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Week 16-27/12/2018-: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Week 16-27/12/2018-: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帶領討論助教:劉嘉峻
指定閱讀
陳玉箴,《飲食文化》,台北:華都文化,2015
顏秀芳,〈焦桐《完全壯陽食譜》與江文瑜《阿媽的料理》之比較〉,台北教育大學《咁仔店電子學報》,2007830(創刊號)taiwan.ntue.edu.tw/download.php
延伸閱讀
江文瑜,《阿媽的料理》,台北:女書,2001
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台北:二魚,2004
胡錦媛,〈食色經濟學:焦桐《完全壯陽食譜》〉,《中外文學》,第313期(2002)。頁9-26
Ritzer, George著,林祐聖譯。《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2002
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城市,2002a。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下)》,台北:田園城市,2002b
沈曉茵,〈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中外文學》,第31 (2002)3期。頁58-68
廖炳惠,〈食譜、香料、廚藝的旅遊〉,《中央日報》,20031222日。

《課程照片集錦》






《同學課堂心得》
李宜蒨

這一週可以說是我最期待的主題,飲食文化!吃佔了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總是會典藏美食,還會分類區域,再找時間去嚐鮮。台灣的食物有很多,但是能代表台灣的又有哪些呢?報告組別有提到的像是牛肉麵是眾所皆知的食物,還稍微提到了它的背景,但是就像是老師所說的,各種食物的出現也造成了價值觀念的混淆,常常可以在招牌上看到標榜台灣特色美食,或是某地限定,只有一兩家時,人們會更加珍惜,但是當每一家都為了行銷的利益而氾濫時,就會將文化的價值扭曲了,這是我有意識以來很深的體悟。
我很喜歡老師在總結時提到的像是英格蘭裙子的由來,或是牛肉麵的出現以及現在的現象,還有一句很深刻的話,「不需要別人依照制式的標準來評鑑自己,我們自己就可以評鑑自己」,在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家餐廳是米其林幾星,由於人們往往會透過那個評分標準來挑選餐廳,因此業者也就盲目的爭搶等級的進步,失去了對於食物的尊重和將食物做好的初衷,這就好像我們以成績來評斷一個人,人們盲目的追求名次,造成了不快樂的生活者,也失去了求學的意義,這算是這個主題很深的省思。聽老師分享在異國對食物的體會真的很有趣,謝謝老師的分享!

郭達晟
這週的主題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報告的同學有提到了幾個很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其中一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這物價不斷上漲的時代,到底是該漲價維持高品質的餐點,還是要維持原價甚至在壓低售價讓民眾滿意,卻縮減餐點本身的質量?」這個問題我也很常思考,這個問題總是很難取得平衡,不管價錢訂為如何,總是有人不領情,我個人覺得一分錢一分貨,花得少就不要奢求太多,想要有更多的滿足就花多一點錢就好,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感謝這組用心的報告。

楊子賢
感謝這組同學帶來相當精采的報告。我本身對這個主題也很感興趣,透過同學的介紹,我才明白有許多台灣的飲食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不論是牛肉麵、珍珠奶茶、八大菜系..等都有論及也非常簡單扼要。另外,很多不解的迷思包括月亮蝦餅、瓦城餐廳、以及老師補充的德國豬腳等弔詭的文化也有了解答,進而帶出不一樣的想法和回饋。最後,我也能感受到這組同學的用心之處在於,從最一開始以時間軸劃分並緊扣主題,接著透過文學及電影的面向切入主軸,除了部分內容能引起共鳴,也讓整體變得更富含學術意涵和氣息。
 陳彥妤
飲食毫無疑問的是人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事,但和以前不同的是,以前的人可能在吃的時候會在意他是怎麼做的 由來是甚麼,並且會堅持去發源地或者是最有名的店。但在現代的社會,大家的腳步越來越快,在吃的時候常常只想著要填飽肚子,而忘了細細品嘗中的美味,店家也發現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改變,因此也越來越多店家以「快速」吸引消費者,就這樣社會進入速食的時代。漸漸的從速食變成主打便宜又大碗,通常有這幾個字的都是許多學生或者是小資上班族的首選店家,但當然了,因為便宜所以弄出來的東西也會太複雜,而且大多是那幾樣,在一旁比較精緻有內涵的店家可能因為架太較高,而招不到客人,因此倒閉。這樣的情形會導致,ㄤ有意天,大家都有比較多多餘的錢想去吃一頓比較好的餐廳時,就會沒有了。
林一方
在還沒聽這堂課前,覺得台灣的飲食文化就是珍珠奶茶或夜市小吃這類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不解為何還需要特別介紹?但是聽完報告組的深入解說和老師的經驗分享,讓我對「台灣飲食文化」有了不同的想法和家鄉的親密感。台灣的飲食文化其實含有非常多元的融合,而且每一次的融合都能創造出令人驚豔的效果——台式美味。不管是日本拉麵還是德國豬腳,經過台人的處理,都會變成一道道料多味美的佳餚。而這樣特殊的文化融合與再造,也體現了國人富有「彈性」的待人處事態度。誠如老師所說,這一切或許都可以追溯到歷史脈絡的變遷,因為沒有無人過問的國族選擇權,導致台人必須熟於改變和適應各種外來者(侵入者?),而後漸漸地把此態度反映在日常生活層面上。然而,既使感覺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但實際表現出來的樣貌又是非常可親而柔軟的。這樣矛盾的反差感,是我們刻意造成的結果?亦或是一種心理的掩飾機制呢?
林若同
這組介紹了許多異國料理與台灣飲食文化受到的影響,許多料理都開發了「台式」口味,我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日本料理在台的口問不一樣,因為去過日本,可以很清楚的比較出台灣的日本料理與在日本吃的日本料理味道上的差別。還有瓦城不在泰國,月亮蝦餅不是泰國菜,我是聽了報告後才知道,沒想到他們竟然都不是泰國的,都是文化傳播後所融合的。聽完報告真的覺得非常有趣,不只是因為飲食與生活密不可分,更因為介紹了許多原本不知道的事,還有傳播媒體帶來的影響,都是十分重要、有影響力的事。
蕭婷云
民以食為天,以前我不曾深入了解台灣的食物有什麼特色,或是菜色有什麼緣由,只知道台灣是個充滿各式小吃的寶島。但經過這堂課後,我了解到台灣飲食文化的變遷,從本土美食到開始有日本、外省美食傳入,甚至是變化出很多因為外來文化所創造出的美食佳餚,如台式牛肉麵和月亮蝦餅。報告組除了介紹菜系的演變及背景外,也帶領我們看了一些飲食文學及電影,讓我們多加見識他人對於美食介紹、口感的詮釋,讓我本來就對美食有高度熱愛外,又更加了解了台灣飲食的多元文化性,未來,我想更深入了解這獨特的飲食文化。

陳紹桓
飲食文化是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許許多多的外來食物,加上我們自己特有的特色小吃,讓我們每天在進食時能有不同多樣化的選擇,但在飲食文化中,很多也是經過文化融合或文化創新,比如摩斯的米漢堡。又或者老師上課所舉的德國豬腳,在德國是水煮的,到台灣後就變用炸的,都是為了能符合台人的口味所作的文化融合。感謝這組豐富的報告,能讓我更了解飲食文化

林威庭
今天所報告的內容跟我們生活中是極為息息相關的飲食文化,其實飲食這種東西是相互一直影響到至今的,我們的飲食方式非常多元化,很多佳餚經過了各種文化的薰染之後發展成至今的模樣,而同學也給了我們些蠻重要的問題讓我們去思考,在這個物價一直不斷上漲的社會裡面,我們是該漲價來維持品質,還是維持價錢來降低食材的品質?吃總是不離開我們的生活,但吃得好不好又是一個很重要的學問,深入探討我們飲食文化會發現很多我們以前不知道的故事,例如其實我們一直在說的月亮蝦餅並不是來自泰國,而是台灣人發明的,我們都可以從飲食文化發現自己本身的價值。
最後老師在課堂裡面所討論到的德國豬腳和蘇格蘭裙,德國豬腳也是經過了各種改變到台灣才會從烹煮方式水煮變成炸的,蘇格蘭裙並不是真的蘇格蘭人發明的,其實我們並不是要執著於去吸收更種多元的文化,或是界定很明確的界線說什麼是來自自己的國家,而是在經過文化的洗禮之後,我們還是可以找到屬於自己文化的核心價值,這才是最重要的。

姜怡君
臺灣人真的很喜歡吃,對吃的特別熱衷。有些外國朋友來台灣都會討論要去哪裡哪裡玩,而臺灣人最常討論的問題就是要去哪裡哪裡吃。我曾看過一個電視節目邀了很多外國人與台灣人在談論旅伴,其中有一段讓我蠻印象深刻的。有個外國人說他很不喜歡跟臺灣人一起旅行,特別是帶他在台灣玩的時候。因為台灣人永遠都在吃,而且吃完就累了想睡了,他們想出去玩,看山看海,不想去哪裡都是吃,一直吃一直吃。然後有台灣人就反駁說來臺灣就是要吃了啊!這些東西你們一定沒吃過… 從此可以看出來台灣人真的很愛吃,同時也對自己的飲食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肯定、自信,與認同其具台灣的代表性。
台灣人民混雜的特性不僅表示在歷史上,族群上、語言上,還實踐在飲食。因此台灣飲食確實是很有趣且能多方向探討的主題。
另外,老師在最後說的全體制度的麥當勞化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蔡旻蓉
我是這週報告西方凝視—台北米其林指南的同學。這次準備報告的時候,除了看了很多看起來很好吃的食物照片而感到肚子餓以外,也讓我去思考了台北米其林指南對台灣的意義。因為時間緊迫,無法向大家完整闡述台北米其林指南對台灣的正負面意義,有些可惜。想在此詳細的和大家說明:
米其林就像美食界的奧斯卡獎一樣,如果餐廳拿到了米其林的星星 就等於是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因為米其林是最受世界大眾所認可的美食評鑑權威,很多人會慕著米其林的頭銜而來。
台北米其林指南在2018才公佈了第一屆的推薦餐廳名單,這對台灣的餐飲業有很多正面影響,很多人都期望米其林登台之後,能促使台灣美食登上國際舞台。也有人認為米其林評鑑能夠帶動台灣的觀光產業,或是驅使台灣的廚師為了得到星星不斷精進自己的廚藝。
可以從2018年的台北米其林得獎名單裡面發現各個國家的美食:像是粵菜、日式料理、西式料理、港式料理、杭州菜、甚至連法式料理都有。我想可能是台灣的整個歷史脈絡、殖民背景,或是複雜的、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口組成,才讓米其林在評鑑的時候,將這麼多不同地區的料理都納入了得獎名單。從這個得獎名單,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台灣餐飲業擁有非常多元的面貌。但就如同老師說的,台灣人只要走出自己的路就行了。米其林星星只是一個評鑑的標準,不一定完全客觀。台灣人就是有台灣舌,喝著台灣的水、吃著台灣的米,台灣的食物超讚!

廖珮雯
經由這組的報告,我了解到,臺灣許多的名菜,都融合了外來的料理,尤其是歪外省八大菜,可以看到許多臺灣菜的影子。以前的飲食文化,還有階層之分,但回到現在來看,我們現今許多愛吃的菜,都是當時平民階層的美食。飲食文化戰一個國家很大的份量,從飲食文化就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習性和基本的知識,就像,四川的東西特別辣,因為他們那邊非常的熱。以往我們重視的是料理本身的美味,我們經由自己的味雷去辨別這道菜到底是否是道好菜,但現在這個網路時代,我們在品嘗一家餐廳前,都會先看看網路上的評論,若負評許多,我們常常會直接決定不吃亦或著直接認定他不是一道美味的料理,味雷已經被商業化,許多餐廳也很容易生存不下去,亦或是曇花一現,或許我們應該試著正視這個問題。

簡伯霖
民以食為天,台灣又是以小吃著名的國家,當然是相當重要的啦
這組討論的議題相當地廣泛,還以電影飲食男女講述食和欲之間的關係
食色性也,這句話果真是真理
原本以為這只是介紹地方美食的主題罷了,沒想到討論的範圍這麼地深又廣呢~

廖茹芳
我很喜歡這週的報告主題,民以食為天,生活中缺少不了飲食,但常常吃得很沒概念,也分不太出差別。台灣是一個擁有多元美食的地方,因為有不同的族群,所以有異國美食和地方特色食物,甚至南北口味也差很多。而在小組介紹中,我也慢慢知其所以然,好像能分辨不同菜系的差別,或是地方菜色的由來、做法,讓我在之後不再一無所知的吃,除了知道不同料理的特色外,在吃的同時也知道背後的緣由了。

施沐恩
很喜歡這周的主題,也期待已久~~
因為本身的科系和吃很相關,也覺得台灣跟美食拖不了關係。在台灣,吃就是文化,文化也就是吃。但其實裡面還有歷史人文等價值的影響,才會有現在的樣子。許多電影也和飲食文化有很多的相關。
這組同學很詳細的介紹,台灣各種吃,離台灣附近的各種吃,不論是日式還是中式港式,都有很不一樣的樣子!台灣真的是很方便的地方,在各處都可以吃到想吃的食物。有很多特色是綜合起來而產生的食物,令我意外的月亮蝦餅竟然也是!我覺得有很多食物也等待我們持續開發,持續地進行異國文化統合。
因著科技的興起,網路的發達,IG的影響,美食也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因為如此,我們就會參考很多的網評或是五星級的評價,但始終我們會吃的,依舊跟我們自己的喜好還是佔很大的關係啦!

郭伶伊
飲食於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是在老師為本周主題做了開頭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有些異國料理一直被我們「誤會」,默默成為其他國家的特色料理。
這周我很印象深刻的,是在台北國際牛肉麵節的時候,老師說到「好像甚麼料理加上的國際兩個字看起來就比較厲害」,聽到的時候會心一笑,不過仔細想想好像真的是如此,「牛肉麵」在台灣很有名,但是舉辦了讓眾多攤販聚集在一起的牛肉麵節,到底「國際」在哪?還是只是為了吸引更多人次的參加呢?
不同國家的料理能讓人感受到很巨大的差異,但其實在小小的台灣,不同的縣市也有不同的飲食文化,身為台南人,常常被說食物很甜,或是被問早餐是不是會吃肉粽...等等等,真的是非常困擾呢!台南的食物真的一點都不甜啊!

劉子綾
做為一個小吃貨,我對這週的這題相當期待。
我很佩服地一點是,這組境幾乎沒有具焦於台灣的夜市美食,因為台灣很大一部份的美食就是在夜市,它們不但避免掉了和下週的重複問題,還提到很關鍵的一點,那些我們一直以為當地特色其實並非來自那裡,或是我們在台灣吃到的,並非真正的外國味道,而是融合過台灣味的異國美食。例如月亮蝦餅、瓦城餐廳、德國豬腳,又包括老師說到的蘇格蘭群。
關於米其林餐廳來評價台灣的餐廳等級,我覺得老師提出的,讓我想到老師在前幾堂課說過的,難道我們就只能由別人評價來評價自己嗎?都先對自己的事物先抱持負面印象,而其他國家來報導時就開始吹捧那項事物,我們應該又自己的一套評分標準,而不是將自己建立在他人身上。這點也同樣反思於我這組排隊與血拚中提到的盲從。

陳偉華
沒想到簡單的吃並沒有那麼簡單,不單單是好吃、吃飽而已,重要的是吃的東西背後的文化淵源,而且不只是簡單的演進,而是經過傳播、融合等等過程,才有現在的飲食文化。但我認為現在連鎖的餐飲業較容易生存,除了一些比較有特色或是老味道的店家能夠生存,其餘的店家實在很難生存,這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大家的口味都越來越像,還是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而追求快速方便呢?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吳思璇
這組的報告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提到外國菜引入臺灣後會變成屬於我們臺灣獨特的口味!我從來不知道我去泰式餐廳必點的月亮蝦餅竟是臺灣才有的泰國菜,而瓦城竟然也不在泰國,同時,一解了我去日本吃一蘭拉麵時認識的拉麵跟在台灣的拉麵不同的疑惑,但這都是文化融合的具體表現。另外這組也有介紹了外省八大菜系,老實說我看起來是有那麼一點眼花撩亂,因為我其實不知道有分這麼多菜系,但在解說完之後算是對它們有深一層的認識了。

王蘋
這組報告讓我知道很多菜都是來自於台灣的頭腦及手藝上面研發出來的,最讓我印象深刻是老師說很多食物到了台灣經過台灣人重新組合後變成我們台灣味的食物,覺得我們台灣人很聰明很有天分,台灣人獨特的味道以及烹飪方式都是我很認同的,像老師說A+B會=C讓我真心認同,雖然各國飲食文化與認知不同,但我還是願意去嘗試各國不一樣的食物,這樣才可以真的去做比較

蔡定筑
我特別喜歡這週的主題,或許是因為我是一名吃貨吧!!所以當我聽到這週的報告內容時,很開心卻也發現一些存在於臺灣飲食文化的問題。我們時常能在臺灣的街道上看到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異國餐廳,但是當我們進去以後,卻發現有些餐點其實並不是那個國家的菜,而是融合了台灣的味道,甚至是透過兩種文化的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菜色。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可能會開始對於臺灣的飲食價值產生混淆,所以當我們接觸一個新的事物時,必須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因為唯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因為社會這個大染缸,而造成我們價值觀的混淆。最後,很謝謝這一組精彩的報告,辛苦了!!

王虹雅
這週的主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飲食是我們每天的例行事項,而在這組還沒報告以前,我不知道原來我們日常所吃的食物中,與八大菜系有極深的淵源,另外一些由台灣人自己發明的台式料理,我也都沒有研究過,飲食裡的學問博大精深啊,看來下次吃飯時要留意一下了,處處是驚喜!
謝謝這組的報告同學,透過你們的報告,讓我對飲食這方面有更深的了解!

呂孟哲
我是這周報告的組長,辛苦了各位組員也感謝同學們認真地聆聽。
因為時間的因素,在結尾的時候僅節選了與課程大方向比較有關的部分做說明,但有一點我自己觀察到,也特別想要和老師同學們分享的部分,就是「當代的美食書寫與城市」這一部份。
在這部分我觀察到兩個面向,一個是當權者經常以在地美食作為城市行銷的論述主體,有名的像是課堂中有提到的「臺北國際牛肉麵節」、「屏東東港黑鮪魚季」等等,但很多時候會令人納悶這些食物究竟與城市或地方有什麼樣子的關係?我會認為這個現象凸顯的是臺灣對於城市行銷的想像仍不夠寬廣,食物是日常生活的必需,也最有可能吸引到觀光客的注意,但也可能是最膚淺的行銷方式。我們很難從被行銷中的食物感覺到城市的底蘊,但從報告中可以看到臺灣的食物都有他獨特的發展過程,或許未來政府或民間團體也能更重視這一塊。

此外,針對個人對美食的書寫的部分,我會認為是這可能是形塑一個地方認同的方式之一。當有一個人在自己的社群媒體放上了一個美食,周圍的朋友可能會為了「和他們吃一樣的」來彰顯對朋友的認同。而在這個擴散當中,「打卡名店」的形成也成為了我們理解一個城市或地方的方式,而「有沒有吃過什麼食物」成為了辨識個體與地方/城市連結的緊密度。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面向,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研究討論類似的文化現象。

簡郁宸
身為一個吃貨,這週的議題我非常感興趣呢! 我一直覺得台灣真的是異國美食大雜燴的地方,真的應有盡有。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瓦城不在泰國,月亮蝦餅也不是泰國菜(!?這些都令我跌破眼鏡!原來有很多食物都是多元文化影響而誕生出來的,並非和我們既定所想的一樣,原本就存在這些菜餚。這令我不禁一想,我每天吃的菜中,究竟參雜了多少個國家的文化特色。食物和生活密不可分,聽完這組的報告後,讓我對飲食文化大開眼界呢!

廖庭煒
這次報告算是我流口水流最多的一次,可能我特愛吃的,是標準的吃貨,怎麼忍受美食當前卻吃不到痛苦。在台灣歷史上受到多元文化影響下,飲食文化是多元文化下產物,特別在台灣裡飲食佔在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聽許多長輩說吃飯皇帝大,由此可見。不過從國民政府來台的飲食文化,我覺得蠻有興趣的,因為很多都是我鮮少接觸過的領域,但是經過報告組介紹大概能知道一些他們特色和差異,增長一些對台灣飲食見聞。關於國外飲食的謬誤,像是瓦城的例子,也誤會他是泰國的一個地方,原來是緬甸的,想起來卻是非常好笑的事。

陳貞曦
第一次知道原來泰國菜並沒有月亮蝦餅,而是為了配合台灣民眾而研發出來的料理。這也反映出了台灣社會是一個多元融合的文化,泰國或是他國文化到了台灣之後隨著文化碰撞而結合產生出第三種文化。也可以說是台灣民眾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所培養出的彈性與包容力,但是隨著東南亞居民的移入以及在中國、韓國文化的興起,屬於台灣自己的文化又是甚麼呢?我們有好好在學習自己的母語或是傳統嗎?在越來越多元的社會架構下,屬於我們自己本土的文化是不是正慢慢凋零逐漸式微,而我們又該如何界定自己經歷多次殖民政權轉換後現在在文化上的定位。

王昱媗
文化的交融是奇妙的。有時強大的文化會取代弱勢的文化;有時則會相互交融。
台灣的美食便是最容易見證文化融合的產物了吧!
像是充滿了貢丸香菜的日式拉麵;甜甜的南洋咖哩;加上熱帶水果風味的披薩...
然而這樣的融合,是增添了美食的風味,還是入侵了台灣的傳統呢?正如同什麼時候我們的早餐開始吃麵包土司和拿鐵?我們應該忠於中式早餐嗎?但若我們固守著原本的飲食,又有機會吃到如此多樣融合異國菜色的料理嗎?...難道文化,還是正統的好?

以上是我在飲食文化課堂所得到的反思。雖說文化不分貴賤,但某種程度上還是會覺得應該要支持自己國家的文化。我認為文化的變遷是難免的,飲食習慣也隨著時代改變著。也許變遷對每個時代來說都有它的意義,就像珍珠奶茶出現後,手搖杯也成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所以我想,與其去阻止文化的融合以維持正統,不如去發現每次文化變遷的價值吧!

謝松穎
我覺得這一組報告的很好,針對飲食文化這個議題從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很多層面都是非常有趣的,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月亮蝦餅不是泰國料理,而瓦城也不在泰國這個部分,隨著人口流動,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互相流傳,而各地又將不同的料理加上在地化的口味,最後又創造出不同風味的料理,我最有感觸的食物就是拉麵,以前就很喜歡吃拉麵了,但就是一般路邊可能常可以看到的台式拉麵,到了高中有一次同學帶我去了在忠孝敦化那附近的一家"鷹流"東京醬油拉麵,我才深深體會到台式拉麵和日式拉麵的差別,他們的湯頭非常的濃郁,濃到湯幾乎是會稠稠的,麵吸了湯汁後也是十分入味,但台灣的拉麵湯頭就較為清淡,為了講求速度有些店家也只使用油麵,麵條就沒有什麼湯汁的味道,和日本正宗的拉麵真的是差異很大的,但這就也變成了台灣獨特的拉麵文化了吧!另外從文學、從電影的部分切入我也覺得很棒,就除了介紹這些料理以外,真的深入了台灣的文化層面去探討,很喜歡這組同學的報告!

張甄凌
臺灣真的是民以食為天,雖然不同國家從飲食上可以反映出不同文化,但臺灣有很大一部份來自食物。但其實我們平常吃的,很多都有歷史淵源,今天組別介紹的,有些是我已經知道的、有些則不知道。像是月亮蝦餅竟然是台灣人發明在泰式餐廳賣的,那如果臺灣有一家餐廳沒有賣月亮蝦餅的話,台灣人可能還會說你們不道地呢。不過我覺得發明的人真的很厲害,因為台灣人真的很愛吃。被發明的傳統,我認為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尤其是把外國的菜變成台灣人可以接受的口味,雖然可能沒辦法吃到最道地的,但畢竟你是在台灣啊,也要因地制宜的配合一下吃些臺灣人的台式泰國菜。

顧娟
我是這週報告的同學之一,負責的是戰前:閩南、日式料理的移入,看了陳玉箴的《飲食文化》後更了解了各階層不同的飲食,以及台灣飲食文化的變遷及特色;也在侯巧蕙的〈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中,了解到日治時期帶給台灣飲食文化有何轉變,尤其是開始食用牛肉的轉變,原來日本原本並不食用牛肉,是因明治維新影響而開始接受,最後再傳到台灣的;也感謝其他組員分享牛肉麵和月亮蝦餅的由來,及其背後的混成飲食文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