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閱讀
指定閱讀
李玉瑛,〈女性凝視:婚紗照與自我影像之戲〉,《臺灣社會學刊》33 期(2004)。 頁 29-60。
張玉佩、寸得杏,〈網路傳播科技作為跨文化溝通的契機與困境:以文化弱勢者 的觀點觀之〉,《傳播文化》11 期(2012)。頁 1-50。
延伸閱讀
李宜玲,〈女人的身體與性意識──女星寫真集的文本建構與青少女的解讀策 略〉,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修課心得》
吳泓潁
今天的主題真的很特別,給予我們大量的反思,筆電前的自己還竊笑著呢!
尤其老師在提問時拋下的問題:「同學,今天還沒打開手機的請舉手?」、「同學,今天有用手機但沒有打開LINE和FACEBOOK的請舉手?」現場鴉雀無聲,頓時我的被震驚到!
我們似乎花了太多的時間,編輯那個「塑造的自己」,然後漸漸失去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甚至我覺得進來憂鬱症的人口增加,或多或少也和這個「封閉式社交」有關係,因為我們失去了觀察一個人的能力,亦失去了溝通的能力,同時,我們也在這小螢幕裡浪費自己的青春。
從婚紗照的編輯自己到手機的塑造自己,似乎科技也連帶著我們的人情作為元素去進步,更多更多的情感失去了溫度,當自己要放下手機時,又害怕著因為什麼而錯過,但我們真正錯過的似乎是我們的青春。
在YOUTUBE發現一段影片,大家也可以點進去看看,跟這個主題也很有關係,都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重要議題。
《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 (中文字幕) (H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_SQUSpii24&feature=emb_logo
薛佩汎
薛佩汎
好像不得不承認,每天我都花好多時間在社群網站上,甚至起床第一件事跟睡前最後一件事都是--滑手機。
上完今天的課第一件事是將IG登出,關於老師今天提到的,社群究竟是將人的距離拉近,還是其實是越來越遠,我的答案應是越來越遠的。
小時候的想念是拿起家用電話打給朋友或遠方的家人,霹哩啪拉說了好多好多的話,兩、三個小時都捨不得掛,或是假日或放學騎著腳踏車到同學家,打羽毛球、玩家家酒、躲貓貓等;現在的想念是點開手機滑個限時動態,「欸!原來她/他在做什麼又去了哪裡啊!」不對,這好像不太算是真正的想念吧。
我們變得冷漠、變得有距離、變得從虛擬世界看見對方自以為關心,其實更有可能的是拿來安慰自己,「嗯!我是有在關心朋友的!」
很喜歡今天同學們報告帶反思的部分,科技看似越來越進步,但好多時候我都無法感受自己真切地在活著,也許虛擬世界太虛假,也許真實世界也不真實,也許我們始終也沒清楚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許皓陞
我覺得本周的主題正好跟我們這一小組的小組報告和微電影都有共同之處。我是第一組,小組報告為"裝可愛",微電影是"科技冷漠"。
我覺得很難下一個定論說社群網站到底有沒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我們可以說他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創造了一個新模式。已讀不回、按讚、幫忙轉貼....這種用語是在社群網站蓬勃起來後,才有的名詞。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取決於我們之間的相處模式,這些相處方式到底是好是壞因人而異。
我現在正好在補習班打工,其中有一個國一學生把手機放在補習班整整三天了自己都沒發現。他很少用手機,但他與其他人的感情卻也沒甚麼不同的感覺,沒有特別的熱絡、也沒有特別的冷淡。唯一不同的是他每天都睡蠻飽的,畢竟少了滑手機的時間,一天下來其實多了很多時間。
再來講講鏡頭。其實IG的流行也象徵了人們對於純文字越來越缺乏親切感。其實這不難看出來,現在小說似乎已經沒以前熱銷,大家更傾向看電影、動畫等等。同樣也不容易評價好壞,但確實人們閱讀資訊的方式也改變了。
再講一個課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較,男性比起女性更害怕鏡頭,因為女性從小就習慣被檢視。男生當然也有可能被檢視,但我覺得今天的這個討論是給了我一個新觀點,因為確實愛自拍的女性比較多,"婚紗照"這個詞本來也似乎就是為了女性而設計的(因為穿婚紗的是女性,不是男性,從來沒聽過什麼"燕尾服照"),女性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對於鏡頭似乎也比較自然。而我們講到攝影師,也常常講到男性,因為男性在傳統社會裡似乎也象徵了監視女性的一個奇怪現象。
這些討論讓我們發現,男女的刻板印象其實無形之中一直影響我們。看的到的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看不到的那些事情正在默默影響我們的價值觀。這些現象都值得我們去做更多的反思。
彭晉璋
本周主題牽扯到很多面向,也非常發人深省。
先談談社群軟體吧,現在有誰沒有在用社群軟體?我想五支手指頭都數一數都還有剩。
從起床睜眼到晚上闔眼,有事沒事就是滑一下臉書、IG,偶爾按讚分享其他人的貼圖,偶爾拍個限時動態分享生活。
我們好像成為社群軟體的奴隸,被手機螢幕和鏡頭綁架,卻也不願掙脫。
在這裡我想引用一下珮汎同學的話:「也許虛擬世界太虛假,也許真實世界也不真實,也許我們始終也沒清楚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是虛假。」
多數的貼文,可能都不是真正的自己,甚至可能照片就修得不像自己了,所以我們到底在追求甚麼呢?
而關於寫真集、婚紗照部分,
很有趣的,通常都是以女性為主題,
這跟課堂中所提及「女性比男性更習慣鏡頭」有巧妙的關聯。
女性好像自幼就是被檢視的那方,而檢視的即是男性。
這個好似約定俗成的奇怪現象深刻的影響我們的生活,男女之間的刻板印象因而根深蒂固。
改變刻板的價值觀,我想是當務之急,唯有改變想法,才能夠落實男女平權。
邱紹恆
本週的主題我覺得很值得我們去反思,現在大家真的太愛使用手機,一天沒有手機就生不如死,再來大家使用手機的目的,不是為了有更多的資訊,而使為了更完美的包裝自己,常常發個文都要修圖、濾鏡根本不是真實的自己,只是為了讓大家迷幻於自己想要的自己,又或者是別人期待的自己,完全本末倒置,再來講到自拍,提到說女生比男生愛自拍很多,又發現越愛自拍自戀程度越高,很可能是如此,自拍能完全掌控自己想要是怎樣,想要達到完美的自己,就會引起這樣的現象,然後我像回應一下報告組別說寫真集只有圖片,但其實寫真集除了圖片還有他拍這寫真集的心路歷程,又或者世一路走到這的點點滴滴,不能把它抹滅為止是為了娛樂男性,他們能走過來也是經歷很多的而且寫真集價格高也是有原因的,他們拍攝人力需要很多,又要修圖,印彩色照片也是很貴的,有很多想像不到的成本,這些應該要去多查閱才會真的了解。
杜家安
社群媒體發展至至今,的確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也因為如此,我們越來越依賴我們手上的那台手機,甚至離不開它,生活重心逐漸的局限在那5吋螢幕中。
現在的時代,每個人一覺起來就在打開手機滑IG、FB、Line。讓我不禁想起之前微電影其中一個主題科技冷漠,科技看似拉近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其實科技讓我們人與人之間永遠個著一道螢幕,還用了各種修圖軟體來偽裝自己。
難怪當一問有誰從早到現在還沒用過手機滑社群媒體時,大家都沉默了。
林子安
在這科技高端的時代,每個人人手一機,手機裡的世界卻在不知不覺中綁架了我們的生活,違反了人類生存的原意,帶來極大的便利,卻摧毀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那種溫存可貴!而大部分的人都追求"美"的事物,先進的修圖濾鏡軟體占滿手機桌布頁面,一修再修,只為了追求不切實際的存在感。
我們跟隨著眾人的腳步,符合大家的期待,反思問問自己,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的回答是:也許是吧!因為在這樣的環境已經太習慣,如果一天沒有手機,一個禮拜,一個月,我完全無法想像我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它們就好像我生命的一部分,沒了3C,身旁的親朋好友就會沒了聯繫,就好像與世隔絕,無法再有任何資訊。
而這堂課許多觀點也令我非常驚訝!第一次知道原來女性比男性更習慣鏡頭的存在,男生比女生更佳來的自戀,然而,女性的外貌價值觀竟然是以男性的角度去改變的......。聽到這句心有戚戚焉,雖然荒謬,但卻是貨真價實的事實擺在眼前!以我自己來說,把照片濾鏡用的美美的,打扮別出心裁,長大後開始學會化妝,真正的答案,真以男性的眼光去做調整,總認為女生之間的眼光也都大同小異,為了與眾不同,為了迎合異性的喜愛,我們一直在追逐,深深在意別人的看法,而卻沒有顧慮到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樣的自己?
而最令我驚訝的是!這個問題提出來的前半小時,我才拿了好多風格穿搭的照片問了身旁男性朋友的意見!對耶......為什麼我不是問女生朋友而是問男生?這些價值觀問題看似深奧,卻是確確實實在現實生活中發生著,值得令人深入省思!
謝善如
有些道理或行為平常我們不會去想,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我總會認為因為處在父權社會的制度,女性就是處於被觀看、被消費的角色,也的確是這樣,但我從不想過正是因為女性相較男性更能習慣這件事,在鏡頭下女性的模樣是來自鏡頭後的人們,這些人有男性當然也有女性,自然女性就會去模仿,久而久之成為一個不變的定律了,既然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模樣,想讓自己看起來比真實更為好看並不是過錯,但科技的發展某種程度上卻也建構出一種制式化的模態,作為一種媒介它以更為快速的方式去影響眾人,但我相信科技也必有它的好處,只是我們應該要好好思索是要讓自己被科技控制還是成為一個善用這樣資源的人。
張庭瑋
以前小時候早起叫醒我的是真正的「鬧鐘」,現在每天響鈴的是我的手機。從這就可以看出我們對於3C產品的依賴程度,如果一天沒有手機可能很多人會哀鴻遍野。最近我發現我的手機有一個功能,他可以把我上禮拜使用手機的平均報告顯示出來,同時也告訴我使用什麼app的比例較高,我發現我很常使用dcard,但是隔周的我卻連我看了什麼內容都不太記得,於是我就把dcard刪掉了,而我發現這個動作對我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差別,反而我能將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面,我覺得大家都應該仔細思考平時使用手機的必要性。
關於另一個議題,我其實從很早就發現大家對女生的審美觀(例如:白、瘦長腿、大眼等等),很多是從男生普遍的喜好去調整的。就膚色來說,明明一樣的膚色套用在男生身上就很平常,但是套用在女生身上就會被大家說太黑,以至於大部分的女生都在追求「白雪公主」的模樣,如同許多護膚、美妝產品主打「白皙透亮」。我覺得大家都應該思考自己的審美觀到底是從何而來,會不會太過嚴苛。
簡齊
本組報告非常流暢且自然,雖然私心想到一個報告結束方式,就是跟所有同學一起來一張自拍,體驗一下被鏡頭觀看的感受。
我平時沒有自拍的習慣,面對鏡頭時總是不知道擺出甚麼表情,但身邊有些人非常習慣自拍,大多是平時比較有自信的人,或許他們也比較能接受鏡頭下的自己,不會因為自體展演而覺得尷尬。
男性凝視常出現在生活周遭,它影響了許多媒體的行為,如鏡頭語言的發展常常受到此左右,男性女性在鏡頭下似乎也開始有區分,上週找出了我叔叔的婚紗照,照片中也是女性處在比較依賴性的位置,叔叔則是像是一個如同靠山的存在,此現象可能也加深了性別的刻板印象。
鄧濬澤
在課程開始,老師問我們:「有誰今天還沒打開手機過的」丶「有誰今天還沒開過社群軟體的」,竟然沒有人舉手。這讓我想到一個令我不舒服的畫面:一群人在一起吃飯,沒有人講話,每個人都在看手機。這其實並不罕見,但每每都讓我感到不舒服,大家聚在一起吃飯就是為了聯絡感情,然而每個人卻還是抽離不開網路上的生活,捨不得把自己完全地貢獻給當下。
還記得一句曾經讓我深省的話:「習慣可以完全地毀掉一個人的價值觀」,而在網路發達的當下,如此「即時」的生活習慣已經漸漸地在啃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因為社群媒體的關係,我們不再需要主動去關心彼此的生活,每個人只需要放上自己想要塑造出的一面,媒體上的友人便會接收到那樣的訊息然而如此地相信你就是那樣子的一個人;也因為訊息傳遞的快速與方便性,聯絡的成本變得極低,相對的關心卻變得廉價,這是很諷刺的一件事,我們在網路上對或許素昧平生的一個人早晚噓寒問暖,卻對同在一個屋簷下的父母不理不睬。
在自拍丶寫真集和婚紗照中也點到:照片中的真的是我們自己嗎?經過了打光丶鏡頭丶修圖,那樣的照片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在家裡我很喜歡去翻自己小時候丶父母年輕的時候,花錢去洗出來的那些底片相機的照片丶相簿,那些照片或許不精緻,沒有修圖,但是很真實,彷彿時間靜止在那一刻,在照片中真正的呈現出來。相對的,或許自拍丶婚紗照那些照片,是自己想要展現給大家的樣子,如此的行為卻彷彿在展現自己的不自信,自我不喜愛,自我不滿足。
吳彩葳
智慧型手機雖然方便快捷,但在不知不覺中真的綁架了我好多時間,如果一整天都沒有手機真的滿不習慣的,可能會有很多零碎的時間不知道要幹嘛吧。
我個人並沒有自拍的習慣,但和朋友出去時,確實會想要一起來拍張照,紀念一下快樂的時光,照片可能也會傳到IG上,跟朋友們分享今天和這些人出去玩,我覺得這還蠻棒的,偶爾整理手機相簿時,看到合照就會想起當下的開心,但拍照不要太過頭,比方說喬角度喬很久、要把自己拍得很白很瘦之類的,或是強迫整桌的人都等他拍完照才可以開動,如果遇到這種朋友可能還是會吐槽一下,畢竟重點並不是上傳後可以得到多少讚、喜歡,而是聚會當下的開心。
講到拍照姿勢時,我想到一個IG帳號:brosbeingbasic ( https://www.instagram.com/brosbeingbasic/?hl=zh-tw ),這是一群大男生創的帳號,裡面的照片都是模仿IG常見的女性拍照姿勢,還會故意穿泳衣、敷面膜及使用各種配件,一開始看到覺得超好笑,覺得這些照片看起來荒唐的很好笑,但越看越覺得很諷刺,真的超多意義不明的拍照時機與姿勢,特別是很多姿勢都很凸顯女性曲線,這些確實是面對鏡頭時,女性為了吸引目光所選擇的個體展演方式。
許景瑗
傳統的婚紗照總是把新郎新娘裝扮成很不自然、不真實的樣子之後再拍攝,但在近幾年越來越常看到新娘要求拍攝婚紗照時不要過度裝扮,不要盤老氣的髮型、不要花俏的編髮、不要厚重底妝也不要鮮紅色嘴唇,希望以自己最自然、日常的模樣被記錄下來,我覺得這和以往大眾對婚紗照的印象蠻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上也反應出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自己的模樣究竟是如何?在鏡頭前又應該如何展演自己、應該被以何種形式或樣態記錄下來?
我認為無論是影像紀錄的技術或是社交軟體的出現,本意應該都不是要讓使用者去扭曲自己甚至創造一個根本不真實的形象,然後活在虛偽的情境之中,或許隨著越來越多人反思科技之於人類的意義及認知自我的內涵和價值,我們能夠脫離科技的支配。
另外報告組在寫真集及男性凝視那部分的報告內容我也很喜歡。在看待女性和男性寫真集時社會的反應很不同,女星出版寫真集的相關新聞底下的留言普遍都與性相關,意淫或由性來羞辱女星的行為從未少過。每當看見那些留言我都不禁感到毛骨悚然,我不曉得當我在公開場合被凝視著時,對方投射在我身上的會不會就是這些惡毒的言論。如同老師所言,女性的身體比起男性來說,更長期處在被凝視、評價的狀態,身為女性我不願意被父權社會的枷鎖禁錮,但這不是我抑或是全體女性就能夠推翻的現況,需要的是全體社會一起參與改變,包含男性。
林芷㼆
前幾年我曾經到國外參加一個會收手機的夏令營。在去之前我原本還很擔心會沒辦法跟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但營期開始之後每天都玩的超開心,空閑時間就跟室友聊聊天或是好好的休息,有沒有手機根本不影響生活。為期三個禮拜的夏令營,我一天都沒碰到手機,但睡前都維持寫日記的習慣。兩年後的現在,我還幾乎記得每天發生在營隊中的每一件事。
我想這就是現代人的通病吧!每天都依賴社群軟體,想要得知同儕間流行的話題或產品或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自己的消費慾和佔有慾越來越強,喜新厭舊,曾經擁有過的物品或回憶似乎都成了過眼雲煙,在生命中不留一點價值。
網際網路的發達,也帶來生活中許多的便利,但匿名的功能卻逐漸使人無法互信、運算法排除我們不想看到的內容,將我們包覆在同溫層之中,使閱聽辨識能力下降。而當在現實生活中偶然接觸到了異溫層,認知就好像被擊碎了一樣。
江沛霓
我還蠻沈浸在這次主題所帶來的反思,尤其是當老師說誰今天還沒有開過line或fb的時候,我其實很想舉一半的手,因為至少上個月以前,我都是重度社交媒體使用者,每次IG統整的每日使用手機平均都是3~4小時,直到今年在小琉球換宿時交到了一個完全沒有在使用IG的朋友,對line的使用程度也僅止於“通知”的需求,漸漸我也意識到自己被社交媒體綁架,觀看人數、觀看者、接收到的訊息、追隨者等,都影響著我的心情,但這根本就不值得,沒有必要被不存在的東西牽制著,尤其因為人們只把美好的事情發上網,我們以為別人的生活總是美好、沒有缺點,但事實根本就不是如此。
IG本該只是記錄我生活的一項工具,沒有資格左右我的心情,因此我好好調整了自己的心情,至今也將近一個月沒使用IG,自己的時間多了許多,可以耍廢或充實自己,更有活著的感覺,心裡也踏實許多。
身為女性,國中又身處女校,我可是見識過許多美妝特效軟體的功力及小網美的變身過程呢!當然自己也使用過特效,但我自認跟照片有差,總覺得照片中的自己很不自然,但氣色跟膚質又特別好,搞得自己也不敢放上沒有任何修飾的照片,就像化妝一樣吧,化了妝的自己難道就不是自己嗎?
我們所接收到的資訊是現在的女星一個比一個瘦,又白又嫩,腿又細又長,當自己的照片放到網路上時,時常就會有被比較的聲音,使我們感到挫折,因此去修圖的人也不在少數,那出聲音的人就沒責任嗎,他們憑什麼給出意見?
照片中的自己該說是想變成的樣子還是自己眼中的樣子,兩者兼具,修圖後的自己一定是把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那就是自己更嚮往的樣子才會將其隱藏呀,不然沒有修圖的必要,但屬於自己的特色也不能完全遺失,否則拿別人的照片就好了,修圖只是在此兩者間找出一個自己最能接受的平衡點。
楊紅絨
聽完這組的報告直到今天還是印象深刻,因為他們的主題很特別就是關於手機。而且當天老師還問我們,從早上到現在誰還沒動到手機的,請舉手,很驚訝,我們每個人都動過手機,可以說現代人類真的不能缺少手機這個東西。但是,我想了想,真的沒錯,好像我花給手機的時間真的太多太多了。我早上一打開眼睛都會先看一下手機看有沒有人找我,如果沒有才去洗臉刷牙,但是洗完臉回來就一直在用著手機了,除非上課,不然只要是放假我一天會花95%的時間在手機上,我相信誰聽了都會嚇到。所以說,透過這次同學的報告,我才反省了自己,我要改變自己,要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把用手機的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陳弘偉
黃亮鈞
台灣的婚禮還有一個特色
IG本該只是記錄我生活的一項工具,沒有資格左右我的心情,因此我好好調整了自己的心情,至今也將近一個月沒使用IG,自己的時間多了許多,可以耍廢或充實自己,更有活著的感覺,心裡也踏實許多。
身為女性,國中又身處女校,我可是見識過許多美妝特效軟體的功力及小網美的變身過程呢!當然自己也使用過特效,但我自認跟照片有差,總覺得照片中的自己很不自然,但氣色跟膚質又特別好,搞得自己也不敢放上沒有任何修飾的照片,就像化妝一樣吧,化了妝的自己難道就不是自己嗎?
我們所接收到的資訊是現在的女星一個比一個瘦,又白又嫩,腿又細又長,當自己的照片放到網路上時,時常就會有被比較的聲音,使我們感到挫折,因此去修圖的人也不在少數,那出聲音的人就沒責任嗎,他們憑什麼給出意見?
照片中的自己該說是想變成的樣子還是自己眼中的樣子,兩者兼具,修圖後的自己一定是把自己的缺點隱藏起來,那就是自己更嚮往的樣子才會將其隱藏呀,不然沒有修圖的必要,但屬於自己的特色也不能完全遺失,否則拿別人的照片就好了,修圖只是在此兩者間找出一個自己最能接受的平衡點。
楊紅絨
聽完這組的報告直到今天還是印象深刻,因為他們的主題很特別就是關於手機。而且當天老師還問我們,從早上到現在誰還沒動到手機的,請舉手,很驚訝,我們每個人都動過手機,可以說現代人類真的不能缺少手機這個東西。但是,我想了想,真的沒錯,好像我花給手機的時間真的太多太多了。我早上一打開眼睛都會先看一下手機看有沒有人找我,如果沒有才去洗臉刷牙,但是洗完臉回來就一直在用著手機了,除非上課,不然只要是放假我一天會花95%的時間在手機上,我相信誰聽了都會嚇到。所以說,透過這次同學的報告,我才反省了自己,我要改變自己,要不斷地告訴自己,要把用手機的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陳弘偉
聽完這組的報告後,我不禁去想,是啊!我們每天都花好多時間在社群軟體上。不管是看別人的生活或是將自己的生活攤在臉書抑或攤在IG的限時動態,好像這變成一種不可被剝奪的習慣。一天沒碰手機就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可是...... 我小時候沒有用手機還是活得很快樂啊!
我們在社群軟體塑造出自己很幸福很快樂的樣子。殊不知,那可能只是我們自己的一廂情願。畢竟,應該沒甚麼人願意將自己悲傷的一面攤在陽光底下讓大家欣賞吧!我們究竟是在看手機呢?還是被手機看?被手機規訓我們應該要有普世價值認同的帥氣與美貌。而漸漸忘記了做自己的重要。
後面提到男性凝視的部分也很精彩且精闢,尤其是這幾節課一直都有不斷地提到性別刻板印象在我們生活裡面影響多深。
既然漸漸明白了這些被構築的社會機制,我想我們也能夠慢慢去改寫些甚麼,未來是條漫漫長路,而從被框架框住的意識著手是必要的,而台灣在落實真正平權這塊依舊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我們現在都已經遠離了原點。
簡秀純
不同於之前幾組的文青風簡報,這組真的超有科技感的啦!!還是要先來讚嘆一下。關於鏡頭以下的個體展演,我覺得已經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從來就沒有思考過這些行為背後,還有如此多值得分析的面向。但其實我從過去就對instagram的定義開始產生了疑惑,還記得當初國中創辦,是為了想遠離臉書過多人的關注,想把自己最純粹的想法和生活展示在上面,照片搭配文字的留下紀錄,但後來,這一切完全都變調了,開始變成一種競爭場所,競爭誰的粉絲多、誰的愛心多,為什麼一個人的朋友或是關注度,就只能建構在這些虛偽的數字之上,更何況也有人的粉絲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現實動態的生活精采有趣,就代表你的生活很充實嗎?其實有很多答案是值得深思的,而我最後的選擇,就是只關注在身旁比較親近的朋友,比起虛偽的關心,我更在意的是那發自肺腑的感同身受。又倘若,你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別人的認同之下,那又是何其的悲哀呢?黃亮鈞
台灣的婚禮還有一個特色
就是會發放婚紗照的小卡給大家留念
為何需要發放這樣的小卡給來賓呢?
是需要讓大家記住這對新人最美好的樣貌嗎?
是希望透過婚紗照傳遞美好的意象給來賓,進而達成「炫耀性」的意義嗎?
如同社群軟體上的拍照打卡一般,婚紗照傳遞出的,或許是某種傳播速度較慢的「形象」
在社群軟體上希望讓別人認為我們過得很好,而婚紗小卡的收藏
似乎也是時時刻刻提醒著賓客「看,他們多麼幸福」
或許還有其他面向的文化意義
值得大家討論
路琳
在本週提及的女性凝視和男性凝視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同時也想起了之前老師提過關於「身體規訓」的說法,女性是否下意識的在拍照時預想到被觀看之後的反應,是否不自覺地擺出了男性喜歡看到的姿態呢?我覺得這聽起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僅是拍照時下意識的取悅大眾,也代表建立自我以及對自我的認知很大部分都有他人眼光有關。
賴怡均
賴怡均
一天當中,我們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在滑手機呢?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回想起國中畢業時,我終於辦了臉書的帳號,原本的我一向都很少用手機與網路,然而因為辦了臉書覺得新鮮,因此每天都會打開看看大家都在做些什麼,且在換了大頭照後時常會注意自己的讚數,其實當時的心情很簡單,就是種榮耀感吧!似乎大家的"讚"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肯定,同時因為大家的留言,也讓我覺得很開心,被人注意的感覺真不錯! 然而隨著現在愈來愈大,我也在思考著其對我的影響,自己是否太在乎別人的看法了呢? 透過這次報告組別的分享,我也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現在在臉書發文,只是純粹想記錄當下的美好時刻與感受,而照片是輔助我更加能進入、回憶起當時的快樂與氣氛;現在沒事畫淡妝,為的不是別人的讚美,而是想讓自己心情愉悅,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覺得自己氣色好心情也更加美麗呢!
看了同學們的心得分享,又有更多收穫了! 其中有同學分享《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 (中文字幕) (HD)》影片,看完後感觸很深,我們真的應該抬起頭看看這世界、關心周遭;另外,有同學提出結婚典禮中常常會放婚紗照的小卡給大家拿,其實~我也真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耶! 還是想不透呀~
全奕
老師那天說的一段話我印象很深刻,難道結婚就是找到幸福嗎?大家好像都忘了懷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同時名人的婚紗也複製了浪漫的迷思,大家都說結婚就是踏進墳墓,選擇了一個人同時也是選擇了一組問題,因此結婚也不一定能算是找到幸福,在志玲姐姐的婚紗照我們可以看出都是女方依偎在男方身上,但是在IG上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婚紗攝影師,叫安迪郭,他拍的婚紗照都是看起來很歡樂,夫妻在玩鬧的照片,或是夫妻會一起做怪表情,甚至是一些意義不明有點荒謬的婚紗照,這就是這個攝影師的風格,跟一般的婚紗照完全天差地遠,誰說婚紗照一定要男方英俊挺拔,女方溫柔婉約?老師也提到難道婚紗照是一生一次的嗎,我想在這個自由戀愛的社會是不盡然的,而通常在婚紗照裡,主角是新娘,新郎流於道具,這個想法我是第一次聽到,從古到今,女性天生就習慣被凝視,我媽媽以前也常跟我說,要坐好喔大家都在看你,女生沒坐好的話不好看(到底誰要看),也有提到在社群網站上大家都在塑造自己的形象,每一天在限時動態上PO的文與照片,都是在塑造給平常沒在相處的人看,可能大家就會覺得你的生活非常多采多姿,或是你有很多朋友,甚至是把自己塑造成網美,但事實卻不一定符合大家對這個人的認知,我們越來越常使用手機,就會越來越減少跟人面對面交心的機會,國中在學校時沒辦法用手機,高中時可以,因此我覺得我跟國中同學的友誼關係比跟高中同學的還要緊密,現在大家也都是透過朋友的動態關心他們的生活,直接參與的越來越少了,殊不知這樣的友情真的很薄弱,我們應該都要對身旁的人實質的付出更多關心,而不是網路上的假性關心,每次上這堂課都會獲得非常多嶄新的觀點,心中也會激盪出許多新的想法,老師講的我都會不自覺記在備忘錄裡,真的很喜歡每次的主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