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Week 6-28/03/2019: Popular Music (流行音樂)

Week 6-28/03/2019: Popular Music (流行音樂) – 從歌仔戲、【望春風】、【榕樹下】、【月亮代表我的心】、【橄欖樹】、【愛拼才會贏】,到【張雨生】、【張惠妹】和【周杰倫】;帶領討論助教:劉嘉峻
指定閱讀
詹珮甄,《「周杰倫」現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延伸閱讀
楊克隆,〈三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所展現的被殖民經驗〉,《台灣人文》,3期(1998),頁291。
楊克隆,〈台灣戰後反對運動歌曲的壓抑與重生〉,《台灣人文》,2期(1998),頁66-70。
臧汀生,〈台語流行歌曲與台灣社會〉,《文學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1990頁225-297。
侯志欽,〈尋找中國流行音樂的面貌:從鄧麗君到崔健和李宗盛〉,《交流》,14期(1994),頁 26-29。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1994。
林怡伶,《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吳正忠,〈流行音樂=夢工廠?---論偶像文化對於流行音樂的影響〉,《非古典音樂雜誌》,第五期(1995)。

《課程照片集錦》






《課堂心得》

羅懷傑
這次的主題是流行音樂,我想先說一個我很喜歡的樂團-老王樂隊,這個樂團團員的組成大部分都是頂尖大學的學生,雖然擁有高學歷,但他們對於未來還是很迷茫,他們的音樂創作裡面有很多對於人生、正面、光明的抗議,訴說著台灣學子的不安與徬徨,他們的歌像是《我還年輕,我還年輕》、《補習班的門口高掛著我的黑白照片》、《穩定生活多美好三年五年高普考》我都超喜歡,《我還年輕,我還年輕》這首歌我相信很多人就有聽過,而《補習班的門口高掛著我的黑白照片》在控訴著在台灣教育中,人們在面對小孩子成績不好時,第一個念頭就是把小孩送進補習班,但並不是每個學子都能適應補習班生活,甚至有可能學校和補習班都無法兼顧,最後形成莫大的壓力,而讀補習班的目的就是考好成績,補習班會給你考好成績的秘訣,但這可能會讓孩子變得呆版,沒有思考,而《穩定生活多美好三年五年高普考》訴說的是台灣固有思想:認為當上公務人員就能擁有鐵飯碗,就能獲得美好的生活,而現在的社會並沒有一個工作是永遠不被取代的,他們的歌雖然都是負面、反諷的,但我覺得他們是在用唱歌的方式來面對台灣遇到的問題,透過歌詞把他們的想法傳達給聽眾,並且引起共鳴。
  對於「中國」、「中國大陸」、「內地」這幾個有相近意思的詞,我認為「中國」指的是一種精神,就是當人認為他自己是中國人時擁有的精神,他可能不一定住在中國大陸這塊大領土上,「中國大陸」指的是地理位置,那一個很大的土地,至於「內地」我覺得是一種相對關係,有內地就有外地,如果內地指的是中國,那麼外地就是台灣,這裡面含有想要統一的想法。

陳沛羽
這次在準備流行音樂報告時、這個過程讓我驚嘆了很久,原本以為只會是一個報告,沒想到有如此的驚嘆。
尤其哥哥爸爸真偉大的真相,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更不知道它後面有很多有很多關於像"殺吧"的歌詞。沒想到它之前是一首愛國意識的歌,歌當中的"哥哥爸爸真偉大"也引起很大的女性主義熱潮。
其中蔡依林的-怪美的 這首歌,也讓我備感心酸。沒想到她的歌背後藏者它心裡這麼多的話,因為回家我有看理科太太和他的影片,當中蔡依林就談到他當大明星的一整個內心的過程,沒有人知道他心裡的壓力。我覺得每一首歌裡都有作者內心的話要訴說,就像文學作品一樣,我們應該要用心體會,不僅僅只是把流行音樂當作是娛樂而已。

曾郁珊
在一開始選擇報告題目時我們這一組的第一志願就是流行音樂,因為較貼近大家的生活,而這個主題也是十分搶手,最後由我們這組爭取到了報告這個主題的機會。
音樂在人類的社會歷史中一直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而在這次的報告中為了查資料,才發現很多音樂的創作不僅僅只是歌手的想法,而有更多是為了反映時事、政策、經濟以及族群等各式各樣的因素,才成就出一段又一段時期風格不同的音樂。
在這次報告中更了解到了台灣各時代音樂產生背後的意義以及由來,也更認識台灣新生代歌手對現今台灣音樂壇的影響。其實改變與創新一直不斷的進行著,我認為身處在現在台灣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許多所謂"流行"的產生背後或多或少都有不一樣的原因,在日常中多多做思考,或許能有不一樣的看法!!

張家維
 第一堂課在分組時,選擇在同一組的大家都對流行音樂十分有興趣,幸運地,我們也如願負責報告流行音樂的主題。當時想到的流行音樂都是些林俊傑、蔡依林或K-popc和J-pop⋯⋯等等。在閱讀有關流行音樂文本和推薦報告素材時,才意識到流行音樂和經濟、政策、文化、族群息息相關。我們這組從臺灣日治時期一直閱讀到了現在的流行音樂,也許大家對歌仔戲會覺得最為奇怪,但對我比較像是突然點破(對齁~它也是臺灣本土的音樂),歌仔戲它確實曾經風靡臺灣一時。聽家裡長輩最常說道以前家中沒有電視時,最喜歡跟著爺爺奶奶去廟埕看歌仔戲了,廣受臺灣人的喜愛,因此還促成「桃花泣血記」的誕生,才有之後的「望春風」就是鄧雨賢的「四月望雨」其中一首。

感受最深的是音樂的發展,其實是深深與政權、政策和意識型態有關聯的,充分反映社會的更迭,什麼樣的時代下就會誕生什麼樣的音樂,像是:日本軍歌、台語歌、國語歌⋯⋯之類的。如同佳穎老師說的,臺灣的音樂人是最反骨的一群人,每一首歌背後都有它獨特的故事以及它乘載的意義與記憶,希望勇敢的臺灣人繼續勇敢下去,做自己的歌!

洪紫瑄
這次的報告是流行音樂,其中討論到了周杰倫的音樂,我特別感興趣,因為我很喜歡周杰倫的歌,而這次的報告內容也讓我也去反思了周杰倫的音樂是否真的有中國風?為什麼他的唱腔會受人歡迎?
音樂離不開我們的生活,不論是我們看電視或者是出去逛街,隨時都可以聽到音樂的播放,而流行音樂更是佔了其中一大部分,流行音樂常常會被人遺忘,但一旦膾炙人口,往往可以成為經典歌曲,例如望春風等等,這次的報告還有討論讓我更了解了流行音樂的內涵!
我覺得「大陸」、「內地」有一種兩岸是一體的感覺,「中國」的話感覺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是不同國家的人。

張晋維
對我影響最深的歌手,第一個是Michael Jackson,第二位就是張雨生,可以在台上向全班介紹最喜愛的華語歌手,真的很幸運。張雨生已離開20餘年,今年MJ也將逝世滿10周年,願兩位安息。

■僅憑個人喜好特別推薦兩位的作品

-MJ

They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 (人權思想)

Scream (對媒體、輿論霸凌的抗議)

Black or White (種族議題)

You Are Not Alone (反映MJ當年艱難處境和沉重心情)

We Are the World (四海一家的理想)

Bad

Thriller

Smooth Criminal

Dangerous



-張雨生

口是心非 (雖為情歌,卻可視為人生悲戚的寫照)

大海 (個人覺得意境其實很高的情歌,也可以不把它當作情歌看)

後窗 (領先時代 嘗試中國風創作)

我的未來不是夢 (年輕人的新希望和理想)

帶我去月球 (奇幻的想像)

魔幻台北 (簡單勾勒小市民對所居城市的熱愛)



很高興這次可以報告音樂,除了戲劇影視和文學以外,音樂就是我最有興趣的領域。流行音樂是我們現在每天都在聽的,對我們的影響尤其巨大,但是臺灣流行音樂在2000年群雄並起的時代過後便逐漸沒落,現在要一般人說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歌手,大概還會是周杰倫、王力宏、五月天等等2000年左右就已經出道的「老歌手」,竟然沒有後起之秀可以接手,雖然還是有韋禮安等優秀的新生代音樂人,影響力卻大大不如諸位前輩。我想主因有三:

第一,缺乏創新。或許和聽眾喜好有關,這幾年的流行歌題材幾乎都是愛情為主,而且曲未能突破制式情歌旋律,詞也只能重複同樣的情緒(然而戀愛的心境一定都是不一樣的),無法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第二,宣傳不利。明明是網路最盛行的時代,YouTube等串流平台卻很少看到本土流行歌手的廣告,以前也很常看到新聞媒體報導哪個歌手做了什麼事,現在卻幾乎沒有。這背後的原因,最主要的顯然就是「沒錢」,而沒錢這種事就和電影一樣,大約就是沒有政府政策補助、沒有企業贊助的關係了。既然曝光度如此的低,就算有優秀的音樂人,民眾也不知道。

第三,隨著英語越來越普及,聽歐美流行音樂的人越來越多,正好現在美國、英國的流行產業競爭力也越來越高,天王、天后、天團一個接一個出世,大大地壓迫了本土流行音樂的生存空間。

 其實別說是歐美,連中國的流行音樂現在也發展的比臺灣好。以前從小虎隊、庾澄慶到周杰倫、王力宏和蔡依林,是中國人聽臺灣人的歌;現在,從胡彥斌、鄧紫棋、華晨宇和薛之謙到TF Boys,是臺灣人聽中國人的歌,而這之間的轉變也不過十幾年而已。臺灣沒人才嗎?我想不是,但我在這方面了解畢竟不算太多,更加深入的分析就交給專業的同學了。

   

前幾天我去看了Ed Sheeran在桃園的演唱會,深深被他的魅力折服,不禁很感嘆,什麼時候臺灣會再有像這樣的人物出現?

*

什麼叫中國風?現在只要曲裡有一些中國傳統樂器的聲音,在配上文雅的歌詞,通常就會直接變「中國風」了。然而,我想這就是像老師說的,這只是「臺灣人想像的中國風」。我覺得周杰倫也能算是這種,只是當然他的作曲是極為優秀的,並非單純加入國樂樂器而已,某種程度上,他把東方獨有的「婉約」(非「溫柔」)特質融入音樂中,確實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他的「中國風」會受到認可,一定是有原因的。不過真正的中國風是什麼,這個我想是無法定論的,畢竟中華文化5000年傳承下來,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絕非幾句話就能定義。是有「元素」就能稱作中國風?還是要有「格調」?或是要有更深入的「傳統內涵」?這些都是很值得細細去討論的。



最後,以下是「中國」、「中國大陸」和「內地」的差異

中國:有兩派說法,一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指「中華民國」。通常提到「中國」指的即為前者,是現今國際主要承認的國家。後者退至臺灣至今已近百年,如今臺灣居民已無太多的「中國」意識,多為對臺灣本土的認同。近年也開始有越來越多尋求獨立和正名的運動進行。
中國大陸: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內地:一個國家中對沿海、沿邊或海外地區的對稱(資料查自維基百科)。舉例:日治時期,臺灣的內地即為日本本土。對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人而言,內地即為美國大陸。至於臺灣,就因人而異,若是有人認為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那內地就是中國大陸;若是認為臺灣是獨立國家,那內地就是臺灣本島(因為臺灣地區還包括了澎湖、金門等離島,所以我會把「內地」定義為本島,南投則稱為「腹地」)。

徐庭媛 Irene
這次報告是由我們這組所發表,在準備報告的過程中漸漸了解到原來台灣有許多流行音樂是我之前都沒有聽過的。從早期的歌仔戲過渡到現今的周杰倫,蔡依林等等,這其中的變換與發展是很大的一個突破。尤其是一個歌曲的產生過程是多麼的不容易,必須經過許多人的努力才有一個歌曲的產生。一個歌曲訴說著背後的意義,可以是時代的連結,個人情感的抒發,或是對於事件的評論等等。台灣早期沒有所謂的版權意識,許多歌曲也是由其他國家改編而來,能夠創造出個人特色的歌手便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了。而我認為最具代表的便是張雨生和周杰倫。他們擁有大量的歌曲作品,且每首歌曲都是大家而熟能詳或是具有記憶點的。到了近代的蔡依林或是許多剛竄起的新生代歌手,便會發現曲風加入許多西方國家的特色,可以說是越來越多元了。希望未來台灣能夠創造出更多有力量的歌曲作品,讓台灣在音樂史上有更大的突破!

陳明宏
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可能不盡相同,所以對音樂的欣賞是相當地主觀的,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明確的數字,將一首歌曲評比為世界最好的音樂,不過每首歌曲都有可能是任何一個人心目中最好的音樂。這組報告中有提到周杰倫的部分,周杰倫較早期的作品如楓、一路向北、擱淺、說好的幸福呢以及安靜都相當深得我心,而他含糊的唱腔讓我覺得使他的歌曲增添幾分故事感,相當有味道。
老師這週有問到中國、大陸及內地的差別,使用中國比較偏向政治上和文化上與臺灣做切割,而使用大陸較偏向其地理上的特性而分了兩地,至於內地較偏向已經認同兩岸在政治上已經統一,而對岸即是我們的中原。

林玉昕
這周討論的主題是臺灣流行音樂,剛好自己最近開始聽獨立樂團的作品,想必這也是臺灣音樂的一種發展現象。我以前覺得台灣的音樂便很普通,但是後來發現大學裡的僑生同學她們聽過非常多臺灣音樂(和看過很多連續劇),甚至從音樂學習中文。或許我對於臺灣音樂的認同感是源自於這些僑生同學,才讓我可以慢慢正視臺灣音樂的獨特和威力。

而近幾年的獨立樂團是臺灣音樂的新血,但是正往不同的方向前進。他們靠著音樂、影片平台散播音樂,並不商業化,而且都擁有獨特的風格(或團名)。儘管小眾,但是仍有一定程度的支持者,其實我也不確定他們的目標是成為大明星?還是純粹分享音樂、熱情?但是我覺得他們讓臺灣音樂再次多元化,不論是曲風或是歌詞,傳達出的東西都獨樹一幟。對我來說是一種很棒的選擇,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少了明星的光環而多了一份純粹和ㄎ一ㄤ。

至於關於中國、大陸、內地的區別,我的想法是當我們稱呼對岸時會反映出自己的相對角色是什麼。例如,稱呼中國時,把對岸當成一個國家,所以是站在同等位置,認為臺灣也是一國(名稱的部分不討論);稱呼大陸時,多說明了地理狀況,所以是中性的稱呼,無法反映出台灣的立場;稱呼內地時,表示自己也是內地的一部份(外地),所以透露出認同兩岸為統一國家的想法。


何祈
我很喜歡聽一些小眾的獨立樂團,因為我覺得這個時期的他們,正是能全力發揮自我創意,不受市場、簽約公司的壓力而抹煞自我。
我想要介紹我最喜歡的樂團,Try Angle。他們原本是幾位志同道合的大學生一起組的樂團,他們的特點就是沒有固定的主唱,而時常常與其他歌手合作,也因此造就了其多元的樂風,大部分是爵士樂。我也希望這個樂團能夠帶給各位新奇的感受。

戴凡翊
我是負責這次歌仔戲部分的人,其實完全沒想到流行音樂的主題會有歌仔戲,以為是指現代的流行音樂而已,但也在做報告的時候學到了新的知識,不過很多東西沒辦法跟大家分享很可惜,像是簡報裡有連結的那首歌,我聽的時候整個超驚訝,從來沒想到歌仔戲和流行音樂可以這樣做結合,他不只是用一些特別的樂器,還把整個曲風在最後一段改成歌仔戲的,真的太厲害。
老實說我大部分都是聽西洋音樂,因為從小我爸都是放英文老歌給我們聽,老師剛開始問到了影響最多的歌手,我當下想到的是「王心凌」,至於為什麼呢,其實他好像沒有影響我非常多,現在也沒有在聽他的歌了,但他是我第一個接觸的台灣歌手,那時是一個堂姐放給我聽的,但她已經過世了...因為生病...雖然說我們都沒有聯絡,但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聽到王心凌以前的歌都會哭,覺得生命怎麼這麼脆弱,他還那麼年輕...

真正要說影響最多的大概是one direction吧哈哈,但就不是臺灣的了,當初很喜歡他們,所以會看他們的訪問之類的,英文聽力大幅提升哇

老師也有補充「月亮代表我的心」當時在想『我愛你』翻成中文要怎麼翻,我就想到我看過一部日本的電影,裡面的女主角都會跟男主角說「今晚的月亮真美」即使當晚不一定有月亮,在最後男主角想到以前約會時她有說過這句話是她喜歡的書裡面的句子,就是代表『我愛你』

至於當下報告的時候...我太緊張到語無倫次了啦嗚嗚,不小心用了太多的時間

-

我是後來才加入這組的,會選這個主題的原因是因為我自己有在玩音樂,結果我是做一個我沒接觸過的主題哈哈,不過這樣也好,才能學習新的東西

-

講到周杰倫,我在想他口齒不清是不是因為他有閱讀障礙(?)所以歌詞不是用看的是用聽的再唱出來


林品瑄
音樂的演變也經歷非常多的轉換,現在很難認同校園民歌流行的時代,而我們的爸爸媽媽也很難融入現在的音樂趨勢,像我的爸爸媽媽就很常說:還是以前的歌好聽!當下只覺得是年紀的隔閡,但是聽完報告後,了解背景故事一切就合理了。

音樂可以沒有畫面,只用聲音和歌詞表達一個故事或情境,但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那些畫面能夠想像。我認為想像得到才能懂一首歌,因為感同身受,心靈可以寄託,從而愛上一首歌,甚至一個歌手。如果把嘻哈音樂丟入戒嚴時期,想也知道當時的人會排斥,而那原因就是戒嚴時期的台灣人,各個害怕說出違規的話、做出禁止的事,歌曲當然要越委婉越好,導致無法理解爆炸性歌詞,想像不到一口氣吐出所有不滿的快感。

由於我們這個時代感受不到前人當時遇到的困境,所以用音樂來連接中間的代溝,我覺得這才是真正利用到音樂的價值。


Week5-21/03/2019: Popular Literature (通俗文學)

Week5-21/03/2019: Popular Literature (通俗文學) – 從瓊瑤、三毛、金庸、倪匡,到侯文詠、吳淡如和九把刀;帶領討論助教:吳芷萱
指定閱讀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1994,導論。
延伸閱讀
孟樊、林燿德,《流行天下---論述當代台灣通俗文學》,台北:時報,1992。鄭明娳著,《通俗文學》,揚智出版社,1993
鄭伊雯,《女性主義觀點的語藝批評:以幻想主題方法分析希代「言情小說」系列》,台北:時報,1996

《課堂照片集錦》









《課堂心得》
張家維
說到通俗,每當我們看到「俗」,就會自動將其視為下等或不流行的事物,但事實上通俗反而是最大眾化的。這週所說的通俗文學,並不限於紙本與文字,也能擴及電影、歌詞等等,其實通俗文學與電影和歌曲都互相都有關係。能被稱作通俗文學的作家通常也是作品量產的作家。從這組的報告,讓我們得知台灣在各個時期都有代表性的作家,每位作家的文學作品特色,更反映了人民內心的渴望或時代的更迭。像是瓊瑤的文學作品,是那時大眾的精神慰藉,讓我們體會「美,鎖在一個時空內,而人,在外持續氧化。」該怎麼說呢?其實每個作家能走紅,當然都有各自的原因,其特色都能吸引到那時觀眾的目光和心靈,更誇張的是他們的作品更是被一代傳一代,被翻拍成一部又一部的電視劇或電影,這就是通俗文學的厲害之處,不只有娛樂性、時效性、程式性、更具教化性! 

陳明宏
我起初並未對通俗文學有太多接觸,但因為本課程的主題報告讓我可以對通俗文學進一步的了解,當我在蒐集倪匡的資料時,就讓我知道一些我所不知道的倪匡,我想如果沒有這個機會,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這些資訊。


徐庭媛 Irene
通俗文學帶給大眾的感受是親近的、易於理解的。從早期的瓊瑤過度到現在的大眾文學,如:九把刀。這些演變顯示了大眾對於通俗文學的接受度隨著時代而變換。在課堂上教授播放了《暮光之城》的片段,而暮光之城便是我第一本讀的長篇且一系列的小說,在這之前我都讀繪畫很多的故事書而已。國外版的瓊瑤式小說與國內的書寫方式可能有些許不同,但都連結了大眾對瓊瑤式小說的喜愛度。而在近期,九把刀或許是當代的其中一個代表作家,這些通俗文學可能也不免於受到大眾的批評,「俗」的成份或許也遠超過某些人對文學的期待。但總觀這些,我們仍不能否認通俗文學記錄了時代的轉換,並且呈現當時人們的態度。

洪紫瑄
這次上課內容讓我最深刻的是暮光之城被翻成台語的部分,讓我也在思考為什麼用台語唸起來會引來我們的笑聲呢?難道語言也會有雅俗之分嗎?
還有通俗文學的重要性,通俗文學不僅僅是紙本,現在愈來愈多的電影和連續劇都是從我們的作品改編的,但其實很多的人都沒有發現,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我們不能忽略他們的重要性。

陳淑翾
我覺得通俗文學是一種可以看見筆者書寫的時代之讀者的劇情嗜好,如果類似的劇情越多,就代表那時候的人喜歡這種橋段,也可以反映當時代的流行事物(例如:流行語言)。通俗文學深入民間,讓未來人可以知道過去的人平常在看什麼,也可以從中推敲出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可以說有些通俗文學像是個不帶嚴肅氣息的歷史文本,可以放鬆去觀看。讀者也可以把自身代入劇情中,達到紓壓的效果。
後半課程說到了暮光之城的台詞部分,「明明用中文說出的台詞是讓人感覺浪漫的,但是為什麼台語說出來大家卻會笑出來呢?」,這部分除了對這個母語越來越不熟悉之外,也有著台語在近年來大多都被用在搞笑的場合中的因素,這是我簡短的感覺。

張哲暐
文學跟電影一樣,寫了需要吸引人、寫了需要貼合社會風氣,因此每個時代都某些層面紀錄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與讀者喜好。我不是個喜歡閱讀小說、散文的人,對於通俗文學這一塊鮮少接觸,甚至常把他跟"國文課"連結在一起。然而從此報告可以收穫關於通俗文學的發展與風格轉換,確實對通俗文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而暮光之城台詞,用台語詮釋的時候,連我都覺得有些俗、台味慎重,但如同老師所言:語言並不該有高低或格調之分,確實引發我自己省思是否對台語有潛意識中的刻板印象存在。

李姿蓉
現在我才知道原來通俗文學(作家)是要量產,且要具有商業性的。之前都以為只要能獲得大多數人的共鳴及迴響就好。再來說到瓊瑤,我其實有去大略查看一下由她作品所拍出來的電影,大概女主角都是林青霞,而男主角也大都是秦漢,差不多是俊男美女型的,就跟現今偶像劇的選角條件一樣,都要符合大眾的口味和想像,符合「通俗」,這點也很有趣。再說回到通俗文學的量產,我覺得這些作家很讓人佩服,對文學來講,要量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是想法很多,不然要把一本書的架構全構思完成也是相當費時的。

楊佑婕
我從來不會認為通俗文學會比較low,它如其他文學一樣乘載著人們對於生活的希望與寄託,那是屬於當代偏向大眾都共有的夢,即使知道現實總與理想遙不可及,人們仍能從通俗文學中找到似乎屬於他們的愛情、夢想和追尋自己的道路。社會的審美觀帶出了通俗文學並反映出人們對於理想的寫照,兩相呼應下,它不僅帶出了文壇的大家,也牽引出人們對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可以寄託的精神糧食。

張晋維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這次通俗文學的舉例,幾乎全都是小說。然而文學作品並不局限於小說,最常見到的另外一種形式就是「劇本」;它只是另一套文學作品,藉由舞台被表現出來而已。台灣的舞台劇雖然有不少好作品,但產業不發達,也不夠大眾化,因此可以排除在通俗文學領域外,但我認為當年宋少卿、馮翊綱《相聲瓦舍》的作品也能歸類在通俗文學裡。為什麼不? 他們的經典之作《東廠僅一位》內容完整,具有故事性以及意義,相聲在當年也是相當流行在一般民眾之間的,完全符合「通俗文學」的定義。這只是我個人單方面的想法,但我覺得如果能在報告裡看到一些其他不是小說的東西,一定很有趣。
      另外,我原本沒有想到的是侯文詠的作品居然也算在通俗文學裡面,如果是在以前,我一定會認定他是雅文學的風格。當然,侯文詠的文字很輕鬆,跟典型的雅文學是有一定差異,但在我看來卻也沒有多「俗」。這不禁讓我想著,簡禎能不能也算通俗文學作家? 她的風格多變,文字偶爾其實也沒有特別「雅」,很接近一般人,而她的作品廣受大眾歡迎,銷量高,所以商業價值一定也不低,然而提到簡禎,大家還是會覺得她的作品是屬於雅文學的。由此可見,就如同學報告後面說的,「俗」跟「雅」之間的界線確實逐漸消弭,除了嚴肅文學依然「高高在上」以外,其他的好像已經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最後想稍微談談金庸作品集和《哈利波特》,其實我認為這兩者的文學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通俗」,只是苦於它們「小說」的身分,這方面並不太被重視。兩者的共通點是結構完整嚴謹,詞藻優美華麗,內容也有一定的涵義,並非完全只是寫故事娛樂大眾,都是堪稱教科書等級的寫作。通俗文學會被看低,,並非只是因為被其他文學家看不起。我覺得,讀者群體的影響是最大的,因為如果一般人只把它們當娛樂,當然它們的價很容易就只剩娛樂。也許,我們偶爾需要轉換另一種心態來看待小說。

陳沛羽
其實一開始對通俗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觸,不知道為甚麼通俗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自己不會喜歡或感性的東西,也不了解通俗真正的意涵是甚麼。
之後我才知道通俗是一個很具大眾化和娛樂性的文學作品,就連我自己也常常深陷其中,不管事武俠小說又或者是瓊瑤。
在這次的報告中不但認識了很多很有才華的作者,也認識了甚麼是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的差別,也知道他們每個作品和作者背後的故事和歷史,讓我更了解通俗文學。
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我覺得他的小說不僅僅只是虛構,也是一個結合歷史,讓我和其他讀者一樣深感共鳴。

林品瑄
「通俗文學」這個說法是有聽過,但是在這堂課之前都不知道,有哪些作家被分類在此?我比較驚訝的是,金庸的小說也被分類在這裡!對金庸小說的印象就是,充滿對武俠世界的憧憬,內容跟真實世界毫不相連,覺得作者是活在自己內心的小宇宙,所以跟通俗二字應該沒有任何關係,但結果是,我從一開始就把通俗的定義搞錯了!通俗原來不是能不能反映俗世,而是能不能符合大眾的期待,作為商業利益的依據,由此可見,在通俗文學下的產物,還有各種類型分支,也就是說,商業化的文學可以滿足各種客群。
通俗文學雖然是個趨向商業的創作,但它的存在卻可能是很多不愛閱讀書籍,或是覺得書裡內容與自己很有距離的人們,不由自主坐下來開始欣賞文學的魔法。

林妍汝
有些人會覺得通俗文學比雅文學來說低了一階,畢竟有「俗」這個字,感覺就不太好,但其實我覺得就像報告說的通俗文學反而更能體現當時的時代背景、大眾所接受的文學口味,而且比起雅文學,通俗文學更能讓人有興趣靜靜的看完一本書,也有更直接的帶入感。我認為通俗文學與雅文學就像光譜的兩端,不能很直接的界定文學作品屬於哪個範疇,自然也不會有高低之分。

張育禎
我覺得通俗文學是一個框架性的名詞,把許多我們認為娛樂性高、易讀的作品都擺進了框框裡,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從小學到高中的國文課本裡,我們學了很多種文字呈現的方式,主要就分文言文和白話文,裡頭還有許多,新詩、古體詩、散文、小說、史書等等,但是沒有特意教我們區分什麼是通俗文學什麼是純文學,我現在覺得這樣是對的。
就字面上的意思來說,通俗文學給人一種比較接地氣的感覺,嚴肅文學或是純文學則感覺比較難以親近,我覺得這樣的名詞區分或許會給人一種界線感,更難以對純文學的這些讀本下手。我們都知道不能用這樣的兩個名詞去斷定文學的藝術價值,但或許可以想想有了通俗文學這樣的名詞後,會不會閱讀純文學的人就更少了。
另一點想要分享的是,大多數的文學作品在問世之前會經過出版社,出版編輯或多或少會修改一些內容的走向,而現在的很多作家或是寫手在出版文學作品之前,會先決定寫作方向,要往通俗文學好,還是純文學好。不得不說,從這兩個面向來看,我們閱讀的作品都大幅的受到市場機制的影響,而市場機制是我們這些消費者,喜歡娛樂性高又易讀的文學作品。有時候我覺得這些出版品被區分的太過於清楚,好像作品和作家都會有尋找定位的問題,其實文學之於我來說,就是可以從裡面找到一些和自己有共鳴的東西,不論純文學或通俗文學。

王恩佑
通俗文學比較 Low ? 我可不這麼認為。
通俗文學不但可以透過文字、影像傳達,同時也反映了時代的社會環境,絕對是不可或缺的時代產物。
無論是「窗外」的師生戀情節,亦或是「金庸武俠小說」的豪情壯志。都為人們忙碌的生活中,帶來了不少調劑。
透過這次的介紹,我最感興趣的肯定是作家侯文詠的作品。無論是「白色巨塔」醫生間的爾虞我詐,還是「危險心靈」所反映的台灣教育現況,都為我們帶來了更多思考。
我想,這是娛樂用途之外,小說所帶來的附加價值之一,而我也深深為此著迷。

蘇俞心
一直以來,我都深愛小說,喜歡文字。無論從瓊瑤到三毛或是從倪匡到金庸還是網路上的小說,我都有涉及。
所以我覺得他們介紹得非常好,不過如果有一些文字的節錄在其中感覺會更好,因為這些作家的文筆的確都是非常有張力且具有品質保證,另外,照著年代的排序來介紹這些通俗文學的作家的確是非常吸引人的。
我覺得很可惜的是這組沒有報告近年來竄起的小說形式,也就是網路散文。像是近年非常有名的張西、溫如生、不朽,顯然已成為新一代讀者中的指標,他們的文字為何成為了年輕一輩喜愛的讀物,從以前的鄉土文學再到現在的抒情散文,通俗文學內容上的轉變也許可以稍微帶到台灣力士的變化之類的感覺會更豐富。
總之,很喜歡這次的報告。












Week 3-07/03/2019-: Films(電影)

Week 3-07/03/2019-: Films(電影) – 從【桃花過渡】、【八百壯士】、【養鴨人家】、【我是一片雲】,到【兒子的大玩偶】、【悲情城市】、【喜宴】、【藍色大門】、【無米樂】、【海角七號】、【一八九五】和【艋舺】帶領討論助教:吳芷萱


指定閱讀
陳儒修,《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2013,台北:書林。
李道明,〈暮然回首- 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158期,頁41-51。中心。〈http://techart.tnua.edu.tw/~dmlee/article1.html〉
野島剛,《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2015,台北:聯經。
延伸閱讀
陳儒修,〈談愛情文藝片中的明星與台灣電影工業〉,《1993年台北金馬影展專題特刊》,1993。
聞天祥,《過影:1992-200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2012。

《課堂照片集錦》

                        






《同學修課心得》

林筠蓁
組別報告的很有趣,也讓我了解到日治後台灣的電影脈絡,聽了小組和老師的介紹,我最有興趣的電影是-兒子的大玩偶的三部作品,以前高中就有耳聞的文學作品,在今天看了些許片段才發現裡面有比想像深的意涵,電影拍攝敘述手法也不會因為時代久遠,讓人覺得無法融入,劇情我也覺得很有意思!但小琪的那頂帽子,那一幕真的好驚悚(汗),難怪老師有陰影。

有時間的話,想把今天提到的幾部電影都翻出來看看!

張哲暐
報告組別對於國片風格與時代背景之間的連結,有很深入完整的詮釋,也談到因為導演以影展與藝術導向去詮釋電影,導致商業元素被大幅忽視,更讓國人對國片的興趣大大降低,從政治、社會與電影製作的面向都有涉及來討論這個議題。

然而聽完報告後我對於電影一直有國外得比較好的刻板印象,其實忽視臺灣電影的有趣、值得品味之處,有算是給我另類思考的機會,給我不少收穫。



徐庭媛 Irene
聽完組別的報告後加深了我對國片的洗好,以及更清楚地認識各個時代電影的推演,以及其中深刻的連結。而我個人對比較久年代的國片沒什麼印象,唯一有印象的就是李安導演拍的囍宴。李安導演這部作品跳脫框架以及時代的束縛,以先驅的方式探討同志議題。而到後來的海角七號,艋舺以及我的少女時代,才開啟了我對國片的熟悉度。很多國片傳達的意義是台灣人所能理解並且熟悉的,有些國片真的是很好看且動人的,代表著台灣各個時間的進步以及記錄時代的變化。


林玉昕
這週報告前,老師問了同學: 美國充滿特效的電影真的比較好看嗎? 我當下想了很久,心中知道特效只是「特效」,是一種模擬想像畫面的手法,看起來很真實,實際上卻離真實非常遙遠。我不需要否認這個問題,從上週觀賞的《阿嬤的夢中情人》的哥吉拉和上月球,可以知道從以前特效,或是說人類幻想真實化就是一種趨勢、渴望。所以觀賞特效的電影不過是為了「看見」腦中奔馳的想像。

但是回到電影的本質,我認為故事(劇情)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會進電影院觀賞台灣的電影並不是為了特效,而是為了一種真實的現實。在《銀幕上的新台灣》中,野島剛分析台灣產生國片熱潮的一大原因: 述說台灣的故事。那些故事貼近我們,所以產生共鳴,也或許因為台灣總是在尋找自己,想要看清自己的真實樣貌和獨特性。


楊淯任
老師大推特推的兒子的大玩偶三部曲我看過兩部,兒子的大玩偶和蘋果的滋味,兩部都是高中國文課時播的。那時候看到這兩部詼諧反諷的作品印象深刻且深有感觸,導演侯孝賢很勇敢,在那個電影的拍攝風氣還沒完全自由的時期,還有許多限制的時代拍攝這種可能被官方關注被禁的電影。

蘋果的滋味真的很經典,連我們系上的文學課講義都有選入。透過文字,不同於電影,更深刻描繪人物的性格和處境,怎麼的愁雲慘霧,怎麼的幸災樂禍,怎麼的事不關己,怎麼的息事寧人。這些反應都躍然紙上,黃春明筆法實在高明。

小琪的那頂帽子是我唯一沒看的,我想我會把它列入我的電影清單,在某個夜晚翻出來看。


陳淑翾
本週報告非常的精彩,資料仔細且說明速度適當,讓人可以聽到結束,再加上老師的補充,讓我了解更多台灣電影的歷史。

其中最印象深刻的是「健康寫實主義」這個詞,起初看見這個詞還以為是形容這時期的電影是正向勵志片比較多,可是沒有想到,居然是與表面上相反,不寫實,因為養鴨人家的女兒不可能那麼白皙,不健康,因為片中人物的價值觀過於端正,顯得又有些做作。但是想到因為那個時間點要鞏固民心,所以才會拍出這樣的電影,我覺得說是電影,不如可以說是柔性的觀念整頓(我們國家很好大家要奮發向上之類的)的工具吧。


洪紫瑄
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有看過《我們的那時此刻》,所以這一組在報告電影的時候我有更多的感觸,我也曾看過以日治末期為背景的《稻草人》,但這次聽了報告之後又了解了更多不同社會背景而去影響的電影~


蔡欣妤
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向大家介紹這麼多部電影是件有難度的事,而報告組的PPT內容精簡、排版整齊,用活潑生動的方式帶領我們了解台灣各年代的電影背景,雖然有滿多部我都沒看過,但經過報告組及老師的解說,引起了我想看這些電影的慾望,尤其是《兒子的大玩偶》那三部,之前只在課本上讀大學《蘋果的滋味》,也沒仔細地思考背後的涵義,每個人物都有代表的意義,透過電影看的不只是故事情節,而且透過它來看歷史文化,曾經風靡一時的《我的少女時代》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但青春真的是如此嗎?我認為這是大眾過於美化青春的結果,以我而言,我的高中生活平淡無奇,無止盡的晚自習及假日的補習班生活就是我的日常,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翹課更是不曾發生的,和電影中那種夢幻的高中生活大相徑庭,但我仍然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它不只可以讓我認識當時的流行文化、時代背景,也帶給我心裡的悸動,一種對青澀初戀的幻想。


徐霈庭
小組報告的ppt很精簡、一目瞭然,報告者也都很清楚地敘述,讓還不熟悉電影歷史的我在那短短的35分鐘就好像從頭走過了一遍那些我沒能參與到的時代。其中我很有興趣的是《兒子的大玩偶》,在這之前我已讀過書,在看文字的時候我很替那位爸爸感到哀傷,他滿腹的苦衷沒處訴說讓我感到很心疼,然而,直到今天上課我才知道原來有拍成電影,讓我很想找來看,也想看看我腦中想像的畫面會用什麼拍攝方法來表現!
另外,電影跟政治時代的連結如此緊密也是我之前沒有發現到的,透過這次小組的介紹,忽然懂得了很多電影背後的時代意義,讓電影就像一本歷史書一樣,每部都完整地表現了屬於當代的風貌。

陳禹融
非常喜歡本組的報告風格,文字敘述淸晰,圖片描述也做的很到位,讓人會更想進一步去了解當時的文化背景,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養鴨人家》看多了現代的不管是愛情片也好、科幻片也好,會很難想像當時這樣的純僕的劇情,確實能吸引到人來觀看,到了現代,台語片的寞落,這個落差真的驚為天人,看到了一些導演還努力的在用台灣文化呈現電影,或是直接描述了台語片的精華時期,真的布的布佩服他們,同時也謝謝他們。


張晋維
 以一個貢獻台灣電影產業為己志的人來說,其實蠻慚愧的,我一直只是一味地研究外國電影,對台灣的國產片卻總是抱著「沒別人好」的心態,未曾深入去了解台灣影業歷史,除了《KANO》以外,完全不知道臺灣原來有這麼多好電影。謝謝這組報告同學,讓我更有機會認識台灣電影。
       這次報告內容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台灣電影從1990年代起,市場就逐漸被好萊塢電影佔據,沒想到20年後的現在還是這樣。好萊塢最主要的商業大片,其實一年也就那麼幾部(近幾年則是超級英雄電影完全佔據市場,每個月最熱門的看點永遠是超級英雄電影,它們如此高的競爭力、受歡迎程度也使得其他類型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不再那麼賣座),不至於壓得國片只能夾縫裡生存,那麼到底為什麼台灣觀眾都不再為國片買單了呢? 一定是有其他原因使得觀眾進場看國片的意願降低,絕非只有好萊塢電影佔據市場這項因素。即便政府頒布新政策,限制好萊塢電影的上映,會這樣而轉為看國片的人我想也不多。為什麼現在國片給人的印象總是「不怎麼樣」,偶爾才會突然刮起一陣旋風?
       追根究柢,我覺得,總是因為產業市場太小,受限於場地、資金等等因素,使得臺灣拍的電影類型不夠多元,比如現在觀眾最愛看的英雄片、科幻片,臺灣就拍不出來,不是因為沒人才寫劇本、當導演等幕後的工作,而是沒有資金買器材、付薪資,或是去尋覓更大更好的場地。國內城市則是對拍電影始終很嚴苛,吳念真導演便說過,台北市他遇過對拍電影最不友善的城市之一。《不可能的任務3》也曾想申請在台北101取景,但由於申請工作太過繁雜、政府方面考慮過久卻又不給劇組明確的原因,迫使劇組因進度壓力而改往他處拍攝。可知台灣電影的發展,觀眾的態度絕非單一變因,需由政府、企業等等一起共同努力,扭轉台灣電影品牌形象,才能逐漸吸引回臺灣自己的觀眾,然後再共同向外推廣。
       臺灣電影不是不好,只是太少。期待哪時候可以見到越來越多的《兒子的大玩偶》、《海角七號》、《KANO》、《血觀音》,讓我們談起台灣電影時,能夠自豪地說那是現在進行式,而非只是追憶過往的輝煌。


吳佳欣
我認為本週的電影文化主題喚起了我們身為台灣人的意志,從歷史脈絡由遠到近的敘述,可以看到不同背景之下,台灣人所面臨的狀況,為了找出口發洩,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同學的報告製作很精美,不但有可愛的插圖相伴,更有清晰的時代背景並詳細描述當時人們散發出的深入感受。

最後,這次的電影報告讓我想起國小、國中的過往,在炎炎夏日的午後,老師撥放濃濃台灣味的電影,舉凡〈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艋舺〉等,從電影裡可以看到過往的美好,不只主角們在追憶,當下觀賞電影的我們,同時也成為了那段有味道的過往,我們也能很自豪地說,地狹人稠的台灣縱使先天資源並非絕佳,仍舊能追向好萊塢的後塵,紅遍半個世界,稱霸亞洲影視。


李姿蓉
聽完這一組的介紹,我對《兒子的大玩偶》非常有興趣,也非常好奇,覺得很多小人物的故事和裡面隱喻的東西其實還蠻會讓人引起共鳴的,還去查資料了解更多。老實說我被壓力鍋爆炸的畫面嚇到了XD。但我只是大概了解劇情,卻連小說都沒看過,我覺得很可惜。再來還有提到「削蘋果事件」,我覺得為這部電影抱不平,也顯示出當時要躲避審查制度的無奈。但最後幸好沒被刪減,讓電影的內容得以保存。最後我對此想到一件事:那就是以前的電影是演員都掩飾不住台語的口音與用詞;但現在的電影是要講台語卻講不到幾句,發音也沒那麼標準。語言消失如此快速讓人不勝唏噓。


胡竣程
有關藍色大門

對於一個從附中畢業的人,藍色大門對我有著相當不一樣的連結,而特別可以補充的便是去年游泳池要拆除的事情,讓我們舉辦了名為「泳池電影院」的活動。
在家政課當中,老師會以藍色大門來談男女戀愛的關係,進而探討告白即拒絕的方式,至少在我這屆我想大部分同學在家政課都看過藍色大門的。
在藍色大門中,男女主角躲進的「游泳池」,可以說是附中人每逢下雨就會拿來開玩笑的地方,因為每當下起雨,除非特別大的雨勢,否則老師還是會讓我們在浮著青苔的游泳池上課,這大概是附中學生對於游泳池最直接的連結。然而就個人經驗來說,這也跟開放、不可一世的校風相呼應,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在半夜闖到游泳池,(以下為個人經驗)但是在半夜留宿校園、爬到頂樓烤肉被教官抓、翹課去網咖、翹模擬考去小琉球……其實還有很多荒謬的故事,即使不到藍色大門中如此青春充滿男女的氛圍,但是鬼點子以及青春行為都是以後聊天回味無窮的話題。
那在最後還是要來談談「泳池電影院」,泳池電影院是為了紀念附中游泳池而舉辦的活動,其實在三年前便有執行的想法,然而當時被學校方認為在校慶執行上佈可行而作罷,直到去年10月總算得以成功實行,因此這個計畫本來是會被擱置的。而本次活動的執行除了在放乾水的游泳池中觀賞藍色大門,陳柏霖、桂綸鎂的到場更是讓參加者驚喜不斷,也對於曾經在附中游泳池中的我們像游泳池做了最後而美好的道別。

新聞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29/1456256/

工作人員合照


活動販售紀念品



張家維
對於電影,聽完這組的報告後,才知道原來台灣的電影產業也有如此輝煌蓬勃的時代。更萬萬沒想到,台灣人在日治時期的看電影的人口,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了。這次的主題剛好可以與上週的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產生連結,其實每個時期的電影作品,多少都能反映當下的時代脈動,比如:皇民化運動、健康寫實、愛國政宣、瓊瑤⋯⋯一直到後新電影,離我最近的年代就是後新電影時期了。《海角七號》、《艋舺》、《我的少女時代》這些我都看過,除此之外,新電影時期的代表《兒子的大玩偶》令我印象深刻,上課播的影片片段,喚起之前看過這本書的記憶,三篇小故事的人物和其中的隱喻都引人共鳴,看見轉型的臺灣,語言和階級的描繪。台語電影的數量早已不復從前,母語的認同已消失的理所當然,不知未來臺灣的電影產業會如何發展?


林妍汝
這一組的ppt做的很清楚,版面很乾淨,重點也很清楚。聽完這組藉由歷史的推進加上當時時代背景的分析,能對每個年代的台灣電影有更深入的了解。像是當中的《兒子的大玩偶》三部電影,在國中的時候就有老師播放給我們看過了,當時只覺得為什麼要讓我們看那麼久的電影,也不覺得有什麼意義,但經過講解才發現它當中的隱喻和小細節,都是在闡述當時時代的背景,也十分佩服導演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仍願意拍攝可能會被政府抵制的電影。藉著這組的報告,也看到儘管台灣電影業已經不如以往蓬勃,但從過去到現在仍然有許多人為此努力。


戴凡翊
分享得很有趣
ppt也做得清楚可愛
在聽報告的時候發現很多不知道的國片
因為本身不太看國片...
所以我有把幾個有興趣的記下來
打算之後查來看!
不過我覺得
現在的國片都比較沒有內容
他們的報告裡講到的以前的國片感覺都比較有意義或值得去思考
我還是認為台灣的電影產業需要更多人的關注投資


林品瑄
這組的同學報告很細心,PPT做的很精美又明白,而且上台報告台風都很穩印象深刻。看完許多國片的深入介紹,不但了解台灣對電影的分類,還發現各個時期的電影類型崛起都是有原因的。當中我一直想知道瓊瑤寫的故事為甚麼會大受歡迎,甚至廣為人知又歷久不衰,一直到現在這個時代都有人知道,原來它是當時人們逃避現實的方法之一,確實,故事內容寫的多誇張,可是當時就愛看如此浮誇的演技,就因為現實太過殘酷,各種困境的壓力,正好有看電影的時間可以喘息,不過好笑的是,最後變成人們逃避的對象。我覺得,不管是以前還是現今,很多時候人們總會運用身邊的媒介,宣洩自己無法自由表達的情緒,電影就是這樣的功能,所以我們的確不該忘記背後的意義,在看的過程中知道自己為甚麼而看,才算真正欣賞。


王恩佑
坦白說,不是特別關注電影的我,其實在這堂課之前,都沒有關注到臺灣的電影產業發展。
不過,「桃花泣血記」讓我們發現主題曲的魅力,可以連帶影響電影票房的收入。而如此的行銷策略,至今仍十分盛行。
然而,過去臺灣電影所採用的「健康寫實主義」,以現今的角度檢視,實在是不可置信。難以想像過去電影創作,思想上仍是受控的。
雖然現在臺灣的商業電影,褒貶參半。不過得以享有如此自由創作環境,我想也是大時代的福音。同時,也是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紀錄和反思。
雖然不免有「偽青春」的質疑。不過我想,這也是電影創作牽動人心的關鍵之一。


蔡函恩
這組同學的簡報畫面非常可愛、乾淨,內容也相當精簡,與些許圖片搭配令人能一目了然。從十九世紀末日治時期開始,一路講述到二十一世紀後新電影,彷彿親眼見證了這些時代遞嬗的樣貌。其中同學們也有針對每個不同的時代介紹個個時期的經典大作,並從時代背景切入,去探究在當時形成這些故事的原因,而它們又分別代表了甚麼時代意涵,這些都是我過去不曾留心的。這些都讓不常觀看國片,亦不甚了解台灣電影史的我,對台灣的電影產業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我認為雖然台灣目前的電影產業並不能說很發達,但因為我國的電影總能融合自我文化與各個時代背景的特色,只要能持續發展並尋求更好的推廣管道,台灣的電影終有一日能在國際上被更多人所欣賞,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


張育禎

電影從小到大都不太算是我生活中的娛樂,因為不太有時間,而且看完電影會有很多複雜的感受。比起西方電影我更喜歡國片,雖然國片大多數格局並不大,但我很享受那種跟電影擁有相同記憶的感覺,或是浸淫在創造出的另一種本土記憶裡,像是海角七號、總鋪師、那些年這種,但更遙遠更震撼的是像"兒子的大玩偶"那種的,那是一個透過親人口述我依然很難想像的年代,即使時間相距不遠,看著最日常的劇情都會心酸,因為對比之下這一代的我們太過幸福安穩。即使如此,這一代人還是會有這一代人需要面對的問題,我覺得用電影的方式呈現細節讓觀眾看,會是一種很棒的關注方式,雖然常常因為如此而票房慘澹。國片在台灣流行文化中的角色一直浮浮沉沉,但希望透過不斷的推廣,讓電影更深入的變成一種國人關心台灣的方式。





Week 2-07/03/2019-: 觀賞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

課程第二週觀賞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

  2000年後台灣電影逐漸復興,台灣導演們相繼創造了既叫好又叫座、深刻反思台灣文化,並關懷台灣核心議題的電影。本週我們將一起觀賞2013年由導演北村豐晴與蕭力修執導的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Forever Love)。這部被眾多影評人喻為2008年之後最成功的台灣電影作品,除了能夠讓我們回顧台語電影的輝煌時代,更能夠讓我們一起思考當代台灣電影敘事手法和美學風格。

看完這部經典台語電影,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同學們的心得吧~

楊淯任
國片對我來說,始終不是會送眼淚的類型。大部分的國片在新年推出,多新春賀歲片,除此之外,就是重信仰、種習俗的搞笑片。這類型的電影,演技浮誇,歡鬧俚俗,基調是帶給觀眾歡樂的。但這部【阿嬤的夢中情人】不一樣,電影前半部可能還是走搞笑路線,但越往後走,發現這是一齣有關台語片的輝煌黯淡的國片,在這之外又牽一條愛情故事的支線。雖然畫面動作浮誇,但越往裡面想,越被男女主角對台語片的情感和愛情所動容,泫然欲泣,好幾次差點哭出來。最後被那首重新編曲過後的「思慕的人」動人的旋律勾出情緒來,還是哭了。哈哈哈,怎麼會哭,我有些嚇到,趕快抹掉眼淚,看一看其他同學,他們也都偷偷哭呢。這部國片真的很成功。

張晋維

我是一個很少看國片的人,因為國片給人的印象通常都是一些歡喜鬧騰的片,一些所謂的「很台」的劇情和呈現手法對我來說卻很無趣,因為在我看來那並沒有真正呈現出台灣文化,而是單純使用一些台灣綜藝式的效果,就以「很台」做宣傳,其實裏頭沒有多少內涵。但《阿嬤的夢中情人》真的有讓我驚艷到,雖然還是有少數台灣電影常見的「鬧劇式搞笑」,但劇情相當有意義,過去和現在相呼應的呈現手法很優秀,連音樂都是用心寫的,不只劇情,這背後的努力都讓人很感動。電影中確確實實的演出台語電影當年的風光和沒落,故事性很強,主角還是一個編劇/導演,對同樣也以編劇/導演為未來目標、以貢獻台灣電影產業為己志的我來說,真的感受特別深刻。如今的國片正在重蹈台語電影的覆轍,興起的一樣快,沒落的也一樣快,連原因都差不多。我想導演會選擇安排蕭智高、萬寶龍等角色的存在,除了反映當代的情況以外,也是對電影產業的一種抗議吧!

《阿嬤的夢中情人》以及其他優秀的國片如《KANO》都證明了台灣並非沒有能力發展電影產業,雖然地方小,但只要善加利用我們的土地,還是可以拍出很棒的國片,希望政府能夠多多推廣、企業能多多贊助,當然也要民眾齊心協力讓台灣的電影產業越來越好。


陳明宏
【阿嬤的夢中情人】從以前就常常圍繞在耳邊,無奈一直沒有機會欣賞這部電影,很慶幸可以在台灣流行文化這門課欣賞到這部電影,聽到它的片名,我原以為會以阿嬤的角度敘述整部電影,沒想到卻以阿公的角度作為主線,令我相當驚喜,故事的內容也很合我的胃口,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國片。

李昇鴻
這部國片【阿嬤的夢中情人】回顧的是台語片的輝煌年代,然而我們這一代並非出身在當時的環境下,觀賞的時候雖然會有原來如此的心情,但是缺了時光變換的感慨。對我個人而言,這一部【阿嬤的夢中情人】是一部中規中矩的「時代」電影,然而在其他部分,並沒有讓我特別驚艷、感動。

近年來,自【海角七號】開始,很難不注意到台灣國片不論是在質量與討論熱度上都有復甦的跡象,也許是我已經受美國好來塢的影響太久,這些評價、票房都不錯的台灣國片一直無法吸引我,【阿嬤的夢中情人】也不例外,而我自然也比較少去注意其中有沒有包含特殊的拍攝手法等等,只能說台灣國片實在不是我的菜。

林筠蓁
這部片非常的感人,原本以為只是單純歡笑有趣的搞笑片,沒想到會那麼的催淚,而且在引人入勝的劇情中,也巧妙地帶入了60年代左右的時事、風潮和專業術語,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這樣的復古懷舊風格,也能夠引起經歷過那年代的觀眾共鳴,所以不管以後在選片讓大家欣賞時,或是拍攝電影時都可以以此為參考,來吸引目光。
我覺得這部片很厲害的地方是,把過去和現代的穿插轉換得很自然,不會讓人摸不著頭緒,最讓我感動的鏡頭是現在和過去的男主角都用盡全力的狂奔到女主角身邊的樣子,雖然老了、受傷了,但只要還能動,我用盡生命也要到妳身邊去的心情一直都沒有變,真的讓人不自覺感動地紅了眼眶。

這樣笑中帶淚的優質國片真的讓我覺得很敬佩也很驕傲,期待未來還能有更多這麼棒的國片!


張家維
平常很少有機會去電影院欣賞國片的機會,這齣【阿嬤的夢中情人】之前就略有耳聞,很幸運可以在這門課欣賞到這部電影。一開始聽到它的片名,本原以為可能會用阿嬤的口吻來說故事,也好奇會是在描述哪個台灣年代的故事,後來原來是阿公在回憶從前,以倒敘的手法起頭,在台語片狂熱的時代,阿公是一名編劇⋯⋯,內容既搞笑卻又富內涵,最的結局足以賺人熱淚,片中討論台灣電影為何會衰退,臺灣也有自己的好萊嗚在北投呢?每個演員都彷彿是真的片中的那個人一樣,好真實~片中的音樂也很可愛、逗趣,原創歌曲【打電影】中的歌詞與片中許多場景都配合得恰到好處!總而言之【阿嬤的夢中情人】真的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國片,難怪會被譽為2008年之後最成功的一齣臺灣影視作品。

吳佳欣
其實我很少看國片,因為一直以來我都片號洋片帶給我的電影感受,其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精彩的特效,並且有令人意外的電影情節安排。然而,當看完阿嬤的夢中情人這部電影時,我深深的被台灣味給感染,想起家中爸爸媽媽阿公阿嬤,不禁落下難得的女兒淚。

整部片的安排與以往國片不同,由男主角阿公的孫女進行倒敘法來帶動整個主線劇情的開展,從阿公阿嬤年輕時懵懵懂懂的相遇,到阿公一步一步上阿嬤的過程,不但有趣且貼近時代背景,描述當時台語片盛行的時代,以及一些人性的險惡,舉凡由愛生恨、簽票賴帳等。

我覺得最令人動容的就是阿嬤的心意,原本心屬萬寶龍的阿嬤,後來慢慢發現原來對方只愛自己,並且個性不像電影裡的情深,才赫然發現自己愛的是寫劇本的阿公,在互相示愛後,原本最甜情蜜意的氛圍,在一聲欠債逃跑的消息落下,最相愛的兩人不得不分開,阿公為了阿嬤的前景情願放棄追求,但阿嬤卻不這麼想,用盡各種方法籌措資金,只為了成為阿公生命裡唯一的女主角,保他出獄,雖然阿公阿嬤最後在一起了,但當時間拉回現代,最不想忘記阿公的阿嬤得了失憶症,阿公一語成讖,非常懊悔以前為了讓阿嬤離開他所說的話,最後找到阿嬤,在兩人印象最深的電影院貼海報,然而,阿嬤卻不記得阿公,如此令人鼻酸的錯過,真的令我們省思家庭的重要。

李姿蓉
看完《阿嬤的夢中情人》,我更認識了台語電影的發展,看到了台語電影輝煌的盛況,我覺得很感動,也很新奇。也對台語電影的沒落感到可惜。上台文系的其他課,會發現國語政策的影響真的很大,已經強勢的壓過台語,造成台語電影沒落,這部分影片裏面也有演到。現在世代的人的台語本土詞彙漸漸消失了,也有很多人已經不會說台語了,台語也被有些人冠上「老土」的標記,甚至認為台語不需要在學校教,這些觀念實在需要改正,而身為台文系更是要知道這些。回到電影,我覺得裡面最感人的還是那句:「你導我就演!」美月拼命地讓電影恢復上映,為奇生付出,這些都很催淚。美月並在最後結尾的時候想起了一切,我想就像大家回顧起台語電影的輝煌時刻吧。

洪紫瑄
在看這部片之前,我對於這部片並沒有甚麼印象,但電影一開始就滿吸引我的,在這部電影裡,有許多對經典電影致敬的片段,讓我十分佩服導演對於這些橋段的安排。現在我們進電影院常常都只看好萊塢的大片,去欣賞裡面的特效,常常很多人都稱這先電影為「爽片」,而我們都漸漸遺忘了台灣電影,現在的人也許根本不知道台灣電影曾經發展得如此輝煌,老師說最顛峰的時期,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數竟然排名世界第二,由此我們可以更深刻的體認到台灣好萊塢的魅力!這部真的是很感人的電影,我看到生哥被抓去關的時候,美月說:「你導我就演!」我就開始淚流不止,再來,另一個令我十分糾結的是生哥在電影院前面擁抱美月的場景,伴隨著歌曲《思慕的人》,真的是非常的觸人心弦,我要去推薦更多人看這部片!

楊佑婕
我並不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或許說我已經看了這部片三、四遍了,雖然是同樣的一部片,但每次看電影的切入角度不同,都能有新的體會。

這是一部離現在有些久遠的電影,但電影語言、感情的塑造、語句的鋪成方面,仍能與現在的社有所連結,它不僅讓現代人能去了解過去,而能讓歷經那個時代的人緬懷、回憶那光輝般的過去。它點出的不只是單純描述一段歷經大時代仍能歷久不衰的愛情,也不只是男女主角對於他們所熱愛的人事物的付出,它也如實刻劃了時代的快速"進步",是如何殘忍的使台語片將台語片給淘汰,點出了電影製作團隊的無所適從,沒有了生計該如何活下去?猶如洪醒夫所著的<<散戲>>,劇組心中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對未來的迷茫、對昔日盛況的緬懷,並不隨著文中的最後一句話:戲就這樣散了,他們的疑惑就隨之解決,而是更多的不捨和無力的呼喚,試圖喚起觀眾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但最後戲散了、人也散了。儘管阿嬤的夢中情人,對這部分的描述只有蜻蜓點水般快速帶過,但傳統文化的沒落與當代小人物的辛酸血淚,都是一個值得反思的議題。

張哲暐
單看片名我起初並不知道我看過這部電影,事實上也不曾認真看過整部電影,印象最深刻的也就評審委員看到女主角的"蔣",而倉皇蓋下率取的畫面而已。

我個人對愛情片的興趣是0,所以夢中情人這個標題對我而言真的沒甚麼吸引力。運用這次的機會,經過課堂的教學引導,我試著去感受這部片中要重現、致敬、詮釋那種曾經風華一時的台語片時代的手法與腳本設計,畢竟那是個我父親都沒有印象的年代。然而那種大排長龍看電影的盛況,一票難求的模樣隊伍而言實在很難想像,今日的強檔院線片也鮮少有這樣的情形,對我而言我以前一直以為是導演編劇故意拍得誇張,算是對台語片時代有了很大得重新了解。

這部電影以一個愛情故事去貫穿整個劇情推演,吸引我的是挪用多種經典的電影拍攝手法,以及對於台語片風行的那個時代背景描繪出來,雖然比起對於男女主角的感情過程描繪多過這些,但這些對於傳統台語電影文化的詮釋,也是這部片很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


王恩佑
這部電影如實地呈現了六零年代台語片風靡一時的盛景,從電影「七號間諜」所帶來的追星盛況,到台語片日落西山的處境,無不刻劃得淋漓盡致。屬於上個世代的共同記憶,重新被翻拍成電影上映,仍讓年輕世代充滿共鳴。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地方。

  臺灣當代電影復興,讓我們有更多機會得以更深刻的去探索在地文化。然而,我認為當中許多作品的劇情組織結構過於簡單,易流於枯燥乏味且單一化。

  不過「阿嬤的夢中情人」完美的融合了過去的時代背景,男女主角的敘事主線也在編劇的構思下,成功牽動著觀眾的心。而當劉奇生在電影院的售票窗台前,給坐在窗台內的蔣美月那顆彈珠的一幕,其中蘊含諸多複雜的情緒,更是讓我難以忘懷。

  「阿嬤的夢中情人」熔懷舊、愛情、歡笑於一爐,被稱為2008年之後最成功的臺灣電影作品,絕對當之無愧。


謝芳茵
我覺得【阿嬤的夢中情人】這部電影,隨著劇情的推移發展,讓人特別深刻感動。我喜歡電影中各種語言使用上的表達,有標準的國語,也有原汁原味的台語,有時更混雜了一些日語,顯示出當個年代中的時代特色。一個電影要能成為經典,我認為最為重要的是是否能感動人心,這部片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我想就是使許多人感懷、想念起那個台語片的黃金年代,為他曾經的風光喝采,也為他的殞落而嘆息。另外我特別喜歡藍正龍與龍劭華兩位演員詮釋的男主角,各有不同的風格,卻也刻劃出藝術人不論身處何種年代都堅持成為自己的堅持,在人物角色的雕琢上令我感佩。

蔡欣妤
這部電影我時常聽到,卻沒有機會完整地看完它,但看完了之後才發現這和我原本所想像的不太一樣,就如同老師所說的,我們看電影是要看內容還是看特效,這部電影沒有像好萊塢一樣的聲光音效,但帶給我們的卻是台灣歷史的痕跡,裡面最主要的時間軸是台語片的興盛及衰退,用台語片編劇的角度來說故事,我其實很少看台語片,透過這部影片,我才知道原來台語片那麼輝煌的歷史,有那麼多人排隊看電影,雖然在現代人眼中這些電影很陽春,但在當時卻能引起風潮,尤其是很多時候演員必需「真槍實彈」的上場,沒有後製來製造武打場面,打鬥也必須親自演出,另外能引起我共鳴的是有關老人痴呆的劇情,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有可能生病,而老人痴呆的人會漸漸忘記身旁的人、事、物,在電影中,女主角忘了和男主角的過去,但在結局的時候她想起了一切,這樣的結局打動了觀眾們的心,可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會那麼完美,被遺忘的記憶只會愈來愈多,也會令身邊的人感到痛苦,雖然偶爾會想起某些事情,但不會永遠像電影一樣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徐霈庭
國片大多給我的印象都是輕鬆歡樂片,劇情部分不讓人特別期待,因此,它一向不是我在電影院的優先選擇,都是在電視上不小心轉到可能才會大略的看過,然而,今天看了阿嬷的夢中情人,雖然也是有輕鬆歡樂的部分,但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描述,看見台語片的興衰,沒有過份強烈的情緒表達卻很深刻。片中也用了一些現代的字詞來試圖貼近觀眾,讓觀眾能更投入其中但卻一點也不突兀,我覺得這是很讓我驚艷的地方!這部片讓我開始反省,在現代追求視覺效果的背後,更重要的似乎是應該要更深入的去了解曾經的那段樸實電影時代,那些曾經也燦爛一時的台語電影。

凌 麗
在這週,我們觀看了前幾年的台灣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在老師介紹前,我完全不知道台語電影有這麼一段輝煌的時光,歷史課本講了日治時期的望春風、文學論戰,卻沒有講到這段令人驚嘆的歷史。

這讓我深深的感慨,教綱與內容好像真的可以左右學生、進而左右社會的所擁有、熟悉的知識。這部電影以倒敘的手法,在我們不熟悉的那個年代,加入了許多現代才會用的詞彙。情節鋪陳、演進也非常感人,我到最後哭了3次左右><

也許這部片不會是我之前進電影院看的首選,因為台灣電影在我的刻板印象中就是紅通通的新年賀歲片、校園青春片等,但是在老師的介紹與播放後,我認為我以後會有更高的意願進電影院支持台灣電影了!


林妍汝
以前所接觸過的台語片都是比較歡樂的,電影的類型都偏向歡快的氣氛,造成我一想到台語或台語片,就會覺得是搞笑片,所以一開始看到電影名稱是「阿嬤的夢中情人」,就會覺得是搞笑片,也沒有很大的興趣。但在欣賞過後其實讓我有點改觀,影片中一樣有搞笑的成份,但還有更多的是感動。

在電影中刻畫出台語的風光到後來的衰落,那是一個我們未曾經歷也未曾想像過的年代。老闆、導演、編劇;利益、品質,之間的摩擦,其實都可以從電影中隱約浮現。而整部片中的彈珠,我覺得是一個很重要的媒介,無論是在原本的導演離開後,劉奇生在外頭拿著整罐的彈珠,或是他送給蔣美月的彈珠,以及最後在電影院售票窗口,劉奇生遞給蔣美月的彈珠,都蘊含了許多的情緒,能牽動我跟著電影的情緒走。在獄中,劉奇生隔著話筒說:「蔣美月,沒有電影了。」,像是一個句點,卻可以感受出他對人和電影的不捨及無能為力;而蔣美月堅定的大喊「你導我就演」,當中的信任、寄託、承諾、鼓勵,是整個電影最讓我震撼的時刻。

在電影的最後,年輕時的劉奇生與年邁的劉奇生,兩個不一樣的時間線,卻都是為了同一個深愛的人,跨越時間的愛。四年的時間,電影世界風雲變色;四、五十年的愛情卻歷久不衰。

戴凡翊
之前就有看過這部電影
但那時對「看電影」這件事不太會仔細思考內容
而且我有點排斥黃色的玩笑(可是那的確帶來一些搞笑成分
所以那時覺得只是有點低級的片
然而這次看完之後
再透過看電影的時候的解說
了解了很多小細節
像是那些台語片的融合和當時的時空狀態
對現在的我也比較有感觸
因為最近我阿公有老人失智症
看到電影裡的阿嬤失智活在過去和電影裡
就想到我阿公
電影裡有一句話我非常印象深刻「當初我要你阿嬤永遠忘了我,結果她現在真的忘了我了」
聽到這句的時候都有點泛淚(我真的很少看電影看到哭
再來聽到女主角在歌廳唱那首歌的時候
也跟我的經歷有點類似...


蔡函恩
其實我是一個不太愛看國片的觀影者。並不是因為崇洋媚外之類的因素,而是因為在我一直以來對於國片的既定印象感覺都有幾分粗俗的氣質。
然而,這部電影卻讓我感到非常意外。雖然同許多國片仍有一些「台灣特有的氣質」,也相同地有催淚的故事素材,但卻不芭樂,不灑狗血,與當代的文化背景結合之下,讓我看見了合理、平凡的故事中存在著當代的特殊意義。讓原本對於「台灣也有個好萊塢」這句話不以為然的我,也因此對於台灣電影界的發展有了不同的看法。於我而言,雖然目前而言台灣的電影產業並不能說是非常蓬勃、發達,但相較於許多電影大國而言,台灣似乎更重視文化特色與國家議題大於經濟利益,或許這也是另一種優勢吧!

曹詠婕
這部電影我以前就聽過但一直都沒機會看,因為聽到電影名稱感覺不太好看、有點陽春的感覺,再加上我不會講台語所以更是沒有興趣,但經由這堂課看了這部真的很喜歡,到最後還哭出來!這部電影讓我接觸到了以前完全沒有接觸、甚至完全不知道關於台灣歷史演進的一部分,在時代的交替下,除了電影,音樂、戲劇、飲食...等等都有可能被遺忘,被更新的東西所取代,真的很可惜,也許現在有很多事物仍是被我們所遺忘的呢!




Week 1-21/02/2019-: Introduction (課程介紹)

課程第一周,感謝同學們對本課程的支持,
沒有加簽到也別灰心,歡迎下學期再來修課喔!
以下為各組合照,希望同學們這學期修課收穫滿載!

照片為本周各組合照,祝大家都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