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3月9日 星期四

Week 3-09/03/2017-: Films(電影)

本周討論主題:

  • Films(電影)-從【桃花過渡】、【八百壯士】、【養鴨人家】、【我是一片雲】,到【兒子的大玩偶】、【悲情城市】、【喜宴】、【藍色大門】、【無米樂】、【海角七號】、【一八九五】和【艋舺】

指定閱讀

  • 陳儒修,《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2013,台北:書林。
  • 李道明,〈暮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科技中心。〈http://techart.tnua.edu.tw/~dmlee/article1.html


延伸閱讀

  • 陳儒修,〈談愛情文藝片中的明星與台灣電影工業〉,《1993年台北金馬影展專題特刊》,1993
  • 尚宏玲,〈台灣電影工業再定位〉,一九九八年第二屆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1998
  • 聞天祥,《過影:1992-200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2012


◎課堂照片集錦













◎同學心得與回饋


張馨云

老師在課堂上提到一點:拍電影究竟要拍自己想拍但大家不一定看得懂的、還是大家都能看懂的
我認為要依電影的性質和拍的人的性格決定。
首先,這部電影被視為藝術品還是商業片?如果這部電影的誕生是為了賺票房,那麼無庸置疑的,應該拍成大眾都看得懂的樣子,讓大眾可以輕鬆地享受並消費這部電影。如果這部電影被視為藝術品則可以再由拍片的人的性格決定。畫家作家漫畫家作曲家舞蹈家等等各式各樣的藝術家中,有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接受、受歡迎,有人純粹為了想創作自己想的東西而創作不論他人買不買單,我猜想電影的導演或製片也是類似的。希望被大多人理解或受歡迎、又或者是當身邊的人看不懂時會向對方解釋其中內涵的藝術家,創作對大眾來說易懂的藝術品比較適合,以電影來說就可以在電影的後段將劇情抽絲剝繭,讓每個觀眾都能在充分享受劇情之後滿足地離開電影院。如果是為創作而創作且不打算用這次的作品賺錢(要有虧損的心理準備)的藝術家,就可以盡情地描繪自己心中理想的作品,喜歡的人不必解釋自然會喜歡。對藝術家來說非常自由,但前提就是會虧損,就是如此嚴苛。

曾瓈儀
今年過年的時候,電視節目星光黯淡,在各台之間轉來轉去,看見的都是不熟的面孔。我們的明星藝人,近年來紛紛跑到中國去撈金。過去港台的輝煌不復存在,華語演藝圈的重心,可以看出已經慢慢移到了中國。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台灣的藝人出現斷層,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那種明星紛出的蓬勃發展,早年我們也有到香港發展的明星,參與進了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但是台灣自己的電影工業,卻一直都在桎梏下艱難的發展著。

電影,標誌著一個國家的文化發展程度,我們迷美國的電影,歐洲的精品,日本韓國的文創電玩,可是,「台灣」這個品牌,台灣人自己懂得怎麼去經營嗎?我們能有什麼特色,能向外國人訴說,而不是每次提到我們自己的文化,就只會說美食和人情味呢?
在電影裏,要表現台味,通常會出現說台語和罵髒話的場景,偶爾加點原住民風,就像旅遊景點裏會為大家表演的原住民一樣,這種「台灣文化」,既膚淺又表面,原住民販賣他們的民族資產,卻在台灣社會喚不起廣泛的迴響。 
令人驚奇的是台灣人很熱衷於支持國產電影,我們很熱情,希望本土的創作者能夠端出不輸國外的作品。台灣人缺乏本土的認同很久了吧,所以才有這種現象,但是大環境什麼時候才會給我們回應呢?台灣的電影,大多是青春偶像劇情,很少很少深入討論台灣民情的電影會紅。觀眾滿足於膚淺表面的台灣風,但要深入探討議題,又會陷入政治與立場的掙扎,這也許是長久以來,政治惡鬥與內耗消耗台灣民眾激情的結果。

如果沒有成熟且健全的文創產業,就沒有各式各樣的參與者一演員、歌手、導演、編劇......,良好的篩選制度和好的創作者才能帶來源源不絕的文化活水,讓歷史課本上的知識動起來。
電影,是非常好的表達社會議題的平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自己的深切反省,如果不發展文創產業,我們會失去向世界表達自己的機會。

廖雅琴

就像老師一開始講的,台灣電影的夢工廠,是否其實只是夢一場呢?上次看阿嬤的夢中情人,看到台語片的沒落,曾經可以拍幾百幾千部的電影,就在一夕之間熱潮全失,像被判了死刑一般。想想近幾年台灣的國片在海角七號的上映與叫好賣座跟著興起之後,也是有許多部台語的賀歲片或搞笑喜劇片,但我卻都沒有進電影院看這些電影,也是一件很弔詭的事。進電影院看的都是好萊塢的動作片或科幻片,總覺得在電影院要看那種特效很多的電影才算是值回票價......這又是為什麼會養成我這樣的心態呢......
我想可能是因為「台語的消失---失去母語、失去認同」,從小到大都在大台北地區生長,雖然阿公阿嬤是從台中上來的,但除了小時候聽阿公阿嬤和爸媽講話用台語之外,跟家裡的大人對話通常都是以國語為主,在阿公阿嬤相繼過世之後,家裡的台語也就不曾再使用了,於是我對台語也沒有太大的感情,反而從小養成的崇洋媚外、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價值觀深深地影響了我的許多偏好選擇......老師說的愛爾蘭人沒有愛爾蘭語,愛爾蘭語早已變成化石的情況會不會在幾十年以後也發生在台灣的台語、客語、原住民語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她對電影很有興趣,我問她什麼是國片,是台灣拍的就是國片嗎?還是要有台灣的文化、元素才算是國片? 如果同樣的劇情搬到別的國家也能發生那還算國片嗎?她回答:國產片就是國片,所以是出品歸屬的問題,票房收益者是台灣就是國片。又問了政府補助一部五百萬的電影好嗎?她叫我想想看拍一部電影需要的人力、設備還有時間,這些種種要素好像是五百萬不足以發揮全部的,原來一部電影真的需要很大一筆經費!!
也希望台灣的電影能夠繼續發展下去不要再沒落了!!我也會進電影院好好支持我們的國片的!!

游政諺

報告組別把臺灣電影史的內容皆報告的相當充分,不論年代劃分還有各種不同主題,特別在台語電影跟華語電影劃分的時候,把受到打壓的台語電影講的十分衝動。
而報告中也提到,不是每一個年代中只有一種電影,其他也同時並存,但會有消長的現象,有些在該時代電影末期突然竄起,成為下一個時代的主流,也有些完全沒有機會崛起,從出現到結束都默默無聞。
而對電影這個議題我有較多的感觸,大二時修習音樂學院的影音藝術學分學程,我們就是在一個學年中學習其需要的技術,並在最後呈現出我們完成的影片,除了演員,其他場務、燈光、錄音、音效、後製、導演、副導、場記⋯⋯都是由一同修課的同學共同參與,所以深深暸解拍攝影片的辛苦。
曾筱雯

從小組報告同學針對台灣電影的介紹可以清楚的了解台灣電影演進的情況,電影通常反映社會的現況,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有想法的導演和編劇藉由電影的呈現,訴說自己對於社會現實的看法,不管是生活環境的描述或是對社會的無奈,每部電影都在台灣歷史中,佔有不可抹滅的地位。
        在課堂之前,對於電影,我的印象中只有《哈利波特》、《侏儸紀公園》、《不可能的任務》等等的好萊塢電影,即便大一國文有欣賞過幾部台灣電影,但是對電影內容的印象遠遠不及好萊塢電影。藉由這堂課的介紹,不僅對台灣電影有了「新的」認識,更反思了為什麼身為台灣人的我,會對台灣電影如此不了解?比起好萊塢電影用特效包裝,台灣電影可能因為比較敘事性的手法而普遍不受歡迎,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是,用嚴肅一點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情形是否也代表了台灣人對於本土認同感的薄弱呢?
       回答老師在下課之前問的問題「上次進戲院看國片是什麼時候?」,我的答案是:從來沒有。很諷刺的是,進台灣的電影院,看的卻是國外的電影。上完課之後,想到如果大家都是這樣的答案,那麼台灣電影票房不好、沒有討論度的情況其實是不勝唏噓的。
       很高興能夠藉由這堂課,重新思考台灣電影以及其面臨的相關問題,也讓我有機會省思自己對於台灣、本土認同、台灣電影的看法。不過很可惜的是,沒有辦法聽完老師ppt後面的內容>_<

楊雨晨

電影人人愛看,對於''電影''這一詞的接受度也很高,當一個理念想被傳達時,透過電影的包裝,會讓大眾更能理解該理念想法,就像報告中提到的酷兒影展。酷兒影展旨在宣揚多元性別文化,並結合各國相關的電影,透過影展的方式呈現,''用一部部電影溫暖觀眾的心,化解成見'',是策展人所希望的,這種破解框架,打破舊有觀念,傳授新的一種看法,正是後新電影主要的特色。配合社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新觀念出現,過去不敢被公開的事,現在也可以勇敢的呈現在大眾面前,而電影,則是一個很好的管道,可以透過劇情的安排,透過名人的背書,來讓更多人接受。
但也如報告中所提到的,在大片政策及財務考量下,後新電影的出產面臨諸多困境,但正因為這樣的困境,更要支持此類電影的存在,即使是買一張票進戲院看,也是一種支持。透過本次的介紹,可以看到臺灣的電影文化越來越多元,不僅僅只是為了營利,更是為了傳遞某種,身為臺灣人不可不知的觀念。

李佳霖

課堂開頭老師以Duncanpo的圖片作為開場。當然,想必大家都認為嘲笑一個語言的口音是不對的行為,而潛意識中感到好笑(並非有意要笑)的狀況更是可怕,這我不反對,但我覺得我們並沒有責備這些人的資格。在阿麼的夢中情人一片中,也曾出現過嘲笑不會說台語或是台語講得很奇怪的國語人,然後老闆也較萬寶龍不要講太多話,只要兩句台語就好,或許在當時一個普遍台語的社會裡,也存在著對於說台語很奇怪的人感到好笑的情形,而會變成今天相反的狀況也是源自當時政府政策始導致如此。雖然是這樣,但我也想到一個問題,我們好像比較會對台灣國語感到好笑並拿來說嘴,但是對於外國人,不論是日韓歐美,說中文時候的口音我們卻不會拿來說笑。或許能說因為我們認定台語人是自己人所以可以笑,外人就不行(就是那種可以對自己朋友家人開玩笑但不能對其他人開玩笑的概念),但這樣的情形真的是很弔詭。

傅子恆
課間問題思考
1.      請問商業片與藝術片的定義對你而言為何?
參考網絡資料並稍做整理之後,我認為商業片的最高目的是「利益」(如票房、知名度);藝術片的最高目的則是「電影本身的藝術性」。為求商業片利益最大化,商業片的呈現手法一般較為親民通俗,且所用之題材皆易於被觀眾接受,因此題材之呈現有時為遷就大眾平均賞析水平而落入「俗套」;藝術片則因其製作團隊對藝術性的重視,其呈現手法則以清晰表達作品核心價值為基,不因迎合一般大眾平均賞析水平而淺化其藝術濃稠度。因此,藝術片往往能夠以創新的角度再現所關懷之課題,刺激並挑戰觀眾原有的價值觀,不易落入「俗套」。

但是,商業片與藝術片對我而言不是完全獨立分開的類別,因為我個人目前認為兩者其實都有互相重疊的部分。電影製作者關懷的面向之不同及其關懷面向的輕重程度,電影作品傾向「商業化」及「藝術化」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就我個人而言,我較為欣賞能夠刺激思考的電影作品,無論該作品較傾向商業片或藝術片,只要其內容之再現能夠引發我以不一樣的角度關懷世界、社會、自我,對我來說便是有意義的電影。舉個近期在特映會看過的電影來說,由朱賢哲導演所執導的《白蟻》便是一部能夠刺激我反思的電影。藉由《白蟻》的刺激,我對正義的扭曲進行了反思。經過思辨及討論後,該電影帶給我的其實就是另一種面對世界的視野。(順便推推,《白蟻》真的是一部很值得思考的電影,預告片傳送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Zb5EtWaULA,會不會被誤以為是置入性廣告啊哈哈哈)
儘管如此,遇見一味迎合大眾平均口味,落入俗套且腐於「理所當然」價值觀的電影時,我也應該把握機會探討促成該電影產生的背景(時代及社會背景),藉由該作品觀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卻在電影再現中感到厭惡的事物,對其重新思考。
2.      對於不精熟「母語」而感到好笑是弔詭的表現嗎?

當莊老師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Duncan事件」(https://www.facebook.com/duncanlindesign/photos/a.544251125634621.1073741828.544241848968882/1397517826974609/?type=3&theater)及作者本人回應(https://www.facebook.com/duncanlindesign/photos/a.544251125634621.1073741828.544241848968882/1399244496801942/?type=3&theater)時,我對老師所陳述的「Duncan作者本人對於自己不輪轉的台語感到好笑其實是一件弔詭的事情」感到有點疑惑,故在此記錄下此時的思考。
「母語」一詞的定義眾說紛紜,有些人認為是「一個人最初學習的語言」、「一個人不借助他語學習的語言」,也有人認為是「民族的語言」。在開始往下敘述之前,我想先把下方所提及的「母語」做個定義,除非特別另指,不然以下凡使用到「母語」一詞之義皆指涉下方定義。「母語」在以下的定義為「民族的語言」。

假設上述弔詭的情況建立在「對不輪轉的台語感到好笑」的話,其實可以建構出兩個虛擬情況的重疊以進行討論與思考。

l   第一個情況為下:
A是一個出生在受國語教育拉拔長大的台灣人,並以「受國語教育薰陶長大的台灣人」為自我認同之民族定義。此時的「母語」就會指涉為上述「民族」定義的語言,也就是「國語」。
l   第二個情況為下:
BA的長輩。B自我認同之民族定義為「受閩南語薰陶長大的台灣人」。此時,B的母語便會指涉為「台灣閩南語」或簡稱「台語」。
上述的兩個「母語」若分別對AB來說,都是AB自己所熟悉的語言。那對「母語」不熟悉的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呢?當AB情況重疊時便會發生以下狀況。舉例來說,如果B認為A對「母語」不熟悉時,其實B是以自己的「母語」定義為前提所說的。因此,這時候的A是不是真的不熟悉「母語」呢?我個人目前認為,A在這種情況下只是不熟悉B的「母語」而非A自身的「母語」。
綜上所述,當弔詭的情況建立在「對不輪轉的台語感到好笑」時,其實其所謂的「台語」包含著「母語」的意涵。倘若彼此對「母語」的認知都不同,那上述弔詭情況的建立是不是只是一個因理解不同所產生的現象呢?以上思路是建立在「母語」為「民族的語言」之定義下推導,而「民族」的意涵在我上述的說法中顯然還有時代因素加入的多元性。
藉由以上思緒的整理,當我遇見「不太會說母語」的說法時,我可以先釐清彼此對「母語」的指涉是否為同,再繼續討論。以上乃個人思考之紀錄,如有盲點還請大家指點喔!
對報告組的感想
內容架構清晰,簡報呈現精簡,且組員整體表達能力都很強!感謝你們對報告的認真付出,讓我能夠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對台灣電影的發展有初步的認知。我很喜歡報告組所提出的問題,我會好好去思考的~謝謝你們!
本次課堂心得
透過這堂課,我開始認知到對日常生活中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進行深入思辨的重要性。另外,當我從這門課裡的課程認識台灣文化的不同面貌時,我認為身為一位馬來西亞人的我也應該借助在這門課裡所學到的思考及批判能力,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國家文化。藉由老師的分享,我也認識了許多賞析電影的角度,期望日後自己能夠以不同的視角賞析電影,甚至是各式各樣的文本,包括社會中的種種文本。能夠修到這門課好開心,我會繼續努力修課的!

柯唯甯
曾經和同學討論,
我們到電影院看的都是什麼樣的電影,
我二話不說地告訴他:「當然是去看了國片阿!愛台灣而且又很好看」,
而演講者最後提出的問題卻在我腦海中不斷盤旋著。
國片就是在宣揚國族主義嗎?
那為什麼幾年前紅片全台的海角七號卻摻雜了一些關於日治時期的片段呢?
那令我百感交集的青春電影《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陳述的多是年少求學時美好的點點滴滴;
和令我淚潸潸的浪漫愛情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分手合約》,多是感人肺腑的對白以及令人揪心的告別;
多數被認定為國片的電影都沒有摻雜有關國族主義的元素,
於是我上網查了有關國片定義的資料,
規章明確條列,以具有國民身分證的工作人員以及演員占多少比例、台灣取景的片段占總片長多少等等一板一眼的條例來定義是否為國片,
那如果是台灣製作團隊在陳述及記錄非台灣的人事物以及故事,
也要稱之為國片嗎?
對我來說,
演員的選角以及腳本的背景在我心中幾乎是我認為是否為國片的主要原因,
能引起台灣人共鳴的,具有台灣人獨特文化是必備的,
雖說我認為的國片並非就必須像章法那樣明確規定,但演員及腳本卻多數含有台灣本土的陣容以及故事,
像是前些年大尾爐鰻以及歡喜玉玲瓏,
陣容幾乎都是所謂大咖的演員,
內容上也引發觀眾許多的感觸,而這些歡笑和淚水幾乎是台灣人才有辦法理解的,
在我心中的國片,界線與定義也許沒那麼清楚,
但每一部電影卻讓我都有說不完的感動,
也許是否為國片也並非那麼重要,
能夠讓觀眾感觸極深,
為電影的片段一再的回味,
讓大家永遠記得這部電影,

才是值得我們關切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