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年3月31日 星期日

Week 3-07/03/2019-: Films(電影)

Week 3-07/03/2019-: Films(電影) – 從【桃花過渡】、【八百壯士】、【養鴨人家】、【我是一片雲】,到【兒子的大玩偶】、【悲情城市】、【喜宴】、【藍色大門】、【無米樂】、【海角七號】、【一八九五】和【艋舺】帶領討論助教:吳芷萱


指定閱讀
陳儒修,《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2013,台北:書林。
李道明,〈暮然回首- 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158期,頁41-51。中心。〈http://techart.tnua.edu.tw/~dmlee/article1.html〉
野島剛,《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2015,台北:聯經。
延伸閱讀
陳儒修,〈談愛情文藝片中的明星與台灣電影工業〉,《1993年台北金馬影展專題特刊》,1993。
聞天祥,《過影:1992-200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2012。

《課堂照片集錦》

                        






《同學修課心得》

林筠蓁
組別報告的很有趣,也讓我了解到日治後台灣的電影脈絡,聽了小組和老師的介紹,我最有興趣的電影是-兒子的大玩偶的三部作品,以前高中就有耳聞的文學作品,在今天看了些許片段才發現裡面有比想像深的意涵,電影拍攝敘述手法也不會因為時代久遠,讓人覺得無法融入,劇情我也覺得很有意思!但小琪的那頂帽子,那一幕真的好驚悚(汗),難怪老師有陰影。

有時間的話,想把今天提到的幾部電影都翻出來看看!

張哲暐
報告組別對於國片風格與時代背景之間的連結,有很深入完整的詮釋,也談到因為導演以影展與藝術導向去詮釋電影,導致商業元素被大幅忽視,更讓國人對國片的興趣大大降低,從政治、社會與電影製作的面向都有涉及來討論這個議題。

然而聽完報告後我對於電影一直有國外得比較好的刻板印象,其實忽視臺灣電影的有趣、值得品味之處,有算是給我另類思考的機會,給我不少收穫。



徐庭媛 Irene
聽完組別的報告後加深了我對國片的洗好,以及更清楚地認識各個時代電影的推演,以及其中深刻的連結。而我個人對比較久年代的國片沒什麼印象,唯一有印象的就是李安導演拍的囍宴。李安導演這部作品跳脫框架以及時代的束縛,以先驅的方式探討同志議題。而到後來的海角七號,艋舺以及我的少女時代,才開啟了我對國片的熟悉度。很多國片傳達的意義是台灣人所能理解並且熟悉的,有些國片真的是很好看且動人的,代表著台灣各個時間的進步以及記錄時代的變化。


林玉昕
這週報告前,老師問了同學: 美國充滿特效的電影真的比較好看嗎? 我當下想了很久,心中知道特效只是「特效」,是一種模擬想像畫面的手法,看起來很真實,實際上卻離真實非常遙遠。我不需要否認這個問題,從上週觀賞的《阿嬤的夢中情人》的哥吉拉和上月球,可以知道從以前特效,或是說人類幻想真實化就是一種趨勢、渴望。所以觀賞特效的電影不過是為了「看見」腦中奔馳的想像。

但是回到電影的本質,我認為故事(劇情)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會進電影院觀賞台灣的電影並不是為了特效,而是為了一種真實的現實。在《銀幕上的新台灣》中,野島剛分析台灣產生國片熱潮的一大原因: 述說台灣的故事。那些故事貼近我們,所以產生共鳴,也或許因為台灣總是在尋找自己,想要看清自己的真實樣貌和獨特性。


楊淯任
老師大推特推的兒子的大玩偶三部曲我看過兩部,兒子的大玩偶和蘋果的滋味,兩部都是高中國文課時播的。那時候看到這兩部詼諧反諷的作品印象深刻且深有感觸,導演侯孝賢很勇敢,在那個電影的拍攝風氣還沒完全自由的時期,還有許多限制的時代拍攝這種可能被官方關注被禁的電影。

蘋果的滋味真的很經典,連我們系上的文學課講義都有選入。透過文字,不同於電影,更深刻描繪人物的性格和處境,怎麼的愁雲慘霧,怎麼的幸災樂禍,怎麼的事不關己,怎麼的息事寧人。這些反應都躍然紙上,黃春明筆法實在高明。

小琪的那頂帽子是我唯一沒看的,我想我會把它列入我的電影清單,在某個夜晚翻出來看。


陳淑翾
本週報告非常的精彩,資料仔細且說明速度適當,讓人可以聽到結束,再加上老師的補充,讓我了解更多台灣電影的歷史。

其中最印象深刻的是「健康寫實主義」這個詞,起初看見這個詞還以為是形容這時期的電影是正向勵志片比較多,可是沒有想到,居然是與表面上相反,不寫實,因為養鴨人家的女兒不可能那麼白皙,不健康,因為片中人物的價值觀過於端正,顯得又有些做作。但是想到因為那個時間點要鞏固民心,所以才會拍出這樣的電影,我覺得說是電影,不如可以說是柔性的觀念整頓(我們國家很好大家要奮發向上之類的)的工具吧。


洪紫瑄
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有看過《我們的那時此刻》,所以這一組在報告電影的時候我有更多的感觸,我也曾看過以日治末期為背景的《稻草人》,但這次聽了報告之後又了解了更多不同社會背景而去影響的電影~


蔡欣妤
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向大家介紹這麼多部電影是件有難度的事,而報告組的PPT內容精簡、排版整齊,用活潑生動的方式帶領我們了解台灣各年代的電影背景,雖然有滿多部我都沒看過,但經過報告組及老師的解說,引起了我想看這些電影的慾望,尤其是《兒子的大玩偶》那三部,之前只在課本上讀大學《蘋果的滋味》,也沒仔細地思考背後的涵義,每個人物都有代表的意義,透過電影看的不只是故事情節,而且透過它來看歷史文化,曾經風靡一時的《我的少女時代》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但青春真的是如此嗎?我認為這是大眾過於美化青春的結果,以我而言,我的高中生活平淡無奇,無止盡的晚自習及假日的補習班生活就是我的日常,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翹課更是不曾發生的,和電影中那種夢幻的高中生活大相徑庭,但我仍然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它不只可以讓我認識當時的流行文化、時代背景,也帶給我心裡的悸動,一種對青澀初戀的幻想。


徐霈庭
小組報告的ppt很精簡、一目瞭然,報告者也都很清楚地敘述,讓還不熟悉電影歷史的我在那短短的35分鐘就好像從頭走過了一遍那些我沒能參與到的時代。其中我很有興趣的是《兒子的大玩偶》,在這之前我已讀過書,在看文字的時候我很替那位爸爸感到哀傷,他滿腹的苦衷沒處訴說讓我感到很心疼,然而,直到今天上課我才知道原來有拍成電影,讓我很想找來看,也想看看我腦中想像的畫面會用什麼拍攝方法來表現!
另外,電影跟政治時代的連結如此緊密也是我之前沒有發現到的,透過這次小組的介紹,忽然懂得了很多電影背後的時代意義,讓電影就像一本歷史書一樣,每部都完整地表現了屬於當代的風貌。

陳禹融
非常喜歡本組的報告風格,文字敘述淸晰,圖片描述也做的很到位,讓人會更想進一步去了解當時的文化背景,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養鴨人家》看多了現代的不管是愛情片也好、科幻片也好,會很難想像當時這樣的純僕的劇情,確實能吸引到人來觀看,到了現代,台語片的寞落,這個落差真的驚為天人,看到了一些導演還努力的在用台灣文化呈現電影,或是直接描述了台語片的精華時期,真的布的布佩服他們,同時也謝謝他們。


張晋維
 以一個貢獻台灣電影產業為己志的人來說,其實蠻慚愧的,我一直只是一味地研究外國電影,對台灣的國產片卻總是抱著「沒別人好」的心態,未曾深入去了解台灣影業歷史,除了《KANO》以外,完全不知道臺灣原來有這麼多好電影。謝謝這組報告同學,讓我更有機會認識台灣電影。
       這次報告內容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是台灣電影從1990年代起,市場就逐漸被好萊塢電影佔據,沒想到20年後的現在還是這樣。好萊塢最主要的商業大片,其實一年也就那麼幾部(近幾年則是超級英雄電影完全佔據市場,每個月最熱門的看點永遠是超級英雄電影,它們如此高的競爭力、受歡迎程度也使得其他類型電影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不再那麼賣座),不至於壓得國片只能夾縫裡生存,那麼到底為什麼台灣觀眾都不再為國片買單了呢? 一定是有其他原因使得觀眾進場看國片的意願降低,絕非只有好萊塢電影佔據市場這項因素。即便政府頒布新政策,限制好萊塢電影的上映,會這樣而轉為看國片的人我想也不多。為什麼現在國片給人的印象總是「不怎麼樣」,偶爾才會突然刮起一陣旋風?
       追根究柢,我覺得,總是因為產業市場太小,受限於場地、資金等等因素,使得臺灣拍的電影類型不夠多元,比如現在觀眾最愛看的英雄片、科幻片,臺灣就拍不出來,不是因為沒人才寫劇本、當導演等幕後的工作,而是沒有資金買器材、付薪資,或是去尋覓更大更好的場地。國內城市則是對拍電影始終很嚴苛,吳念真導演便說過,台北市他遇過對拍電影最不友善的城市之一。《不可能的任務3》也曾想申請在台北101取景,但由於申請工作太過繁雜、政府方面考慮過久卻又不給劇組明確的原因,迫使劇組因進度壓力而改往他處拍攝。可知台灣電影的發展,觀眾的態度絕非單一變因,需由政府、企業等等一起共同努力,扭轉台灣電影品牌形象,才能逐漸吸引回臺灣自己的觀眾,然後再共同向外推廣。
       臺灣電影不是不好,只是太少。期待哪時候可以見到越來越多的《兒子的大玩偶》、《海角七號》、《KANO》、《血觀音》,讓我們談起台灣電影時,能夠自豪地說那是現在進行式,而非只是追憶過往的輝煌。


吳佳欣
我認為本週的電影文化主題喚起了我們身為台灣人的意志,從歷史脈絡由遠到近的敘述,可以看到不同背景之下,台灣人所面臨的狀況,為了找出口發洩,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同學的報告製作很精美,不但有可愛的插圖相伴,更有清晰的時代背景並詳細描述當時人們散發出的深入感受。

最後,這次的電影報告讓我想起國小、國中的過往,在炎炎夏日的午後,老師撥放濃濃台灣味的電影,舉凡〈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艋舺〉等,從電影裡可以看到過往的美好,不只主角們在追憶,當下觀賞電影的我們,同時也成為了那段有味道的過往,我們也能很自豪地說,地狹人稠的台灣縱使先天資源並非絕佳,仍舊能追向好萊塢的後塵,紅遍半個世界,稱霸亞洲影視。


李姿蓉
聽完這一組的介紹,我對《兒子的大玩偶》非常有興趣,也非常好奇,覺得很多小人物的故事和裡面隱喻的東西其實還蠻會讓人引起共鳴的,還去查資料了解更多。老實說我被壓力鍋爆炸的畫面嚇到了XD。但我只是大概了解劇情,卻連小說都沒看過,我覺得很可惜。再來還有提到「削蘋果事件」,我覺得為這部電影抱不平,也顯示出當時要躲避審查制度的無奈。但最後幸好沒被刪減,讓電影的內容得以保存。最後我對此想到一件事:那就是以前的電影是演員都掩飾不住台語的口音與用詞;但現在的電影是要講台語卻講不到幾句,發音也沒那麼標準。語言消失如此快速讓人不勝唏噓。


胡竣程
有關藍色大門

對於一個從附中畢業的人,藍色大門對我有著相當不一樣的連結,而特別可以補充的便是去年游泳池要拆除的事情,讓我們舉辦了名為「泳池電影院」的活動。
在家政課當中,老師會以藍色大門來談男女戀愛的關係,進而探討告白即拒絕的方式,至少在我這屆我想大部分同學在家政課都看過藍色大門的。
在藍色大門中,男女主角躲進的「游泳池」,可以說是附中人每逢下雨就會拿來開玩笑的地方,因為每當下起雨,除非特別大的雨勢,否則老師還是會讓我們在浮著青苔的游泳池上課,這大概是附中學生對於游泳池最直接的連結。然而就個人經驗來說,這也跟開放、不可一世的校風相呼應,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在半夜闖到游泳池,(以下為個人經驗)但是在半夜留宿校園、爬到頂樓烤肉被教官抓、翹課去網咖、翹模擬考去小琉球……其實還有很多荒謬的故事,即使不到藍色大門中如此青春充滿男女的氛圍,但是鬼點子以及青春行為都是以後聊天回味無窮的話題。
那在最後還是要來談談「泳池電影院」,泳池電影院是為了紀念附中游泳池而舉辦的活動,其實在三年前便有執行的想法,然而當時被學校方認為在校慶執行上佈可行而作罷,直到去年10月總算得以成功實行,因此這個計畫本來是會被擱置的。而本次活動的執行除了在放乾水的游泳池中觀賞藍色大門,陳柏霖、桂綸鎂的到場更是讓參加者驚喜不斷,也對於曾經在附中游泳池中的我們像游泳池做了最後而美好的道別。

新聞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29/1456256/

工作人員合照


活動販售紀念品



張家維
對於電影,聽完這組的報告後,才知道原來台灣的電影產業也有如此輝煌蓬勃的時代。更萬萬沒想到,台灣人在日治時期的看電影的人口,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了。這次的主題剛好可以與上週的電影《阿嬤的夢中情人》產生連結,其實每個時期的電影作品,多少都能反映當下的時代脈動,比如:皇民化運動、健康寫實、愛國政宣、瓊瑤⋯⋯一直到後新電影,離我最近的年代就是後新電影時期了。《海角七號》、《艋舺》、《我的少女時代》這些我都看過,除此之外,新電影時期的代表《兒子的大玩偶》令我印象深刻,上課播的影片片段,喚起之前看過這本書的記憶,三篇小故事的人物和其中的隱喻都引人共鳴,看見轉型的臺灣,語言和階級的描繪。台語電影的數量早已不復從前,母語的認同已消失的理所當然,不知未來臺灣的電影產業會如何發展?


林妍汝
這一組的ppt做的很清楚,版面很乾淨,重點也很清楚。聽完這組藉由歷史的推進加上當時時代背景的分析,能對每個年代的台灣電影有更深入的了解。像是當中的《兒子的大玩偶》三部電影,在國中的時候就有老師播放給我們看過了,當時只覺得為什麼要讓我們看那麼久的電影,也不覺得有什麼意義,但經過講解才發現它當中的隱喻和小細節,都是在闡述當時時代的背景,也十分佩服導演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仍願意拍攝可能會被政府抵制的電影。藉著這組的報告,也看到儘管台灣電影業已經不如以往蓬勃,但從過去到現在仍然有許多人為此努力。


戴凡翊
分享得很有趣
ppt也做得清楚可愛
在聽報告的時候發現很多不知道的國片
因為本身不太看國片...
所以我有把幾個有興趣的記下來
打算之後查來看!
不過我覺得
現在的國片都比較沒有內容
他們的報告裡講到的以前的國片感覺都比較有意義或值得去思考
我還是認為台灣的電影產業需要更多人的關注投資


林品瑄
這組的同學報告很細心,PPT做的很精美又明白,而且上台報告台風都很穩印象深刻。看完許多國片的深入介紹,不但了解台灣對電影的分類,還發現各個時期的電影類型崛起都是有原因的。當中我一直想知道瓊瑤寫的故事為甚麼會大受歡迎,甚至廣為人知又歷久不衰,一直到現在這個時代都有人知道,原來它是當時人們逃避現實的方法之一,確實,故事內容寫的多誇張,可是當時就愛看如此浮誇的演技,就因為現實太過殘酷,各種困境的壓力,正好有看電影的時間可以喘息,不過好笑的是,最後變成人們逃避的對象。我覺得,不管是以前還是現今,很多時候人們總會運用身邊的媒介,宣洩自己無法自由表達的情緒,電影就是這樣的功能,所以我們的確不該忘記背後的意義,在看的過程中知道自己為甚麼而看,才算真正欣賞。


王恩佑
坦白說,不是特別關注電影的我,其實在這堂課之前,都沒有關注到臺灣的電影產業發展。
不過,「桃花泣血記」讓我們發現主題曲的魅力,可以連帶影響電影票房的收入。而如此的行銷策略,至今仍十分盛行。
然而,過去臺灣電影所採用的「健康寫實主義」,以現今的角度檢視,實在是不可置信。難以想像過去電影創作,思想上仍是受控的。
雖然現在臺灣的商業電影,褒貶參半。不過得以享有如此自由創作環境,我想也是大時代的福音。同時,也是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紀錄和反思。
雖然不免有「偽青春」的質疑。不過我想,這也是電影創作牽動人心的關鍵之一。


蔡函恩
這組同學的簡報畫面非常可愛、乾淨,內容也相當精簡,與些許圖片搭配令人能一目了然。從十九世紀末日治時期開始,一路講述到二十一世紀後新電影,彷彿親眼見證了這些時代遞嬗的樣貌。其中同學們也有針對每個不同的時代介紹個個時期的經典大作,並從時代背景切入,去探究在當時形成這些故事的原因,而它們又分別代表了甚麼時代意涵,這些都是我過去不曾留心的。這些都讓不常觀看國片,亦不甚了解台灣電影史的我,對台灣的電影產業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我認為雖然台灣目前的電影產業並不能說很發達,但因為我國的電影總能融合自我文化與各個時代背景的特色,只要能持續發展並尋求更好的推廣管道,台灣的電影終有一日能在國際上被更多人所欣賞,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


張育禎

電影從小到大都不太算是我生活中的娛樂,因為不太有時間,而且看完電影會有很多複雜的感受。比起西方電影我更喜歡國片,雖然國片大多數格局並不大,但我很享受那種跟電影擁有相同記憶的感覺,或是浸淫在創造出的另一種本土記憶裡,像是海角七號、總鋪師、那些年這種,但更遙遠更震撼的是像"兒子的大玩偶"那種的,那是一個透過親人口述我依然很難想像的年代,即使時間相距不遠,看著最日常的劇情都會心酸,因為對比之下這一代的我們太過幸福安穩。即使如此,這一代人還是會有這一代人需要面對的問題,我覺得用電影的方式呈現細節讓觀眾看,會是一種很棒的關注方式,雖然常常因為如此而票房慘澹。國片在台灣流行文化中的角色一直浮浮沉沉,但希望透過不斷的推廣,讓電影更深入的變成一種國人關心台灣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