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Week 8-01/11/2012-: Shopping and Queuing (血拼和排隊)

Week 8-01/11/2012-: Shopping and Queuing (血拼和排隊)

帶領討論助教:雨佑



指定閱讀
葉秀燕,〈「血拼英國」:台灣遊學生英國血拼的觀光消費研究〉, 2009年文化研究會議,2009年1月4日。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36期(2006),頁167-209。

延伸閱讀
Baudrillard, Jean. “Consumer Society.”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 Ed. Mark Poste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29-56.
廖炳惠,2001.10.6.〈從國家拜物到血拼傳奇〉,哈佛大學燕京學社, 2001年10月6日。

28 則留言:

  1. 心輔104 林詠齊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05

    這組的報告其實給人很多省思,像是象徵符號這件事情。
    品牌這件事情是一種標籤對吧!但很多人賦予它很大的價值,今天他可能只是個路邊攤的等級,但是畫上了LV,他身價就漲了10倍。
    就像有一次我跟媽媽去專櫃的經驗,那次我們兩個穿的很邋遢,
    就是T-shirt短褲拖鞋,只是就有種被店員瞧不起的感覺,是不是品牌消費變成一種階級代表,只是當店員看到我媽對著一個15萬的包包,說打包的時候,他又換了一個很大的態度。現代人這麼現實嗎?
    血拚跟排隊讓人買到了一種限量的商品,買到了一種高貴的地位,
    但是這樣可以買到自尊嗎?自尊要用商品來裝飾嗎?限量有代表著什麼意義嗎?就只是有別人沒有的東西罷了,實用價值不高買它的意義又何在?不就是個拿來炫耀的東西而已?這種自尊會不會太廉價了!
    老師今天上課講了一句:「看是你要把自己變成名牌還是就只是把名牌穿在身上。」我覺得很有道理,畢竟名牌只是裝飾品,它的價值還是取決於穿的人,穿的人夠格他就有那個價值,穿的人失格,充其量就是路邊攤罷了。即使上面掛著LV兩個字

    回覆刪除
  2. 公領104 王培羽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05

    衣物最初的功能是為了遮蔽身體、禦寒,但是當大品牌慢慢興起後,衣物的功能則不僅止於此了。
    前些日子很紅的「法拉利姊」對著鏡頭炫耀自己身上的行頭,我想大多的觀看者應該不是投以羨慕的眼光吧?
    我個人認為氣質才是最好的名牌。當自己的談吐、行為等等令人尊敬,即使他今天只是穿素T、牛仔褲,他也一樣還是那個令人尊敬的人。反之,如果一個人是因為本身沒有什麼內涵而需要藉著許多昂貴的牌子來包裝自己,甚至必須讓自己過得很辛苦才能購買那些名牌精品,就必須好好思考自己所追求的到底有沒有意義了。

    回覆刪除
  3. 教育104 蔡瑜庭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06

    我很喜歡這組做的ppt,不管是在他們的排版,或是他們放的圖片.都讓整個主題變得更加清楚,讓我們一眼就可以了解他們這組所要表達給我們的觀念。
    我最喜歡的是他們放的人物圖片,雖然很多組同樣都有寫出各個族群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但他們所用的大多都是純文字的描寫,這組雖然也是用文字但加上人物的圖片,讓我們感覺好像就像他們直接陳訴他們的想法,而非我們再重複一遍,所以讓我覺得很有趣!
    佳穎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有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就是"為何我們都希望別跟別人撞衫,但我們卻又喜歡去人很多的店去購買呢?"我覺得這個問題真的很有趣,因為這兩個觀念是這麼的衝突以及矛盾的,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卻又是那麼隨處可見,就連我有不可免俗。
    我回去思考了一下,我想,或許我們都是希望能跟大家都一樣,都一樣流行,都一樣時尚有品味,但儘管如此,卻又想讓人可以在這麼多人當中,一眼就可以發現到我,所以我們又想讓自己有那麼一點不一樣,但又希望並非是那種跳脫整個流行的那種不同,而是在這個流行框架下有限制的改變,但絕不脫離這個小框框,我想這應該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吧!

    回覆刪除
  4. 心輔104 蔡汶欣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07

    「要把自己變成名牌,還是把名牌穿在身上。」
    這句話似乎是在提醒我
    其實倒也不是說我個人本身非常喜歡買名牌
    但是可能在某某品牌(例如我很喜歡的愛迪達
    又推出新款或特價的時候
    我還是會很期待然後去店面一探究竟
    我覺得喜歡一樣商品一定是有它特別的地方
    不然我同常不會出手
    但是如果有人說 我覺得這完全是你的衣服阿
    或是 這個牌子現在很有名欸 超多人都有
    你就會覺得 對阿 我應該要買一下
    這的確是個有趣的消費習慣
    在台灣,排隊真的是一種流行的感覺
    不管好不好吃 都事先排了再說
    但說到排隊 其實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日本
    日本的國情阿 導致他們就算出國去玩
    也是整整齊齊有秩序的排隊
    我覺得比較各地的排隊文化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因為一個國家的國民怎麼排隊
    通常都會和他們的文化背景有關。

    回覆刪除
  5. 現在的社會大眾似乎容易陷入迷思
    是否排隊的東西就一定好?
    以師大夜市來說 常常看到某些攤位排了很長的隊伍
    但是東西真的有相對的價值嗎?
    有多少人是衝著排隊人潮而不是物品本身來的?
    台灣有許多商品都是一時風靡
    但是不久後就沒有吸引力了
    像老師講的大量消費 大量廢棄
    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盲目的跟隨人群
    追求所謂的流行 不如擁有自己的風格
    另外血拼應該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休閒活動吧
    我自己也是很容易就掉入銷售員的陷阱
    報告的時候也有提到一些店家常用的招數
    仔細想想 我就是這麼被說服的
    像是滿千送百 就一定要湊到超過一千元的商品
    或是第二件半價 即使用不到也要買兩件
    還有周年慶大特價 但是有些也沒有比較便宜
    在不知不覺中 消費者的心理就背廠商給抓住了
    不能否認 購物確實有一種快感
    但是為了一時的衝動 而帶來金錢的困境
    實在是得不償失

    回覆刪除
  6. 透過這禮拜的報告製作,我對血拼跟排隊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發現不僅台灣人愛排隊,其實其他亞洲國家在瘋iphone5時也在排隊呀!只是我想,各國的排隊風情不一樣而已吧!
    在我們報告的例子中提到,某家大賣場為慶祝周年慶,而舉辦免費領取早餐的活動來製造話題,吸引了大批的人潮和曝光率,這個例子讓我想到有一天從圖書館校區過馬路到本部時,看到對面排著隊不知在排什麼,而人總是有好奇心,總是先排再說,不一會兒,就一堆人了!
    是不是只要跟著排隊一定盲目呢?我認為不是的,而是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是為什麼而排,而不是像前述例子,因為別人排了所以我也排,這毫無意義。
    我想血拼也是同樣的道理,理性消費是買自己的必需品,而感性消費往往會讓自己的荷包大失血外,還會讓自己的家裡多出很多不必要、用不著的東西。在周年慶時,為了買5000送500的折扣,而硬湊到5000元,但原本是不打算花那麼多錢的人大有人在,往往因為克制不住自己的購物慾望,被那強烈的物欲所驅使,讓自己在血拼的當下,享受到滿載而歸的快感,但回家後看著那一袋袋的戰利品,又會開始後悔當時的衝動。
    排隊與血拼都是為了讓自己得到心靈上和物質上滿足,因為人能透過排隊滿足其好奇心由於不清楚最後會排到什麼,又或者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兩種行為和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而我認為我們應該好好思考在現代鼓吹大量消費的時代,怎樣的消費才能被稱做理性而不盲目呢?

    回覆刪除
  7. 國文系104級黃佳琪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09

    現代社會,買東西的媒介愈趨多元,電視頻道購物、網路拍賣、超商訂票等都是快速而被視為流行指標的一環。這些虛擬商店上,誘人的產品介紹常常讓消費者心動下單,大手筆買了一堆不一定實用的東西,但這就是行銷手法,讓人想好好「血拼」一番。血拼可以說是現代人們的娛樂和放鬆自己的方式,無聊時三五好友相約購物,緊張勞累時,血拼似乎可以放鬆緩慢一下忙錄的步伐。
    排隊這個現象則是在台灣常見的,這裡的排隊先不論文明進步,而有自發的排隊禮儀,主要是在購物這方面,當物品數量有限、產品為最新推出版、「大家都買都搶的東西」,往往造成排隊搶購風潮,但似乎跟著人群走的觀念,有時只是盲從。當我們看見一家店大排長龍,便認定這家店一定很好吃,卻極可能只是剛好一個團隊在裡面聚餐,占用了座位。再談排隊給人的影響,排隊,可以是排買票,排遊樂設施,排商家限定商品等,當我們經由排隊這個長時間的等待,拿到物品時似乎更有成就感。而當人們對於排隊一事,沒有時間或嫌麻煩的話,代人排隊可以是一項新興職業,借由排隊賺取報酬。
    這組的PPT很有設計感,連結部分也做得很用心,如果能有更活潑的報告方式會更好喔。

    回覆刪除
  8. “廣告販賣:美好的未來 令人懷念的過去 不可取代的家庭價值“
    我很喜歡看廣告
    也不否認我會受廣告影響
    更不會遮掩我就是愛買東西這個事實
    而我覺得重要的事你可以知道自己
    正在受騙、正在消費
    或正在揮霍、浪費某重資產
    例如錢財、福氣、時間等
    有一天我散步無形中來到夜市裡一家神祕的店
    他每附耳環上都有一句字行,讓人覺得很貼心
    我深深知道這“也許“只是種擄獲人心的手法,但我很仔細的看
    因為我喜歡如此神祕萬千的東西
    我仔細端倪的第一附耳環是藍色的,之後我轉向去觀察其他副上面寫的句子
    小姐很親切但話很少,他用溫柔的聲音說:我們的東西有結和塔羅牌的力量,不同顏色有不同的意義
    小姐又說:“其實你很需要他(我第一個仔細看的那副)因為你都把話埋藏在心理“
    然後我就買了,只是覺得這小姐怎麼心這麼像深海,包住很東西卻也掀開了很多,但他仍然把最重要、最關鍵的情感吞噬,選擇不吐
    也許我出了門後他就竊笑說“哈又騙到一個白癡了“之類的
    也或者他真的會讀心、擁有天生的直覺
    可是如果他這樣想我也甘願
    我不在乎
    至少被他這麼說我是開心的
    開心到回來路上都在無法克制別要笑
    耳環的紙卡寫:象徵的是種“平靜“的海能量 勇敢的“說“出來內心的想法語感受
    他說話完全讓我懾服
    ....
    我卻發現不在於我真的希望藉著買下他而得到某種力量
    而是買東西這過程好像有點讓我成長....之類的一種清新力量注入腐壞的感覺
    也許也算是種廣告
    但我們消費、我們不消費,我們都一定會接收廣告、我們人也一定都得消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產與消費的現代社會:
    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
    我很討厭這種感覺
    好像世借整體被無情的汰換
    卻無形中不小心會丟棄太多資源
    太多人的心血
    想想你如果是個
    你是隻飛魚,你和你的同伴一同被土宰然後翅背拔下,身體被血腥腥扔回故鄉
    而你的翅在大批運送過程中、壞了很多塊
    最後又經過很多層“淘選“
    犧牲不只是白白喪掉的生命
    還有中途被當作“廉價“的人力、以及那些“無用的精華“
    ....為什麼不要在一開始究約訂好哪些要、哪些不要,為什麼不抓穩市場,大家不要撞衫前買的那麼開心,撞衫後就想把曾經看愛上眼的物品戈着,好像他的生命週期太廉價已經結束一樣。

    回覆刪除
  9. 我對於老師提出的兩個觀點很感興趣
    第一個是關於究竟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
    還是"大量消費→大量生產→大量廢棄"?
    這個問題真的很有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大家一窩蜂的購買?
    而造成生產這一窩蜂的生產、開店,最後大兩倒店
    像是葡式蛋塔、鮮芋仙、三顧茅廬......等等
    我們周遭有好多好多這種大兩生產大兩廢棄的例子
    另一個是關於理性消費跟感性消費
    究竟跟性別的相關度有多少?
    很多人都說,購物是女人的天性,但是真的嗎?男人就不愛花錢嗎?
    我相信男生的一雙名牌而且機能好的球鞋不會比女生的高跟鞋便宜
    而說道排隊,我是一個很討厭排隊的人,就算東西再有名再好吃,只要看到要排隊我就會自動放棄
    但是"排隊"真的是台灣最大的一個特性,很多時候明明某一家飲料店不好喝,但是看到一堆人在喝,就會好奇地去跟著排,讓人匪夷所思
    更讓我覺得好笑的是,有生產者真的抓住台灣人熱愛排隊的心,以"排隊"為噱頭促銷
    像是幾年前很有名的mister donut,第一家店在天母開幕的時候
    每天每天都有一堆人發了瘋似的去購買,於是我的家人也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心
    有一天下午,表哥終於買到這有名的甜甜圈,但是他氣沖沖地說
    他看到很多人是被店裡面派出來排隊的,很多是只買一個有再去排隊的
    這就是以排隊為噱頭的促銷手法。
    我想,在我們一窩蜂地去排隊之前,務必要想想,真的值得嗎?

    回覆刪除
  10. 教育系104乙 周妮嵐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12

    我覺得這個主題真的是非常的值得令人深省
    聽完這組的報告後
    我也開始思索起自己平常的購物習慣
    然後發現自己有時也會因為壓力過大而藉著購買喜歡的物品來紓解壓力
    雖然我並不能百分之百確定為什麼購物會使人心放鬆
    但是我想原因之一應該是因為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心靈總是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滿足感的緣故吧
    此外,又或許是因為購物是個可以和朋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的好時機的關係,
    所以藉著和朋友們踩街購物的機會,
    恰好可以適當的將自己心中的壓力與情緒傾瀉而出,分享給好友們知道
    但是的確,過度的消費很容易形成浪費
    而此時,原本紓壓的美意可能會因為過度的購買慾而轉變成為另外一種心靈上的負擔
    所以我認為,適當的藉由購物來犒賞自己的確是件可以讓心靈感到滿足與幸的美好之事
    但是也如同此組所說的,在購買任何東西前的確是應該要先確認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負擔能力
    這樣才不會讓購物這個美好的休閒活動變成是自己生活上的另外一個重擔

    回覆刪除
  11. 老師提到: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
    讓人為「有需求才有供給」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到底是人們對於追求時尚有更高的標準
    抑或是產品生產製造的周期縮短,導致其他產業(EX.音樂工業、服飾工業)不得不加緊腳推陳出新呢?
    一提到血拚,似乎腦中浮現的都是殺紅了眼的女人,而女人旁邊的男人,往往只是配件,甚至是......呃 幫忙提購物袋的苦力,
    顯示「購物」也有「性別刻板印象」早期歐美女性血拚逛街、打扮自己,有一說是為了彰顯家中男性賺錢的能力
    現代女性則藉由購物宣示自己的獨立與能力,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然而,仔細想想這種自由其實仍是「被賦予的自由」
    我們自以為的「購物自由」可能仍停留在過去,只是被包裝得更好
    舉例來說:奇摩首頁常出現[男友最愛穿搭]、[約會女神妝]等字樣,似乎仍視女性為被觀看的客體,女人在下標衣服的那一刻,
    是不是落於整個父權體制對於女性外貌的要求而不自知呢?
    撇開父權體制不說,我們的消費自由仍是被某一群人(某企業?)所賦予的依我看來,被賦予的自由離真正的自由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回覆刪除
  12. 音樂104級 張嘉淇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15

    當我第一次聽到其實名牌是為了銷掉工業化生產過剩的產品
    我就覺得人真的很無知
    人也許真的只是因為一種優越感
    而去花好幾倍的價錢買相同性質的名牌
    甚至是根本不需要用到的東西
    其實很多人都活在別人的目光下
    也許只是買個面子罷了
    排隊
    我真正花很長很長的時間排隊
    是為了買北車的起司蛋糕
    就因為每次都排滿了人
    我就想要去排排看
    而且他限定每人限購一個
    其實這是一種行銷策略
    他們不增加機器
    是為了能夠一直保持新鮮
    而且能夠一直有排隊人潮
    才能一直吸引新的客人
    人常常因為別人都覺得
    或是別人都這樣
    所以就盲目跟隨群眾
    其實排隊跟購物都一樣
    唯有有批判思考能力的人
    才能不跟隨盲目的潮流走
    現在開始當自己的主人吧~~

    回覆刪除
  13. 排隊這個東西若牽扯民族性又可以講很多
    排隊買甜甜圈或是名牌包包這是資本主義下發生的,這群等著花錢的人跟在共產主義下排隊等發放的米那些人又什麼不同?
    日本311發生之後,看到災區的災民井然有序排隊領取物資,倘若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臺灣或是其他國家又是如何呢?
    大家都很認真,每一週留言都很踴躍,每個人都還蠻言之有物的,除了自己的留言外,也可以多多和其他人對話喔!
    但好像會主題跟留言次數有些相關,像上一週檳榔西施就有快四十則,這週就比較少,難不成到了a片、偶像劇、漫畫那週又會變的很多嗎(還是很少?)?

    回覆刪除
  14. 這組同學時間控制佳,而且內容的完整度也很完善
    老師在課堂上有問到,置身於百貨公司人擠人的感覺是如何,
    其實我也有點想要回應:慶幸自己現在長得比較高,可以呼吸道上
    面新鮮的空氣,記得小時候跟媽媽一起去百貨公司的周年慶,就如
    同ppt上人山人海的場景,當時仍小的我只覺得又擠呼吸又不舒
    服,因為悶熱的空氣著實令人想要窒息,以及人海的衝擊好幾次我
    和媽媽的手差點被擠分開,讓我對百貨公司印象一直都不是很好
    老師有提到:血拚和排隊的文化是息息相關的,我真的是在同
    意不過了,每每到了周年慶或者是福袋之時,百貨公司前總是有民
    種很早就先去排隊只怕比別人晚.而對於排隊食物也有很深的感
    觸,每個人對於口味的認並不同,每個人好吃的定義也不同,去排
    隊的也可能只是因為看到人多盲從,抱著既然人多就去吃吃看的心
    態,並不完全是因為確定好吃而去

    回覆刪除
  15. 教育系104級 張簡如慧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17

    血拼與排隊這個主題真的比較抽象一些,可是又好像跟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相關,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有排隊的經驗,就像報告的同學說的,排廁所也好,排加簽也是。我覺得看到人多就會想排的行為,一方面是好奇,另一方面是相信「人多就是品質保證」,這個在某種程度上是成立的,可是也有例外,比如說,某樣點心很有名,所以經常很多人在排隊購買,但是那其實是因為它符合大眾口味,可能有些人會不以為然,但是那就要等到排完隊之後才會知道。所以我也覺得,有時候排隊的目的也是為了要確認一下:"那樣東西對我而言是否真的有那種價值?"
    關於上課講到的廣告,廣告的手法是用過去和未來的美好來引誘消費者「不安於現狀的靈魂」,廣告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能抓住人性的弱點,就是對於現況總是不滿足。看見廣告我們容易心動,因為它創造了我們的需求,現在的3C產品推陳出新,功能一代比一代強,所以我們很容易就喜新厭舊了,但是,這些產品的進化過程,應該都是經過公司內部精密計算過的,也就是說,消費者購得的產品永遠不是最先進的那一款。假如我們更加理性一點,再買東西之前多想一點,或許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廣告牽著走了。

    回覆刪除
  16. 機電103 郭俊賢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19

    我覺得課堂上報告組別有提到的,男生買的不多但是高單價,相反的,女生買很多但是單價很低。大家總是會覺得女生愛血拚,失心瘋的狂買。但結果是一樣的,其實滿矛盾的XDD
    站在男生的立場會覺得,我只買一樣而已,根本不算血拚,沒有失心瘋
    站在女生的立場會覺得,我們買很多,但是最後花的錢已都是一樣的阿
    血拚 感覺就是一個大家在比較,誰擁有的多,誰擁有的漂亮。
    但是卻鮮少去考慮到是否這東西,是必需品。只是一昧的自己想要就買了
    把自己變成名牌,或是把名牌穿在身上。
    一念之差,完全就不一樣了。
    "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當態度是正確的時候,自己表現出來的自信,以及給人的感覺,
    我想會是不一樣的,態度不正確,穿再怎麼好應該都會讓人家覺得那是
    路邊攤或是夜市貨吧~

    回覆刪除
  17. 公領 104 許益盛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20

    人們的消費行為,都認為自己是在理性的狀況下所做出的決定,但事實往往並不如此。我們可能會為了要趕搭熱潮也去等那大排長龍的隊伍,分析其心理狀態,有的時候排隊後所得到的價值可能不是最大的,更大的可能是,將排隊照片上傳臉書,受到朋友們羨慕讚美的眼光與評論,讓自己成為時尚潮流的代名詞,滿足自己心靈被重視的感覺。
    相信很多人都有 shopping 的習慣,在假日毫無壓力,輕鬆逛街,總是會想好好地犒賞一下平常工作辛勞的自己, shopping 行為就此產生了,可能不是很確切需要這個東西,但既然來了,手上也得拎個袋子嘛 ~ 有些人是希望自己與別人一樣,是受到外在的評價與壓力而購買,來證明自己的消費能力;有些人是基於滿足心理購物的快感,喜歡將錢掏出來和刷卡簽帳的感覺;人人皆有買,理由不一樣。
    說到這邊,實在令人恍然大悟,原來人們所做的行為只是為了要滿足心理上某些需求,那真的太好了 ! 只要我們改變自己的心境,根本連購買行為都不需要,就可以產生快樂的感覺。境隨心轉,藉事練心,是因必要而購買,而不是因想要而購買,我們才不會後悔,為地球、為環境減少一分浪費。

    回覆刪除
  18. 工教系104級何洛嘉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22

    這次的主題很有趣
    真的是台灣人特有的文化
    我最討厭的就是排隊
    不論是中午地餐排隊 或是買票排隊
    更不用說 為了搶名牌排隊 守候一整夜
    因為排隊其實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也很消耗體力
    排到了
    心理反而會有一股空虛感...
    排隊到底是為了何種意義呢?
    但相對來說
    公車站排排隊
    卻是有秩序且公平的象徵
    印象最深刻的是
    老師上課提到
    「要把自己變成名牌,
    還是把名牌穿在身上。」
    這句話我媽媽也說過
    我覺得自己有自信最重要
    自信可以讓自己就是活名牌
    名牌也是靠錢砸出來的
    透過宣傳廣告效果 請名人代言
    很多有些像是噱頭
    這組ppt清晰
    也將兩個小主題加以結合
    分工也很清楚
    也帶給我們一些購物小竅門
    理性的消費
    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而不是想要的東西
    這樣才不會變成卡奴或月光族

    回覆刪除
  19. 數學102 蕭雅尹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51

    乍看之下這兩個是不同的主題,不過血拚與排隊是一種迴圈。人類有種很奇妙的想法是,例如有一家賣美食的店,如果有很多人去排隊,就會感覺比較好吃,可是實際上吃過後可能會有真的很好吃的,但是大部分的時候還是會有"嗯,其實也還好"的感覺,人排的越長,冥冥之中就會吸引更多人去排隊,或許有些人只是第一次看那麼多人在排隊,所以想去試試看。在資本主義盛行的狀況下,大部分的人都會崇尚名牌,有的名牌是真的很好用,可是有時候買名牌也可能只是為了要彰顯身份地位,拿一個夜市買的100元包包,和一個精品商店買的LV包包比,外表長相可能差不了多少,但因為LV多了"LV"的符號,所以價格就水漲船高。
    有人排隊,就會帶動市場商機,看到人家買新的東西,自己也會衝動地想要買新東西,盡管不論它是不是真的需要,血拚和排隊就是不間斷輪迴著,有人血拚,就會有人看到然後也跟著去買,一個人兩個人越來越多人,接著就要排隊,排隊又不斷促成血拚。

    回覆刪除
  20. 應華102 徐曼青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52

    如果看到人多,我又剛好有時間,所販賣的商品又新奇有趣且價格不貴,那我就會去"排排看",到底那是什麼東西能吸引這麼多人大排長龍?
    在聽這組報告的當下,有一些想法,如果一個商家可以好好利用排隊的人群效應,加上讓顧客在排隊的時候,有「好的排隊經驗」的話,這也不失為一種方法來增近行銷,甚至可以塑造顧客的忠誠度。
    可以看看這一篇:迪士尼主題樂園的成功排隊經驗
    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509&page=2
    等待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厭煩的事。
    這組報告中有提到,讓顧客感覺"不用排這麼久",商家實際上可以這麼做:
    1. 排隊標誌路線清楚
    2. 貼心的員工提供指示及詢問(一方面也以防有插隊的狀況發生)
    3. 發放號碼牌或人龍上方顯示電子板,告知目前序號
    (不確定的等待會讓人覺得等更久)
    4. 排隊動線儘量規畫得舒適(不要在大太陽下之類的)
    此外,儘量讓顧客在排隊的等待時間中,有事情可以做。
    例如 :
    1. 發放一些有得看(又有得拿)的文宣品
    2. 在排隊路線中裝設電視播放相關宣傳節目
    3. 小活動如臉書按讚或拍照打卡商品就有優惠等等

    回覆刪除
  21. 機電102 陳俊宏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52

    血拼,其實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行為及動作,簡單來說就是"消費",人無時無刻都在消費,但血拼通常好像是被歸類在"購物",並非是飲食上的消費。
    當有了消費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出"排隊",商品並不是都人人都採購的到所以會有數量的限制,當然就會需要規定來約束大家,在台灣其實牌會算一股風氣,而通常"插隊"的都會被後面的辱罵及唾棄,但本來就該這樣,每個人都不想花了一段時間追求某事物,結果卻是花較少時間的人先搶走那種感覺確實是很差勁的。但內地的朋友好像就比較沒有排隊這個習慣。另一方便排隊的好處,尤其是想吃飯但卻不知道哪家店好吃的時候,跟著排隊的人潮走準沒錯,但美食的鑑定其實是見仁見智;也呼籲大家,現在是各大百貨公司周年慶,要好好遵守排隊規則以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回覆刪除
  22. 教育105 林庭羽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53

    其實我也不能否認,自己就是會受人潮影響而決定自己消費的人。
    也許自己並沒有那麼喜歡某樣食物,會因為每次經過總是大排長龍,而也想要嘗鮮一下...
    也許自己並沒有特別喜歡某種款式的衣服,卻因為廣告的強力放送、大量的曝光率、搶手指數...
    而對它有一點點心動...
    有時候覺得自己不像自己,好像是因為受社會影響而決定,我們的消費似乎已經不在是自己能掌握,看似能自由的選擇自己想要的商品,但其實我們卻被處處限制、影響。
    上完這堂課後,我真的開始意識到,這些都是因為我想要而買的東西嗎?

    回覆刪除
  23. 排隊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這些與民族性息息相關的習慣,真的非常有趣,為何台灣排隊總是會發生別人比自己慢到卻比自己先接受服務的情況,或許這就是台灣人的習性,在混亂中找到秩序...。至於血拚文化,的確我們每個人每天都一定會消費,但為什麼總會對於有品牌的東西有憧憬,甚至他的品質不見得好,這種隱含社會地位的象徵使人們一味的追求,無不證明自己是入流的,這件事情本身無好無壞,視人而定,重要的是,我們要衡量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為了追求華麗的外在,入不敷出,導致光鮮的表面背後卻是殘破不堪。
    血拚與排隊之間,真的很難解釋兩者的關係,我認為,血拚這個詞被翻譯成中文是帶有衝動、不理智的意涵,相較排隊,是一個受規範侷限下的動作,然而兩者共同處都是為了達成最終的目的─取得那個所想要的物、服務,有時候兩者是分離的,有時候又是重疊的狀態,當慾望勝過理性,卻在社會的規範下我們必須配合排隊,才能達成最終的滿足。這是我大概的想法。

    回覆刪除
  24. 這組報告很清晰,加上許多切題的圖片更加深印象,時間也掌控的很好。
    說到血拚,我可以說我自己並不熱衷,又或者是說我身為一個「女生」卻不熱衷。老師所提到感性與理性消費的是否適用二分法,男生是理性而女生是感性,我可以 確認我不在這範疇裡。對於衣服、鞋子等等我可能會覺得很漂亮很好看,但我會仔細思考:我需要嗎?我已經有相同功能的東西了嗎?錢是不是我的?是不是可以把 這些錢拿去買更有用、更有意義的東西呢?這樣一連串想下來,就算有想買的念頭也就消失殆盡了,久而久之我連想買的念頭都不會出現了。但不可否認的,百貨公 司裡的確是女生的佔了大部分,我想可能這還是包含了一些性別刻板印象。有那麼多五花八門又吸引女生的東西,當然會讓許多女生想買囉。換一個想法來想,如果 倒過來呢?如果是賣很多所謂"男生喜歡"的東西的話,情況又會如何呢?又有人提到,雖然賣給男生的東西比較少,但單價較貴,那如果再和多且較便宜賣女生的 東西的情況交換又會如何呢?
    關於”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常態感到很痛心,為何就不能”適當生產→適當消費→少量廢棄”呢?只消費需要的東西不就足夠了嗎?另外誇示性消費也是種奇怪的現象,難道穿上名牌自己就會改扁了嗎?就如老師說的比起外在穿著是名牌,自己是名牌不是更好嗎?
    從這次主題讓我重新思考了每天習以為常的消費生活下種種現象,發現自己身為消費者可能有的盲點並加以省思。

    回覆刪除
  25. 特教104 周怡君2012年11月13日 下午2:54

    做了這份報告之後,學到了很多。雖然想要統整出一個結論,但很可惜的還是沒能抓出重點,在夥伴們準備充足的報告中顯得十分薄弱。每次都沒能聽完老師準備的內容,總覺得很可惜,這次更因為自己有在課前先做了功課和準備,所以特別想知道老師想告訴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不過從老師短短的三十幾分鐘講授裡,還是得到了不少該反思自己的部份。究竟所謂的「名牌」是什麼?我們穿著打扮自己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別人眼中的自己?為了自己呈現給別人的自己?還是我們自己希望自己是怎麼樣的。
    但前兩個問題是似乎是同一個問題,我們在想的,全然是「自己想呈現給他人什麼模樣」依舊是為了別人。什麼時候為了自己?又怎麼樣是為了自己?

    回覆刪除
  26. 這組的報告時間正值周年慶期間,不時有某某品牌下殺幾折、限量幾組、在短時間就被搶光的新聞,這讓我想到選修經濟學裡的內容,為了搶低折扣且限量的化妝品,花那麼多時間去排隊、血拼,真的符合經濟效益嗎?像是某個百貨為了促銷,推出免費且限量的30元早餐,有主婦為了省今天的早餐錢,連續排隊三次,只為了省90元,但那些排隊的時間卻能拿來做很多事,甚至超過那90元的效益,那些排隊的人群不見得是家中經濟環境不好而省錢,只是因為撿便宜的心態去排隊,沒省到就是虧到的心理我認為是許多人在周年慶排隊的原因。
    拿我媽做為例子,他號稱每年血拼的時間只有母親節優惠和周年慶,保養品美體霜、衣服鞋子包包等等的用品都會在兩大優惠時段一次補足,但明明該買的都買了,他卻因為買5000送500的優惠再多花錢去湊禮券,無形中也多花了不少錢卻不自知,看在我眼裡真是有苦難言阿!

    回覆刪除
  27. 音樂104級林彥均2012年11月19日 上午10:03

    老師在課堂的一開始總是可以用一句話來點亮今天的主題,也總有一句話點醒夢中人的感覺,她說:「小孩子學會做一個消費者早於做一個公民」,這個觀念真是太帥了! 真的耶! 小孩從很小可能就跟爸媽憶起去賣場,而從那時候開始就知道,架上的東西並不是隨便你拿,而是要「付錢」的(即便當時可能認為就是跟爸媽要一張紙)在他們學會一個好的公民的責任前已經先知道怎麼當一個好的消費者,不過成一個好的消費者應該也可以算是一個好的公民必須具備的XD
    而長大後的我們,原來每天一睜開眼就幾乎在消費,成為大學生後,如同我哥有一天問我:「你回寢室第一件做的事是什麼?」最後發現結論是現在的大學生,回宿舍如果不先開電腦,上去看看FB有沒有通知就渾身不對勁吧!而不論是yahoo首頁、FB上,處處都是廣告,企圖吸引我們的眼球與手指,而根據老師的說法,我們就算純粹點進去看一個網頁也算是「消費」,因為我們成為了點閱率的一部份,廣告主的參考依據,聽到這個之後,有種被利用的感覺,以後不想亂點廣告了哈哈哈
    現在網路、新聞資訊太發達,動不動幾天就有一個素人又紅了,一段影片又破幾百萬點閱率了,或是哪家店又爆紅了,團購不得不買的...
    很常在街上或夜市看到某間店大排長龍,但根據我朋友的說法,愈是那種店愈不要買,常常費盡千辛萬苦排到的東西根本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期望,人潮總是有一種魔力,讓你忍不住也想跟在他們後面排隊,想知道 「是有沒有這麼好吃?!」不過常常是期望愈大,失望愈大......
    不過整堂課下來,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還是「想要自己就是一個名牌,還是因為穿了名牌所以變成名牌?」聽了這個問題後,應該大家都會覺得當然是要自己是名牌啊!不過現在很多人還是都選擇了後面那個!雖然「佛要金裝,人要衣裝」,但也不一定凡事都要追求名牌。如同我們拉琴的人,一把琴的價值可以因為是名家演奏過而暴漲好幾倍,我當然也期望有一天,我自己就是一個品質保證,所有跟我有關的東西都可以翻漲好幾倍如同王建民、林書豪、曾雅妮他們那樣,公仔、簽名價值大翻紅希望是跟自己有關的東西都因此而成了名牌,而不是天天去向外追求名牌,才因此覺得自己是名牌
    期待「排隊與血拚」將來不是我們主動而是自己的產品「被動的」被「排隊與血拚」地民眾們爭相搶購囉 =)

    回覆刪除
  28. 「排隊也是個愉悅的等候經驗。」
    當然這句話對大部分來說成立的前提是-You are not alone.
    有時在這時間的消遣內,我甚至能認識一個人、更了解一個人,沉浸在這分享間是快樂的,而等待後的結果似乎並非如此重要,而這結果也能成為消遣。而能如此樂在其中,很重要的是,我們的排隊環境是良好的。
    而在血拼與排隊之間,那人與人、事物與事物的生態,更是微妙。
    因為任何細節都能將情況下的個體有所關聯,甚至在有同樣目標的動力下,就開始產生了關聯。
    線就這麼產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