的學習過程,謹記排隊的經驗,也許會改變我們排隊的這個行動!

陳映儒
從台灣人喜歡排隊的現象可以探討到跟風。我認為跟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像媒體的總白癡化,因為會跟風的人代表沒有經過思考就一窩蜂的去做某件事,而沒有去瞭解自己是否真的有興趣或喜歡,只是為了打卡或是展示某種流行。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能夠獨立思考、不盲目跟風的人~

薛珮汎
其實我至今也沒搞清楚排隊的吸引處何在,因為我幾乎不排隊的(哈哈哈)
如果有賣同樣東西的兩家店,一家人很多、一家沒人,大多數時候我都會走入大多數時候我都會走進沒人的那家,因為不太挑食、又很懶惰。
報告中提到的厚奶茶、老虎堂等等排隊必搶我一個都沒搶過,不過很多時候的確自己也沒搞清楚需要和想要的差別,亂買了一堆不必要的東西。
總之!短期內台灣人看似愛排隊跟愛搶購的風氣大概是還無法改變的,畢竟媒體推波助瀾跟各種廣告行銷商的天花亂墜還是很有作用的。

彭晉璋
本周請公假練啦啦,沒有聽到小組報告,但看完PPT,還是有些心得想分享。
我其實是滿討厭排隊的啦,除非像突然很想吃某樣東西的時候,我才會心甘情願地排隊,不然排隊真的是一件滿浪費時間的事情。
很多時候,我都很困惑到底是有甚麼好排隊的?
厚奶茶?等風潮過後我有買來喝過,沒有太特別的地方啊。
衛生紙?大降價很便宜,但少用、少製造垃圾更實在吧。
我認為這都是一股腦兒的衝動導致,想嘗鮮、搶便宜,卻缺發理性思考:到底需不需要?
另外,女性好像也比男生普遍愛排隊、從眾,比如說百貨公司周年慶的時候,女性服飾、化妝品專櫃總是大爆滿,
反觀男性相關的櫃位,人潮也沒多多少。
我覺得,有需要再買、確保商品的實用性,才是購物的最高準則。
然後由排隊一現象延伸出的從眾效應等等,牽扯好多心理層面問題,我從沒發現有這樣一回事,
之後在路上會再仔細觀察XD

徐珮華
這次的主題非常生活化,並且搭配雙十一的時事,聽得很輕鬆負擔也不會太大。
我自己沒有太多搶購熱潮的經驗,像是厚奶茶、胖老爹這些食物,我一概沒有嘗試過,我覺得應該也是自己太懶了吧哈哈,不會特別為了一個流行而浪費時間。
透過蔡阿嘎拍攝的影片,才發現原來短短的幾年就已經出現了這麼多次的流行風潮,影片顯示出那些流行總是在短時間內就退燒,而後留下一堆滯銷的產品。這也呼應到我們這組拍攝的微電影,臺灣人總愛跟隨流行,一旦有新的潮流出現,大家便會立刻跟進。
  但這也讓我產生一些疑惑,除了臺灣外,其他國家難道都沒有類似的行為嗎?若真的如此,那又是什麼原因造成臺灣人有這樣特別的癖好呢?

謝善如
我不是一個會跟風的人,首先是因為不能接受自己盲目追求的這個行為,再來就是因為我不會亂花錢(零用錢比較少的關係),不過這也涉及到我們所談論的跟風是指哪種形式的,物質上的還是更為抽象的概念,價值觀及心理層面的追尋,跟風到底是不是貶抑詞,其實跟風有兩種意思盲目的從眾、自我理解後的追尋,但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偏向前者,很少我們會去想生活中的物質到底哪些才是重要的,我想這跟老師討論關於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的反思可以有很大的關連,物質是人意志的延伸,自從我們的生活脫離不了大量生產及消費的時代後,人與物的關係也質變了,與物質不再有情感上的連結,倒是多了更多不需要的東西。

簡齊
本組報告簡單且容易理解,把難以做成長篇報告的"排隊"拿捏得恰到好處,也有許多說到排隊時不會想到的議題值得探討。
其中一個提到的是"從眾效應",其實從演化論久可以得知必要性,脫離人群的邊緣者會被自然界淘汰,導致大家也會跟著多數人的方向,即便那是錯的,報告中提到的三條線實驗在網路上有看過一樣的實驗影片(Conformity - Mind Field (Ep 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yIYXEu-nQ),而這種現象導致的就是,許多人利用一窩蜂的優勢,在盲從賽局中獲取利益,除了造成社會紛亂,某種程度也使得個體不再獨立思考,失去人文的多元性。

鄧濬澤
在這次的主題中,講到服飾的「快時尚產業」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高中二年級的時候,台中一中旁的中友百貨開了一間新的H&M,開幕過沒多久後我去逛了一下,發現裡面的衣服的材質大多都非常薄而且感覺不紮實,曾經在店內買過兩件T-Shirt,穿不到一年就破了一兩個小洞,之後就回收了。而就現在的觀察,NET和ZARA也是類似的商業模式,這對從小被灌輸要愛物惜物的我來說覺得非常的不舒服,然而如此快速換櫃的模式才是如今的流行。
老師在課程的最後說到,大家在把血拚當作一種休閒丶放鬆的同時可以想想,我們只是把一個資本家對我們的剝削的行為中得到的一點點薪水,拿去投在另一個資本家身上。如此負面的話,我想我們應該從中得到的是,如何獨立思考,理性地判斷如何去消費(也如老師說的,得好好想想onsume"這個行為的本質),才不會淪為別人控制的工具。
也正如報告的最後講的,我們的確有些需求沒有被滿足,然而我們需要的是有意義的價值觀:
「你需要有意義的工作,你需要感受到尊重。你需要安心的未來,你必須得聯結到這一切。」

陳柏諺
活到現在,我最討厭的事情之一就是排隊,從小,我就一直納悶,某某店為甚麼那麼多人排隊?難道都不覺得很浪費時間嗎?比較近一點的例子就是胖老爹了,還記得那時在家附近開了一間新的胖老爹,光要排兩份炸機就要等兩小時,我受不了就去買拿坡里的炸雞了,過一段時間,風潮散去後,我才去買來吃,幾乎不用等,而且感覺也沒有比較好吃?

吳政儒
臺灣人不論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真的是很愛一窩蜂搶排隊,就如同報告同學所闡述的,人們常因為「羊群效應」的影響而出現盲從行為,店門口前長長的人龍好像就代表口碑和風尚,而排隊買到的東西是不是能達到心中的期待,似乎就見人見智了。另外,每逢促銷就忍不住大肆血拼的消費者,究竟只是滿足個人物慾,還是真的賺到便宜,實際精打細算下,也是值得好好思考的,所以,在面對這些誘人的買氣和行銷炒作時,要能保有正確判斷力、「三思而後買」,這樣就算媒體或商人的行銷手段再高明,都能冷靜思考,做個理智的消費者。

路琳
老師上課講述有關「異化」的例子,說明物品與人類的連結,當物品之於人的意義被剝奪,又或者當人類不再能掌控工作上、生活上接觸到的物品時,購買的行為,成為我們重新建立關係的管道。在報告裡總結的部分僅僅論述了關於排隊與購物是一種內心的滿足,脫離基本生存條件,成為獲得快樂的一種方式。而「異化」理論一方面補足這樣的說法,也更深入且科學的解釋,其中點出「人與物品間的關係」是十分有趣的,物品作為一個客觀的存在,卻因為人類主觀的意識與情感,而被賦予意義。在文學作品中這樣的展現是屢見不鮮的,而在社會學上倒是透過老師的講述才恍然大悟,而當這種建立連結的需求無限上綱,究竟是人掌握了物品還是物品掌握了人,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

許景瑗
對這週的主題太有感觸了,我就是一個購物狂,對於周年慶滿千送百或是買一送一之類的折扣真的是一點抵抗力都沒有,這種現象在以前住家裡的時候因為有爸媽盯著還比較收斂,結果開始外宿之後簡直是無法無天……像是10月時新光三越周年慶,我一個人買到滿5000500,爸媽收到帳單超傻眼,我也傻眼;原以為不要靠近百貨公司就沒事,還想說那次花那麼多錢對爸媽有些愧疚,不然自己煮飯或許能省一點,結果是另一場悲劇。我每次逛全聯或頂好,看到有特價標籤的商品就想買,有買一送一更是加倍買,沒有花個5001000塊真的離不開(爸媽對不起),自己煮好像更花錢了。
檢討了一下自己為什麼這麼愛血拚,我覺得就我為例子而言,是因為看到有折扣,總覺得買了賺到,所以每次才都忍不住洗腦自己「買這個總有一天會用到,趁便宜的時候買是對的」但事實上真的需要嗎?看著我櫃子深處、因為買一送一多買的那串衛生紙,層櫃上多到要滿出來的、因為特價而買的泡麵及調理包,還有為了湊滿5000元買的運動褲,我好像不太確定是需要或想要或被鬼遮眼。(不過幸好我不愛跟風排隊,應該還不算太糟吧)

許家蓁
在新聞上時常可以看到台灣人一窩蜂地在排隊追求、購買某一種東西,什麼樣的潮流突然興起,突然吸引了大眾的目光,又或者是「限量」兩字的出現,都會成為台灣人想排隊購買某東西的原因。

像是報告中提到的一蘭拉麵、義美厚奶茶的排隊風潮,透過新聞一再的播報,或是朋友都一一嘗試過後,不免會導致我們是否跟不上流行的想法出現,想跟上大家的腳步所以去排隊購買某一東西的現象產生,有時也會因為炫耀心理,想成為獲得某一小部分限量品的持有人,像是為了限量球鞋排上三天三夜的隊。因此,我們可能會盲從跟上流行,但卻忘了去思考這樣東西是否值得我們花時間去排隊,符不符合時間成本; 也許實際排獲得某東西之後,發現東西並沒有想像中特別,並不值得我們去購買。

像我家附近就在知名的佳德鳳梨酥店附近,每次當店開門前,外面就已經有長長的人潮在排隊等鐵門開,在平常時間路過,排隊的人潮也從沒減少過,逢年過節更是有大聲公,加上地上排隊路線貼紙引導大批民眾在秩序內購買鳳梨酥,每每看到這樣的景象,不禁讓我思考這些產品到底值不值得大家排上一兩個小時購買,也許是因為我非常容易能接觸到這間店,對我來說已經不會想去排隊購買,但對外地來的大多數觀光客仍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台灣伴手禮。

王子月
排隊文化在台灣真的十分顯著,感受最深刻的是在我去逛夜市時,因為太多選擇,所以常常都是看哪裡有人在排隊,就跟著購買,而不是去選擇自己真正想吃的東西,排隊的人潮似乎就代表著一家店的名氣,而相較於沒有人在排隊的店我們往往會跟隨他人去選擇要排隊的店家,這樣的心態也反映出了台灣人的跟風文化,很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真的是在選擇自己想要的嗎?還是跟著多數人的喜好去決定自己的選擇。
前陣子有一個飲料突然掀起了風潮,大家都在社群軟體上發文打卡,也形成了某飲料店的排隊熱潮,因為好奇所以我也找了機會去買,然而我覺得飲料雖然好喝,但排隊花費的時間更多,事後仔細想想好像也沒有那麼必要。
排隊現象沒有好或壞,而是應該評估自己的所需,而非一味的跟風,忽略了自己真正想選擇的東西。

全奕
我覺得不知道排甚麼還去排隊這件事真的很弔詭,你怎麼知道最後排到的是自己喜歡的東西,還要這樣浪費自己的時間?到了大學其實很忙,才知道時間有多寶貴,我現在連買晚餐等個十分鐘就覺得超久,遑論是排隊,我們那年的大考英文作文題目就是排隊現象,可見台灣這個情況有多嚴重,在FB的出清社團也會看到一堆人在出清自己囤貨的化妝品,都是衝動購物後又用不到的結果,也沒有省到錢,都是商人利用大家撿便宜的心態促使大家消費,我們以為撿到便宜實際上我們花更多錢,很多東西是真的有需要再買的,我現在買東西都會審視自己是不是真的會用到,對於剛開始開賣而需要排隊的事物,我都會等熱潮過後才去嘗鮮,因為越長大其實越不喜歡排隊。本組報告提到"從眾效應",這使得個體難以獨立思考,失去人文的多元性,講到服飾的「快時尚產業」。老師最後說到,大家在把血拚當作一種休閒丶放鬆的同時可以想想,我們只是把一個資本家對我們的剝削的行為中得到的一點點薪水,拿去投在另一個資本家身上,仔細思考真的是這樣,人們常因為「羊群效應」的影響而出現盲從行為,店門口前長長的人龍好像就代表口碑和風尚,但我們應該要冷靜思考買的東西是否需要。

詹靜宜
血拚與排隊相信是所有台灣人都曾有過得經歷。記得每天早晚通勤,都免不了和上班族、中學生,來一場「看誰先到」的生存戰,每每車站大排長龍,便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因為家剛好住在末幾站,經常是車子沒剩幾個空位的狀態,誰也不讓誰,車站遂成為鉤心鬥角的場域了。記得約莫國小五、六年級時,台北市因為花博蓋了好幾座花卉主題的展覽館呢,其中一座非常有名的就是「夢想館」。去過兩次,但每次都沒搶到入場券,後來爸爸便帶著我和姊姊,四點就起床,從基隆開車到台北,下車後一路狂奔,當時我穿著一件特別鬆的褲子,跑著跑著還滑了下來,爸爸趕緊替我拉起褲子,然後我們接著跑。天都沒亮就去排隊,若是問我值不值得,我的回答是:非常值得!排隊雖然相當花間,但若是為了有意義的事物或是和家人共度美好時光,那都是值得。

莊亞虔
作為一個超~討厭排隊的台灣人,每次看到有什麼熱潮興起、又一波排隊風潮的時候真的很看不下去...
尤其如果興起的那間店是原本自己的愛店就會很痛苦,不但可能會很久吃不到喜歡的食物,如果很想吃而去排隊的話也很怕被誤以為是跟風的人,真的很困擾啊!
台灣人的耳根子比較軟,常常聽信別人說的話,如果有熟人推薦哪家餐廳,通常都會去試試看。而且不只熟人,近年因為網際網路、社群軟體興起,廠商經常找名人代言,或者是美食客常常拍/報導一些爆炸性食物(起司爆漿之類的那種),這些都更加深了搶購、排隊的熱潮。「排隊買新品、買到後打卡」,變成是一件很流行、也同時是件值得得炫耀的事。雖然我壓根兒不覺得這有什麼好炫耀的,但流行好像就是這麼回事吧,真是悲歌。

吳展毓
在這次的報告裡,特別喜歡整張ppt的最後一頁的那句話:「社群媒體已經變成我們建立關係、形成自我認同、表達自我跟學習的空間,這都與心理健康有密切的關係。」排隊文化可以與社群媒體牽扯在一起,我認為是點醒了我一些想法。的確,網路也是無形之中造成排隊的助手之一,因為網路的群眾效應,因此某項事情一夕之間變得熱門,而群眾們是否真的知道這項事情的價值在哪?好壞在哪嗎?可能不是這麼清楚,但是因為大家說好,因此其他人也會覺得好,也會覺得這就是該這樣。
而社群媒體中的經營,似乎也是一種個人對外展示自己的一個方式,但怎樣展示的方式是受歡迎的?我們只能參照現有的知名經營者經營的方式來仿照,認為這樣就是受歡迎的,大家都會喜歡的,以至於到最後越來越多類型相同的經營者出現,但這樣的經營方式真的是自己嗎?還是只是想要獲取認同的一種手段?社群媒體對於現在人們價值觀的影響已經舉足輕重了,而身為使用者的我們,更應該在這樣混淆的時代裡,認知到什麼才是真正的價值觀,就好比在社群媒體上與你互動最多的,往往不一定是你真正的好友。

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Week 9 - 07/11/2019:Betel-Nuts, Electronic-Fancy-Float and Show-Girl Culture (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文化)

Week 9 - 07/11/2019:Betel-Nuts, Electronic-Fancy-Float and Show-Girl Culture (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文化);帶領討論助教:劉嘉峻

指定閱讀 
杜綺文,〈美麗的鏡像身體或不健康的馴化身體?---Show girl身體價值觀研究〉, 中華傳播學會 2007年年會,2007。 
延伸閱讀 
林奕鼎,《檳榔文化作為一個鬥爭場域》,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1993。 
張瓊霞,《再探電子花車:矛盾‧仰望‧現代性》,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宜賢,《從知識/權力的角度檢視檳榔西施的身體規訓》,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2006。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修課心得》

邱紹恆
這週的報告內容十分有趣,很符合我們現代看不起的一些行業,但在我看來其實這些行業並沒有不好,也是他們辛辛苦苦自己賺的血汗錢,我認為只要不偷不搶,做什麼都是值得尊敬的況且人家勇敢做不管是檳榔西施或電子花車的女郎,他們本身也是對自己身材有自信,何必這樣貶低他們,人人各有所長,能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到最好,只要不犯法就可以,所以我認為現代人不該過度看不起,應該用不同眼光去看他們,就能發現他們其實是很勇敢,很自信的。

吳泓潁
這都是一個台灣特有的次文化,都是一個自祖先傳承下來的資產。卻一次又一次的被刻板印象洗腦,而我們似乎也去做了挑選性的保留,這樣與種族歧視有何差異?
我想藉此提出另外一個發生在較多數男性身上的故事,一樣是次文化的傳承,但彷彿用異樣的眼光歧視我們-----八家將。這是那一天,回台南時隨隊與八家將出陣時,我打下的心得:
第一次隨隊出發 守護好每一個傳統
第一次了解其中 原來這百年來是這麼的不容易
想推翻社會對次文化的負面看法 自己得先做起
在隊伍裡看到每個團員的自律性非常的震撼
佳里吉和堂
有一天你會對自己擁有這樣一個獨特文化傳承而驕傲
非常感謝師兄師姐們帶領我了解這個歷史
期許自己有一天 亦能為這樣的舞台貢獻
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估狗我們,一支由大學生組成的文化資產,我們大家都秉持著一個信念,我們要延續這百年來的傳承,儘管廟宇曾經歷大火,但屹立不搖的信念仍停留在你我心中。
幾年下來的努力,漸漸享譽國際。除了在地方盛事上出陣外,更代表國家到達了世界各地表演,令人會心一笑的事情也很多,竟然也有外國人粉絲開始學習我們畫臉譜,然後尋找我們身上特別的服飾,看到這一幕時,是有多少的感動在心中蔓延,原來這就是文化。
時代在變,漸漸的你我應當也把一些刻板印想屏除,這才是你身為一個有文化內涵的知識份子對文化的一種尊重,很希望有一天,大家想法漸漸改變的那一天,這些文化資產不再是彼此消遣的話題,共勉之。
我的心,與他們存在!!!

許皓陞
其實我非常期待這周的議題,原因在於我之前參與過一場辯論比賽:"我國性交易產業應不應合法化",那算是我參加辯論社後準備的最久的一場比賽,其討論的正是女性的工作權、性自主權、女性主義等議題。
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我覺得某種程度上它確實是為了迎合男性客群、與"性"有關的職業,我覺得在台灣的社會風氣下,"性"是個相對正在面臨改變的意識。身體上的自主權逐漸被喚起,我們有權選擇用自己的身體做什麼事情。此外,女性工作者在從事類似行業,例如檳榔西施、電子花車、甚至是女僕咖啡廳(台灣也有!),台人難免會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待對方,一方面我認為是普遍大眾認為這不需要甚麼門檻,長的可愛漂亮身材好就可以;一方面以自認為道德高尚的態度,認為這是不入流的產業。先不論需要跳舞的電子花車,檳榔西施在我眼裡確實不需要甚麼太高的技能,只要長得漂亮、身材好就可以,而其正是利用男性對於"性"的偏愛來攬客(這裡的性,我認為滿足消費者的眼睛就足以被稱做跟"性"有關係的產業了)。那麼我想問的是,"性"是否能拿來做為一個職業?如果可以,界線又在哪?

比較可惜的是時間不夠,未能在這堂課上有更多的討論。也希望之後再"裝可愛"這組討論的時候,也能討論到女性意識相關的議題。

楊紅絨
我覺得這組的報告非常好,因為他們報告的時候每個組員都非常的有自信,講話很清楚流利又帶有娛樂,讓全場大笑。
一開始我認為這個主題很無聊,也覺得這個要報告什麼,覺得毫無興趣。但是,我想的都錯了,也許是因為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過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這個文化,所以我也從未注意到。然而今天這組同學都讓我理解了,原來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文化,帶有台灣味,在其他國家是看不到的。
不只如此,我還學到了一個小啟示就是每一個我們看到聽到的都是含有意義的。

張庭瑋
我覺得這個主題很新穎,也很吸引人。我想現在90後的年輕人,特別是在北部長大的孩子,應該越來越沒有機會去認識電子花車這樣的文化,連我自己都很少在台北看過電子花車。其實檳榔西施跟電子花車是我們台灣很特別的一種文化,全亞洲應該找不到第二個國家像台灣這樣了。
大部分的人對這樣的文化會有一些誤解,但我認為我們應該用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文化,就像日本引以為傲的「女僕」,我們也可以欣賞我們的特有文化,如果將這項教育從小建立起來,也許會翻轉大眾對台灣文化的想法。
以前我曾到南部較偏遠的地方旅遊,在路上就會看到電子花車,那是我在北部從未看過的景象,當下我也加入大家,一起來欣賞這難得可貴的景象,我發現會圍觀的群眾們都笑得很開心,我認為這美麗的景象應該被大家看見,我們應該用開放的心來認同自己的文化

鄧沛玲
我覺得這週的議題很有趣,小時候常聽社會大眾對於檳榔西施的評論總是偏向負面的,覺得他們是一種出賣身體去賺錢的職業,但像老師所說的,外國人對於這種文化感到很好奇,是來台灣的打卡景點之一,讓我想到其實好像很多文化都是如此,本地人覺得不上檔次,但其實已經是根深於自己的文化中,成為一個特色。
報告組也稍微提到了女性主義,並且引用艾瑪華森的話:「支持性別平權就是女性主義」,讓我聯想到之前看的一個網路劇,其中就有描述到某些人對於女性主義的理解是女性至上,我的一個同學也說他們系上的男生很排斥女性主義者,讓我覺得了解過後再發言在這個社會上是多麽珍貴且多麽需要被落實。

彭晉璋
此周的報告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
電子花車、檳榔西施在台灣常被視為較低賤的行業,常被人瞧不起。
家裡並沒有灌輸我任何負面的想法,但我從小就覺得電子花車和檳榔西施的存在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舉例來說:怎麼會有人想在車上跳舞?怎麼會有人喪禮要電子花車?檳榔是不好的東西,為甚麼還要打扮清涼促銷?
但職業不分貴賤,即便覺得奇怪,我還是很尊重每個行業。
而經過這周的報告,我理解了為甚麼會有這樣子的次文化產生;
報告中也提及物化、女權等觀念,也讓我對於相關事物有不一樣的看法。
然後我好喜歡這組的PPT哦
簡單乾淨,字體也好好看!!!!!

林子安
 這一週的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文化的主題令我完全顛覆了以往的刻板印象!身為土生土長的北部人,人生親眼看過這些文化的次數可說是寥寥無幾。在現今台灣比起其他國家,還能說是屬於較於保守的社會,對於女性的穿著和身體的限制,界線令人捉摸不定。在日本的AV產業和女僕餐廳等文化,大家都是以"欣賞"甚至崇拜的態度去尊敬,反之,台灣的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舞者,他們仍有自己的專業,卻被批判為傷風敗俗、低階文化的代表。我認為這是社會上的一種影射,也許是投射自己個人內心的空虛感與匱乏的成就等,以至於我們開始有較黑暗面的想法和眼光去看待別人,還有好多職業,都是如此受到不平等待遇,我們常說行行出狀元,職業不分貴賤,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們說的口號真的有做到嗎?在這周真的令我反思反省許多。
    這組的報告真的超級棒~每個組員的口條都非常流利清晰,有重點且有邏輯,融合社會真實時事案件、外國人角度、女權主義、台灣社會風氣、政治等等,在專業和生活化的內容拿捏恰到好處,也令我們受益良多,能看見各個角度對於這樣文化的態度,並且令我們更加重視。

賴怡均
一看到這週的報告主題時就覺得好有趣,而有趣的同時,其中也有許多層面值得我們去思考。在老師拋出一些對於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文化的反思以及聽完報告同學們的分享後,原本心中有的刻板印象及想法似乎有了改變。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同學們秀出日本女僕文化v.s.台灣檳榔西施文化,當下我必須承認對這兩個文化的想法有極大的差別,然而當聽了同學們及老師說的,換個方面想,他們是不是也是對於自己身體的自信展現呢? 至於凝視與身體政治,是因為「凝視者」與「被凝視者」之間的權力關係,被凝視者的處境處在被動性,而不具有看的主動性,使得我們對於此行業有較不同的看法;另外如同同學所說的外國人眼中的他們是很善良甚至相當聰明,而喜歡他們的部分在於他們很認真工作,讓我想起最近看的一部老電影「風月俏佳人」,女主角人不僅外表漂亮,同時也是真心的內在美。
透過這週主題的分享,我們有了進一步的反思與不同面向的思考,也好希望能像之前的課一樣剛好有機會能聽到現身說法呦~~~

鄧濬澤
真心覺得這組的報告做起來特別困難。在這樣主題的報告之中,我想保持沒有歧視的用語丶完全中立的態度去全視丶描述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是重要而有挑戰性的。而在這一組的報告之中有了很多新的想法,我想要真的瞭解一個人一件事物要從他生長的社會背景丶歷史結構下去瞭解。
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對於在雲林長大的我而言並不陌生,各種流水席丶婚喪喜慶都有他們的出現。我感謝我的家長並沒有給我帶來任何對於他們的負面評價,而是跟我說「那是那些姐姐的工作」。但隨著越長越大,才瞭解到原來那樣的職業是被視為「不堪的」丶「低俗」的,而這些又是我們把持著社會制高點不溫柔的用語,老師在講龍應台的事情時讓我印象很深刻,原來歧視丶階級這些東西是如此的根深蒂固又難以發堀。而課堂中對於女僕咖啡廳丶凝視者與被凝視者的比喻也讓我從縱向和橫向各別看到了對於這些產業社會大眾是多麼無知和粗魯地看待他們。
最後,隨著網路進步,這幾年發現路上的檳榔西施變少了電車花車也不再那麼常見了,或許是那些工作者的平台因為網路的關係讓他們有更方便丶更被保障的方式去發揮吧。

全奕
那個國文系109的同學講的很好!尤其是關於佳穎的例子,超級明顯,今天佳穎提到身體規訓,像是我們幼稚園被逼迫要好好坐在椅子上,我阿嬤跟我說過其實我小時候是沒辦法坐超過10秒的!我們從小就被規訓著身體但卻不自知,而且我覺得報告的結論做的很好!還有講到女僕與西施的差異,以及在我們眼中的觀感,雖然都是身體展演可是有不同派的看法,今天聽到最喜歡的觀點就是芭蕾與花車女郎的階級資本差異,這禮拜某一堂上台報告我還引用了這個看法,兩個都是展演舞台,另一個差異是觀眾是上流社會還是下層一般民眾,舞台是展演廳還是路邊,我們可以發現芭蕾舞者會看遠方,因為他們是被崇拜的,而花車女郎會取悅觀眾,最重要的是家庭階級資本的差異,今天是非常有收穫的一堂課,讓我對平常沒觀察到的小事有了全新的觀點!

江沛霓
我記得每次回外婆家或奶奶家時,可能因為坐落於比較田野的地段,外婆家四周都是檳榔樹,且從下高速公路開始至少會有十分鐘的車程路旁都是檳榔店,有些是透明櫥窗式的,有一些比較傳統,但從沒去探討過這個背後含有許多爭議的行業。
對於檳榔西施的印象也就只有這樣,其他的說法都是從新聞上聽來的,什麼買100摸2粒,應該有許多人跟我一樣是經由傳播媒體聽到這些"物化"女性的字眼吧,因為我們都只接收到片面資訊,一些被人壟斷過濾後想表達的訊息,才讓這個行業在我們腦中生成負面的印象。
當一個電子花車小姐或檳榔西施有什麼不好?
大人們會這樣告誡孩子們,先撇開自身對這職業的偏見,單單討論這兩個職業的優缺點好了。老師上課時拿芭蕾舞跟檳榔西施做比較,這兩個有什麼差別?
一、技術門檻,二、接觸客群,
你或許可以說包檳榔也要技術呀,但你不會說跳芭蕾舞比包檳榔簡單。技術門檻低,那代表所有人都可以取代你,要汰換你非常容易,現在當的了西施,老了你就被年輕人取代了,那這下該怎麼辦?而且你包檳榔賺的錢又不多,你要怎麼在被取代前賺到未來好幾十年的生活費?有可能嗎?
接觸客群,如該組報告所言,檳榔西施的主要客群是開貨車卡車的男性司機(女性司機實在太少),那新聞也曾報導過檳榔西施在販賣檳榔時吃虧,可能被吃豆腐,或者超言語歧視等,這邊沒有要貶低開卡車的男性,而且,這個社會對檳榔西施這個職業的眼光其實較不友善,如果在什麼場合要表態自己的職業時,應該很少人會敢說自己是檳榔西施。
比起貶低這個職業,不如說因為這個職業能接觸到的交友圈相對不是社經地位較高的人,應該較多是勞動階級,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小孩未來不要為了錢而煩惱,在能選擇的時候不要選擇一個收入相對低的職業,雖然這個社會上的歧視還是存在,但或許有天,政府想辦法把檳榔西施營造成高級品、奢侈品,那這個社會對於檳榔西施是不是又會有不一樣的眼光呢?

吳毓婷
通過這一組的報告,我對檳榔西施的文化更加的了解,也發現過去自己也曾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對該文化下的女性有了刻板印象以及誤解。其實文化的起源其實很簡單,只是一名婦人請自己的女兒幫忙賣檳榔之後發現生意不錯而衍生出來的,但是我們卻經常在不了解下就擅自為其下定義,由此為契機,我也開始反省自己對電子花車的印象是否也充滿了偏頗,從另一方面思考,電子花車上也是另一種舞台,像是在舞台上唱歌跳舞的明星,對在電子花車上跳舞的人們來說,這就是他們展現自己的舞台,如此一想,就會發現他們其實與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無知卻不自知,我們天真地擁抱無知,曾幾何時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許多存在盡是單一故事。

詹靜宜
這一次的報告內容對我而言特別有感,原因是以前國中同學曾是賣檳榔的一員。準確來說,是她和她媽媽一起賣,經營一間小小的貨櫃屋,在下交流道之後的不遠處。依稀記得,她好像有對愛喝酒賭博的雙親,但是國中的她倒也算認真讀書、安分守己,並且具有正義感的人。但是班上的同學卻經常說她是檳榔西施,或是故意說她為甚麼不性感,沒有賣檳榔的女生該有的樣子之類的話,看得出她其實很受傷,也失去了許多自信。我其實很不能認同這樣貶低檳榔葉著的職業,或是物化女性的行為。只是當時的我也將它當作無關緊要的事,看得很輕、很輕。
再後來,國中畢業後,我們也就沒聯絡了。但是看到她在網路上PO文的近況,卻不再是當年我認識的她。她開始學會化妝、穿搭,也交了男朋友。感覺上變成了一個耀眼自信的小女人,卻也失去了幾分純真。有時我不知道自己該替她高興還是擔心,她使自己變美、變得不一樣,我反而覺得她變「空」了,有點害怕傻大姐一樣的她會受到傷害。說實話,我也曾是會因為他人的家庭背景或外貌形象存在偏見的人,指不定至今仍是,就如珍.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但我開始會思考,會時時提醒自記切勿對他人的品格妄下論斷,因為這樣的自己才是最沒品的。
另外還有電子花車的議題,我很訝異自己從來沒有想到過這是土豪的奢侈消費行為。在上課之前,我也覺得那就是息ㄤ嚇人,俗氣的人才會招來的。感謝這組替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徐珮華
這次的主題很特別,我從沒想過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也能算是臺灣的流行文化之一。(沒有要歧視的意思!只是一般認知的流行文化都是珍奶、夜市這種眾所皆知的臺灣特色,真的覺得這個題材很特別。)
這組以汙名化與物化的角度切入主題,其中,物化女性的部份讓我特別有感。身處在進步的21世紀,卻仍常常在電視上看到消費女性身體的節目安排與言論,有時甚至連女性自己也不自知。也許是為了節目效果,但靠著這樣的行為博取收視率,臺灣觀眾的喜好也就不證自明。
另外,這組利用大量的社會學理論來分析現象讓我特別印象深刻,「規訓」的概念也經由老師及同學的講解而更為明朗。女性的身體被一套權力機制規範著,這種關係讓女性只得順從、成為被凝視者,而對自己的身體不具有主體性,一方面得依消費者的喜好而改變穿著,一方面又被其他旁觀者評為不入流、傷風敗俗。試問,女性工作者何時才能擺脫這些不友善的眼光呢?
最後,想要提到報告中我最喜歡的部分──國外視角與相比案例。報告同學藉著文章整理了國外對此文化的分析與批判,並提到從以前到現在,國外看待檳榔西施與花車女郎的切入角度有所不同,進一步分析應為女性意識上升造成的結果。
希望在面對不同類型的職業與群體、無論性別為何,大眾都能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共創更具同理心的世界。
BTW,這組的PPT版面簡單又乾淨,好喜歡喔~)

簡秀純
其實台灣的檳榔西施以及電子花車文化,是一個很值得討論以及深思的議題,為什麼台灣人不因為這樣特殊的文化而引以為榮呢?答案是開放的,因為有人享受著此文化帶來的娛樂性,也有人能獲利才得以謀生。過去的我也曾經感受過這樣的民俗氣氛,每當中元普渡結束後,廟方總是會請類似電子花車的表演到社區裡表演以炒熱氣氛,那時的我並不覺得有任何異樣,甚至覺得很有趣也很熱鬧,但原來文化的背後還是議論紛紛。
在這組報告的最後,他們也有提到檳榔西施以及其他國家類似的工作型態與族群的比較,這也是很發人深省的,明明提供服務的內容是大同小異的,那為什麼他國的表演者能是高高在上的,而台灣的卻被認為低俗而不堪。對我來說,電子花車上的表演者跟偶像團體的本質是一樣的,我知道此說法一定很多人無法苟同,但他們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我想都是不言而喻的。
關於表演場所的品質有極大的差距,但同樣身為夢想的追逐者,享有的資源以及待遇也有所不同,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以及結果,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誰比較高尚或誰比較低俗,更何況相較於長期以來媒體所形成的片面理解甚或負面描寫,其實有違此文化的本質,因此在我們尚未深入認識文化的同時,就不應該任意地做出評斷。

張芳瑜
還依稀記得小的時候,赴大陸打拚的叔叔回到台灣跟我們聚會,一直說著大陸的朋友總是說,回到台灣一定要去看檳榔西施!小時候我對這句話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很好笑。這次的課程讓我思考了許多以往沒有思考過的問題,也讓我認識了很多新的詞彙,像是「凝視」以及「身體規訓」等等…。
關於「凝視」
有時候我也會在想,為甚麼我不能把腳打開的坐著,儘管我沒有穿裙子;為甚麼女生這樣做就是粗魯、不好看?
另外這次上課老師拋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我的好友或家人告訴我他們要去當檳榔西施,我會說甚麼、會有甚麼反應?我想了很久,我可能會先關心他們這麼做的動機,究竟是因為經濟困難而走投無路,抑或是也許成為一位檳榔西施是他的興趣也說不定;在上這堂課前的我,也許會斥責他說怎麼會有這種念頭,或是不捨地詢問他,難道真的沒有別的工作了嗎?但其實我並不是歧視這份職業,只是因為社會太可怕,我不希望他們因此而受傷。但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我們能做的只是盡量提供協助,讓他們能追尋心之所向,無論是主動也好被動也罷。

林芷瀅
我覺得這次的主題非常有趣,雖然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是台灣非常獨有的文化,但很多人在介紹台灣時都不會特意提起。這可能是因為許多本地人是住個文化為輕蔑的。但這組同學介紹了檳榔其實是早期台灣經起飛時,長時間開貨車的司機的精神來源,而業者從中發想出像西施這樣的打扮能夠吸引到更多消費族群。但西施的出現,也讓傳統父權社會對「打扮清涼」的女性有了輕蔑、性騷擾的物化的態度產生。近年來的社會爭議更有警察執法過當、招牌過度亮眼、為死者跳舞等等。老師也提到在看與被看之間就可以感受到階級的不同。但幸好現今許多報導者已不再使用第三人稱角度去形容西施為勞動市場下的弱勢,而是改為第一人稱的對話,了解他們背後的故事。
這組同學解釋了許多社會學上的學者以及專有名詞。其中印象深刻的是身體政治的概念,在權力鬥爭的場域,他人的凝視會形成自我的規訓。而檳榔西施就是利用「被凝視」這點來進行自我展演,其實也就是自信的表現罷了,並不是以性為訴求或放蕩的象徵。也很喜歡同學分享艾瑪華森的話:只要你支持性別平權,你就是女權主義者。

吳政儒
這次的主題,是我們組負責的,這個題材很特別,畢竟,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文化在社會上觀感不一,也富有爭議,但是愈深入了解,就愈發現這是一個有趣的台灣社會文化,電子花車在婚喪喜慶的角色看似衝突,但五彩繽紛的聲光和愛熱鬧的鄉土風情很是符合,也代表了台灣社會的另一種草根精神,而檳榔西施這個職業最大的爭議在於穿著清涼,販賣的商品又是檳榔,所以會讓人有低階工作者的印象,其實她們也是勞動者,職業無貴賤,不該被人貼標籤,所幸,隨著社會觀念的進步,許多國家媒體也對我們這些文化進行報導與關注,大家也開始學會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這些有特色的台灣文化現象。

簡齊
本組報告的彈性很高,在難以推演歷史脈絡的主題下還能做出完整的報告,而且在期中考時完成,十分值得嘉許。
在宜蘭生長的我沒看過電子花車,可能較常出現在中南部地區,這種文化非常需要多加探討
,因為它涉及了兩種台灣的敏感話題—性和宗教,導致它在諸多場合難被討論,我認為某種程度它是值得被推崇的台灣文化,只是我們必須先正視電子花車存在的意義。

老師途中提到的賺賠理論事後有再了解,發現它的確是生活中常見的盲點,為什麼女性在「性」上的涉略會被認為是吃虧,而男性則是賺到的一方?從性產生的虛質成本不斷在分化男女以及加深權力不對等的關係,卻不斷地在我們潛意識中環繞著...

謝善如
很喜歡凝視與被凝視這個主題的討論,人永遠活在身體規訓之下,但大部分因為「習慣」了所以不會想到這點,老師則以小紅花這部電影來解釋原來人的身體規訓也可以發揮到我們無法想像的地步,心裡不禁感到毛毛的。 
身體與權力之間的關係在於凝視者掌握看個體的權力,而個體也同時處於凝視與被凝視的角色,身體的自由到底是什麼? 尤其女性更是處在被觀看的位置,自然而然我們社會上有很多的行業便是讓女性成為被觀看的角色,例如這週主題檳榔西施以及跳電子花車的舞者們,各各穿著裸露,讓社會對他們的評價也是負評居多,認為那樣的職業是低賤的,我就想,既然這些行業是為了服務想看女性身體的人們,為什麼受到批評的不是凝視者而是被凝視者呢? 這種變態的行為是不是我們應該要好好反思? 
不過這讓我想到有一名行為藝術家Cosey Fanni Tutti ,她對於性行業的興趣使她成為脫衣舞孃及裸體模特,然而她不認為自己是被迫處於男性凝視下的客體,更不是被剝削的受害者,她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喜愛的職業,她也將她在色情行業裡看到關於女性工作上遇到的危險和剝削透過她的藝術來捍衛女性及她的選擇,我十分佩服她,但是這樣的例子其實還是占少數,社會上對於女行的歧視還是一直都存在,我想大多數人都還是欠缺一顆開放的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