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Week 8-11/04/2013-: Betel-Nuts, Electronic-Fancy-Float and Show-Girl Culture (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文化)

帶領討論助教:家丞


指定閱讀
杜綺文,〈美麗的鏡像身體或不健康的馴化身體?---Show girl身體價值觀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年會,2007
延伸閱讀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
  1993
陳宜賢,《從知識/權力的角度檢視檳榔西施的身體規訓》,南華大
  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2006
林奕鼎,《檳榔文化作為一個鬥爭場域》,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3
張瓊霞,《再探電子花車:矛盾‧仰望‧現代性》,清華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35 則留言:

  1. 雖然我是其中一位報告者,但是其實我一開始找資料時,其實是無所適從的,我不知道要怎麼去分析,於是決定從新聞下手!
    當然在找資料時,也讓我對檳榔西施這個職業有一點小改觀。我原本對他們是沒有偏見的,可是,常常在大人的眼光中,發現對他們的輕蔑,所以我很訝異我今天問大家覺得檳榔西施是否是特種行業,其實為著的是自己的私心,想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是這樣看待他們。
    我知道,灌輸我他們是低俗觀念的保守媽媽,如果他能忍受這個主題,並且看完這篇報導,應該可以改變一些對檳榔西施或是展場show girl的成見,我是說「如果」。我很謝謝這個報告讓我自己發現很多問題值得思考,除了從以前就知道對媒體報導的真實度,我才發現,有很多看似基本的「觀念」低俗與高雅,根本就是人去界定的。可是,荒謬的是,這些被視為低俗的文化,不也是人想要觀賞、想要享受才出現的嗎?這樣子要求他們迎合自己,卻視他們如糞土,是對的嗎?
    如同老師說的,文化本無貴賤之分,這些文化原本是適合闔家觀賞的,是人們的私慾污染他,使他變成人們手中的墮落。如果我們沒有發現這樣的情形,還任由大家去污衊他們,把矛頭都指向他們,那我們就文明了嗎?就比較高雅了嗎?
    也希望聽完我們的報告後,所有同學都可以真的試著去想想那些問題。
    謝謝大家。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模特兒跟檳榔西施、show girl不一樣

    檳榔西施或展場show girl,都是用穿著清涼的「手段」,來吸引大批群眾及顧客的注意

    但模特兒是為了展現服飾的本身,而非展現身材去吸引人家注意到這件衣服。

    至於警察為什麼要取締穿著清涼的檳榔西施呢?因為看到很多檳榔攤都是設置在公路旁、車流量大的交流道下,車主是在行進間看到這些身材姣好的檳榔西施,有可能會因此分心而發生交通意外,但show girl跟模特兒又不一樣了,他們都是屬於在一個定點的空間,做展示,並不會引起意外的發生。所以警察取締穿著清涼的檳榔西施也是有理。

    但我比較好奇的是,為什麼只有賣檳榔的小姐要穿得這麼少?賣其他水果的人怎麼都不會想學檳榔西施呢?!到底是誰規定檳榔西施就要穿著清涼呢?

    回覆刪除
  3. 記得第一次聽説“檳榔西施”這個職業,應該是在小學看
    吳宗憲主持的《我猜》。節目裏面有一個環節叫做“人不可
    貌相”,而其中有一期則是進行了最受歡迎的檳榔西施評
    選。

    一直以來,對於檳榔西施我並沒有什麽想法,只是以爲這是
    臺灣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麽不妥,但是
    通過這次的上課内容,我發現原來檳榔西施在臺灣也是一個
    飽受爭議的話題。

    無論是檳榔西施還是電子花車女郎,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
    是穿著十分暴露。爲什麽要穿成這樣?我認爲這一點和皮草
    販賣十分相似,對於皮草是“沒有購買就沒有殺害”,對於
    檳郎西施則是沒有需求就沒有裸露。她們打扮暴露也是因爲
    發現這樣能夠吸引更多顧客,如果不是顧客們有意無意的推
    動,她們爲何要在寒冷的天氣依然穿著不能禦寒的、少得可
    憐的衣物?説到底,其實推助這種現象、這種風氣成長的不
    是她們自己,而是那些花錢消費的人,這樣人們又怎麽可以
    把所有的髒水和負面情緒都往她們身上潑呢?

    通過同學的報告也不難發現,女体銷售一直都是一種非常被
    銷售商推崇的行銷手法,類似的其實還有啤酒妹之類的職
    業。那爲什麽一定是女性來執行這一類的角色?爲什麽沒有
    穿著暴露的男性跳鋼管舞或者販賣檳榔?雖説在現代社會男
    女平等,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女性似乎扮演的角色始終要比
    男性更具娛樂性、消遣性,而儅要受到社會譴責的時候,也
    是女性要承受這些非議,這樣對於女性來説公平嗎?或許只
    有等人們觀念完全轉變的一天,檳榔西施這類職業才不會被
    看成有害社會風氣吧。

    回覆刪除
  4. 今天課堂一開始老師問台灣北部還是南部比較多檳榔西施,我一開始也是覺得是南部,因為我有在屏東、高雄看過,可是上來台北,經過的地方我都沒有看到檳榔西施攤。可是老師公佈是北部比較多時,心裡還蠻震驚的,原來北部有很多檳榔西施攤,而且大部份都在交流道附近。我不太喜歡檳榔西施攤,因為我覺得穿的那麼少在外面的確會對未成年人造成影響,尤其這些攤販通常都是在大馬路旁旁。而且我覺得檳榔本身對人體很不健康,攤販為了賺大錢在山坡地山栽種檳榔樹會讓土石流發生的機遇提高,再來有些吃檳榔的人會有把檳榔汁隨地亂吐的壞習慣,破壞市容。檳榔西施可能也會提升嚼檳榔的人數。當檳榔西施也很辛苦,寒冷的冬天穿的衣服少,還可能會被客人性騷擾。今天報告的電子花車,我覺得早期和孝子一起出現在喪禮還可以,可是到後期有穿著性感的女生出現在喪禮的現象很奇怪。喪禮給我的感覺是很莊重,是悼亡亡者的儀式,如果我是死者的話,我不會喜歡看到這樣的場面出現在我的喪禮。現在的電子花車做的很華麗,的確是台灣一大特色,但是我想不需要有女生在台上穿性感內衣、跳鋼管舞。它可以變成各種主題的舞台,讓活動變得很華麗、很氣派,不需要女生穿很少,用照片、用燈光、用背景音樂,就可以吸引目光。我覺得報告的同學給的小問題值得去思考,是誰讓檳榔西施、電子花車這樣的工作出現、流行?他們之所以會出現,是為了吸引消費者,回過頭想,因為能夠吸引消費者光顧,僱主才會要求檳榔西施穿得少,這樣說起來消費者算是促使這些行業發展的因素。

    回覆刪除
  5. 我是這次報告組的同學,在參與此次報告之前,對於檳榔西施及電子花車文化印象其實一直停留在穿著較為清涼的外觀印象,甚至從未思考過是甚麼樣的因子促成此現象,是個別區域?是社會?還是其他?更從來不覺得這是一種台灣的流行文化,只是單純的以為是一種特定的現象。

    在製作這份報告的過程中,我自己不斷的反問流行文化到底是甚麼?過去我直覺地認為是一種社會普遍持正面印象看待的大眾娛樂,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流行文化,假若是現在的我,會嘗試將其定義為一種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而此現象與大眾生活、社會脈絡緊緊相連,彼此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在此次報告之中,嘗試從女體展演的角度審視檳榔西施及電子花車女郎給大眾的第一印象--清涼穿著,由此切入看見的不再是個人的感覺,更是社會學上的概念,試圖以中性的角度評斷,找出此類台灣特有的女體展演方式與在地文化之間的關聯性,從其中推敲出社會對此所表現的一點態度,從而窺視整個大體系結構下對於電子花車女郎及檳榔西施所持的觀點。
    根基於台灣社會的電子花車及檳榔西施文化,我認為自然是因為有其草根性的支持才得以普遍,但如此普遍的存在卻並沒有帶來相對較為正面的社會觀感,有時甚至為社會所蔑視,其中必有解讀觀點的差異,進而對原本中性的狀態(穿著較為清涼)加上固定且過度簡化的印象評論,更將之傳播與普羅大眾,對此我以為嘗試從這些差異中抽絲剝繭便是閱聽人應該擁有的素養,嘗試跳多社會告訴我們的,由自己來告訴自己,進而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而不是一昧追隨別人的價值觀。

    回覆刪除
  6. 這周的主題真的是非常勁爆!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這兩個文化在台灣都算是很敏感的議題,也時常是被媒體炒作的對象!我覺得報告同學真的很用心,不只PPT一看就知道是經過統整,內容也是非常豐富多元!其中我對於過肩摔的檳榔西施這個事件印象很深刻,所以我又去檢索了一下資料,發現除了報導警察執法過當之外還有很多事實蘋果日報並沒有強調,檳榔西施在警察臨檢之時極盡羞辱之能事罵了好多好多髒話,讓我覺得媒體的報導切入的角度真的是會影響一個人對於一件事的觀感!以後要以自己的視野清清楚楚去看一件事才能夠有所評論才是。回到正題,我覺得老師探討芭蕾舞者跟檳榔西施的這個部份我覺得非常有趣!一樣都穿得好清涼,但是定位完全不同!我覺得這跟一個地區的文化基礎有好大的關係,是不是一貫的儒家思維抹煞了一干同樣努力在討生活的人的尊嚴呢?我並不清楚,只是我覺得在有限度、不OVER、守法規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台灣很特殊的文化現象。

    回覆刪除
  7. 還記得我國中的時候,某一次放完暑假和同學在下課聊起那兩個月的生活,有一句話特別印象深刻:「南部檳榔攤一個比一個誇張,汽機車在路上行駛都要閃躲那些凸到路中央、五花八門的招牌!」就因為這樣的敘述,讓我從此種下「南部檳榔業蓬勃發展」的概念。
    沒想到原來是我一直誤會了。
    說實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生活圈比較靠近市中心的關係,在台北我還真沒遇過幾家檳榔店!就算遇到了裡面坐鎮的也都是大嬸類,根本沒有見識過何謂穿著清涼的西施(雖然身為女生我卻滿想見識一下呵呵);而這方面的相關報導也都發生在偏南的地區,甚麼台南檳榔攤搶客花招多啦、嘉義西施驚見底褲啦......等等,長久以來才有錯誤的觀念。有的時候也會思考--檳榔西施的工作應該算是異常煩悶又辛苦的,不僅車來來去去她也要跟著跑來跑去之外,沒有顧客上門時就只能一直搗股那些石灰啊、葉子的,感覺收益不大,還必須兼賣結冰礦泉水;更重要的是,要是真遇上了難纏的客人,也必須陪笑應對,否則惹得他們不高興了,不但客人減少投訴增加,連老闆也有可能不體諒你的辛苦,甚至還會叫你離開。這到底算不算是一個好職業?或者是正當的職業?資料顯示,很多檳榔西施之所以為檳榔西施,不是因為家境不好,而是因為想滿足自己買名牌的慾望--爸媽不給額外零用錢,自認長得不錯又身材姣好,便衝著LV包包瞞著父母在外賣檳榔,穿著單薄更甚者出賣身體。這到底算不算是一個好職業?
    在我認為:真正家境窮困的人在餐廳打工也是賺錢,在便利商店點貨也是賺錢;真正有吃檳榔習慣的人在大嬸攤可買到檳榔,在大叔攤也可以買到檳榔。那,為什麼要置自身於危險之中?不是說賣檳榔的時薪比別人高所以值得去賣(何況並沒有);不是說吃檳榔的人沒遇到有檳榔西施的店就不買檳榔。雖然說多一份工作就多一份職缺且我們必須要尊重各行各業,但若一種只是為提供那些滿足私慾的人而生的工作,那還不如不要。

    回覆刪除
  8. 我覺得這組同學報告的很不錯,有分析到一些我以前從未想過的議題,我覺得收穫良多,也對於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有不一樣的想法。
    以前在路上都會看到一些檳榔攤,尤其冬天的時候我都很佩服這些她們不怕寒風,還可以穿得如此清涼的工作,我媽常常開玩笑說「你想當檳榔西施還沒辦法」,要是我大概已經流鼻水打噴嚏了,但他們卻還是可以露出甜美的微笑親切的服務客人。
    我很同意上面同學所說的,這是一項商業行為,她們會穿著暴露就是因為有人愛看、會增加買氣,我覺得不能怪罪她們敗壞社會風氣,有需求才會有供應,若大家都不愛看她們穿比基尼賣檳榔,有哪一位檳榔西施願意在寒風中穿短裙小可愛工作?

    回覆刪除
  9. 老師首先以調查的方式訪問在座同學覺得是北部檳榔西施多還是南部多?很驚訝的是大家都認為的南部比較多,但其實一直是北部比較多,雖然我個人是沒甚麼感覺,檳榔西施對我而言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人,生活當中很少接觸或是碰到檳榔西施,有時候會想說這樣的西施文化是怎麼產生的?為何賣檳榔的年輕女店員要穿的特別清涼?是為吸引廣大的男性消費者嗎?如果是這樣那販賣女性用品的商店(內衣店、美妝店)是不是也要找猛男或是帥哥來助陣?可是很明顯的,並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檳榔西施讓我感覺是一種可以把女性當作展示品、當作招牌供人欣賞娛樂的物品,一個父權社會底下的產物,我覺得對女性充滿了歧視,我不討厭檳榔西施,只是替她們感到難過與不捨。
    課堂最後老師提出了文化是不該有等級層次差別的,我很認同。在台北藝術節的表演上放上性感辣妹熱舞炒熱氣氛,如果以文化的角度來說,是很鄉土、很貼近民眾的,但我覺得如果是以「藝術節」為主題的表演節目,確實有些突兀,畢竟藝術一直以來都不是以取悅大眾為目標,它是一種美的展演,是能讓人靜下心體會與感受的,我並沒有文化上的歧視,或是覺得辣妹熱舞很庸俗,只是對一個表演整體該有的感覺應該要注意。

    回覆刪除
  10. 老師在課堂上一開始便問道,北部還是南部的檳榔西施比較多?第一位回答的同學直截了當的說了中部,我忍不住笑了出來。我是台中人,小時候常會聽到親戚聊天說著橋那邊的檳榔攤被罰錢了,小姐穿得太少怎樣怎樣的,所以當老師在問起這個問題時,我忍不住去回想小時候腦海裏面的印象。
    南北現象是媒體操弄的結果,好像中部人消失了。在進入主題之前,我便將這句話反覆咀嚼。

    這組的報告很棒,還有親身去訪問,雖然助教提到如果有照片會更好,不過我想訪問的同學應該感到非常的害怕,能順利完成訪問我就覺得很厲害了,要是我大概會很想落跑吧(哈哈)。其他同學的報告也相當精采,不時聽見大家的哄堂大笑,這種上課氣氛真好!
    我一直覺得電子花車是居民關係比較親密的地方才會出現的,不過聽到通常雇用電子花車的幾乎都是達官顯要的時候嚇了好大一跳。電子花車也許因為媒體報導的關係,使得我會覺得這種東西有點傷風敗俗,跳脫衣舞挑逗賓客之類的(因為我大表哥曾經被拖上台,被台上的女郎解開了襯衫的整排釦子,當時年紀還小,直接被大人抓回家要我們小孩子不准看),直到報告結束之後,我才覺得這是台灣特有的文化,並不「俗」啊!
    不管是檳榔西施或是電子花車,都是台灣流傳到現在的文化,媒體實在不應該惡意醜化他們,我們也不應該帶著偏見,要更重視這些台灣特有的文化才對!

    回覆刪除
  11. 課堂中同學從社會觀感的角度做分析,「檳榔西施這個工作是特種行業呢?還是一般的服務業?」「檳榔西施、走秀模特兒、芭蕾女伶都穿的很少,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檳榔西施是低俗的、暴露的、有害觀瞻的?」「大眾媒體是否有摻入意識形態,有意要醜化檳榔西施?」其實這些問題我在當下咀嚼了許久,但卻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我自己好像也認定這些檳榔妹是社會地位較低階層的族群,認為他們是妨害風化,為了錢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以滿足許多男性們的情慾。而經過一個多禮拜的沉澱後,思考著老師在ppt上所列出的問題「為什麼我們認為這些文化是很低俗、很不入流的?」我們在評斷一件事情,甚至放大至一個文化的時候,是不是隱含著偶種社會對峙呢?我們不願意和這些檳榔西施、電子花車的文化處在同一個文化脈絡下,所以我們把他們列為低一等的文化,殊不知這些我們所謂的「俗」,其實是我們創立、建構出來的,我們喜歡看,卻覺得看這些很汙穢,是否太自以為清高?那這些為了我們這些自以為的人所存在的文化,不就白白地被利用又踐踏了嗎?雅俗之分,真的能用人的眼光來判準嗎?真的能用我們自己的角度來評斷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但我們理智上知道這是不正確的,但我們卻因為「沉默螺旋」或是不自覺地就被大眾所認定的價值體系所淹沒了,盼望我們未來在論文化時,我們能先好好想想,到底自己是否是以一個較客觀,不先入為主的架構來思考。

    回覆刪除
  12. 以前我對檳榔西施的看法,確實是認為她們利用清涼的穿著來吸引顧客的方法不是很適當,對電子花車的想法也是差不多,唱歌、跳舞或表演時,卻令人有種重點是在身材上的感覺,但我並沒有多加思考,就把低俗的觀點深根柢固在腦海中。

    不過經過課堂介紹後,其實檳榔西施也是一種行業,為了生活不得不如此,誰想沒事穿少少吹冷風呢?而且是有需求,才產生此現象,並不能就因此認定她們低俗。另外,提到模特兒與檳榔西施都穿很少,為何觀點不同的問題,我認為是強調的重點,模特兒是在展現商品,會一直強調身上的商品,而檳榔西施卻是強調身材,檳榔只是附加物的感覺,才產生不同的觀感吧!這其中我並不覺得誰高貴誰低俗,畢竟如同老師所講,文化並沒有高低之分。

    因為有需求,文化才會因應需求而改變,應該要尊重每個文化的特色,並不是受到大眾傳播媒體的影響,就直接接受他們的觀點,要思考背後的意義才對。

    回覆刪除
  13. 光看題目 我想到的就是比較負面且沒有文化
    應該可以說是從小到大養成的刻板印象吧
    以前家裡住在鄉下 有時候里長會請電子花車來表演
    每次想去湊個熱鬧 大人總是會說:「嘿沒什麼好看的啦,教壞小孩,別去。」
    因此造成到現在仍有這樣負面的想法
    但透過同學們的介紹 還有老師的講課
    我覺得這樣的刻板印象有比較淡化一些
    這確實是台灣文化的一環
    為什麼台上模特兒穿泳裝走秀我們不會戴上有色眼光?而卻對檳榔西施們如此呢?
    是呀 當我聽到這個問題 我自己也嚇了一跳 人家也是踏實的在過生活
    跟那些在台上走秀的model沒什麼差別不是嗎?
    而且她們的生活甚至更辛苦
    試想若要我們去當檳榔西施 身材不及格 包檳榔技術過慢 無法應付客人 我們還不夠格去做這樣的職業呢!

    回覆刪除
  14. 一開始聽到這個主題,就想到麻辣藝術教師曲家瑞在他的一本書中 談到過去曾帶著學生環島拜訪檳榔西施,為的是要畫下他們美麗的倩影!!在曲家瑞眼中,城市的邊境、絢爛的LED燈、他們的一頻一笑一回眸,何嘗不是一種被世人忽略的藝術?!

    報告同學丟給了我們一個省思,同樣是穿得少、努力工作賺錢,為何模特兒可以被當作是大家爭相肖仿的對象,成為時尚的象徵;而檳榔西施卻要被視作低俗的特種行業?! 我覺得任何工作都沒有低下貴賤之分,會被視作低俗的行業是因為看的人本身用有色的眼光去看。如果檳榔西施本身、消費者、媒體,都用健康的心態去看穿著清涼這件事,用欣賞及尊重來對待,或許這樣一個深存在台灣人心中的歧視就能夠有弭平的一天!

    回覆刪除
  15. 在課堂上談到內衣模特兒和展場Show Girl同樣穿著清涼,但為何檳榔西施被認為較低俗?

    我覺得這不能相提並論,雖然同樣是清涼的外表,但目的性並不相同。

    先來說內衣模特兒好了。內衣模特兒之所以穿著清涼,是因為她們要賣的是「內衣」,但總沒有人會把要推銷的產品藏在裡面吧?若要內衣外穿也顯得彆扭,而且也不能凸顯跟身體的貼合,所以可以說內衣模特兒穿著清涼是為了凸顯產品的特色,跟藉暴露肉體吸引消費沒有太大的關係,更何況內衣的顧客群大多數還都是女性。

    至於展場Show Girl可能就比較有爭議了。不過至少她們都是在一個特定的場域(展場),穿著清涼進行展演,並不是完全公開的,而且她們販賣的產品對人體也沒有直接的為害。

    最後談到檳榔西施。檳榔西施的社會觀感之所以較差,第一是她們穿著清涼並非如內衣模特兒般,是為了遷就產品的特性,而是單純做為拉客手段;第二是她們穿著清涼的地點太過公開,不像展場Show Girl是在特定空間,入內可能還有收取門票之類的限制;第三個也是檳榔西施最不該見容於社會的理由,那就是她們販賣的產品「檳榔」,根本就對人體有害,且種植檳榔樹會破壞水土保持,所以如果檳榔西施穿著清涼的目的是吸引更多人(男性)購買檳榔,那等於是殘害更多人的健康,破壞更多的山林。

    沒錯,職業不分貴賤,但若可以選擇,至少該選擇對人類社會有所貢獻的工作吧!如果真的要當西施,為甚麼不去當水果西施、稻米西施、高麗菜西施?我不知道檳榔西施是誰發明的,但我希望那只是一個短暫的文化現象,而不是一個社會的常態。

    回覆刪除
  16. 我是負責採訪檳榔西施的組員
    其實當初去採訪就有開玩笑講到說去訪問可能會被黑道追殺之類的
    但都僅止於開玩笑
    沒想到實際去訪問時真的有兇神惡煞的人出現
    說我拿著相機在這邊鬼鬼祟祟的幹麻然後叫我馬上離開
    雖然可能是基於保護檳榔西施的立場
    但我還是覺得自己超級倒霉
    倒霉之餘我覺得實在是太恐怖了!!!!所以只好拔腿就跑!
    這讓我不禁想到
    是不是檳榔西施就真的跟我們想的一樣,背後是由黑道撐腰
    或是指是要有一個保護的人所以才需要有如此兇狠的人躲在屋內幫他助意外面情況

    另外,我們這組報告的其實比較偏物化女性方面
    其實我自己是覺得檳榔西施與模特兒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因為模特兒是為了展示衣物而穿著清涼
    雖然有時會因為身材而模糊了方向
    但他們的原意是要展是物品
    但檳榔西施卻是為了吸引注意
    但我也不批判檳榔西施的做法
    更不覺得誰貴誰賤
    大家都是憑自己的辛苦賺錢的人
    所以大家也應該以正確的眼光去對待這些努力的人

    回覆刪除
  17. 檳榔西施是台灣特有的當地文化,而檳榔西施穿著暴露進而衍生社會議題的確相當值得討論。
    檳榔西施穿著越顯暴露的現象,我認為是和顧客反映有直接相輔相成和呼應關係的。顧客的光顧次數和檳榔西施身上的衣服多少成反比,而檳榔西施發現打扮暴露能夠吸引更多顧客因此變本加厲,顧客的反應即變相的鼓勵檳榔西施的穿著 ; 電子花車女郎亦是如此。
    而這兩種職業背後的問題皆直指社會長久以來養成的"女體銷售"的歪風,此種物化女性的行為皆顯示了當今社會人們對兩性平權的忽略或無感現象,許多商業廣告皆以"女體銷售"的方式來吸引顧客 ; 為了抑止如此現象,我想我們應該以更加敏銳的觀察力來發掘一些長期存在人們心中的偏見,以及被忽略已久的不公平。
    此外,我認為職業不分貴賤,客觀看來,無論檳榔西施或電子花車女郎皆是以他們本身的優勢來賺取金錢,並無犯法 ; 是否是因為少數人有色的眼光以及大眾盲目的偏見致使社會認為這樣的台灣在地特色不值得存在?
    這堂課後,我認為應該要收拾偏見,捨棄刻板印象,從新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兩種職業,把不必在別人異樣眼光下工作的權利還給她們。

    回覆刪除
  18. 應該是小時候對檳榔西施比較有印象,
    常常在路邊就看到很多攤販,
    但隨著時間演進與社會發展,
    近年來似乎只在郊區或交流道附近才會看到檳榔西施,
    這或許也和台灣經濟的成長有一點關連吧!

    我認為檳榔西施與模特兒的差別在於,
    模特兒的穿著是為了展示服裝,
    因此很多模特兒在走伸展台時是不能有表情的,
    因為那樣會讓觀眾模糊焦點,轉而去注意到他們的臉部而非衣服。
    檳榔西施穿著清涼是為了吸引別人的目光,
    進而達到她們的銷售業績,
    她們是以身體作為行銷的手法。

    也許是社會大眾皆以有色眼光來看待她們,
    而忽略了這也是台灣特有的一種文化。
    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就曾在台北街頭拍攝檳榔西施,
    若從藝術的角度來看,
    檳榔西施也未必流於低俗。

    回覆刪除
  19. 檳榔西施是台灣很特別的一項本土文化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本以為檳榔西施的分布會以南部居多
    沒想到 大本營竟然是在北部地區
    可見有很多事情 必須要做過詳細調查才會得知
    這也打破了我對於 她們分布地區的迷思

    這組同學們報告的電子花車
    讓我理解到了 請這些人去表演的人並不是同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
    背後的支持者可能是著名的政商人士
    這反映了台灣有名有權有錢的人 背後往往是有黑道背景的

    回覆刪除
  20. 關於老師於上課一開始時所引導的問題,
    「檳榔西施分佈據點在北部多還是南部多?」
    其中有三點讓我覺得十分有趣,分別是:
    1、老師所提及的「南北二分論」。
    2、檳榔西施與傳統檳榔攤的差別。
    3、大多數同學認為南部檳榔西施較多的現象。

    當老師公佈解答:「新北市以及桃園地區檳榔西施較多」,
    這個答案並不使我驚訝,因為我也是這麼樣認為的。
    我是新北市人,從小到大十分容易在生活週遭看見檳榔西施,
    尤其在連接高架道路或是交流道的主要幹道上,
    往往一條路下來能夠看見十幾位檳榔西施也並不誇張。
    這樣的場景對我並不陌生,算是熟悉的生活場景之ㄧ吧!

    生活中所見的檳榔西施實在不少,從小就對其行業有所好奇,
    一直以來對於檳榔西施們都覺得他們實在好厲害,
    無論春夏秋冬甚至寒流,他們的穿著總是樂情如火,
    我想,這或許也是一種敬業的表現亦是行銷的門路吧!

    這週的所討論的主題所提到的行業和文化現象,
    多數人直接聯想的意象連結是:穿著較為清涼的女性。
    佼好的女性和台灣國寶檳榔的結合產生了檳榔西施;
    而有魅力的女性和表演文化結合產生了花車文化現象。

    的確有許多的議題或是文化現象總是跟女性及女體有所連結,
    女性多展露肢體所能夠引起話題性或是額外的注意力實在不容小覷,
    甚至是在國際媒體的報導中:「台灣特產其一便是檳榔西施」。
    反觀若是加了其他元素還有沒有這種話題性?有沒有這種吸引力?
    這相關的問題實在有趣也頗具深意,值得讓大家思考。

    回覆刪除
  21. 在聽這組報告之前,我原本對檳榔西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一開始我只是覺得這就像是一般的行業一樣,沒有什麼不妥或奇怪。可是在看過聽完這組報告的內容後,我突然發現在這些行業的背後,可能會造成一些影響,或者說,是因為某些原因而促成檳榔西施行業的興起,例如大家對「美的認知」,隨著檳榔西施穿的一個比一個清涼,也明示出顧客喜歡的「口味」,大部分都是要有天使臉孔和魔鬼身材,「瘦」儼然成為現在大部分的女生所追求的目標,即使體重已在標準範圍內,但仍有許多人不滿意,甚至因為過瘦而死。這樣的趨勢恐怕只會害了更多愛美的女性。我覺得,檳榔西施這行業本身並沒有不妥,有問題的是顧客用有色眼光去看待檳榔西施,以至於他們必須用她們的身材招攬客人,另外一方面,媒體也造成了一些偏頗的價值觀,身為衛教系的我,我覺得大家在愛美之餘,也不要忽略健康,畢竟健康才是自己最大的財富。關於電子花車,報告的內容也非常詳盡,從一開始到現在的樣子,都可以從ppt中了解,還有包括節目的型態和花車的租用方式,雖然我不是很常看見電子花車,但是我還是頗有收穫,台灣的特有文化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回覆刪除
  22. 我覺得檳榔西施的工作很辛苦,他們的工作基本上很像模特兒,但是待遇和社會上看法卻很兩極,但模特兒賣的是內衣,她們賣的是有害人體的檳榔,其實這和皮草大衣很相像,如果沒有需求就沒有生產,所以也要呼籲大家不要去購買這類物品.

    回覆刪除
  23. 報告組提出了一個相當令人深思的問題
    為什麼社會大眾給予檳榔西施的評價
    常常是偏向於負面的
    而卻把show girl,model等類似職業
    包裝成一種藝術般的展示
    同樣是穿著清涼
    用意依然是要吸引消費者的目光
    為何身為檳榔西施卻要承受其他人的異樣眼光
    為何警察只會取締這些一樣是為了養家餬口辛苦工作的人
    說穿著清涼是錯誤 是敗壞風俗
    但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要這樣暴露在大眾的眼光下
    他們天生就喜歡這樣嗎?
    還不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為了取悅這些消費者
    他們不惜穿著清涼的衣服在大街上
    若要說這些檳榔西施錯了
    不如先想想是怎樣的社會環境
    造就了這些檳榔西施

    回覆刪除
  24. 其實我對於檳榔西施是台灣流行文化的一種感到驚奇

    在這堂課之前,我並不曾覺得檳榔西施是一種文化

    只是很單純的覺得這是一種女體行銷,只是社會上負面評價較多而已

    感謝這組同學精彩的報告,很精彩且有系統,還有真人訪問並輔以時事

    很豐富收穫很多!

    其實在這堂課探討到很多問題遠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我記得我高中搭校車回家時,沿路幾百公尺的路邊就有三四家的檳榔攤

    裡面的檳榔西施是真的穿得很暴露

    如果說檳榔西施是台灣特有的文化,而且是有負面評價的文化

    為何還會一直存在,而且不減反增呢?

    這其後的原因其實是值得深究的

    況且女體行銷被應用到這樣的情況是否會有妨害風化的狀況存在

    正如報告組提到的可能會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而且這組還報告了電子花車文化

    相較於檳榔西施,電子花車文化是給我感覺更負面的

    因為在家鄉附近就常聽說晚上大型活動過半夜很容易就出現兒童少年不宜的畫面

    但是在經過這組的報告後我卻發現原來電子花車一開始並非就這樣的

    事後人的經營方式導致現在的樣子和其沒落的

    我不禁想,原來台灣如此流行女體行銷,但因方式的不同

    社會評價卻會非常兩極,如模特兒和檳榔西施即是

    但我想我們在這堂課所要學到的就是以更理性客觀的角度去看待

    而非以粗淺的表想決斷一切!

    回覆刪除
  25. 嗨, 對於這週的主題我非常感到興趣, 為什麼呢? 檳榔西施...
    我來自越南,對每一個越南人來說, 檳榔沒什麼陌生, 反而在我們國家, 檳榔卻有它一定的文化價值. 但是, 以來到台灣,我剛開始接觸到檳榔卻有一點驚訝.台灣的年經人竟然是飲用檳榔其中之意的部分,而在我們國家檳榔只有老阿公阿媽愛嚼的東西.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也會用檳榔當成供品來祭拜祖先. 檳榔還能派上用場的另外一個機會是在越南婚禮的時候, 檳榔也是其中之意的禮品.
    因為在以上的情況下, 越南卻不存在所謂的檳榔西施. 因此, 剛開始來到台灣, 看到路邊, 一段一段就會有個小小的屋子, 裝潢得很注目,看起來有賣飲料的作用. 但作在裡面的一些小姐們, 他們穿的衣著還比武子的裝潢更刺眼, 的確吸引了路上的人.
    後來, 我才知道這些小姐們被稱為檳榔西施, 而此也是一種工作. 關於這份工作的性質我就不多說了. 聽完同學的報告, 我對於這份工作的意見和態度期是每有很大的改變. 不過也能更加了解這一份工作的苦思.

    回覆刪除
  26. 小時候看到爸爸吃的檳榔盒子上,
    都會印有很多身材姣好的女孩子。
    國中畢業旅行時,
    當行經台中時整車的男生異常地暴動。
    每次出遊返家勞頓的車途中,

    躺在座椅上窗外閃閃動人的檳榔攤,
    這是我對檳榔文化的印象。


    母親是一個很保守的女性,

    總是認為這種工作是不好的,

    加上從小就不喜歡抽菸酗酒嚼檳榔的爸爸,

    也就默默地同意了。

    隨著愈長愈大,

    慢慢地也能學習著接受不同的文化,

    就像認同同志一樣,

    隨著年齡的漸增,

    便覺得文化的定義並不單單只有喜惡,

    而是尊重認同。

    或許大家都圍繞在檳榔西施的存廢優劣,

    是否會造成車序紊亂、兒童心靈不健全、街景市容、行銷手法等等。

    很多時候我們就像古時候的儒者,

    因為維持己身的正統、喜惡而拒佛排佛,

    韓愈等儒者盡心竭力地抨擊佛教所帶來的弊端,

    藉由此做為鞏固自己說法的基石。

    但我認為平心而論他就只是一種文化,

    每個人可以有不一樣的定義有好有壞,

    但前提是要先放下成見學習尊重。

    回覆刪除
  27. 電子花車,檳榔西施是台灣特有的文化
    而檳榔西施的起源本身就有著相當大的問題,
    問題在處於父權社會的我們,總是被灌輸著男尊女卑的想法
    因此,必須用"男性本色"的心理來招攬生意,
    但是,買檳榔的雖然大部分是男生,但是女生也是會吃檳榔阿
    那為什麼就沒有"檳榔猛男"而只有"檳榔西施"呢
    此外,換個方面想,至少檳榔西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讓男人的眼睛吃些冰淇淋,
    但是,其他那些地下行業業者呢?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又在從事甚麼樣的活動呢?
    既然檳榔西施已經成為台灣的特有文化,是個能吸引外國觀光客來台的"景點"之一,那何不將她們體制化,發展的有組織性一點呢?
    這樣既能提升台灣的就業率,也能增加GDP,也算是另類的國民外交吧?!
    至於電子花車,其實她們也是在表演,只不過是以比較特殊的形式,
    在比較傳統的鄉村,電子花車不僅能拉近鄉民們的距離,
    還能順便推展台灣本土的文化,畢竟在純樸的鄉村,表演的形式也不會太新奇古怪,
    至於在都市,我認為只要不要製造出太大的噪音,其他的都還好,
    有時甚至能替呆板的城市注入一股新的活水呢!
    基於鋼管女郎的安全,我認為還是不要在車子行進的同時跳舞比較好!

    回覆刪除
  28. 我想這周的主題給予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意識到與了解到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也是屬於台灣文化的一部分,撇開是「雅」或「俗」的爭論,它們早已匯納進我們多元文化裡的一環,並且在某些場合也成為了令我們台灣人共感驕傲的台灣之光(同學有提到電子花車被國外藝術家相中並紅到國外去的事實!)而這也是屬於我們台灣特有的文化財產。
    而進一步來探討為何這樣的文化會被視為是「俗」的,我想這和同學在報告中提到的和社會階層的概念有關。我對於同學在報告中提出的問題印象相當的深刻:「檳榔西施是特種行業還是一般行業?」對於這個問題,我最初的答案是認為是特種行業,因為靠著清涼的穿著來拉抬買氣,其主要的顧客群是針對男性,這樣以身體的資本來吸引顧客的方式自然而然會令人把它和特種行業做上連結,以道德的觀點來看或許會被說是傷風敗俗的,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將之視為俗文化的主因。
    不過我相當同意老師的觀點,也就是我也認為文化並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所謂的「雅」、「俗」之分,因為這都是被建構出來的概念。可以肯定的是檳榔西施與電子花車文化都是台灣特色文化當中的一環!

    回覆刪除
  29. 一直以來對於檳榔西施的看法就是滿保守的
    認為她們的工作比別的都還不一樣
    主要原因是因為這份工作的主要角色是穿著很暴露的女性
    然後面對的人群多半是帶有有色眼光的男生購物者
    先入為主的想法就是這不是一份很高尚的工作
    但其實真的仔細去想一想
    伸展台上或拍雜誌封面照片或外拍的模特兒
    不也是穿著滿少的工作者嗎?
    或許真的如同報告組所說的
    女性的身體展演的界線真的沒有這麼清楚
    一種是不需要取別人一種卻是以取悅別人當賣點
    這是一種台灣特有的文化
    對於每個文化審美觀接受度的異同是要給予尊重
    畢竟有怎樣的消費者就會有怎樣的生產者
    這樣的文化或許是資本主義底下的新產物吧!

    回覆刪除
  30. 檳榔西施分布最多的地點竟然是北部,讓我有一點驚訝,
    可能是因為我是中部人的關係吧,
    以前都一直覺得檳榔西施分布最多的應該在中部的交流道附近,
    今天又得到了一個新的知識。
    這一組的報告內容從社會觀感、女性定義等等切入主題,
    探討檳榔西施和模特兒的差別,
    我覺得很棒!因為社會普遍都認為檳榔西施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行業,
    認為她們穿著清涼,吸引男性顧客的目光,達到業績成長。
    其實我很不贊成這種物化女性的方式,
    但是這不能完全怪罪於檳榔西施本身,
    我覺得這組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誰鼓勵檳榔西施穿這樣?」
    答案是社會大眾。
    因為有人買單,檳榔西施才會這樣打扮,
    但是社會觀感又難以讓檳榔西施有比較正面的評斷,
    其實仔細想想這對檳榔西施是不公平的。

    回覆刪除
  31. 上課除了對西施及電子花車,女體展示的探討外,老師的提問和解釋也讓我很在意:一是「警察是國家機器意識地延伸」這件事,還有「電子花車為什麼受爭議,偏偏又是婚喪喜慶等重要正式場合的最愛?」

    國家機器感覺是馬克思主義的慣用詞彙,這麼說起來,應該是強調國家有這方面控制風氣和文化的強制力吧!這又讓我聯想到陳永淘和龍應台的對答,以及對於文化品味雅俗的加以控制或傳播的問題。警察的表現就是國家的態度,假如警察夠服從的話。
    既然有雅俗之分,但民間似乎不怎麼在意這回事,在各種正式場合仍然有電子花車等展示女性展演的活動;要說行事反覆不一好像也不是,感覺就是文化和文化之間的配合,承認私領域和公領域都有需求的感覺。

    回覆刪除
  32. 我是這組其中一位報告者,

    負責的部分是電子花車這部分

    早期的業者穿著比較保守,

    也比較著重在表演這塊

    但是隨著市場漸漸飽和、供過於求(理由很簡單,薪水高)

    單純的表演已經不能當作唯一的籌碼

    業者必須「出奇招」

    除了降低價格之外,

    就是要求表演者越穿越露、開黃腔、性暗示

    甚至跳裸舞的表演者更要刻意撥弄生殖器,

    以博得台下觀眾的「熱情回應」

    而在搜集資料過程中,

    有發現到在台下的觀眾有很多是屬於男性外勞,

    那群離鄉背井,通常是經濟與性階級較苦楚的人(通常不有錢且無伴侶在身邊)

    也在這個時刻,

    台灣人大方的照顧來自南方那些耶和華、阿拉和佛陀的子民,

    從來都不拒絕他們參與台灣人的感官盛宴。

    回覆刪除
  33. 檳榔西施文化是屬於台灣獨特的特色
    社會認為這樣的文化背後的意義牽涉到很多的腥羶色
    但其實檳榔西施這個文化是被大眾所塑造出來的
    顧客的喜好和同業的競爭都導致這樣的生態
    我們能做的就是以一個健康的態度去面對這樣的文化
    畢竟很多人都是不得已之下必須從事這樣的行業
    尊重不同會讓這個社會更好

    回覆刪除
  34. 我是這組報告的同學,而我負責的是檳榔西施這塊。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早期檳榔攤以口味吸引顧客,「女體」及薄紗裸露是後來才出現的,早年的檳榔西施充滿自卑心理、遮遮掩掩,害怕身分曝光,但現在的檳榔西施卻是截然不同,自認活出自信並充滿自主性。受女性主義興起影響,女性自主權明顯提升,檳榔西施從早期老闆要求薄紗攬客,已演變成今天的「自我要求」服飾過人,她們清楚知道自己販賣的是表象肉體而非賣身,更與妓女的無從選擇完全不同,整體社會現象的變化很值得探討,也不宜用「色情」二字予以詮釋。老師也點出許多有別於我們以往刻板印象的觀念,讓我們重新看待現代社會裡頭,不一樣的西施文化。

    回覆刪除
  35. 其實一開始也是對檳榔西施和電子花車有偏見,認為是低俗的文化,然而事實卻不然,這不禁讓我反思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許多文化被貼標籤而我們都沒發現,主流真的好嗎?多數來決定少數?我們是否先了解每個文化背後的意涵在去評論比較適當?甚至是當你了解後還是覺得負面時你其實還是跳脫不了自我的框架,正面負面有時是很難定義的,有時文化是相對的,你站在甚麼樣的觀點會決定你所看到的樣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