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Week 18-09/01/2013-: Night Market(夜市) –以師大夜市為例

帶領討論助
教:賴依汝
指定閱讀
Tour Taiwan,〈師大夜市〉,Welcome 2 Taiwan,2006 年。
 〈http://www.welcome2taiwan.net/cht/download/pdf/streetEats44-48.pdf〉
延伸閱讀
Yu, Shuenn-Der. “Hot and Noisy: Taiwan’s Night Market
 Culture.” The Minor Arts of Daily Life: Popular Culture in
 Taiwan. Eds. David K. Jordan, Andrew D. Morris, and Marc L.
Moskowitz.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129-149.

14 則留言:

  1. 這組的報告太讓人驚艷了
    全組化身為新聞主播以播報新聞的方式貫穿讓人耳目一新
    又十分用心的實地走訪師大夜市的商家
    看的出來他們十分重視這次的報告
    也很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回覆刪除
  2. 說到夜市我也幾乎每天來到這個地方購物,我覺得夜市的東西還不錯,價錢也很周到。
    不過有時候常遇到很兇的老闆,我就很害怕, 所以...
    如果有看到年紀比較大的老闆或看起來比較兇的, 我會盡量避開 :D

    回覆刪除
  3. 台灣的夜市真的是讓觀光客愛不釋手,必去的景點之一。夜市雖然不像餐廳那樣有著燈光美、氣氛佳的優勢,但「俗又大碗」可說是最大特色,而且又富有人情味,讓逛夜市的人享受在一個輕鬆自在不拘束的空間中。此組以新聞的方式作效果,十分有趣,也以訪問的方式詢問幾個店家對於夜市及所在地的看法,就如同老師所說,一般新聞只會針對比較兩極化的想法作出報導,並不是以較公平的形式探究每個店家所陳述的事實,而這組的探訪中,也成為一個很寶貴的經驗,讓他們握有最可貴的一手資料。

    回覆刪除
  4. 說真的 最後一組可以說是我看過最棒的壓軸報告

    小時候去夜市的時候 第一印象就是不整潔的環境

    雖然最近一次去的地方還算乾淨 但從同學們的報告來看

    夜市給人的印象在這方面似乎變化不大

    還有應該是我大二那段期間鬧騰的師大夜市商家與住家之間的衝突

    因為當時我已從衛教系轉到生科系 因此不是很清楚

    多謝用心的同學們以類似新聞的表現手法 但又不像現今臺灣的新聞只會製造對立並激化 讓我了解了事情的經過 真的非常感謝

    我相信 總有一天 師大夜市必會在住商雙方達成協議之下 東山再起的

    回覆刪除
  5. 我在台灣第一次去的夜市是士林夜市。在日本像台灣一樣的夜市沒有,所以我非常吃驚,因為台灣夜市每天很熱鬧。而且,那時我覺得,在夜市外國遊客訂食物或買東西非常難,所以對外國人來說,台灣夜市只是遊覽的地方之一。可是現在,對我來說,夜市(尤其是師大夜市)是吃飯或去買東西的地方,就是說,在我的生活上既密切又重要的地方。
    我的日本朋友到台灣來玩的時候,我一定會帶領他們去夜市。因為夜市是介紹台灣文化的最有效的地方之一。

    回覆刪除
  6. 我很喜歡這組報告的呈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利用
    新聞報導的方法帶大家認識台灣的夜市,夜市本就是
    台灣相當重要的一個特色,也因此,關於夜市的種種
    議題也容易成為大家討論的對象,這組用師大夜市為
    例,並利用訪問取得了商家們的心聲,而不是用平常
    媒體經過剪接後的資訊,就像老師說的,這真的是一
    份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但夜市的存在真的會造成某部
    份的困擾,並非只有師大夜市和當地居民有紛爭,台
    灣夜市的數量是如此眾多,師大夜市的問題也只是冰
    山一角,但我覺得師大夜市的問題處理是相當重要的
    ,因它本身便是一個具代表性及高知名度的夜市,而
    其他地方也會仿效它,今天若處理得當,其他地方也
    可以參考,而不是讓夜市的問題變得更加的複雜。因
    此,這組的報告呈現了多方面的探討,讓人能對此有
    更多思考的面向。

    回覆刪除
  7. 經介紹後,發現自己還沒去過華西夜市,所以昨天就揪朋友去了。XD

    其實自己剛來的時候並不喜歡逛夜市,尤其覺得士林夜市逛過一遍後就不用再去了。(雖然還是去了好幾次XD)
    只是當自己越融入臺灣文化,就越對夜市感到興趣。
    雖不是很常去,但偶爾去逛一下真的會讓心情很好,尤其是一群痲吉一起去的時候。

    我覺得老師一開始問的問題挺真實,
    我不會帶剛認識的友人去逛夜市,往往一起的都是關係比較親密的朋友,或是家鄉來的家人等。
    爲什麽不去夜市約會?主要是少了情調的問題。
    夜市的氛圍並不像一些西式的餐廳,燈光好音樂佳服務好,
    處處可聽到不同吵雜的叫喊聲和音樂聲。
    但是那卻是一個很好的跟朋友哈拉的地方。

    自己去夜市,主要是喜歡那種跟朋友走走逛逛不知道下一秒會看到什麽好吃的東西的感覺。
    看到特別的就買一下(像昨天就跟朋友買了“水果雞排”),
    偶爾玩一下射擊的遊戲,
    其實馬來西亞也有夜市,只是内容不如臺灣的有趣而多元化,而且店家都是整整齊齊一攤一個棚子。
    有條有理反而讓自己失去放鬆的感覺..@@

    去夜市,就是要放鬆,happy,聯絡感情,大吵大鬧,大吃大喝!

    回覆刪除
  8. 夜市,是很能代表臺灣的一種文化。以前在中国的時候,聽到夜市只覺得是一些聚集在一起的地鋪,賣賣便宜貨的地方。可是來到臺灣之後,發現夜市根本就不是我想像的那個樣子。臺灣的夜市文化之發達,甚至到了有官方觀光夜市的地步。光北部就有士林夜市,師大夜市,饒河街觀光夜市,基隆廟口夜市,華西街觀光夜市,南機場夜市,興南觀光夜市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有名的,沒有名氣的小街夜市更是多不甚數。在臺灣,從來不用擔心肚子餓的問題。哪怕半夜三點四點,只要你想得到的時間出門,保證出家門不用一分鐘的距離,就能買到各種各樣好吃的。所以本人在臺灣著實胖了不少。

    對臺灣人而言,吃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地域文化的表現,尤其臺灣特殊的歷史背景,使得飲食文化更加多元化,不僅有我們中國傳統菜肴,而且還彙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精緻飲食,包括美、歐、日、亞熱帶地區、地中海等世界美食,都可以在台彎吃到。

    臺灣夜市不僅僅只有吃的東西,它還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更能呈現出臺灣一般市民的生活與文化,吃、喝、玩、樂、穿、戴、用等,都可以在那裏得到滿足。

    夜市是臺灣飲食的特殊文化,每個夜市充斥著琳琅滿目的特產與小吃美食,各有不同的特色與風味。透過地方小吃,地方特產、文化與人文典故都可以從中被窺探。它集合了濃郁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可以說是臺灣文化的縮影。很多人都是跟著攤位小吃一起長大的……小吃攤的結市效應帶動了民生消費商品的進駐,有吃又有得玩便成了夜市最大特色,周邊聚集了許多服飾店、鞋店、百貨公司、地攤,以及各類餐飲,不僅帶動了該區的發展,更因規模的逐漸擴大而形成 “觀光夜市”,是外國人認識臺灣文化的最佳場所。遊臺灣,一定要好好體驗一把“夜市文化”。

    回覆刪除
  9. 以師大夜市為主軸,把夜市的各個面向都介紹的很詳細!
    尤其是僑生同學的採訪,讓我有點震驚與感動
    以這個融合各周主題的報告做為學期末的總結
    真的是完美的結束阿!

    回覆刪除
  10. 這組的報告多以華語系學生為大宗,
    在語言的溝通交流上本就比一般生更有難度,
    雖然如此,但還是努力取得第一手資料,
    訪問商家,實屬珍貴!
    經過小組人員與商家的訪談,
    讓我訝異的是附近商家願意花時間說明想法,好讓我們了解,
    甚至是掏心掏肺地說。

    回覆刪除
  11. 這組的報告真是太用心了~不只是實地訪查,給我們第一手資料,還用心設計情境跟台詞,是所有主題裡面最有趣的報告XD
    夜市之於台灣人,真的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回憶,而且都是我們和親密的人共同享受歡樂的地方!是因為台灣人愛美食,才有了夜市文化,還是因為夜市文化而造就了愛美食的台灣人呢?

    回覆刪除
  12. 我覺得這組的報告方式很特別!連cue下一位報告同學也很有趣(有驚喜的感覺呢!)
    對於夜市文化這個主題很有興趣!因為我很喜歡逛夜市,尤其我到台北讀書後去過台北不少夜市,我發現在台北市內的夜市幾乎都是一條主幹,中間擺了一排攤販,加上是觀光夜市的原因,所以街道更顯得擁擠,雖然可能會有一些負面影響(人擠人、街道髒亂、小偷伺機行動等)而導致在地人減低去逛夜市的意願,但是因為人潮更會吸引觀光客,所以人潮更會持續湧入。雖然逢甲夜市可能沒有比台北市區的夜市還熱門,但是我有觀察到一個環境問題,台北的很多光觀夜市不太會設置垃圾桶(不然就是一兩個而已),這樣會增加夜市的髒亂程度。
    關於流動夜市我很有感觸,因為我家附近就是只有這種流動夜市,通常一星期只有二~三天晚上會有,地點是在停車場或其它一塊大空地,而且有些攤販甚至一週只出現一次,想吃到那樣小吃的民眾就會變成那家店的固定客人,因為是有"限定時間的"。
    我覺得夜市文化是台灣很棒的文化推廣方式之一,所以政府應該要好好支持~
    上大學前很期待師大夜市,沒想到現在卻漸漸沒落了讓人有點難過!況且有些店家小本生意還是要生活啊!總不能說拆就拆吧!

    回覆刪除
  13. 這次的報告當中讓我對於台灣的夜市除了觀光以外,也更深入的了解台灣夜市的形式其實也有不同的形式。我還記得當我來到台灣時發現台灣的夜市是每一天都有營業的,我以為全台各地的夜市是一樣如此營業。後來直到我到彰化的夜市我才發現原來也有一個星期只是固定營業一天,而且是在空曠的場地之上營業時,我才更深入的認識及體會不同形式的夜市差別。
    很多時候也會發現夜市有趨同化的現象。而這種現象讓人感覺不到夜市的特色。正在做這份報告的準備的時候也發現到其實夜市文化是一個民與商之間的大集合,也是民與民之間的社會集合。當中就可以看到台灣各種文化的匯集,也可以體會到台灣最初的草根氣息。
    脫去了大資本家之侵略,也排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夜市就像是人民的對話,在夜市當中可以最真實的看見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可以看見小資本家的辛酸與苦澀。然而這也是民心最樸實的一個生活寫照。夜市又回到了最初的功能,提供基本需求及心靈的寄託之處。

    回覆刪除
  14. 以前對師大夜市的印象就是人很多、很擠,所以我自己是比較喜歡現在的師大夜市的。雖然經過風波後的師大夜市,讓許多商家感到很頭痛。但縱使賺錢很重要,侵犯到住戶權益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家旁邊也有夜市,雖然沒有很大,但三四點起床都會聽到樓下有人在互相叫罵。試想自己住在師大夜市上方,每天上完課(班)很累,回家後想好好放鬆一下的時候,卻要忍耐夜市的噪音和油煙到凌晨兩三點,長久下來一定會精神崩潰吧。
    之前系上的作業訪問到一位永康街的店家對師大夜市的看法。永康街有很多特色小店,營業時間很少超過十點,附近的住家也不排斥店家進入。而師大夜市比較是大眾取向的店面,營業到很晚,有很多遊客,所以住戶比較排斥商業的行為。店長說一個商圈的型態和當地的店租有很大的關聯。師大夜市的店租很貴,一定要是能夠大量銷售、符合大眾需求、有大量客群的店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就必須營業到很晚,靠吸引大量觀光客來生存。永康街的店租比較低,讓不符合大眾潮流的店也能在那邊進駐,商業氣息比較低,賣的東西也比較貼近附近住戶的需求。或許師大夜市的店家在利益為主的思考下,把討好遊客放在關心居民前面,才會造成現在許多店不得不退出師大夜市,讓原本發展良好的師大商圈變得愈來越冷清。如果商店和居民都能夠互相理解對方的難處,共同討論出一個不侵害彼此、能互利共存的營業方案,或許就能夠改善現在的窘境。不過這可能只是我自己天真的想法吧ˊ__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