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Week 17-03/01/2019-: Night Market(夜市) –以師大夜市為例

Week 17-03/01/2019-: Night Market(夜市) –以師大夜市為例;帶領討論助教:吳芷萱
指定閱讀
余舜德,〈對立與妥協:試論夜市與國家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2 (1997)。頁115-174

延伸閱讀
Yu, Shuenn-Der. “Hot and Noisy: Taiwan’s Night Market Culture. ” The Minor Arts of Daily Life: Popular Culture in Taiwan. Eds. David K. Jordan, Andrew D. Morris, and Marc L. Moskowitz.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129-149.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課堂心得》

施沐恩

師大夜市是跟我們最為相關的一個夜市。有聽說以前的繁榮(居然到了600~700店家進駐),但沒有確實的體會到(現在真的誇張的冷清,中午也都不知道要吃甚麼)。
聽老師講完,才知道,天啊,這一切的事情,原來那麼的複雜!!!有關乎住宿、店家、政府、里民、學生等,影響也很大,也因為這些負面的印象,許多的店家不敢再進駐了(可能也因為這附近的居民,知識背景可能比較高,所以也比較懂得該怎麼樣來投訴,聽到一天罰3000的故事真的很心疼,還有莫名其妙的租金費)
很多文化是台灣的特色,例如中秋節烤肉或是夜市的一部份,也都要回溯於歷史文化背景。夜市是觀光客必來的地方,因為它會有很多美食,也會有很多的表演,或是很多的遊戲,可以反映出台灣人民的特色,集合了所有想知道的東西一次滿足,讓他們感受到驚奇。這裡也是流行文化的發源地,畢竟要吸引人潮,會需要知道最近的風潮!
聽完了師大夜市的一切,才知道,每個夜市大概都有許多值得探索的歷史,畢竟這些都不是一人能獨自完成的事情。

劉子綾
其實我是升上大學之後,才第一次來到傳說中的師大夜市。也是升上大學之後,我才知道師大也是吃的不是美食,是衣服。
也許是因為我是北部人並沒有住宿,所以對我來說,吃飯並不是太過困擾的事情,尤其是忙起來的時候,即使再怎麼愛吃,還是以先解解決完事情為主,隨便吃吃就過去了。
直到今天老師提起,我才知道師大夜市為什麼只賣衣服,背後是有很多複雜的原因的。
那位介紹泰國美食的同學介紹的很棒,講得我都餓了。但同時我也在思考,為何台灣的夜市很有名的卻不是台式料理呢?像是泰式料理,韓式烤雞,沙威瑪,和師大夜市有名的冰火菠蘿油等等,雖然的確台灣因為位置接收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但還是希望台灣能更看到台灣的在地美食。

李宜蒨
人們常常將現在的發展景況視為理所當然而不去探究背後的過程,像是這周的師大夜市,過去的我生活圈主要在汐止、內湖一帶,因此對於很少來過的師大夜市,就停留在學生們的愛地、很多服飾店可以逛,但我從來沒有想過師大夜市為什麼以服飾為主,就算有這個疑問也只是留在心中,沒有實際探究過,就像老師在最後跟我們說的,要對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情隨時抱有懷疑及深入瞭解的公民意識,不能只是順應時代的變化生活,單單一個在學校附近的夜市,就有很多值得我們觀察和質疑的地方。
在逛夜市的時候可以發現其實賣得很多東西都是外來的食物,我們可以思考,為什麼台灣的夜市卻不是賣台灣的特色小吃呢?有外來文化的融入固然是好的,但是會不會最後演變成本土文化被吞沒呢?
老師把師大夜市放在最後一週或許就是讓我們對最貼近自己日常的有所反思,流行文化在帶給我們表象上的享受和便利的同時,背後是否也存在一些蓄意操弄,扭曲化了呢?

郭達晟
夜市這個文化跟我們台灣人息息相關,但對於夜市的看法會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同而差很多,就像老師提到如果你是住在夜市樓上的人,房子內每天充斥著滿滿的油煙味,那你能忍受嗎?這個問題我也感同身受,每次去逛夜市的時候,一方面開心之餘,但我也會擔心說這附近的住戶會不會不堪其擾。師大夜市的興衰呈現了很多現在的社會問題等著我們去思考和探討,感謝這組同學的報告,很喜歡介紹夜市歷史的那一段,帶給我許多新的知識。

楊子賢
我個人是蠻喜歡逛夜市的,然而對於臺灣的夜市文化,其背後的文化意涵與發展的由來並不是非常熟悉也不甚了解。
報告同學從夜市的起源開始介紹起,簡單說明是因台灣69、70年代的社會與經濟層面的問題進而衍生出此一文化,這也讓我對夜市的基本概念有了不一樣的定義。對於師大夜市的整個大概講的很清楚,也透過老師的補充,讓我更加了解這個離自己這麼近的一個小商圈。

吳思璇
這週提到夜市的歷史及師大夜市的興衰,讓我想起我和賣脆餅的老闆有過一段對話。在等待我的脆餅時,他向我描述了以前師大夜市有多麼的繁榮,光是他店家所處的這一條路上看見賣衣服的,以前也全是餐廳,但他相信歷史是會重演的,就如同他相信再過不久就能看到繁榮的師大夜市一樣。但在聽完老師及報告同學的解說之後,我感受到這事背後的原因其實很複雜,真的沒有這麼容易,也更切身地感受到老師在這堂課的最後叮嚀我們的:要時常對周遭事物抱持著疑問,畢竟就連這麼小的一個師大夜市,背後都存有這麼多我們未曾深入了解過的複雜因素了。

王蘋
這組報告讓我知道夜市的起源發展脈絡,因為我從來不會想過夜市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什麼時候開始興起,還有是為了什麼會有夜市,每堂課都在探討台灣的文化,真的是覺得台灣人很厲害很了不起,因為夜市帶給我們很多的娛樂,部會每天晚上無聊到不知道去哪,夜市裡面應有盡有真的不缺,可以填飽肚子玩個小遊戲,逛衣服店買衣服之類的,夜市真是我們台灣人的驕傲

蔡定筑
我一直很喜歡夜市這個台灣文化,所以很開心能夠聽到有關於夜市的起源,甚至在報告中出現與泰國夜市的對比。我也很喜歡老師說台灣夜市有一種台灣味,可能混雜了臭豆腐、炸雞排、藥燉排骨等味道,雖然稱不上香,但卻也不是一種令人反感的味道,甚至增添了一點「台灣味」。此外,他們的報告內容還說到,曾經的師大夜市很繁華,賣的東西很多樣化,但現今卻多半是服飾店,聽到這個現象時,我很難過,因為台灣的夜市最初大多都是以賣食物聚集而成的,但漸漸地在轉型,雖然我並不確定轉型是否為一件好事,但我並不太希望他轉型。最後,很謝謝這一組帶來精彩的報告,辛苦了!!

林威庭
夜市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文化,我有幾個國外的好朋友,每次和他們聊天聊到台灣有什麼有趣得人事物的時候,我總是一第一個想的是夜市,雖然很多國家都有夜市這樣一個地方,但在台灣夜市不只是夜市,而是很多文化創起來的一個部落,裡面有很多獨特的小吃,所以很多外國人第一次認識臭豆腐或是珍珠奶茶都是從這裡開始,也有很多台灣小遊戲,例如調酒瓶之類的
我是雲林人,在雲林幾乎一個鄉鎮只有一個夜市,而夜市大多都是在停車場而有小販入進,相對台北來說,都市和鄉下的夜市文化多少也有差異,而我剛上師大的時候就聽過很多學長姐們戲稱師大夜市是美食沙漠,而師大人都是吃衣服之類的話,經過了一年多下來我還真有所感覺,不過聽完了報告組的報告之後我又另外有所省思,師大夜市也是經過時間推移下才發展成如今的情況,若是我們拿以前師大夜市的情況來比,那可差多了,所以我們得想看看,在這樣時間流逝下,我們遭周的文化改變了些什麼。

王虹雅
這週的主題是夜市,全台灣到處都看得見夜市,有會吸引觀光客的知名夜市,也有家旁邊巷子裡的小夜市,老師上課說到夜市是和熟人去的,沒錯,每次逛夜市不是和家人,就是和朋友,一群人嘻嘻鬧鬧地走著、吃著,充滿歡樂的氣氛。而師大夜市最常就是和室友一起逛,不是找食物就是找衣服,但是因為食物真的不多,總讓我們很困擾,記得上次回高中時,我的公民老師和我聊起師大夜市,才發現她說的很多店現在都沒有了,也應證了老師上課提到的,師大夜市確實曾經有繁榮的時期!或許沒落的原因很多,但是時間在變化,一定會改變些什麼,就期待師大夜市在未來的樣子!
這也是這學期最後一個主題了,很高興能修到這堂課,從老師和同學身上都學到了很多,願老師、助教、同學們都身體健康、事事如意!

陳紹桓

身為一位台北人,雖然我已經大二,但去過師大夜市的次數寥寥可數。聽到老師說夜市之前的繁景時我有點嚇到,龍泉街居然也會被擠得水洩不通,真的是無法想像。我比較有興趣的部分在夜市沒有特色這裡,說實話,除了某些攤位是某些夜市獨有的以外,其他幾乎都是共同的,像雞排,骰子牛之類的,國外夜市就相對好很多,且他們是住商分離,沒有住商爭議的問題。我們這次的報告做的稍趕,有些東西沒有放上去,如住商爭議的部分,但還是感謝組長的Carry,讓這次報告有個完美的呈現。

劉懿萱
從高中開始我就很愛去師大夜市逛街,如今住在宿舍,師大夜市更是我每天吃飯和逛街、與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地方,但我卻從來沒有想過夜市發展的歷史以及曾經的樣貌。聽老師說師大夜市在過去是十分繁榮熱鬧的時候,真的是我意想不到的事。確實,近來師大夜市吃的食物選擇越來越少,而服飾店和鞋店等等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雖然我很喜歡逛衣服,但少了那些攤販也是件讓我感到遺憾卻又無可奈何的事。不過換個角度思考,若我身為師大夜市當地居民,想必也不希望得日日面對滿屋子油煙味的狀況,因此便造成了這樁棘手的兩難事件。也許政府可以進行夜市的重新規劃,將住宅區和販賣食物易人聲吵雜之處做分離。雖然需要花費鄉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我相信是值得去做的,期許師大夜市可以早日擺脫現今蕭條之景,重返過去的榮景。

簡郁宸
夜市這個議題,在我們家其實常常在討論。是的,10年前我是住在師大夜市旁邊的,師大現今是郵局全家的那條,當時都是紅磚牆。以前超常去師大夜市亂晃,人也很多,吃的也很多,對我來說是一種小確幸吧!我還記得以前早起去上小學的時候,師大夜市是我必經之路,雖然到了早上整條街到處是垃圾(真的很多),但有時可以撿到不少的1塊錢(由此可知當時人多到,就算掉了錢也聽不大到,又或者人多到不好彎下腰去撿)。如今卻面目全非......讓我有些難過......雖然早有傳聞,也看過新聞報導說附近民眾覺得夜市是嫌惡設施,又吵又亂又臭的,要他們全數遷出。也就是因為開始重罰那些小吃店,讓他們紛紛離開,才會導致師大夜市變成只能吃衣服和夾娃娃了......讓我們師大現在變成美食沙漠,苦不堪言啊......而且這裡的食物價格也令我害怕,和其他地方差好多呢!現在身為師大學生的我也要好好想辦法守住自己的錢呢!

李尤

原本逛師大夜市都是不帶腦的,哪裡有好吃的走到哪裡,哪裡有好逛的自然被吸引。直到經過這後課堂的討論,才認識到原來我們每天生活在其中的師大商圈隱含了這麼多秘密。好幾年前,姐姐在師大夜市裡的漢堡店上班,當時來探班時印象很深刻有看到許多抗議噪音、擾民等的布條,同行的長輩也在感嘆師大夜市如何今不如昔、如何日漸落寞。但直到現在才明白,一個商圈的繁榮與落寞隱含著多少社區甚至政治議題。印象深刻老師說的她的「最帥里長」好友,如何辛勞地奔走於各里之間,協調溝通期望讓大家都有個舒適的社區環境。在享有便利和購物進食的樂趣時,我們應當感謝,有許多為社區努力著的人在幕後默默連起這一切:)

郭伶伊
我的家鄉:台南,的夜市和其他地方很不同,應該說,我第一次到其他縣市的夜市時,就覺得他們很不同。
台南的夜市都是固定在同一個地方的,並且只有在特定幾天才會有,但我第一次到花蓮玩時,我和同學詢問了當地人某知名夜市當天有沒有,卻被當地人以詫異的眼光看著,並且回應:「夜市不是每天都有嗎?」當下覺得頗有不同縣市間的差異,後來才知道,原來許多地方的夜市,都是聚集在街道巷弄間,有小攤販,但大多數還是原先就在那兒開張的店鋪。

台南的夜市是不同的小攤販聚集在一個地方,長大到了台中、台北,其實我還是最喜歡台南的夜市,大大武花大武花,或許都是相同的小攤販跑來跑去,但每次在許多攤販中找尋熟悉的味道,就覺別有一番味道。

廖茹芳
之前聽現場老師分享,他們以前都在師大後門的路上覓食,當下總覺得不可思議,但課堂老師介紹後,才了解當初的盛況是此刻的我無法想像的。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店家的秘辛和經營不易。老實說,對於我來說,除了家鄉的夜市外,師大夜市是與我最有連結的夜市了,甚至大學的生活圈就在這裡,滿足了我許多生活上的需求,但在食物方面真的可惜很多,愈來愈不像夜市而是一個商圈。不過,我想夜市對於許多台灣人心中,應該是不同時期回憶的存在吧!因為逛夜市的當下通常是快樂悠閒的,所以擁有許多美好的回憶在夜市裡,而且在不同時候、不同的夜市中都會想到不同的人。除此之外,夜市對於台灣人確實是覓食的好地方,有時路上店家不多的時候,有夜市這個選項確實讓我們增加很多選擇,而且充滿著許多台灣的特色小吃,大大滿足口腹之慾。

廖庭煒
因為本身就住在台北,且家裡到師大這邊算是相近,所以對於師大夜市並不陌生,也曾見過其繁榮熱鬧的景象,只能說物事人非阿。經過這次報告,我們可以清楚知道為什麼師大夜市會落寞成為今日這樣的模樣,在店家跟附近住戶的立場不同相抵觸下造成的,以店家立場來說,他們是想要賺錢,但是在住戶立場,他們想要安靜且有乾淨的環境,在不能兩全其美的狀況下是真的沒辦法,只能取決一方。若能給住戶一個可以讓他們享有他們想要的環境,我覺得若夜市有時間限制或是減少油煙和吵鬧的機會或許就有不同的情況了。

陳貞曦
以前國中的時候有來逛過一次師大夜市,當時印象中有吃的有喝的,人潮也很多,而大學進大師大後再去舊地重遊,卻發現現在相較於過往變得冷清許多。依稀有印象高中時曾看到關於師大夜市居民與商家的拆遷爭議議題,當時看到的報導多是從居民的角度出發,訴說攤販所造成的油煙汙染與人潮噪音,因此當時我心裡也默默為這些居民支持著他們捍衛自己居住品質的權益。到這次課堂上才實際想到,其實這個議題牽涉到許多人不同的觀點,從房東、從師大學生或是政府以及觀光客又是怎麼看待這項議題的?對當時生為觀光客的我來說自然是希望可以有更多販賣食物的攤販,但觀光客之於夜市的立場就像老師說的只是一夜情的對象,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只要享受夜市帶來的消費娛樂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而留下的垃圾與髒亂則由當地的居民承擔。而房東在其中也擔任著相當弔詭得角色,他是實際擁有權力的人,但是他可能並不住在師大夜市裡,藉著租賃契約坐享著高額租金,也使的小額營利的食物攤販無法承擔成本,因此師大夜市越來越多高單價的衣服零售商進駐。只能說在師大夜市的爭議中每個人都希望可以爭取到自己十足的權益,各方人馬各說各話都沒辦法真正聽進去他人想表達的是甚麼,也無法找到一個大家都滿意的解決方式,因此最後雖然使許多攤販退出師大夜市的市場,看似居民贏了這場戰爭,但其實好像任何人在這場爭議中因為各執一詞沒有任何人成為了贏家。

謝松穎
真的是聽完這組同學的報告以及老師的補充之後,才了解這麼多有關於師大夜市的歷史,才了解為什麼現在的師大夜市會只有夾娃娃機店和賣衣服的,真的覺得非常的感慨沒有機會可以看到這樣的景況,我認為師大夜市衰落的例子真的值得我們深思,我相信這樣的情況人人都不想看到,因為沒有落實住商分離,而導致雙方的不愉快,最後形成這樣的狀況,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夜市與周遭環境的交互關係、夜市所帶來的壞處,要如何去避免、解決,應該是政府要努力的方向,畢竟夜市在世界上真的是少有獨特的文化,而在台灣更是蓬勃發展,帶來很多的觀光效益,若是能有效清除或是管理這些噪音、垃圾、油煙問題,住家與商家能夠和睦共處,那麼對台灣的觀光產業肯定是很有益處的。另外報告中提到的另外一個問題我也很有感觸,那就是夜市的同質性越來越高了,透過加盟而進駐夜市擺攤的攤販太多了,像是火焰骰子牛、濃起司章魚燒,這些店家全台各地的夜市都可以看到,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士林夜市更是認真的數過,整個士林夜市就有8家的火焰骰子牛,真的是非常的誇張,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若每個地方的夜市都賣著一樣的東西的話,那就沒有人願意跨足其他縣市去消費了,所以我認為台灣的夜市文化雖然根深蒂固,但如今卻是越來越岌岌可危,要如何讓夜市繼續發展,著實是政府與商家的共同課題。

陳瑾儀

夜市和台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說是台灣文化的代表,在經過這週的報告之後,對於夜市和國家民生、經濟的連結有了更深的體會。尤其是在這門課學習到了看事情的角度要從各個立場去切入,才能從很多層面去了解事情,進而得到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討。以師大夜市為例,從商家、居民、觀光客還有政府的眼睛去看,都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我想,很多事情都不是那麼絕對的是與非、對與錯,所以如何在其中扮演權衡的角色,平衡彼此的利益,是政府的官員或是身為決策者時要思考衡量的。

楊璦寧
雖然是台北人,但第一次對師大夜市比較有印象還是因為師大夜市-居住正義的新聞事件,之後再去師大夜市就跟想像中,傳說中的美食聖地很不一樣了。經過老師的介紹才知道許多其背後的故事及不同團體的各自想法,其中讓我最憤慨的是政府,政府的工作之一不就是應該保障人民的各種基本權利,居住權,工作權...當有不同人民之間的權利衝突,這時候當然正就是政府該發揮人民公僕的義務了,應該要好好規劃,怎麼同時保護商圈又減少對居民的打擾!

林晏甄
來師大之前,常常聽老師說以前師大夜市有很多的小吃,但現在都變成衣服了。上課聽老師的講解後才發現原來很大的原因是店租如此高,所以衣服是最快回本的方式。看著宿舍外圍牆一幅幅的圖片,發現有好多的店家沒有看過,加上老師的回憶,才驚覺以前師大夜市是如何繁榮,現在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不過最令人難過的是夜市裡賣了很多外國的美食,卻很難找到台灣在地的小吃。台灣自己的夜市很少在地的食物,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但在店租如此高的區域,要賣平價的滷肉飯和陽春麵,店家也很難生存。前幾天去吃師大夜市的商家,他們說學生要放寒假了,他們的生意就要少很多了,就不在進貨某些食材。聽了其實內心是難過的,沒了學生,他們的生意大受影響。因此並非像其他店家寒暑假還能做生意,在師大夜市的店家除了極高的店租,還要承受寒暑假生意的冷清,真的辛苦他們了!

童春雄
2012年我來台灣學中文, 有梯田我的朋友帶我來師大夜市逛街、吃飯,3年後我在師大唸大學但怎麼覺得我印象中熱鬧的師大夜市怎麼變成這樣,沒有人群、沒有攤販、餐廳也剩沒幾間,整個夜市已經 變得一點都不像夜市了。聽了老師和同學那天的分享我才知道原因,因為夜市的吵鬧、油煙導致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變得很差所以才抗議、要求把夜市搬走,最後居民成功了,達到了他們的目標,這裡的房價應該也漲了不少,但過去這段掙扎的時間有人受惠也有人受害,受害的那些店家的老闆,花一大筆錢投資竟然得到夜市要關門了的消息,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無法接受,但是有什麼辦法呢 ? 沒有。

顧娟
感謝這組同學的報告,以及老師的分享。雖然我是台北人,但在進師大以前很少去師大夜市,也不太了解當時所發生的爭議,現在去師大夜市只有看到貼在住宅上的字條,且真的像老師所形容的:只能吃衣服,很難想像當時是人擠人、像沙丁魚一般,在上到這週夜市主題以前,就覺得假日就比平日人多很多了。因為居民抗議油煙、噪音等問題,讓許多賣食物的店家都無法繼續留在師大夜市;考量到租金及居民的抗議,選擇賣衣服則較為好,沒有油煙問題,一件賣出去就300以上,比較好賺錢生存,以前還有被騙租金的店家,真是辛苦他們了。




Week 16-27/12/2018-: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Week 16-27/12/2018-: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帶領討論助教:劉嘉峻
指定閱讀
陳玉箴,《飲食文化》,台北:華都文化,2015
顏秀芳,〈焦桐《完全壯陽食譜》與江文瑜《阿媽的料理》之比較〉,台北教育大學《咁仔店電子學報》,2007830(創刊號)taiwan.ntue.edu.tw/download.php
延伸閱讀
江文瑜,《阿媽的料理》,台北:女書,2001
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台北:二魚,2004
胡錦媛,〈食色經濟學:焦桐《完全壯陽食譜》〉,《中外文學》,第313期(2002)。頁9-26
Ritzer, George著,林祐聖譯。《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2002
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城市,2002a。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下)》,台北:田園城市,2002b
沈曉茵,〈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中外文學》,第31 (2002)3期。頁58-68
廖炳惠,〈食譜、香料、廚藝的旅遊〉,《中央日報》,20031222日。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課堂心得》
李宜蒨

這一週可以說是我最期待的主題,飲食文化!吃佔了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總是會典藏美食,還會分類區域,再找時間去嚐鮮。台灣的食物有很多,但是能代表台灣的又有哪些呢?報告組別有提到的像是牛肉麵是眾所皆知的食物,還稍微提到了它的背景,但是就像是老師所說的,各種食物的出現也造成了價值觀念的混淆,常常可以在招牌上看到標榜台灣特色美食,或是某地限定,只有一兩家時,人們會更加珍惜,但是當每一家都為了行銷的利益而氾濫時,就會將文化的價值扭曲了,這是我有意識以來很深的體悟。
我很喜歡老師在總結時提到的像是英格蘭裙子的由來,或是牛肉麵的出現以及現在的現象,還有一句很深刻的話,「不需要別人依照制式的標準來評鑑自己,我們自己就可以評鑑自己」,在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家餐廳是米其林幾星,由於人們往往會透過那個評分標準來挑選餐廳,因此業者也就盲目的爭搶等級的進步,失去了對於食物的尊重和將食物做好的初衷,這就好像我們以成績來評斷一個人,人們盲目的追求名次,造成了不快樂的生活者,也失去了求學的意義,這算是這個主題很深的省思。聽老師分享在異國對食物的體會真的很有趣,謝謝老師的分享!

郭達晟
這週的主題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報告的同學有提到了幾個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其中一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這物價不斷上漲的時代,到底是該漲價維持高品質的餐點,還是要維持原價甚至在壓低售價讓民眾滿意,卻縮減餐點本身的質量?」這個問題我也很常思考,這個問題總是很難取得平衡,不管價錢訂為如何,總是有人不領情,我個人覺得一分錢一分貨,花得少就不要奢求太多,想要有更多的滿足就花多一點錢就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感謝這組用心的報告。

楊子賢
感謝這組同學帶來相當精采的報告。我本身對這個主題也很感興趣,透過同學的介紹,我才明白有許多台灣的飲食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不論是牛肉麵、珍珠奶茶、八大菜系..等都有論及也非常簡單扼要。另外,很多不解的迷思包括月亮蝦餅、瓦城餐廳、以及老師補充的德國豬腳等弔詭的文化也有了解答,進而帶出不一樣的想法和回饋。最後,我也能感受到這組同學的用心之處在於,從最一開始以時間軸劃分並緊扣主題,接著透過文學及電影的面向切入主軸,除了部分內容能引起共鳴,也讓整體變得更富含學術意涵和氣息。
 陳彥妤
飲食毫無疑問的是人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事,但和以前不同的是,以前的人可能在吃的時候會在意他是怎麼做的 由來是甚麼,並且會堅持去發源地或者是最有名的店。但在現代的社會,大家的腳步越來越快,在吃的時候常常只想著要填飽肚子,而忘了細細品嘗中的美味,店家也發現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改變,因此也越來越多店家以「快速」吸引消費者,就這樣社會進入速食的時代。漸漸的從速食變成主打便宜又大碗,通常有這幾個字的都是許多學生或者是小資上班族的首選店家,但當然了,因為便宜所以弄出來的東西也會太複雜,而且大多是那幾樣,在一旁比較精緻有內涵的店家可能因為架太較高,而招不到客人,因此倒閉。這樣的情形會導致,ㄤ有意天,大家都有比較多多餘的錢想去吃一頓比較好的餐廳時,就會沒有了。
林一方
在還沒聽這堂課前,覺得台灣的飲食文化就是珍珠奶茶或夜市小吃這類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不解為何還需要特別介紹?但是聽完報告組的深入解說和老師的經驗分享,讓我對「台灣飲食文化」有了不同的想法和家鄉的親密感。台灣的飲食文化其實含有非常多元的融合,而且每一次的融合都能創造出令人驚豔的效果——台式美味。不管是日本拉麵還是德國豬腳,經過台人的處理,都會變成一道道料多味美的佳餚。而這樣特殊的文化融合與再造,也體現了國人富有「彈性」的待人處事態度。誠如老師所說,這一切或許都可以追溯到歷史脈絡的變遷,因為沒有無人過問的國族選擇權,導致台人必須熟於改變和適應各種外來者(侵入者?),而後漸漸地把此態度反映在日常生活層面上。然而,既使感覺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但實際表現出來的樣貌又是非常可親而柔軟的。這樣矛盾的反差感,是我們刻意造成的結果?亦或是一種心理的掩飾機制呢?
林若同
這組介紹了許多異國料理與台灣飲食文化受到的影響,許多料理都開發了「台式」口味,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日本料理在台的口問不一樣,因為去過日本,可以很清楚的比較出台灣的日本料理與在日本吃的日本料理味道上的差別。還有瓦城不在泰國,月亮蝦餅不是泰國菜,我是聽了報告後才知道,沒想到他們竟然都不是泰國的,都是文化傳播後所融合的。聽完報告真的覺得非常有趣,不只是因為飲食與生活密不可分,更因為介紹了許多原本不知道的事,還有傳播媒體帶來的影響,都是十分重要、有影響力的事。
蕭婷云
民以食為天,以前我不曾深入了解台灣的食物有什麼特色,或是菜色有什麼緣由,只知道台灣是個充滿各式小吃的寶島。但經過這堂課後,我了解到台灣飲食文化的變遷,從本土美食到開始有日本、外省美食傳入,甚至是變化出很多因為外來文化所創造出的美食佳餚,如台式牛肉麵和月亮蝦餅。報告組除了介紹菜系的演變及背景外,也帶領我們看了一些飲食文學及電影,讓我們多加見識他人對於美食介紹、口感的詮釋,讓我本來就對美食有高度熱愛外,又更加了解了台灣飲食的多元文化性,未來,我想更深入了解這獨特的飲食文化。

陳紹桓
飲食文化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許許多多的外來食物,加上我們自己特有的特色小吃,讓我們每天在進食時能有不同多樣化的選擇,但在飲食文化中,很多也是經過文化融合或文化創新,比如摩斯的米漢堡。又或者老師上課所舉的德國豬腳,在德國是水煮的,到台灣後就變用炸的,都是為了能符合台人的口味所作的文化融合。感謝這組豐富的報告,能讓我更了解飲食文化

林威庭
今天所報告的內容跟我們生活中是極為息息相關的飲食文化,其實飲食這種東西是相互一直影響到至今的,我們的飲食方式非常多元化,很多佳餚經過了各種文化的薰染之後發展成至今的模樣,而同學也給了我們些蠻重要的問題讓我們去思考,在這個物價一直不斷上漲的社會裡面,我們是該漲價來維持品質,還是維持價錢來降低食材的品質?吃總是不離開我們的生活,但吃得好不好又是一個很重要的學問,深入探討我們飲食文化會發現很多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故事,例如其實我們一直在說的月亮蝦餅並不是來自泰國,而是台灣人發明的,我們都可以從飲食文化發現自己本身的價值。
最後老師在課堂裡面所討論到的德國豬腳和蘇格蘭裙,德國豬腳也是經過了各種改變到台灣才會從烹煮方式水煮變成炸的,蘇格蘭裙並不是真的蘇格蘭人發明的,其實我們並不是要執著於去吸收更種多元的文化,或是界定很明確的界線說什麼是來自自己的國家,而是在經過文化的洗禮之後,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屬於自己文化的核心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姜怡君
臺灣人真的很喜歡吃,對吃的特別熱衷。有些外國朋友來台灣都會討論要去哪裡哪裡玩,而臺灣人最常討論的問題就是要去哪裡哪裡吃。我曾看過一個電視節目邀了很多外國人與台灣人在談論旅伴,其中有一段讓我蠻印象深刻的。有個外國人說他很不喜歡跟臺灣人一起旅行,特別是帶他在台灣玩的時候。因為台灣人永遠都在吃,而且吃完就累了想睡了,他們想出去玩,看山看海,不想去哪裡都是吃,一直吃一直吃。然後有台灣人就反駁說來臺灣就是要吃了啊!這些東西你們一定沒吃過… 從此可以看出來台灣人真的很愛吃,同時也對自己的飲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肯定、自信,與認同其具台灣的代表性。
台灣人民混雜的特性不僅表示在歷史上,族群上、語言上,還實踐在飲食。因此台灣飲食確實是很有趣且能多方向探討的主題。
另外,老師在最後說的全體制度的麥當勞化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蔡旻蓉
我是這週報告西方凝視—台北米其林指南的同學。這次準備報告的時候,除了看了很多看起來很好吃的食物照片而感到肚子餓以外,也讓我去思考了台北米其林指南對台灣的意義。因為時間緊迫,無法向大家完整闡述台北米其林指南對台灣的正負面意義,有些可惜。想在此詳細的和大家說明:
米其林就像美食界的奧斯卡獎一樣,如果餐廳拿到了米其林的星星 就等於是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因為米其林是最受世界大眾所認可的美食評鑑權威,很多人會慕著米其林的頭銜而來。
台北米其林指南在2018才公佈了第一屆的推薦餐廳名單,這對台灣的餐飲業有很多正面影響,很多人都期望米其林登台之後,能促使台灣美食登上國際舞台。也有人認為米其林評鑑能夠帶動台灣的觀光產業,或是驅使台灣的廚師為了得到星星不斷精進自己的廚藝。
可以從2018年的台北米其林得獎名單裡面發現各個國家的美食:像是粵菜、日式料理、西式料理、港式料理、杭州菜、甚至連法式料理都有。我想可能是台灣的整個歷史脈絡、殖民背景,或是複雜的、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口組成,才讓米其林在評鑑的時候,將這麼多不同地區的料理都納入了得獎名單。從這個得獎名單,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台灣餐飲業擁有非常多元的面貌。但就如同老師說的,台灣人只要走出自己的路就行了。米其林星星只是一個評鑑的標準,不一定完全客觀。台灣人就是有台灣舌,喝著台灣的水、吃著台灣的米,台灣的食物超讚!

廖珮雯
經由這組的報告,我了解到,臺灣許多的名菜,都融合了外來的料理,尤其是歪外省八大菜,可以看到許多臺灣菜的影子。以前的飲食文化,還有階層之分,但回到現在來看,我們現今許多愛吃的菜,都是當時平民階層的美食。飲食文化戰一個國家很大的份量,從飲食文化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習性和基本的知識,就像,四川的東西特別辣,因為他們那邊非常的熱。以往我們重視的是料理本身的美味,我們經由自己的味雷去辨別這道菜到底是否是道好菜,但現在這個網路時代,我們在品嘗一家餐廳前,都會先看看網路上的評論,若負評許多,我們常常會直接決定不吃亦或著直接認定他不是一道美味的料理,味雷已經被商業化,許多餐廳也很容易生存不下去,亦或是曇花一現,或許我們應該試著正視這個問題。

簡伯霖
民以食為天,台灣又是以小吃著名的國家,當然是相當重要的啦
這組討論的議題相當地廣泛,還以電影飲食男女講述食和欲之間的關係
食色性也,這句話果真是真理
原本以為這只是介紹地方美食的主題罷了,沒想到討論的範圍這麼地深又廣呢~

廖茹芳
我很喜歡這週的報告主題,民以食為天,生活中缺少不了飲食,但常常吃得很沒概念,也分不太出差別。台灣是一個擁有多元美食的地方,因為有不同的族群,所以有異國美食和地方特色食物,甚至南北口味也差很多。而在小組介紹中,我也慢慢知其所以然,好像能分辨不同菜系的差別,或是地方菜色的由來、做法,讓我在之後不再一無所知的吃,除了知道不同料理的特色外,在吃的同時也知道背後的緣由了。

施沐恩
很喜歡這周的主題,也期待已久~~
因為本身的科系和吃很相關,也覺得台灣跟美食拖不了關係。在台灣,吃就是文化,文化也就是吃。但其實裡面還有歷史人文等價值的影響,才會有現在的樣子。許多電影也和飲食文化有很多的相關。
這組同學很詳細的介紹,台灣各種吃,離台灣附近的各種吃,不論是日式還是中式港式,都有很不一樣的樣子!台灣真的是很方便的地方,在各處都可以吃到想吃的食物。有很多特色是綜合起來而產生的食物,令我意外的月亮蝦餅竟然也是!我覺得有很多食物也等待我們持續開發,持續地進行異國文化統合。
因著科技的興起,網路的發達,IG的影響,美食也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因為如此,我們就會參考很多的網評或是五星級的評價,但始終我們會吃的,依舊跟我們自己的喜好還是佔很大的關係啦!

郭伶伊
飲食於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是在老師為本周主題做了開頭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有些異國料理一直被我們「誤會」,默默成為其他國家的特色料理。
這周我很印象深刻的,是在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的時候,老師說到「好像甚麼料理加上的國際兩個字看起來就比較厲害」,聽到的時候會心一笑,不過仔細想想好像真的是如此,「牛肉麵」在台灣很有名,但是舉辦了讓眾多攤販聚集在一起的牛肉麵節,到底「國際」在哪?還是只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次的參加呢?
不同國家的料理能讓人感受到很巨大的差異,但其實在小小的台灣,不同的縣市也有不同的飲食文化,身為台南人,常常被說食物很甜,或是被問早餐是不是會吃肉粽...等等等,真的是非常困擾呢!台南的食物真的一點都不甜啊!

劉子綾
做為一個小吃貨,我對這週的這題相當期待。
我很佩服地一點是,這組境幾乎沒有具焦於台灣的夜市美食,因為台灣很大一部份的美食就是在夜市,它們不但避免掉了和下週的重複問題,還提到很關鍵的一點,那些我們一直以為當地特色其實並非來自那裡,或是我們在台灣吃到的,並非真正的外國味道,而是融合過台灣味的異國美食。例如月亮蝦餅、瓦城餐廳、德國豬腳,又包括老師說到的蘇格蘭群。
關於米其林餐廳來評價台灣的餐廳等級,我覺得老師提出的,讓我想到老師在前幾堂課說過的,難道我們就只能由別人評價來評價自己嗎?都先對自己的事物先抱持負面印象,而其他國家來報導時就開始吹捧那項事物,我們應該又自己的一套評分標準,而不是將自己建立在他人身上。這點也同樣反思於我這組排隊與血拚中提到的盲從。

陳偉華
沒想到簡單的吃並沒有那麼簡單,不單單是好吃、吃飽而已,重要的是吃的東西背後的文化淵源,而且不只是簡單的演進,而是經過傳播、融合等等過程,才有現在的飲食文化。但我認為現在連鎖的餐飲業較容易生存,除了一些比較有特色或是老味道的店家能夠生存,其餘的店家實在很難生存,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大家的口味都越來越像,還是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而追求快速方便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吳思璇
這組的報告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提到外國菜引入臺灣後會變成屬於我們臺灣獨特的口味!我從來不知道我去泰式餐廳必點的月亮蝦餅竟是臺灣才有的泰國菜,而瓦城竟然也不在泰國,同時,一解了我去日本吃一蘭拉麵時認識的拉麵跟在台灣的拉麵不同的疑惑,但這都是文化融合的具體表現。另外這組也有介紹了外省八大菜系,老實說我看起來是有那麼一點眼花撩亂,因為我其實不知道有分這麼多菜系,但在解說完之後算是對它們有深一層的認識了。

王蘋
這組報告讓我知道很多菜都是來自於台灣的頭腦及手藝上面研發出來的,最讓我印象深刻是老師說很多食物到了台灣經過台灣人重新組合後變成我們台灣味的食物,覺得我們台灣人很聰明很有天分,台灣人獨特的味道以及烹飪方式都是我很認同的,像老師說A+B會=C讓我真心認同,雖然各國飲食文化與認知不同,但我還是願意去嘗試各國不一樣的食物,這樣才可以真的去做比較

蔡定筑
我特別喜歡這週的主題,或許是因為我是一名吃貨吧!!所以當我聽到這週的報告內容時,很開心卻也發現一些存在於臺灣飲食文化的問題。我們時常能在臺灣的街道上看到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異國餐廳,但是當我們進去以後,卻發現有些餐點其實並不是那個國家的菜,而是融合了台灣的味道,甚至是透過兩種文化的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菜色。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可能會開始對於臺灣的飲食價值產生混淆,所以當我們接觸一個新的事物時,必須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為唯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因為社會這個大染缸,而造成我們價值觀的混淆。最後,很謝謝這一組精彩的報告,辛苦了!!

王虹雅
這週的主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飲食是我們每天的例行事項,而在這組還沒報告以前,我不知道原來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中,與八大菜系有極深的淵源,另外一些由台灣人自己發明的台式料理,我也都沒有研究過,飲食裡的學問博大精深啊,看來下次吃飯時要留意一下了,處處是驚喜!
謝謝這組的報告同學,透過你們的報告,讓我對飲食這方面有更深的了解!

呂孟哲
我是這周報告的組長,辛苦了各位組員也感謝同學們認真地聆聽。
因為時間的因素,在結尾的時候僅節選了與課程大方向比較有關的部分做說明,但有一點我自己觀察到,也特別想要和老師同學們分享的部分,就是「當代的美食書寫與城市」這一部份。
在這部分我觀察到兩個面向,一個是當權者經常以在地美食作為城市行銷的論述主體,有名的像是課堂中有提到的「臺北國際牛肉麵節」、「屏東東港黑鮪魚季」等等,但很多時候會令人納悶這些食物究竟與城市或地方有什麼樣子的關係?我會認為這個現象凸顯的是臺灣對於城市行銷的想像仍不夠寬廣,食物是日常生活的必需,也最有可能吸引到觀光客的注意,但也可能是最膚淺的行銷方式。我們很難從被行銷中的食物感覺到城市的底蘊,但從報告中可以看到臺灣的食物都有他獨特的發展過程,或許未來政府或民間團體也能更重視這一塊。

此外,針對個人對美食的書寫的部分,我會認為是這可能是形塑一個地方認同的方式之一。當有一個人在自己的社群媒體放上了一個美食,周圍的朋友可能會為了「和他們吃一樣的」來彰顯對朋友的認同。而在這個擴散當中,「打卡名店」的形成也成為了我們理解一個城市或地方的方式,而「有沒有吃過什麼食物」成為了辨識個體與地方/城市連結的緊密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面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研究討論類似的文化現象。

簡郁宸
身為一個吃貨,這週的議題我非常感興趣呢! 我一直覺得台灣真的是異國美食大雜燴的地方,真的應有盡有。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瓦城不在泰國,月亮蝦餅也不是泰國菜(!?這些都令我跌破眼鏡!原來有很多食物都是多元文化影響而誕生出來的,並非和我們既定所想的一樣,原本就存在這些菜餚。這令我不禁一想,我每天吃的菜中,究竟參雜了多少個國家的文化特色。食物和生活密不可分,聽完這組的報告後,讓我對飲食文化大開眼界呢!

廖庭煒
這次報告算是我流口水流最多的一次,可能我特愛吃的,是標準的吃貨,怎麼忍受美食當前卻吃不到痛苦。在台灣歷史上受到多元文化影響下,飲食文化是多元文化下產物,特別在台灣裡飲食佔在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聽許多長輩說吃飯皇帝大,由此可見。不過從國民政府來台的飲食文化,我覺得蠻有興趣的,因為很多都是我鮮少接觸過的領域,但是經過報告組介紹大概能知道一些他們特色和差異,增長一些對台灣飲食見聞。關於國外飲食的謬誤,像是瓦城的例子,也誤會他是泰國的一個地方,原來是緬甸的,想起來卻是非常好笑的事。

陳貞曦
第一次知道原來泰國菜並沒有月亮蝦餅,而是為了配合台灣民眾而研發出來的料理。這也反映出了台灣社會是一個多元融合的文化,泰國或是他國文化到了台灣之後隨著文化碰撞而結合產生出第三種文化。也可以說是台灣民眾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所培養出的彈性與包容力,但是隨著東南亞居民的移入以及在中國、韓國文化的興起,屬於台灣自己的文化又是甚麼呢?我們有好好在學習自己的母語或是傳統嗎?在越來越多元的社會架構下,屬於我們自己本土的文化是不是正慢慢凋零逐漸式微,而我們又該如何界定自己經歷多次殖民政權轉換後現在在文化上的定位。

王昱媗
文化的交融是奇妙的。有時強大的文化會取代弱勢的文化;有時則會相互交融。
台灣的美食便是最容易見證文化融合的產物了吧!
像是充滿了貢丸香菜的日式拉麵;甜甜的南洋咖哩;加上熱帶水果風味的披薩...
然而這樣的融合,是增添了美食的風味,還是入侵了台灣的傳統呢?正如同什麼時候我們的早餐開始吃麵包土司和拿鐵?我們應該忠於中式早餐嗎?但若我們固守著原本的飲食,又有機會吃到如此多樣融合異國菜色的料理嗎?...難道文化,還是正統的好?

以上是我在飲食文化課堂所得到的反思。雖說文化不分貴賤,但某種程度上還是會覺得應該要支持自己國家的文化。我認為文化的變遷是難免的,飲食習慣也隨著時代改變著。也許變遷對每個時代來說都有它的意義,就像珍珠奶茶出現後,手搖杯也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所以我想,與其去阻止文化的融合以維持正統,不如去發現每次文化變遷的價值吧!

謝松穎
我覺得這一組報告的很好,針對飲食文化這個議題從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很多層面都是非常有趣的,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月亮蝦餅不是泰國料理,而瓦城也不在泰國這個部分,隨著人口流動,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互相流傳,而各地又將不同的料理加上在地化的口味,最後又創造出不同風味的料理,我最有感觸的食物就是拉麵,以前就很喜歡吃拉麵了,但就是一般路邊可能常可以看到的台式拉麵,到了高中有一次同學帶我去了在忠孝敦化那附近的一家"鷹流"東京醬油拉麵,我才深深體會到台式拉麵和日式拉麵的差別,他們的湯頭非常的濃郁,濃到湯幾乎是會稠稠的,麵吸了湯汁後也是十分入味,但台灣的拉麵湯頭就較為清淡,為了講求速度有些店家也只使用油麵,麵條就沒有什麼湯汁的味道,和日本正宗的拉麵真的是差異很大的,但這就也變成了台灣獨特的拉麵文化了吧!另外從文學、從電影的部分切入我也覺得很棒,就除了介紹這些料理以外,真的深入了台灣的文化層面去探討,很喜歡這組同學的報告!

張甄凌
臺灣真的是民以食為天,雖然不同國家從飲食上可以反映出不同文化,但臺灣有很大一部份來自食物。但其實我們平常吃的,很多都有歷史淵源,今天組別介紹的,有些是我已經知道的、有些則不知道。像是月亮蝦餅竟然是台灣人發明在泰式餐廳賣的,那如果臺灣有一家餐廳沒有賣月亮蝦餅的話,台灣人可能還會說你們不道地呢。不過我覺得發明的人真的很厲害,因為台灣人真的很愛吃。被發明的傳統,我認為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尤其是把外國的菜變成台灣人可以接受的口味,雖然可能沒辦法吃到最道地的,但畢竟你是在台灣啊,也要因地制宜的配合一下吃些臺灣人的台式泰國菜。

顧娟
我是這週報告的同學之一,負責的是戰前:閩南、日式料理的移入,看了陳玉箴的《飲食文化》後更了解了各階層不同的飲食,以及台灣飲食文化的變遷及特色;也在侯巧蕙的〈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中,了解到日治時期帶給台灣飲食文化有何轉變,尤其是開始食用牛肉的轉變,原來日本原本並不食用牛肉,是因明治維新影響而開始接受,最後再傳到台灣的;也感謝其他組員分享牛肉麵和月亮蝦餅的由來,及其背後的混成飲食文化。






Week 15-20/12/2018: A-Bian Doll, Call-in Show, Red-Shirt Army and Sunflower Student Movement(扁娃、Call-in 節目、紅衫軍、318太陽花學運)

Week 15-20/12/2018: A-Bian Doll, Call-in Show, Red-Shirt Army and Sunflower Student Movement(扁娃、Call-in 節目、紅衫軍、318太陽花學運)帶領討論助教:劉嘉峻


指定閱讀
莊佳穎,《阿扁的異想世界》,台北:前衛,2004
劉定綱編,318佔領立法院:看見希望世代》,奇異果文創,2014
延伸閱讀
葉柏祥,《這些太陽花學生教我們的事》,費邊社文創,2014
Shih, Fang-long. “The ‘Red’ Tide Anti-Corruption Protest: What Does it Mean for Democracy in Taiwan?”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Vol. 1
  ( November 2007): 87-98
周慧玲,〈現場節目與台灣焦慮〉,《聯合報》,第37 版,19991028日。
陳登翔,《談話性節目的觀看邏輯:「新聞挖挖哇」觀看者的個案研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課堂心得》

施沐恩

從一開始老師給我們看的影片,老師說可以有脫口秀節目的國家,相對於其他的國家,開放很多。讓我再次看到,台灣人民的自由性,但是真的有夠自由嗎?台灣的政治消費型態是如何?其實在這堂課之前我並沒有很了解。
說是政治冷感好像也不完全正確,畢竟我們在某個程度上還是有在關心目前的局勢,只是沒有表現出來而已。政府的確也很聰明,也能說台灣的特殊現象吧,我們的政治似乎沒有那麼有距離感,每個人都能像藝人一樣,選舉就像選秀,要發揮一技之長來表現自己的不一樣。不像是日本,政治人物都會特別的嚴肅。我們甚至還會出周邊商品,刺激經濟,也打造曝光率,真的很特別!而且也很厲害!不像美國,反而是以買紀念品來洩憤。
這是這學期最嚴肅的話題,不過也的確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台灣文化沒錯,很謝謝報告的同學給了我們那麼完整的內容呈現,而且分秒不差的完成報告!辛苦了!

郭達晟
這週的主題非常吸引我,從以前我就對這些歷史非常有興趣,也很感謝這組用心的報告,帶我們了解那些不能被遺忘的過去。以前就很常聽爸媽講說以前的台灣是如何如何,但身處在這個時代的我很難感同身受,透過很多網路資料,之前也有去查閱相關書籍和觀看一些紀錄片,才知道這個時代的我們有多麼幸福,每個時代的難處不盡相同,也許我們現在會抱怨薪水太低、房子難買和養不起小孩等等,但至少我們不會有以往白色恐怖、戒嚴時期的恐慌,不用煩惱哪天突然就被抓起來了,我們應該多珍惜當下的幸福,也要去理解以前的時代背景是如何。

林晏甄
一開始看到這個主題對我挺反感的,因為政治的複雜性讓我不太喜歡這個議題。但是看到這組的報告及老師的引導後,我發現其實我們還是可以以一個不一樣的角度來看政治。台灣的政治節目常常偏頗某方,議題的設定及來賓的言論會將觀眾引導到他們所支持的一方,因此懶得看新聞民眾,看政論性節目的分析後,就以為整件事情是這樣的發展。所以我覺得中立的政論性節目或新聞是台灣漫長的發展。再來是學運的部分我覺得他們報告的挺好的,加上老師的講解讓我們更了解事情的發展。最後台灣選舉愈來愈會運用行銷手法來塑造形象,透過網路來表達他們政見,甚至和YOUTUBER合作,都是新穎的手法。讓選舉變得更親民一些,不太有嚴肅的感覺,不過這樣手法的觀感見仁見智,我覺得運用網路是一個好方法,但該如何拿捏分寸是一項新的考驗。

耿筠芷
剛好最近師大人文電影節有播出「太陽,不遠」。因為服一的關係就去參加了,事前並沒有對於這部電影有任何的先備知識,也不知道電影內容在說什麼。到場了才知道原來是在說太陽花學運。其實一開始我對於太陽花學運非常的不以為然,有一部分是我並沒有去理解他們的訴求和這件事背後的原因,令一個部份是我單純認為攻佔立法院這個舉動非常的不適合,還有一部份原因是家裡比較偏藍色,所以對於這次的學運有著負面的看法。但在看了這部紀錄片後,我對於整個太陽花學運有了部分的了解,也對於整個台灣的政治多了一點關心。剛好這週的主題讓我更了解除了學運以外,台灣整個政治的脈絡和特色等等。或許像我一樣對於政治不那麼關心的大學生,非常的多,認為政治黑暗、複雜等等。但,這禮拜的報告,我想會讓更多人願意關注台灣的政治,並投注心力。

姜怡君
政治消費是個很有趣的題目。臺灣政治生態我個人是覺得挺奇葩的。大概是受了中國儒家和道家的想法影響吧!臺灣人民同常分成兩派,一派是積極涉政,從事社運,改造社會,另一派是覺得官場黑暗,笑笑就好,選誰都一樣,順其自然。可能是受了美國與日本消費社會影響吧!臺灣人民覺得有些商品文化有利可圖就把它學起來帶進來,然後自故自地將兩方元素拼接了起來,再自故自地覺得很潮就消費了開來。這麼說起來台灣消費社會挺具後現代性的。XD 
我小時候我家人會跟我說:「政治很黑暗,不要碰政治。」漸漸長大後也開始漸漸認識政治,到現在觀察到不少政治意識很強的憤青與政治立場濃烈的年長者,自己也存在很多對政治的疑問與刻板印象。我不能說我很了解臺灣的政治文化或政治現象,但我感覺地到目前台灣政治仍是少數人在把持,多數人,那些老一輩的人,他們不會也不想太關心政治,他們唯一關注政治的時侯只有要持選票的那幾天。而年輕人抱著新的想法與一股腦的血氣方剛,在沒有經過黨的洗禮下,握不了大局,攀不上高位,最終磨潤在兩黨的操弄之下。 電視台穩定地消費著擁有同種意識型態的消費者,被消費者甘願被消費,借此以拉近與選民的距離,增加能見度。被消費者還會自己找話題搭旋風車,似是網紅、明星一般開直播、分享日常等等以非專業政治形象的方式刷存在感。在消費者、消費平臺與被消費者如此的交換循環下,政治即是商品,商品即是政治。政治也像是娛樂產業的一環,黨派是商標,政治人物是商品,消費者高興就買單,不高興就嫌棄個兩三句。簡直就像是在商品架上挑選想帶回家的貨品,挑好買單了,之後不管如何就是帳單全收了。
話說上課時講到太陽花學運攻占立法院被趨離,講到行政院長江宜樺,就好想講前幾天江宜樺以前教授的名義去台大演講遭太陽花學運學生闖入鬧事一事。學生這樣的行為你認同嗎?

楊子賢
對於《扁娃、Call-in 節目、紅衫軍、318 太陽花學運》這個主題,雖然我對於政治不怎麼感興趣,但與我生活相關的議題多少會有進一步的檢視,而我覺得現金政治文化大多走向一種消費心態,對於其真正的內涵,我們能夠再有更多的猜疑與省思。至於太陽花學運的相關內容,我認為這組同學報告的很詳細,我也比之前更了解其中的一些內容及事件背後的大概。另外,call-in節目的部分我一直以來都覺得這是台灣很酷的一項流行,雖然現今比較少看見,但多少還是有幾個電視台有此項節目,而且我覺得主持人真的口才要很好,有時候看著看著也會覺得很有趣,也很感謝這組同學的報告,讓我了解這項文化的背後意義與其價值。

林威庭
政治這話題對很多人來說好像是太過於沉重,但身為學生的我們,政治這東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上面政客所決定的每一個行動,對於我們的教育以及未來的工作甚至是現在的生活都有極大的影響力,然而我們總是避而不談,是我們對政治冷淡?
其他國家有脫口秀,來嘲諷當今社會的媒體或政府機關,台灣比較少出現這類的新聞,多是偏向比較嚴肅探討的話題,多是所謂的資深媒體人批評這件事,但是說老實的這多不符合我們學生胃口,我們容易因為大人總把事情看太嚴肅或對社會的黑暗面而不去看政治這一方面的東西,但這些都對我們很重要,總是還會有一群人在我們權益受到剝削的時候願意站起來,呼籲這群利益關係者一起為自己的權力發聲,我們的努力無非就是希望當今社會能夠多聽見底下人民的聲音,而不是只有在選舉期間開了一堆所謂的空白支票而已。

李宜蒨
雖然我是這周的報告組別,但是其實我對這些事件真的只有皮毛的認識,除了318學運之外,其他事件不是我的時代早就有了的,不然就是我還沒出生因此完全沒經歷到的。政治消費是最困難的一個主題,要報告之前不單單是要瞭解歷史背景,對於其發展過程的認識也是必須的,才能報告給同學正確的內容。很感謝老師的是,讓我有這個機會能去思考「政治消費」這四個字,沒有這堂課,這個現象的出現對我來說就是一個不會特別去關注的議題。
一直很好奇老師會用怎樣的方式來介紹這個主題,看到老師用有趣的影片來切入這個主題的時候真的很佩服老師,我們在準備的過程中連呈現主題的幾個事件之間的關聯和時代背景就讓我們傷透腦筋,何況是熟悉主題後用更有趣的方式來呈現,引起大家對這個議題的興趣。這雖然是一個嚴肅的議題,但是對於台灣流行文化這門課來說,政治消費的普遍化又何嘗不是流行文化的一種呢?謝謝老師的選材!

陳偉華
回想起當年的318學運,還只是國中生,每天轉開電視新聞,播報的都是學運的現場畫面,在課程一開始老師提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很多人把學運現場當成打卡聖地,我想這些人有別於議場內的領導人物,那些領導人物是真正關切議案的內容,爭取自己的權益,而那些打卡的人把參與學運當成一種流行,向別人炫耀自己去過現場,失去了去現場的意義,也將這事件當成一種可消費的文化。call in節目、各種政治人物的娃娃、貼圖,也都是現在的政治消費,而且觀眾、消費者也都非常買單,造就一種台灣的特有文化,也因為台灣解嚴以及慢慢民主化的關係,讓台灣人能夠越來越有空間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造就了現今開放的台灣社會。

楊璦寧
這周的政治議題討論,因為有了老師在最後的補充,引導,這是我參與政治議題討論收穫最多的一次,很感謝老師總是在每周的課堂最後給予我們啟發。''歷史是被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我們常聽到,但聽到老師舉了那麼多實例,我內心還是不禁懷疑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不是都是被掩蓋一部分事實的真相?可在長大的過程中,你很少有機會被告知不同角度的真相,除非你是歷史系或是有特別去找資料專研,雖然今天老師只提到了冰山一角的冰山一角歷史,但提醒了我,永遠不要那麼輕易地接受他人告訴你的所謂的事實!
這周議題中也有太陽花學運,也太巧了,上課的前天剛好發生江宜樺被邀請去台大演講卻受到包圍,甚至有一幕我覺得滿誇張的,就是江宜樺要在黑板上寫下'請理性'這三個字時,有人直接把他的手打下,搶下他手中的粉筆,擦掉黑板上他的言論自由,我沒有認真了解過服貿,但聽老師說其中的條款有非常誇張的不平等待遇,我感謝那些為服貿事件,太陽花學運付出努力,汗水,甚至血液的人們,但底線到底在哪呢,去台大圍堵江宜樺的人們可能是可能不是太楊花學運的參與者,但從我的角度來說,這件事太傷人們對台灣人的形象了。

謝松穎
一直都不難感受到其實台灣的政治是很親民的,從課堂上提到的扁娃,到最近的選舉所推出的許多政治宣傳的商品,都是很好的例子,我認為這樣是很好的,政治人物背後的團隊透過這樣來吸引選票,與此同時民眾也可以多了解政治人物的生活、他們的做事方法...等,像之前開市長選舉很多候選人開直播聊天就會有種很親民的感覺,我認為這樣是個雙贏的局面,但也要注意不要太超過,政治畢竟還是要有一定的嚴肅性存在,政治人物也不可以口無遮攔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另外我認為政論節目、call-in show也是一個亂象,我很不喜歡這樣非藍即綠的節目型態,透過名嘴帶風向、用偏激的言論抹黑對手等行為我都很不認同,我認為某些特定電視台就長期已經是深藍或是深綠了,很難改變,但近期網路上也有出現一些節目像是狂新聞、博恩夜夜秀等,較為中立的來報導、討論一些政治上的事件,我認為這樣才是對的,媒體應該要引導我們思考,而不是直接灌輸我們某種思想,我們也應該要有能力可以自己去思考對和錯,不能只是被電視上的言論給拉著跑。

陳彥妤
一開剛開始拿到課程的大綱大概看了一下,最有印象的戒是這個主題,不是因為覺得很有趣,反而是因為覺得很無聊,因為從小到大家裡幾乎不怎麼講政治,所以原本打算這堂課不要來,結果就在這堂課前一個禮拜的國文課,老師放了一部電影叫并控制,裡面講到香港 台灣 和大陸的政治環境,以及大陸是怎麼控制那些意義分子的詳情,看完電影後我竟然對我毫無興趣的政治領域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並且期待這堂課的到來。而這組的報告除了提到以前的政治,也討論了之前很紅的太陽花運動,讓我把之前一點概念都沒有的事情,從新講過一次。而在網路發達以前,許多電視都已經存在著特定的立場,導致偏向某一黨的長輩知道的永遠都是很片面的事實,並且被政治人物操控著思想。很幸運的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透過網路,我們能接受到很多不同的聲音,而有足夠的資料去分析真正對我們 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事。

陳奕如
我是負責這次報告主題的其中一個同學,當期初在決定主題時拍板定案我們就是這個主題的時候,其實我一點都笑不出來!畢竟從標題就可以感覺到老師所說的,這個主題是台灣流行文化這堂課中算是最重的一個主題,所以在一開始就已經奠定了這場仗非常的難打。再者,就像是評論區有很多同學說到的一樣,就是「政治」一般帶給大家的感覺,無非就是黑暗、混亂、家人所說的不要碰…類似這樣的一種感覺,所以我對於政治這個主題也是有一點點小排斥的,並且在做這個報告的時候覺得很容易會遇到困難點,畢竟在些主題中,我覺得不像是其他主題的彈性比較大一些,我們的主題比較像是有標準答案的是非題或是選擇題,在有正確答案的題目之前,總是會有些害怕自己會答錯。
不過當我完成了這份報告之後,除了在台上壓線通關的興奮感之外,也對發現政治之下還帶有「消費」這個元素非常的奇妙,畢竟當我想到政治時通常印照在眼前的不免俗就是政治人物阿、立法院、行政院,以及大大小小與政治相關的事件,不過將政治與消費掛勾這個層面的想法,我還是在這個報告中第一次發覺到,其實這個層面也是非常廣大且涉及層面十分大的。
做完這個報告讓我對政治蕭飛這個主題又多了解了一點點,也對於「消費」這個詞所能包含到的層面,有開了一層新的眼界!

蕭婷云
以前我對政治和公共事務是沒有什麼參與感的,也沒有興趣。但自從前一陣子的公投,我開始會去思考,為何有些人會很在意一些議題,然後積極去推廣,並試著製造出一股風潮。現在反觀之前的太陽花學運,我以前每天看著電視上演著衝突戲碼,互相撕破臉的場景,完全無法理解學運人士及政府的人在做什麼,但現在仔細思考後,更能夠理解當時的支持方跟反對方的立場跟想法,也讓我從中學習到,將來面對公共事務議題時,該以什麼角度及態度去面對。

陳紹桓
我其實是很討厭觸碰政治,在觀看新聞時也都可以看出他們電視台的政治傾向。比如說三立民視是偏綠的,中天和 TVBS是藍的。很難公正客觀地去看一位政治人物所做的行為。讓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有提到最近打選戰的方式大有改觀,從前都是動員比誰人多,去幫忙站台助漲氣勢,去贏得選舉。自從柯文哲開始,有了網路力量的出現,加上媒體的造神,使柯文哲贏得那次選舉,從他開始,大家就有開始注意空軍的出現。這次的韓國瑜也是利用網路,或和Youtuber合作等,去吸引自己的票,也在這次選戰奪得勝利,只能說,現在網路含謀體影響政治是十分劇烈的。

蔡旻蓉
其實我對政治一直是有點反感的,總認為政治就是各種互相抹黑、黑箱作業,複雜又黑暗。但我爸剛好相反,非常熱衷於政治,不僅在大學時期偷看馬克思主義的書、去了太陽花學運的現場、為了政治理念走上街頭,現在每天晚上也都會聽到爸爸在看政論節目的聲音。
但我也能理解不同世代對於政治的不同看法。「台灣的政治就像歐美的宗教。」台灣的歷史背景、藍綠的對立、統獨問題,種種都造成台灣人對政治熱衷。
這次的報告講了很多關於政治商品的例子,從陳水扁一直延伸到正在發生的政治狀況,像是柯p、韓國瑜的政治宣傳手法等,都讓我很有感觸,也更了解以前的政治歷史。台灣現在的政治到底是在選藝人還是在選有能力的領導人,這確實是台灣人應該好好思考的。

郭伶伊
我是這周報告組別的一員,一開始選到這個題目我真的有點頭痛,自己並沒有很喜歡政治的議題,而且感覺這個議題會非常沉重,跟其他流行音樂、偶像劇、自拍等等的議題比起來,政治的議題介紹起來感覺也會乏味很多。
但後來其實我挺慶幸自己選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議題,藉由了解及蒐集資料的過程,我也學習到蠻多東西的。我發覺,政治其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討厭,反而,政治無所不在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刻意不去碰觸反倒是放棄了我們自身的權利。
我是報告太陽花學運的部分,就如同老師課堂中所說,政府是我們選出來為民服務的,而他們沒有做好我們就應該勇敢發聲。那些願意走向立院、凱道,說出自己想法的學生,很令我敬佩。
我很開心自己能夠藉由這次的報告更加了解台灣發展民主的過程,也了解了許多自己不明白的知識。

呂柏毅
其實我平日是很少想要了解關於政治的新聞,因為大多數的台灣政治都是在口水戰,都在挑彼此的漏洞或弱點攻擊,這不是已經不是在為了人民發聲了,而是在刻意的再抹黑彼此,所以我十分欣賞學運的大學生們,有明確的目標以及正向的思想,為了全國人民而戰而不是為了個人,但我也希望台灣人不要一直盲目的跟從,在參加此列活動時一定要自己去了解相關的資訊,不要走偏路,也許大家口中錯誤的政見以世界觀來看的話是正確的。

簡伯霖
這周的題目我很感興趣,因為我本人就是對政治相當有心得的人
當時318學運我有去過,也有透過靜坐表達我的訴求
但還記得當年就如同老師所說的 很多年輕人不知道為何而參加這項運動
打卡、自拍的人不在少數,甚至就是來朝聖、觀光的
很多人只是一位的跟風罷了,台灣人的習性一覽無遺,可笑又可悲
Bye the way,報告的組別真的給他們掌聲鼓勵鼓勵!

江弈辰
上了這堂課我才知道原來我奶奶家沙發上的玩偶是陳水扁。
這堂課相對於之前的上課內容其實屬於更加嚴謹以及嚴肅,同時上課時正好是選後不久,感觸其實蠻深的。我對於台灣的歷史知識主要來自於高中時的上課內容,在高中時正值318學運,當時上課時公民老師也曾對此表態。上了大學偶然想到此事才思考當時老師說的論點,才頓然發現他的論調有多荒謬。
我始終覺得台灣教育對於台灣本土的歷史始終提及的太少,在「中國」這樣的大敘事下台灣本土的歷史至今仍比例不均。我因為就讀台科大而認識很多高職體系的同學,他們因為考大學不會考歷史相關知識,而對台灣的歷史很沒有概念,228事件在他們的課本裡只是一行字。
我想提出的不只是應該要在高職生的教學過程中增加歷史教育的比例,而是思考究竟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提高台灣對於歷史的認知程度。造成此問題的或許是教育也或許更有可能的是整個社會的狀態對於歷史的態度使然。
以上是我經過這堂課後對於這個題目的延伸思考。

劉子綾
這組的報告涵蓋了很多層面,我覺得能像這樣公開討論這個議題是很好的事情,畢竟有些國家是無法這樣公開討論政治選舉手段,甚至是學運這種比較敏感的議題。
我覺得很有趣的比較是相對國外,會較為嚴肅,製造上位者的威嚴,我國的政治人物走的是親民路線,不論是這週的標題扁娃,還是備選時期走街拜票,拚的都是誰比較貼近人民,似乎這樣才能比較明白人民真正所需。好笑的是,我們做的可愛政治公仔通常是支持者,尤其是黨內人物會去購買、自嗨;美國則是買相似的公仔洩憤,不禁讓我思考那為何還要做公仔來讓對方破壞呢?
至於call-in節目,我想大概是因為現在電腦手機等智慧型科技產品發達,打電話進節目裡相對變少了,反而會以臉書留言,instergram中的投票等等做民調,方式更趨多元。
然後我覺得值得討論的是,318 太陽花學運在高中歷史課本中所佔比例相當稀少,幾乎從未提及其前因後果,考試也幾乎不曾出現,是因為是較新的資訊呢?還是因為政府仍因為敏感而不願意對此多談?

王蘋
其實我自己對政治是很沒有興趣的,但後來想想應該要去都了解,畢竟我是台灣人,自己國家發生什麼事應該要去了解,這週報告有報告到太陽花學運,我有去過現場看過,當時握記得我好像是大一還大二,會去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覺得當時還是個屁孩,因為滑臉書跟IG都有看過這個事件,我記得那時候練完球大家無聊不知道樣去哪,有學姊提議要步要去學運的現場看看,當時每想那麼多純粹無聊不知道要幹麻就答應了去了,記得當時很多人也很多警察,有一站一站的補給品,當時並不了解這個學運的用意與目的是什麼,只看到許多瘋狂的人們賣力地為台上表演或講話的人叫好,當下也覺得那邊的人都怪怪的,所以這週報告主題剛好有太陽花學運就想到了大衣這段記憶,是還滿酷跟震撼的

蔡定筑
這次的主題為我們報告的內容,其實一直以來我對於台灣的政治並沒有太多的接觸,所以也沒有深入的了解,但是為了這次的報告,我開始去搜尋相關的訊息,從最初的太陽花學運、紅衫軍事件等發生過程,到最後這些事件背後所代表的現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報告內容就是太陽花學運,或許是因為當初發生這件事情時,我已經上國中了,所以即便沒有親自參與那次的活動,但多多少少會有一些印象,而我一直對於當時曾發生警察打人事件印象特別深,其實更多的是省思,因為當大家在追求某一個層面的權利時,卻忘了我們在追求的過程中可能也剝奪了他人的權利或是被他人剝奪了自己某方面的權。最後,我想和大家說的是無論這件事情的目的為何,都請我們具備思辨的能力,因為唯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被政治操控,並且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呂孟哲
在近年來的政治發展當中,我會覺得臺灣的政治消費文化在社群網站的發達下,政治人物成為了一種另類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透過專業化的分工團隊將政治人物有如動畫人物般地去經營。從正面的方向來看,相對於過去選舉時的經營方式,採取樁腳或私下利益交換等方式,使政治與人民具有相當的距離感,政治人物透過經營社群的方式更能接近青壯年世代的選民,讓政見或立場更「公開透明」,建立起另類的選民服務機制,同時也能藉此募集政治獻金,擺脫金權政治的污名。

而令人憂心的是過去政治消費興起的時候,政治人物是為了擴張自己的支持群眾而做,但當今因為社群媒體的特性,政治人物要借此擴張支持群眾是較無法的,導致經營到後期多以「粉絲向」的內容為主。候選人若花太多時間在自己支持群眾的同溫層中鞏固票倉,且並沒有考慮到年輕族群投票意願較低,而沒有搭配其他策略擴大支持基礎的時候,很容易錯估情勢而面臨敗選。因此我會覺得在當今臺灣社會當中,政治消費雖然在青壯年中建立起了另類的政治文化,但要打贏一場勝仗仍需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實體關係,不論是從實際的政策推行、監督或選民服務等等,或許這才是一個政治人物應該更專注的本業,而社群媒體則扮演好輔助與傳達的腳色。

陳貞曦
相較於過去,現代愈來愈注重政治的行銷。就像是商業行為一樣,候選人也需要為自己打廣告、包裝自己做行銷,有自己的slogan、自己的特色,甚至出了許多候選人的周邊商品,政治也成為了一種可以消費的文化。我們可以藉由購買候選人的商品來表達自己的支持,也可以藉由購買這些商品將自己定位為支持某一種價值觀的族群,候選人彷彿成為了一種品牌。我覺得這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但是在做支持與否的選擇時一定要注意自己是盲目的支持一個人還是這個人所做的事。就像是呼應到消費行為這堂課一樣,我們購買的是商品本質上優越的性能還是商品的品牌名氣。最重要的是,當政治成為一種信仰而我們成為信眾時,就會做出許多不理性的決策跟選擇。

張甄凌
之前因為美國期中大選加上臺灣年底大選,才跟一個美國的朋友聊到政治文化,發現不同國家真的很不同,我覺得台灣有這麼多的政治消費,其實是幸運的,我們的民主程度跟美國其實相差不遠,都非常民主,但也發展成很不一樣的文化。而台灣大部分對政治的看法,不同時代也很不同,不過有一群人是相似的,就是政治冷漠的一群,不太關心政治,有些人是連投票的權利都放棄,有些則是平常不關心政治,只有選舉的時候才關心一下,然後很輕易地就隨便決定應該要投給誰,就連公投也是,沒有真正了解。所以我覺得某種程度上,政治消費是正向的,當有人去討論,即使擁有不同的意見,只要持續溝通,整個民主社會才會越來越好。

顧娟
老師一開始就撥放了博恩夜夜秀的影片,將主題帶進政治消費。我其實還蠻喜歡博恩的脫口秀的每集都帶有一些時事諷刺,也讓平時不太看新聞的我知道這些訊息並思考,很高興台灣能有脫口秀的節目,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去觀看、聆聽、參與。感謝這組同學分享到扁娃,讓我了解到阿扁成為政治偶像形成風潮的過程及原因,以及從扁娃帶出的政治商品化及政治消費,到阿扁後期時發生的紅衫軍運動及人民的各種行動。最近也選舉完了,各個參選人為了宣傳而與Youtuber合作並出宣傳曲,也在台灣持續了好一陣子的話題性,如:掀起一股韓流等。






Week 14-13/12/2018: Baseball (棒球)

Week 14-13/12/2018: Baseball (棒球)帶領討論助教:吳芷萱
指定閱讀
謝仕淵,〈記憶臺灣百年棒球之戀〉,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11112日。〈http://www.twcenter.org.tw/thematic_series/history_class/tw_window/e02_20011112〉。
劉益誠,〈從文明教化到狂野奔放- 臺灣棒球運動的「反」現代性初探〉,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年會,2002
延伸閱讀
陳柏旭,《從「紅葉」到「黑鷹」:台灣棒球醜聞的文化再現》,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課堂心得》
郭達晟
這週的主題非常的吸引我,雖然是在台灣土生土長,但我對棒球的瞭解卻沒有很深入,之前看體育頻道就偶爾會播放關於棒球的紀錄片,只是都是看片段而已,我也沒有全部看完,多虧這組用心的報告,從棒球的起源到今日講述一遍。運動員在台灣的處境一直都有很多爭議,許多問題解決不了,可能也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內幕,希望自己能多關注這方面的議題,多去瞭解運動員們的苦衷。

施沐恩
差點都忘記棒球是國球了QQ
畢竟從小到大的環境,並沒有棒球這樣的空間讓我們使用,自然而然就會與它相離。
台灣對於棒球真的有點小不重視,沒有給棒球員最好的待遇,也不像日本在每一個中小學都設置棒球的地方。到是充滿了足球籃球等,讓人不禁覺得是不是崇洋媚外。不過倒是挺少看到女生在打棒球的,可能是這個運動本身就比較相對不太適合,畢竟要用到臂力,還有強健的體魄,如果沒有訓練還真的打不來。
近幾年大家對棒球最有回應的一刻,應該就是KANO的電影出來的時刻,雖然我到現在還沒有去觀看,但在老師同學強力的推薦下,最近一定會找時間去看,再來抒發感想的!
希望台灣的棒球能越來越好,並且得到更多重視。

王蘋
棒球我覺得跟我從小息息相關,我從國小開始接觸壘球一路打到大學,有很多不了解壘球的人會以為壘球跟棒球是一樣的運動,然後他們認知是棒球是男生打的壘球是女生,但這些都是錯誤的訊息,雖然棒壘球規則場地還是器具幾乎都一樣,但還是有分別的,我一直以來都是象迷,但其實我自己沒有真的買票進去看球的經驗,因為我自己覺得其實比賽自己也身在其中很多次過,如果有轉播就可以看轉播,沒有必要花錢花力花時間到現場看球,我覺得棒球之所以會很少觀眾是因為沒有再進步,雖然職棒已經算是好了,但好之於沒有人去想過好還可以更好,甚至可以模擬像國外或日本的模式,國家對於體育這塊關心的太小給予得太少,每次都是國際賽得名後覺得與有榮焉,才重視才肯定他們的努力,我覺得既然大家都認為棒球是我們國家的國球,那國家就要去重視他發展他,而不是只是一個冠著國家明的運動而已

楊璦寧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淚點太低,其實我覺得就是吧哈哈哈,跟其他人看影片時,我常常默默流眼淚,可是可能其他人就只是覺得感動,在這堂課的結尾老師播放了幾部影片,讓我直接流下眼淚!不止是很感動的感覺,那是一種你的心正在一大鍋熱水中沸騰的感覺,甚至讓我有點難駕馭,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出於一種內心深處對這片土地的認同,對台灣社會有太多感到失望無奈的地方,但今天的這部影片提醒了我台灣最珍貴的價值!
除了情感方面,最後老師還提到了,從這部影片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對台灣的態度,殖民母國對前殖民地的想法,讓我有點驚嚇,你如果對所有事物只會完全的接受,而不去思考,你就會被潛移默化的帶著走耶,有些想法,觀念是會被慢慢地植入的!

黃麒文
說實話,我對於各項運動的關心程度都很低,大概就只是懂規則那些皮毛而已,而本週的主題是棒球,我可能接收過一些資訊來自新聞,抑或是漫畫吧。因此我對這個主題一開始挺興致缺缺的,不過報告組別利用電影以及主播報賽事的精彩狀況,勾起我們的興趣,我覺得很棒,且時間分配跟掌握都很好,沒有誰特別突出的問題,看得出來練習很久。
  聽完這個主題後,我有被老師激起一股想去看現場的興趣,我也很想感受一下現場的激昂,以及幫別人加油的激動,這肯定是在家看電視所不知道的吧!

蔡旻蓉
這次的報告介紹了我不太熟悉的主題—台灣棒球。雖然看過很多棒球的動畫、玩過很多棒球的遊戲,我卻不曾對台灣棒球產生興趣。若以前有人問我台灣的國球是什麼,我大概也答不出來。台灣棒球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個沒落的運動,沒想到也曾經有這麼輝煌的歷史。尤其是看到徐展元哭著說:「好想贏韓國...」的時候,我的心也激起了強烈的國族情緒,而當老師播放台灣人圍圈敬禮的片段時,我更是莫名地紅了眼眶。我希望台灣棒球在未來世代的眼裡可以不再是個沒落的運動,而是不管是政府或是人民都很支持且熱衷的國球。

陳彥妤
從國小開始老師就會跟你講有關台灣的棒球故事,但拿時候我也根本沒什麼興趣,就覺得阿就比賽贏了很厲害,好像沒什特別的。長大以後沒什麼機會接觸棒球這一塊,對其他運動都還算有興趣,唯獨對他興致缺缺,但報告組透過撥放台灣的精采棒球賽事,在過程中把我漸漸也帶入了情緒裡面,讓我覺得或許棒球沒有我想像中的無聊,我應該也要給他一個機會看看,也謝謝這組,讓我對棒球有了全新的感受。

陳紹桓
必須先說,我對棒球的關心度非常低,唯一有印象的或許是國中畢業旅行剛好在義大撞見剛練完球的富邦悍將吧。拉回正題,棒球是我們的國球,但我們對職棒的關心相較於其他運動也是稍低。每次看72台轉播照到觀眾席就可以知道。但這組的報告,帶領我們回顧台灣棒球的歷史,讓我們能重拾對棒球的熱忱,我覺得是很好的

郭伶伊
因為家中爸爸和弟弟都很喜歡看體育轉播,所以小時候也會跟著看。
雖然知道棒球是國球,但是在聽完報告之後,才意識到雖然台灣稱棒球是國球,但確實在家中附近能夠打棒球的專門場地真的很少,而且小時候看轉播的時候,棒球比賽的現場常常都只有少少的一些人,只有到冠亞軍賽人才會比較多。
還記得國小的時候總會聽到同學們談論中華職棒棒球比賽,但到了國高中,好像都換成了MLB,或是NBA,很少聽見中華職棒,而中華職棒現在到底是哪四隻隊伍,確切的名稱到底是什麼,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我覺得,確實,一個運動能夠凝聚國家的向心力,讓國家的人民在該比賽的時候,能為了爭取國家的光榮而凝聚在一起,該如何讓棒球再度向往日那般凝聚大家,是一個值得好好深思的問題。

耿筠芷
這禮拜的主題讓人有點難過xD
在國中時,KANO這部電影剛出來,我們學校就有包場帶我們去看這部電影,當是轟動一時的除了男主角以外,還有對於棒球的滿腔熱血。覺得他們的故事很感人,在電影院看完後留了幾滴淚,回到家繼續忙碌自己的生活。有多少人看完電影後,認真的去思考了棒球之於台灣是什麼樣的立場又遭遇著什麼樣的對待?
聽了這週的組別報告,我才認真的開始思考棒球,所謂的國球?老師在課堂開始時,問了大家,這半年有多少人買票去看棒球?舉手的人少之又少,雖然我是其中一個,但我並不是因為熱愛棒球所以去現場看,只是因為朋友隨口一句要不要去看棒球,覺得新鮮就跟著去了。到了現場,連我這個門外漢都看得非常的開心,融入在整個加油團的氣氛中,一顆心跟著上上下下的,那是一個很迷人的氛圍。但對於現代人來說,大部分的人都追求立即感及刺激感,棒球的整體節奏偏慢,看完一場要三四個小時,其實很多人是不願意等候的,只想看到打完的成果。對於運動員來說,比賽也相對的越來越無力吧?也就是這樣的生態造就了打假球等事件發生,對於我們個國球,政府好像也沒有多做了什麼扶植的措施,台灣的國球,也就正在慢慢的沒落了。

蔡定筑
從小學開始學習台灣史的時候,老師就曾告訴過我們,台灣少棒有多麼的厲害,但是,如今的我依然對棒球沒有什麼深入的了解,但是透過這組同學的報告後,我開始了解棒球背後的歷史,以及其他與棒球相關的訊息,我很開心能知道這些,因為棒球是我們的國球,但是,一直以來學校並沒有教我們與棒球的相關訊息,所以我真的很謝謝這一組帶給我們精彩的報告內容。

姜怡君
棒球這週的主題與讓我回憶起許多上學期選修的歷史領域通識,台灣與電影,陳老師教的內容。使我深感不饋是文史哲不分家的社會科(?)。

我翻看了一下我那課的筆記內容,確實與這堂課的重疊不少,不過感覺上這堂課講的權利政治意味,那權謀計算的部分比較沒有那麼重一點。在臺灣與歷史課裡,老師那週所下的主題是: 運動與國族建構--以棒球為例。

棒球先是做為日治政府理蕃與以身體控制台灣人的工具,再是做為中華民國政府去日本化時的遺棄對象與中(華民國)斷交後的中華民國國族認同,能在國際上揚眉吐氣的利器(不惜偽造球員年齡、身份只為贏球)。 在日治時期,臺人與原住民視棒球為唯一可以與日人平起平坐甚至能高日人一等的有效方式,打棒球贏球是為數不多最快能被平等對待的方式。與美斷交後,全民視其為國家強盛及與國際接軌的象徵,球隊奪冠群民喝采,行政院長接見;球隊輸球群眾冷漠,惡言相向。因此也難怪雖謂為國球卻沒有完善的球員教育、職棒體系及國家培訓和資源投注,到最後連連爆發簽賭、假球事件,使棒球熱急速降溫。
以下附我當時抄寫的部分筆記,大家可以看一下領略一下差別。

我記得當時在上這單元的時侯陳老師也有問過和老師相似的問題。當時也幾乎沒有學生舉手。我只能說臺灣本身就不是很具運動風氣(就多數家長會怕小孩運動擠壓讀書時間,導致成績不好來說),而我們也已經遠離那個台灣棒球身為國球為國爭光的年代。在王健民不怎麼有新聞之後,除非身邊有棒球狂熱粉,要不然它已經不怎麼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了。現今20歲以下的大多沒有買票進去看過棒球賽算是正常。

李宜蒨
本週的報告主題是棒球,其實從小到大接觸棒球的機會也只有體育課時打的棒球縮小版樂樂棒,但是強度和規模遠不及棒球,雖然爸爸是棒球愛好者,鎖定的電視節目總是少不了棒球,但是我常常就只是短暫的看一下就失去興趣,所以輪到棒球的主題時其實蠻沒有興趣的,但是很欣賞這一周報告的小組能夠用影片的方式來敘述台灣棒球的發展過程,影片所獲得的震撼是遠超文字描述的。
報告組別還特別提及了台灣棒球過去曾經經歷過的事件以及挫折,加上小組成員對於報告內容都有一定的熟悉度,因此在聽得過程中除了驚訝原來平常我們沒有接觸到的領域有著這樣的故事,同時也因為他們的報告而對棒球這項運動有更深刻的認識。棒球對台灣來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是國人的驕傲,很開心老師選了這麼棒的主題!

謝松穎
這周的主題是棒球,等了好久終於換到我們組上台報告了,我覺得準備報告的部分讓我真的有不少發現,我的部分是關於台灣棒球的現況和未來的展望,以前一直覺得棒球就是台灣的國球,也經常看到電視上各種的棒球新聞、棒球賽事,台灣的棒球在世界各項比賽上好像也都很活躍的感覺,所以以前一直以為棒球還算是一項熱門的運動,但真的開始準備報告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台灣棒球的狀況這麼的岌岌可危,場地數量和風氣都遠不及其他國家,觀眾和球團的規模也都差了一大截,日韓的球團資金甚至是台灣球團的近10倍之多,真的是很讓人驚訝,台灣的棒球生態經歷過一些世界賽事失利、假球醜聞的風波而衰退,但近年來也正在逐漸好轉,希望台灣的球團和球員都可以繼續加油,借鏡外國的經營模式,將台灣人對棒球的熱情找回來!

陳偉華
棒球在我國中後就很少聽到了,在國小至少還有棒球隊,但到了國中就沒有了,再來就是到了2017年的棒球經典賽,棒球才在我生活中又再次的出現,漸漸有在關注台灣職棒,但比起美國職籃,可能還是落差很大,台灣企業花大錢認養那些球隊,卻換得的是台灣人的真心換絕情,在風潮過後就沒人關注棒球了。身為國球,卻很少人關注台灣職棒,也因此造成了這組報告中提到的那個惡性循環,但這個實在是很難改變,總不能叫政府發起全民打棒球的活動,也只能依靠民眾自發性的支持身為國球的「棒球」了。

黃沛縈
台灣人對於許多運動盛事大多是一日球迷,不像其他國家的人會一直關注著球員,像追星一般的瘋狂,也許是政府的補助不足、場地限制,導致台灣的球員十分的刻苦,對於球員往後退休的路也很徬徨。之後的電影KANO完整呈現出嘉農紅葉棒球的心路歷程,看完電影真的會很感動,一支融合許多國籍的球隊,看似雜亂,卻是結合了很多國家的優點,教練的不放棄和嚴格的訓練,讓台灣棒球在國際上發光發熱。雖然我對於棒球沒有什麼熱忱,也覺得棒球的規則複雜,甚至在我爸看棒球賽時,會想要轉台看別的節目,但是都忘了棒球是台灣的國球,應該給予支持,在精神上給予足夠的力量。

童春雄
我是完全不打棒球的人, 在我的國家足球才是國民運動。我來台灣五年了, 這周的主題給了我一些對台灣社會的不同認知。後來我也去問幾個台灣朋友, 我問他們"你覺得台灣的國民運動是什麼?籃球還是棒球", 我收到的答案是"棒球", 接著問為甚麼 ?,有人回應是"感覺大家比較瘋棒球". 但是在台灣5年從來沒看過台灣人愛棒球的活動或瘋狂地行為, 如果上google 打 vietnamese celebrate football 你就知道我們對國民運動是保有怎麼樣的態度。

蕭婷云
我對這周的主題非常感興趣,因為我生長於一個熱愛棒球的家庭,從小就會和爸媽坐在電視機前觀賞球賽,幸運的,身旁也有很多熱愛棒球的朋友,我們有時候會一起討論棒球賽事,我們會一起關注世界棒球經典賽等國際賽事。棒球是一項非常刺激的運動,每每看著球員被三振、界外或是全壘打,心跳都會跟著緊湊起來。記得之前和爸媽去看過義大犀牛主場,還看到當時很紅的外國打者-曼尼在揮棒時把球棒打斷,整場賽事非常精彩。但我最享受的莫過於在球場上的氣氛,大家會一起喊口號,一起為球員加油,這點是在電視機前感受不到的,也是一件很寶貴的經驗。

黃潔恩
從小在家裡爸爸都會讓電視給我,讓我看卡通,唯有幾次他說他必須看電視,而那幾次正是棒球比賽,我也不記得是什麼種類的比賽了,只記得爸爸看得熱血沸騰,常常會在電視機前面跳起來大叫或是大罵,平常安靜的爸爸出現這樣的一面讓我覺得極為有趣,也有點好奇到底是什麼讓爸爸如此著迷,然而我慢慢長大,棒球在台灣的熱度也慢慢下降,我對棒球沒有太多的了解,但這樣的運動竟能讓那麼多台灣人曾經著迷,我還是希望棒球能重新帶給台灣新氣象,好對的起「國球」這個稱號。

劉子綾
我雖然身為台灣人,但我是一個一日球迷,也就是直有在特定比賽時才會收看棒球比賽,對棒球幾乎沒有什麼了解,即使我從小到大讀書的學校都有棒球隊,包括戰地很小的板橋高中,都會去外面的場地練習。當老師講到台北沒什麼棒球場,我努力思考了一下,似乎只有新北市有場地,台北市好像沒什麼戶外練習場。其實我的國小算大,但還是學校仍以操場代替棒球場還訓練國小的棒球隊。身為女生,在棒球場上很少看到女性棒球員,女性出現在棒球場上身分往往是啦啦隊員,女性運動員在球類通常都是網球、籃球、排球居多,我覺得是世界棒球文化值得深思的一點。
而哥哥是中正大學的學生,我對KANO的情感很特別,當初我也看這部電影看到哭出來,覺得是一部很經典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