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Week 15-01/06/2017: A-Bian Doll, Call-in Show, Red-Shirt Army and Sunflower Student Movement (扁娃、Call-in 節目、紅衫軍、318太陽花學運)

本周討論主題:
  • A-Bian Doll, Call-in Show, Red-Shirt Army and Sunflower Student Movement  (扁娃、Call-in 節目、紅衫軍、318太陽花學運)



指定閱讀
  • 莊佳穎,《阿扁的異想世界》,台北:前衛,2004


延伸閱讀
  • Shih, Fang-long. “The ‘Red’ Tide Anti-Corruption Protest:
      What Does it Mean for Democracy in Taiwan?”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Vol. 1 ( November 2007): 87-98
      1028日。
  • 高瑞松,《政治性叩應節目內容的結構分析以《2100全民開講》 大選大家談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 周慧玲,〈現場節目與台灣焦慮〉,《聯合報》,第37 版,1999















吳祐萱
  這週的主題非常龐大,除了它們是幾個台灣很重要的事件及現象之外,它們也恰好串連起台灣近年的歷史。台灣的民主進程與認同演變,從扁時期高喊「台灣之子」的「在地性」,到call-in節目興起的全民政治參與,以及紅衫軍的集體上街、團體革命想像,到318重塑社會氛圍、年輕世代與第三勢力政治關懷熱情、並且再省中台關係與台灣定位。我們「是」、以及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這些事件裡重新定義、反覆形塑出我們的國族想像。
  在選舉與集會遊行中,「台灣性」總是不斷被拿出來高呼;競選影片中,讓候選人同時講北京官話中文、閩南語、客語及一些原住民語,彷彿就已能代表台灣的在地與本土。如此輕率的「多元性」,屢屢成為一個曖昧不明卻又強而有力的號召。
  曾有人開玩笑說,台灣的國族認同,並非「是什麼」;而是在認知自己「不是什麼」之後,才漸漸在那些殘存的部分裡,撿拾起自身的位置。於是我們不是中國、不是日本、不是「國民黨史觀」,排除種種的「不是」之後,留下的就會是「台灣」的樣貌嗎?這樣的台灣,所「剩下」的那塊究竟是什麼?
  這種「模稜兩可主義」甚至是台灣獨有的生產:台灣、中華民國、華文、中文、台文、中國、大陸、內地……這些語彙中的差異與交疊之處,或許也只有台灣人能夠分辨出它們的含意與脈絡了。這些概念間的縫隙,是人民尋找逃逸路徑的方向,卻也是政客慣於挪用其中建構出的模糊空間,以達到政治目的的妙方。從「台灣」出發,最終卻滯留在「維持現狀」的含混不清。而這也許正是一次次的社會運動中,嘗試向眾人也向自己詰問的混種台灣想像。

陳季琳
 2006年紅衫軍發起倒扁大遊行時,小學四年級的我對於國務機要案、趙建銘內線交易案、太平洋sogo經營之爭等等並不清楚。對於那段滿城風雨的選舉季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爸媽某一天下午請了假,從苗栗專程帶著全家人北上參加倒扁。
  記憶中的凱道被擠得水洩不通,沿途假了造勢晚會用的演說台攝影機擴音音響設備等大型機器,主持人在台上喊話(具體喊了甚麼忘了,只記得告一個段落大家就會高舉雙手比出倒扁手勢一陣吶喊直到聲嘶力竭)那天的天氣陰晴不定,不久便下起大雨;在倒扁現場有人沿途發放輕便雨衣(有人看我們年紀小,甚至把自己的雨衣讓給我們)即使那時候年紀很小,我卻很清楚地感受到現場微妙的氛圍──當所有參與倒扁行動的民眾成群穿著鮮豔的紅衫、走在凱道上比著共同的倒扁標誌時,儘管每個人參與行動的理由、原始對扁政府的認知可能並不相同,卻彷彿踏進一個漩渦之中,一切都變得激情、熱烈,對主持人指出的扁政府缺失理所一致地憤怒。
  奇妙的是,對我們這樣一個公務人員家庭而言,這次的倒扁是舟車勞頓的一次行動,也是我爸媽唯一一次如此明確的表達意見,甚至用行動支持;在那之後,他們從未再參與任何示威行動或遊行,退回電視機前對台灣政治冷眼評論的位置。而他們倒扁的憤怒、激越等強烈的情緒,彷彿作夢般留在那一天大雨滂沱的凱道上。
  如果說扁政府參選時是用台灣之子的柔情誠懇地打動台灣人民,那一天的行動與其說倒扁,不如說是一種對於參與民眾集體憤怒的操作。那是我第一次見證如此多的人民在同一個政治場域中共享同一個象徵符號,主動地進入的制約當中。
  理性與感性交織的互動成就了一場政治參與。正如老師所說,在一個行動之後,仍是需要退回到一個批判的位置。行動從動機、作法到組成都需經過進一步抽離的檢視──無論是當年意外參與在其中的倒扁行動,或者將來所有即將發生之事皆如此。

高韻婷
對於本周的主題,我特別有感觸的地方是臺灣的政治談論節目。就如同同學上課時所介紹的,政治談論節目以及所謂的call-in節目本該是提供一個較為普及的平台讓民眾了解政治現況以參與政治,並謀取自身該享有的利益,達到監督政府的作用。可是綜觀台灣的政治節目,發現其實諸多都是立場偏頗的,本該是理性談論的話題,最後都會變成非常具有戲劇張力的辯論大賽,而這似乎也成為台灣人民茶餘飯後的消遣-看各個名嘴與主持人你一言我一句、炮火連天的爭吵。在這周的主題裡讓我想到一個之前的政治反串節目-全民大悶鍋,運用詼諧的方式來反諷以及傳達社會的政治議題,我才發現臺灣其實很少有一個正經的節目讓民眾接觸這方面的資訊,也許在臺灣人的意識裡,政治很常被當成一種娛樂或笑話來看待吧(感覺好淒涼)

張雅文
         這次的主題頗具政治意味的,卻也是我比較能感同身受的,因為家中關注政治卻並不熱衷政治,雖說三餐都是配著新聞看的,但飯桌上的我們也都只是靜靜的看著不做太多的討論,一家人對於政治上的立場還是有各自不同見解的,雖然父母表面上一藍一綠,但到了真要投票時,卻幾乎不會將顏色納入考量而是根據政績說話;至於我自己,除了受父母的影響外,天天看新聞的習慣也讓我對政治漸漸有了一些看法,現在的我雖然連距離符合投票資格都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不能說有多麼了解政治,但至少我還是看得出現在的台灣政壇是被政治惡鬥所籠罩著的,各方人馬時不時就在議會、立院等場合上演一些脫序甚至可笑的手段來攻擊對方,很多時候更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就只因為你跟我是不同顏色的,模糊了人民用選票對政黨所寄予的期望,不分藍綠。
         課堂上老師還提到了一個我知道卻沒有意識到的現象,就是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選舉文化也不乏有政黨間的角力與惡鬥,人民也會因自己的好惡來選邊站,但在台灣,選擇政黨時,卻也同時包含了對於這座島的國家認同意識,我是中華民國國民?我是台灣人?是要一中各表還是台灣獨立?從小在這座島上成長的我是明白這個情況的,但從不覺得有哪裡奇怪,這時老師卻說放眼國際,除了台灣,你走在別國的路上隨便問個路人你是哪個黨的,答案可能會有千百種,但如果再問他是哪一個國家的人,答案卻只會有一種,此刻再反觀自己,心中真有種莫名的無奈與心酸,從小對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唱著三民主義,出國時拿著中華民國護照說自己「I’m from Taiwan」,看奧運時等的是中華台北的選手期待的是拿下金牌全場響起「國旗歌」,我以前從未懷疑,卻在這堂課被老師一語點醒,就好像在我身後,在人民身後,這個大家的避風港「國家」,至今才看清它是個幻象,但現在縱使有再多的無奈和對認同的迷茫,我還是希望這個眼前的幻象未來能夠成真,讓其他國家的人也能清楚看到,至於是以哪個顏色來實體化,不好說。
周芷伃
這次的報告讓我回想起,當我還是個小小高一生時,在太陽花學運的期間看見並感受到當時的群眾力量,校園裡沒有人不談論這件事,當時的我也上網查了許多資料,了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後為這個事件感到氣憤,怎麼可以因為這種荒腔走板劇情,就讓一個影響全國人民生計的政策通過,也和同學到過青島東路的會場看到當時的情況,人們聚成成一個個的圓圈,討論不同的政治議題,發表自己的言論,不時也會有人發向日葵和香蕉,空氣中都是熱血憤慨的人,關心社會議題的汗水和口水,當時的我並沒有想太多,只覺得這樣的氣氛很嚴肅,我必須以謹慎的心在這個嚴謹關心這個事件,但現在回想起來,到底是什麼樣的群眾魅力,或是任何的原因,讓台灣的人民可以像這樣短時間內都在關注著同一個議題,還那樣的義憤填膺,奮不顧身地發表言論及行動,而這些人在事件過後,又到哪裡去了呢?他們還有在關注這個議題,又或是這只變成了一件豐功偉業的故事可以向後人吹捧自己曾參與這樣盛事,某方面來說,這也像是在運動員在打國家級比賽時出現的球迷一樣,服貿議題就像是比賽過後,沒有人繼續關心運動員,究竟這是台灣人莫名的跟風習慣所導致,還是其他我無法想到的原因, 如果能喚起大家對台灣的重視,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關心和愛戴這片我們生長的土地。

林佩柔
我其實對政治是毫無興趣的,本身就覺得政治是個複雜、不要輕易接觸的東西,但又會覺得自己身為一格台灣人是否也要關心台灣動向?打開電視節目現在輿論性質的平台很多,各說各話,電視台的內容也很明顯的是偏袒某一個黨,非藍即綠,讓我覺得台灣的政治,永遠都在「攻擊」對方,真的有認真在位民眾著想嗎?我覺得沒有,這些政治人物在我眼裡就是在玩遊戲,好讓自己得到利益罷了。或許我看得還不夠深入,我只看得懂表面而去做這樣的評論,可能從小父母親給我的觀念就是這樣吧,說少碰政治微妙,都是一些醜陋不堪的事實。不過我倒是覺得台灣政治漸漸地有在聽人民的心聲了,開放民眾發言,不會再是單方接受訊息的一方,人們也主動會要求自身的權益,這是我認為有進步的地方,但實際去為民著想的政策我就不清楚有沒有做到了。

李知臨
2014年太陽花剛開始時,還沒開始認知政治與社會的我在看到太陽花學運時的感覺還沒有很大,印象最深的是當時正在清大培訓計畫上課,助教曾開玩笑的說關心服貿很好,但還是要來上課。

        學運結束了,但自己對於社會的關注不減反增。在ptt上,俯拾即是的各種政治評論與懶人包成為了一種潮流,長期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下的我開始對於社會科學感到興趣,在閱讀了幾本入門書之後,似乎覺得自己逐漸的「覺醒」,同時對於ptt的使用也逐漸加深。

        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然而網路上的風向卻在一年之中迅速的轉變。「覺醒青年」一詞從帶有正面意涵的自稱轉換為一個污衊性的標籤,特別專指支持偏向左派、自由派的民眾。而川普當選,背後的「反政治正確」「另類右派」浪潮也已經傳入八卦板並且獲得不少人支持,在台灣政治中埋藏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在這堂課中,除了知道老師曾為阿扁團隊作曲獻唱感到驚訝外,更重要的就是在老師與同學的報告中暸解習以為常的政治背後所使用的各式符號及文本之意圖。一句話、一首歌曲、一部廣告中竟包含了複雜的民族主義與煽動群眾心理,而中國、中華、華人等詞彙的政治目的也十分饒富趣味。

        在鄰國的壓迫與內部的無共識之下,台灣政治長期處於一個沒有左右只有藍綠的狀態,政治難以在短期之內改變,但對於政治的歷史脈絡與本質的理解應該是每個人都須具備的能力。


馬佳歆
關於學運的部分,就如同老師在課堂中提出的,是否很多人其實不清楚學運本身的內幕,單純是去湊湊熱鬧的呢?又或者是從另一角度來說,參與者覺得帶著對於社為、國家議題的熱情參與就夠了呢?這件事情本身沒有對錯,或許參與者背後的認知我們看不見,還是多少可以從中發現盲從、湊熱鬧的現象。另外,我聯想到關於追求流行文化的狀況。來師大的一年當中,我們可以從師大夜市的服飾店看見流行文化的足跡,而他深深地影響著大眾。每隔一陣子,衣服的流行趨勢就會有所更新,如果稍稍留心觀察,就可以發現師大夜市裡的眾多攤販,原本應該呈現多元服飾文化的店家,卻都賣著一樣的衣服。走在街上,光鮮亮麗的女孩們,好多人身上都穿著差不多樣式的衣服。同樣的,其實這個現象本身沒有對與錯,人本來就有全全的自由能夠替自己做選擇。而我提出這個現象的立場是,服飾的買家真的覺得這些衣服漂亮嗎?又或者因為現在大家都穿著這樣的衣服,所以它變得好像還能接受呢?直到今天,人們將很多事情視為自然,已經很少能夠深一層的思考自己行為的本身到底是出自於什麼動機。我想在這堂課之後,到底自己所喜愛的以及所了解的,打從內心所希望追隨的到底是什麼,是值得深思的!

蔡岳倫
關於這一周的主題,小隊介紹的主題相當的廣,從對台灣民主影響深刻的太陽花學運,到評論政治的call-in節目,甚至連反對陳水扁總統的紅衫軍都有。在這些主題中,我最有印象的是紅衫軍運動了。紅衫軍是源於阿扁在總統就職內,用自己的職權收取不少賄賂,引發人們強烈的不滿,由施明德所主導的「百萬人民反貪倒扁運動總部」在匯集超過100萬人的支持後,便在各地進行抗議、遊行示威來表示不滿。這股反貪腐的浪潮喚醒了台灣人民的意識,對清廉法案有推波助瀾的功效,但是在發起活動的時候,參與者並未等候司法判決的結果,直接將阿扁批評為萬惡不赦的罪人,這只是用道德訴求去要求政府清廉,違反了最基本的無罪推定原則,對法治產生不良影響。我認為如果阿扁真的有犯罪,那麼也應該等法官定讞之後才有正當性,至少不會因此而捉錯人,進而讓真正的罪犯常到應有的懲罰吧。

陳妍捷
台灣自我認同的這一堂課是整個學期最令我感興趣的課,我以為我會得到一個解答,但是沒有,反而是更多關於自己是誰的問題浮出來了。當老師說到之前去日本,飛機一落地眼淚就流下來的經驗時,我想到了幾乎一樣的事件。爸爸媽媽年輕都在日本讀書,他們都很喜歡那裡對那裡很有認同感,所以等我長大之後我們到日本玩的頻率就很高。而幾年前的一次,帶著預期會很久不會再去日本的心理,我竟也是很用力的忍住淚水默默地對著日本那塊土地承諾:我很快就會再回來。那時候覺得自己很荒謬,不明白怎麼會有如此強烈的近乎「離鄉感」的情緒,為什麼?在高中後半看了很多日治民初的文獻,產生很多交雜的情緒,我深愛日本教育到現在還會自己唱演歌的阿公;日治後相信法治而組成處理委員會的知識份子在白色恐怖被殺害;懷念日治夜不閉戶的人們;三一一的時候捐了數一數二多的台灣人;會為日本球隊加油的台灣球迷。對我而言,要不要連歷史的根一起摻下去論述對於日本台灣之間的糾葛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問著自己是誰的時候,會想到的就是過去現在,還有所愛所恨,因為有愛所以很難理性地去談論恨甚至可以默默在心裡就放了歷史一馬,然而又因為意識到恨所以很難接受自己盲目的去愛。我想,要明白哪些的確是我們受傷然後有目標地去恨去放下,才有辦法解決這些情緒,而基礎上就是要知道自己究竟來自哪裡。感謝這堂課,然後才會提醒自己要去找到自己的過去、屬於自己對一塊土地的認同。

尹儒涵
民國38年,國軍撤退來台,我外公也是其中之一,這件事情我是到12歲那年發現外公家中有好多國旗還有政治人物娃娃才知道的(那些娃娃是送的)。政治立場帶動著人們的思考,我們要怎麼樣的台灣,獨立? 民主? 民粹? 自由? 最常聽見這些話是在政治人物選舉之時,而外公是黨員,當然也常常聽見他說這些話。因此對於台灣購買Q版政治人物娃娃回家崇拜,我對此現象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我認為這是有原因的,政治人物對這些人心中已經有一種叫崇高的形象。但我認為這又以民主矛盾,民為主,那人民應該是平等的,位有高低地位之分,除非民主之解釋是為人們是民,政治人物是主。民崇拜主的一種情懷。但顯然不是如此。
    再就學運來說,一個熱血的年紀對政治的議題有著熱忱,但這種熱忱是盲目箱前衝還是真實了解?對於社會現況,許多人的無奈是無力改變,但我認為現在的社會,至少台灣已經在漸漸開放人們引導潮流的走向,就像我們教育希望學生能平均化機會平等,我們的市場希望能開放,更國際化等等等...新不論事情的好壞,因為人人有發言權,人人的思考模式生活背景也都不一樣。但我認為引導這些事情的資格是先了解局勢的現況。一場球賽往往要認清敵人,了解隊友才能出奇制勝。生活更是如此,台灣一個小小的國家,有多少人口,以多少想法,因此對於種說紛紜的社會,想要主導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先對這想法有初步的了解呢?

楊雨晨
在課堂上聽到老師所演唱的〈世紀之約〉,雖然是為了陳水扁選舉時所寫的,但其中所要表達的,對我而言卻不僅僅是為了助選而已,而是一種對於身為臺灣人的身分感到慷慨激昂,想為了臺灣挺身而出,讓臺灣變得更好,「用心來疼痛,臺灣的清香」這句歌詞對我來說特別有感覺,臺灣本身是個淳樸的島嶼,人民們安居樂業,才是符合寶島的形像,但是政治因素、經濟發展及其他利益考量下,臺灣似乎已經不是那個單純的國家,甚至連是不是國家都遭本土人民懷疑,所以「臺灣的清香」,是臺灣美好的本質,正因為陣陣消退中,才需要人民「用心來疼痛」。
「抬頭看天邊,天光漸漸起」,這句歌詞一出來,就讓我聯想到〈島嶼天光〉,在當時太陽花學運時振奮人心的歌曲,「天色漸漸光」這句歌詞是島嶼天光這首歌的精髓,也和世紀之約的歌詞相呼應,但是世紀之約是在2000年發表,而島嶼天光則是2013年發表,臺灣過了13年,天都還沒「光」,還是為了人民的福利及社會正義在繼續奮鬥,在臺灣日漸混亂的社會裡試圖找出一絲曙光。

歌曲,正是號召人心的一大力量,因為音樂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但作曲者或許更希望的是,人民在唱歌的同時,能真正去做到歌詞裡提到的事,在歌聲中,一起讓臺灣變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