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Week 6-20/10/2016-:Popular Music (流行音樂)
















本周討論主題:
  • Popular Music (流行音樂) – 從歌仔戲、【望春風】、【榕樹下】、【月亮代表我的心】、【橄欖樹】、【愛拼才會贏】,到【張雨生】、【張惠妹】和【周杰倫】


指定閱讀:
  • 詹珮甄,《「周杰倫」現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延伸閱讀:
  • 楊克隆,〈三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所展現的被殖民經驗〉,《台灣人文》,3(1998),頁291
  • 楊克隆,〈台灣戰後反對運動歌曲的壓抑與重生〉,《台灣人文》,2(1998),頁66-70
  • 臧汀生,〈台語流行歌曲與台灣社會〉,《文學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1990225-297
  • 侯志欽,〈尋找中國流行音樂的面貌:從鄧麗君到崔健和李宗盛〉,《交流》,14(1994),頁 26-29
  •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1994
  • 林怡伶,《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 吳正忠,〈流行音樂=夢工廠?---論偶像文化對於流行音樂的影響〉,《非古典音樂雜誌》,第五期(1995)


◎課堂相片集錦


























同學心得回饋


劉子維
我認為音樂和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的乘載著時代的文化意義和個人想法。電影是用畫面去訴說故事,而音樂是用旋律去唱出心聲。從報告組提到的歌仔戲到最後的周杰倫,不難看出時代的變遷,也看出音樂擁有時代的記憶,時間在走,音樂卻存在著,譜下回憶的曲子。
我覺得音樂是很神奇的事情,明明一個不相識的人,唱的一首歌或是寫的一首歌卻在某個時刻與我們有共鳴。老師在課堂上有說到:「音樂人是很反骨的」,但我們卻不時跟音樂擁有相同的感覺,或許我們身體裡也有一個很反骨的自己吧?我想音樂的重要在於他是沒有疆界的,我們聽著不同語言的歌曲,卻依然會被感動。從另一個角度,他更寫出屬於那個時代的精神。

林思

雖然以前就注意到歌曲很容易使人改變心境,但是沒想到這是音樂的政治。過去我一直以為音樂是無拘束的,可以是政治,可以是宣傳,可以是單純的娛樂,任何內容都可以,當然就可以排除政治,但是音樂能改變,甚至控制人的心情,人的行為,這就是政治。發現許許多多以往習以為常的事情、觀念深入去探究之後,其實都很不簡單。希望多瞭解,多體會一些"平常"的社會現象,期待未來有天自己能成為主動的發現者,不再只是個無感的人。

范榮玉

覺得這組很棒,找了許多不同時期的代表歌手,可惜的是比較想要聽到的是每個時期音樂的特色,而非歌手的個人特質,應該說若要介紹民謠,是可以舉例幾個代表性人物與當期的流行歌曲及流行的元素。


陳晏榕

音樂由曲調和文字推疊而成,音樂的反骨是在文字之上又多加了一層曲調的力量,所以相較於文學,更容易傳播,更容易受到關注,容易引起共鳴。所以用音樂去傳達想法,也成為一種表達的方式。

我們可以從許多音樂中發現,有些是含蓄的,有些是直白的,有些含有第二層甚至第三層的意義;藉由音樂讓更多人知道、藉由音樂凝聚共識、藉由音樂號召同好群眾,這些都是社會脈絡下很重要的現象。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學也是社會不可卻少的一項不起眼的存在,藉由美學,理念想法可以傳播得更快,但同時也可能會有不一樣想法的誤解,但我覺得音樂和文字最美地方就是在於這裡,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心境不同,但都可以藉由美學互相照應,也反映著社會上人民不同的情感需求。

林格曼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是劉若英的後來。
誠如老師說的,音樂等於政治,因為它反映出每個年代不同的景象、文化盛況等等,同時當你聽到某一首歌,彷彿會回到記憶中的時代。"後來"這首歌,是我第一首學會的歌曲。有記憶以來,家中的收音機時不時就會播放這首歌曲。當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會想起8歲的時候跟哥哥兩人在浴室打水仗、想起11歲時我手抄歌詞的日子......聽到BY2的歌曲就會想起小學五年級在校慶運動會上拿著當時最新潮的MP3,與同學掛著耳機一人一邊陶醉於華語歌曲的世界裡;聽到Bruno Mars Count on me就會想起國中暗戀的男生上課時偷偷塞一耳耳機給我,裏頭正播放著"you can count on me like one two three l'll be there......"
這些都是生命中美好片刻,透過音樂串聯起來。若是生命中缺少了音樂,很多記憶可能會被慢慢遺忘,而電影也不會這麼驚心動魄、動人心弦、賺人熱淚了。
至於我覺得這組報告的時間、內容掌握度都不錯~周杰倫的部分真的有經驗到全場!!我記得我爸爸以前跟我說過:"現在的歌我都不會唱,旋律好難抓。"或許這就是展現了音樂的演變性,從以往簡單變奏、重複樂句到現在多元族群融合、曲風多元,甚至在我國小的時候音樂世界只侷限在華語歌壇,真正接觸到英文歌曲是讀國中的時候才慢慢開始聽英文白金歌曲。經過這組的介紹讓我對於音樂的時代演變真的有比較具體的概念,也讓我深刻了解到音樂是如何與政治有密切關聯的觀念。

潘劭筑

流行音樂一定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每個人到哪裡應該都脫離不了流行音樂一直洗滌我們的耳朵。其實,流行音樂的發展幾乎說明了整個台灣的歷史,卻也因為歷史的因素導致流行音樂流失了許多寶貴的傳統,但是雖然台語流行音樂已不像以前的那麼盛行,我認為說現在台語流行歌曲真的給予我最貼近家鄉的時候。
      我很喜歡這組的報告內容,一方面我非常有興趣,一方面我對音樂有一份特別的情感,其實對於現在流行音樂的發展我覺得相當地殘酷,畢竟進入21世紀,我們也進入了商業性的社會,有許多流行音樂都因為「商業化」的影響導致有些品質變質了;另一方面我也覺得,好像生產流行音樂等於是要賺錢溫飽肚子,雖然這一點不能反對,但我覺得說總是以商業產業性的角度來看待流行音樂,有那麼一點利益關係,畢竟音樂是給人心靈上的一種紓壓,我不這麼喜歡把音樂與商業連接。
       但也因為為了迎合觀眾們以及傷人的喜愛,現在的流行音樂也走入多元的風格,甚至已不再侷限於以前流行音樂的一些製作,畢竟科技越來越發達,在視覺上的享受給予觀眾們有一大的享受。

劉俞均

音樂是有感染力的
一首歌會因為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與不同的人聽
產生不一樣的感受!
身邊的人如果一直重複哼著一首歌,而你只是在旁邊聽著
即使你不知道那是甚麼歌可是不知不覺你也會跟著哼了起來
這是很神奇的地方!

許庭悅 
我是個愛聽音樂的人,無論有無歌詞的音樂我都很喜歡,而我也喜歡聽各種語言的歌,或許有些語言聽不懂,但只要能體會、感受到歌曲帶給人的各式主題與心情,都值得欣賞與享受,這或許就是音樂美妙之處。
經過這組對於台灣流行音樂的用心報告,我對平易近人的流行音樂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歌仔戲、各種台語流行歌謠、日語民歌翻唱等至後來的校園民歌以及現今多元的流行歌曲,從古至今,台灣經過時代的轉變、科技的進步和政權的轉移,在時空轉變的過程中,音樂在變化,也在重製,塑造了如今多元豐富的流行音樂。
整體而言,這組的報告豐富且有系統,但我覺得各時期的曲風可再多作闡釋,歌詞也可以多作賞析,並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作連結,所舉的音樂作品例子也可以再多一些,另外,各個時期音樂間的連結性也可再多作加強,應多說明為何音樂的特色會從原本的形式轉變為另一個形式,歌手的身世也可以不用作太多的著墨,應強調此歌手與其音樂的關聯性;以上為我個人的意見,最後還是感謝這組精彩的報告!

林庭州

在每個不同年代下,音樂都有不同的背景,不論是對於國或是人。我喜歡這組報告呈現的方式,在台灣每個時期下,都出現代表的歌手或是音樂,可以從音樂中彷彿看見台灣的歷史。有時不經意的聽見一些熟悉的歌曲,腦海中遍不自覺會跑出那個年代的畫面。我認為每首歌裡都有兩種意涵,一種是歌手當下的背景,一種是聽者心中的場景。

司徒詩云 
台灣流行歌曲中。我最喜愛的是李宗盛的唱語歌詞。他的每一首歌都訴說著各種故事,而他禪答的方式也是用一種說唱的技巧。記得第一次聽他現場唱愛的代價,似乎可以聽到他對於往事的留念與現今的滄桑,卻也帶有一種溫暖與希望。
小時候因為居住於國外,其實不常接觸流行音樂。只聽過SHE與周杰倫,但回來台灣之後發現台灣流行音樂蘊藏許多動人歌曲。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再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年代,越來越多人放棄了解自己文化的美,也越來越常遇到有人說自己不聽華語歌曲,因為覺得國外的音樂更加具有質感。或許我們應該花時間了解這些華語歌曲,相信其中的美一定不比西洋歌曲遜色。

許辰如

自己最喜歡的歌?音樂,對我而言是在對的時間、對的情緒、對的頻率,旋律與我心有所互動和連結,歌詞與我的處境有共鳴,就是一首好歌。我相信音樂能跟內心的自己最做直接的對話,煩悶的時候聽聽歌,有些傷、有些痛,真的可以被安慰。尤其是搭火車回台北,望向窗外,戴上耳機,在前奏出現的剎那,格外感受到生活的戲劇性,劇情總是會搭配著配樂帶給人不同的感受,而自己正是劇中的主角,暫時的抽離,放空的想像,跟著列車窗外的景色,跟著音樂的旋律歌詞,欣賞美,一種屬於生命的美。

黃琪雯 
我本身很喜歡聽音樂,而且喜歡的風格不斷的轉變。從過去聽流行音樂、主流歌手為主,到現在聽獨立樂團。老師在報告前問了我們最喜歡的歌手是誰,我最喜歡的歌手是林宥嘉,因為我覺得他的音樂很有個人特色和風格,並不會為了迎合大眾不改變自己的創作理念。他的聲音辨識度很高,而且很多歌詞都很有意境,能夠聽著聽著就想出一個畫面。最後,我認為音樂不但能帶出情緒,也可以成為回憶和故事。有些人、事、物,在我們聽到某首歌時,就會被勾勒起,讓我們掉入回憶,記起當時的種種。而音樂也能療癒心靈呢~這次報告,可隨著介紹的音樂及播放的音樂,穿梭時空,一窺當時的文化背景呢。

林芝璇

我一直都是一位很愛收聽廣播的女生,
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大學生和我一樣,對於廣播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特別是在深夜時,DJ的嗓音和歌曲都好像在陪伴著我,讓寢室全暗的我有一種不孤獨的感覺。
廣播從國中開始陪伴我,一直到現在,覺得它很棒的原因是
它不會單純地只播放同一時期的歌或同一個人唱的歌,
當然時下流行的播放率一定更高,可是當自己偶然聽見一首很久以前聽過而且很有回憶的歌曲時
內心會有一股被震懾的感動,過去的回憶也再次波濤洶湧地灌入腦海裡。
這就是流行音樂的魔力吧,我覺得對於每個人而言,心中的流行音樂都不一樣。
對於我,這一首歌或許曾流入我的心間,伴隨我的生活,但是對你而言並不如此
有些歌,一直都被傳頌著,並不是因為它特別厲害
而就像那天聽到的,因為它引起了很多很多人的共鳴,
所以我覺得流行音樂從個人的角度而言,是獨一無二的。
曾經流入心中,刻下印跡的,就是我人生中的流行音樂,
跨越時代,空間,卻始終不變。

謝逸

老師說,音樂也是一種政治。譬如當代,流行音樂多是在講述愛情,而愛情是兩個人之間的政治。這是一個有趣的視角。
對我來說,音樂是可以填補空缺的東西。一個人走路,放空的時候,戴上耳機,好像可以與世隔絕。
非常認同每個時期都有一首特定的歌曲這個觀點,我很喜歡單曲循環某一首歌,直到聽膩,在之後倘若再次聽到這一首歌,腦海中很自然地就會浮現出單曲循環這一首的那段時光。
高中時期的代表歌曲是陳小春的獨家記憶,他低沉的嗓音以及歌詞很容易給人代入感。
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是因為他代表了一個時期一代人的心聲。歌詞是一種有著巨大魔力的東西,歌手唱出絕大多數人想說的話,因此引發共鳴。

曹雅筑

音樂與電影,都是記錄時代的最好媒介,電影藉由影像及劇情來傳遞,音樂則是藉由旋律與歌詞。作者透過每一首歌曲所傳達的理念有所不同,但都帶著每個時代的特色與標誌。這堂課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周杰倫的「空泛的中國風」之說,我也覺得周杰倫帶有中國風的歌曲都很好聽,但是卻從來沒想過,這種中國風真的就是真正的「中國風」嗎?其實周杰倫他帶給我們的大部分都是我們想像中的中國風,他以歌曲實體化了我們對於古代中國的想像,因此受大家的歡迎,就像我們看的古代言情小說一般,明明知道小說裡所描述的中國或許不是全部都是真的,但是因為滿足了我們的各種幻想,看起來就像真的在真正的古代中國一樣。

賴維芃 
    
       老師提到了韓國在音樂產業上下足了功夫,因此就想分享一下我認知中他們之所以成功的三大原因:政府推動、練習生制度及有效行銷,才能讓KPOP崛起。
       特別要講的是練習生制度和有效行銷這兩塊。
       首先是練習生制度,這是多數藝人出道前必經的過程,要成為練習生可以是歌唱、舞蹈選秀節目出身、星探挖掘或是參加各大經紀公司的選拔會等。通常入選年齡都偏小,約是國小、國中的年紀,白天上課,放學及周末就到經紀公司接受訓練,公司會依據個人能力分配舞蹈/歌唱/演技/綜藝培訓的比例,例如,歌聲好的人,就會有極大比例的歌唱培訓。經年累月訓練下來,公司也會定期檢驗練習生們的成果,淘汰不適任的練習生。然而,韓國的練習生制度是很殘酷的,並非撐到最後就能出道,很多人投入了最好的青春年華,仍舊不能出道,只好回到原來的世界另尋工作。就算已被經紀公司規劃到預備出道的團體中,密集訓練,甚至拍攝MV或定裝照,只要還沒正式上音樂節目出道,那一切都還未定論,隨時都有可能被公司刷下來,被後面的練習生取而代之。由此可知,練習生制度把關了藝人的基本能力,也培養了藝人其他方面的能力,不管是演戲、綜藝能力還是毅力及耐力,都讓他們出道的藝人有兩三把刷子,不會一下就消失在大眾的視線下(當然後續還要搭配公司的財力和行銷能力)。
       再來是有效行銷。
  一、音樂節目多:韓國每周有六天的音樂節目供歌手打歌,通常一打歌就是一個月,也有長達兩、三個月的打歌行程,時間依經紀公司決定。上音樂節目打歌能增加韓國人民對該團/該歌手/該歌曲的認知度。其中有五個音樂節目每周依據唱片行銷量、歌曲好感度、youtube觀賞次數、音源排行等,計算出名次。如此一來,有競爭就會激起粉絲的團結心,粉絲一團結就會努力刷音源、刷MV、買唱片衝銷量等,幫助公司獲利,同時也幫助藝人宣傳。
  二、英文名稱:為了因應全球化的潮流,韓國從團體、歌手到歌曲都有英文名稱,方便不同國家的人輸入英文就能在網路上找到相關影片資料,大幅度增加了他們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三、CP文化:CP是指同一團體內男生跟男生或女生跟女生的配對,這邊是指友誼的配對,在大眾面前看起來較親暱,但偏偏營造出一種「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氛圍,讓粉絲看了心癢癢,可以圈到一堆喜歡男男配或女女配的粉絲。而且CP文化配對得當的話(較有知名度的配上一個較無知名度的),能藉由較有知名度的那位帶起另一位的知名度。或者一團內交叉亂配對CP,同樣也能提升團員們的知名度。
  四、公司行銷:這就要依靠公司的財力及行銷團隊,他們要看透市場的需要,打造市場喜歡的產品──無論是歌手形象還是歌曲。還要有適合的行銷套路,依據團體不同的上升期,搭配上不同的行銷方式,例如,剛出道時就多給一些團體的綜藝節目,讓大眾藉由綜藝節目更認識這個團體,再適時推出新的歌曲打造熱度。團體大勢時,就趁勝追擊多發一些歌,鞏固團體的地位。不團體活動時,會唱歌的讓他們出來solo或唱音樂劇,可以演戲的去演戲,能主持的去主持,有綜藝感的就去上綜藝節目,這樣不但能提升個人認知度,還能順帶提升不活動時的團體認知度。
        五、前輩帶後輩:通常一間經紀公司,如果底下有很多團體,經紀公司就會藉由前輩帶後輩宣傳新人。舉例來說,韓國三大經紀公司之一的SM經紀公司(此SM非彼SM),底下有Super Junior、少女時代、SHINeeEXO等團體,就會在新人剛出道時,讓他們跟前輩合唱、在演唱會上有「熱絡的互動」,讓前輩常常提到後輩,或是讓前輩帶後輩上節目,這樣前輩的粉絲就會關注到這些新人,因而帶起後輩的知名度。
               當然韓國還有很多行銷手法,以上只是簡單列舉一些供大家參考。希望臺灣政府也能看到別人流行音樂產業的栽培法,和業界合作提升臺灣的音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