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Week 16-08/06/2017-: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本周討論主題:
  •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指定閱讀
  • 顏秀芳,〈焦桐《完全壯陽食譜》與江文瑜《阿媽的料理》之比較〉台北教育大學《咁仔店電子學報》,2007830(創刊號)http://s22.ntue.edu.tw/電子期刊/Yan%20Xiu-Fang.htm〉。
  • 江文瑜,《阿媽的料理》,台北:女書,2001
  • 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台北:二魚,2004
  • 胡錦媛,〈食色經濟學:焦桐《完全壯陽食譜》〉,《中外文學》, 313期(2002)。頁9-26


延伸閱讀


  • Ritzer, George著,林祐聖譯。《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2002
  • 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城市,2002a。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學系譜(下)》,台北:田園城市,2002b
  • 沈曉茵,〈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中外文學》,31 (2002) 3期。頁58-68
  • 廖炳惠,〈食譜、香料、廚藝的旅遊〉,《中央日報》,20031222日。

















吳其芬
北呱呱(?),南丹丹,是第一次聽到,好威的名號,像武俠小說。
我的室友是高雄人,她不喜歡丹丹漢堡,所以我一直沒聽她說過,她說她在高雄的時候,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她的同學那麼愛丹丹。
我另一個室友是屏東人,她也超愛丹丹的。
聽說丹丹只開到台南而已,若不是這次同學報告時講到,我不會那麼真確地認識到,我生活的區域原來如此狹小。

原來光是臺灣,每個地方也有不同的文化,有他們共享的記憶與生活。

吳祐萱
  其實我上課前幾天才剛跟朋友去看了《台北物語》這部「神片」。當然是受到無數影評「推坑」,而觀影後的感想基本上也跟多數評論相差不多。早已做好「這就是一部爛片」的一萬分心理準備,但神片之所以能成為神片,就是有辦法比你想像中的還要更爛更廢。
  但就算如此,幾乎所有觀眾還是像中邪一般地享受這部百年難得一見的「大爛片」。原因何在?我想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要歸功於這特殊的觀影經驗:觀眾們在電影院裡,不需要「輕聲交談」,而是放開的大笑大叫:每個換場幾乎都有人用全影廳都能聽到的聲音喊著「什麼鬼啊」、「這三小啦」;有些二刷、三刷的影迷,會在特定的場景跟著大喊台詞(例如在西門町那幕全場一起叫著「沒有店啊」,或是在環遊世界女公布答案之前搶先喊出「六次!」)。整個影廳裡不管認識的不認識的觀眾,都在那短短的兩小時內,成為一個互相連結的有機體。朋友說在別的場次甚至還有影迷製作了「觀影tips(1)讓全場能夠一起狂歡(雖然我看的那場沒有好可惜)。這種從未出現在其他電影的觀影經驗,是《台北物語》最大的魅力之一。
  不過若是以為《台北物語》是一種特例的話,就小看這種電影類型的魔力了。這種「靠片」或稱「邪典電影」早有其傳統可循(2),台灣金馬奇幻影展每年的秒殺場《洛基恐怖秀》就是典型代表。它在文本與觀眾雙方的交互作用下,才得以產生其價值。觀眾不再是被動接收影片所傳遞的訊息,而是反過來「創造」了影片最大的訊息。靠片是必須要被「參與」的,這也是為什麼這種片如果獨自在家裡看DVD的話,就無疑的除了「爛」之外,什麼樂趣都不會有了。
  至於這部片究竟有沒有批判社會現況的意識呢?我自己覺得,比起「批判」,或許誇張化的諷刺,更深刻地讓觀眾產生印象。這種「坎普」(或稱之為「敢曝」)的手法(3),讓一切正經都成為荒唐。誰說我們所生活的「台北」有比《台北物語》正經到哪去,誰說我們的社會亂象就不荒唐。假到真時真亦假,這大概就是邪典電影最瘋狂、最無厘頭、最莫名其妙、卻又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2) Cult Film崛起與邪典電影在台灣> http://bernd97.pixnet.net/blog/post/222567384
(3) <《台北物語》之爛片啟示錄:爛到荼蘼,彼岸花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9874
洪紹凡
這學期修了台文系飲食文學這堂課,自此認識了這個有趣的文學領域。作者們透過對食物口感和外觀的細膩描寫讓讀者腦海中浮現出那道食物的模樣。有些作者還會將食譜融合自身經歷的趣聞軼事,讓讀者在學習烹飪之餘還能讀到有趣的小故事。我覺得國中小的課文應該要多收錄一些飲食文學,讓學生好好認識這個有趣的文學種類。

王漢樵
北呱呱、中樂檸、南丹丹、東藍蜻蜓,這是在網路上流傳已久的台灣本島各地特色漢堡店。對於地理系來說幾乎一半吃過,另一半系上的人都熱議過。我覺得這種各地相同或相似食物的代表店,特別是「地區限定」的代表店真的很可貴。資訊發達、交通運輸多次革命下,幾乎所有夜市都有日船章魚燒、炭烤骰子牛等等的食物,吃了一次兩次、在夜市看到不想再看,根本沒有吸引力了。尤其這種區域限定的店家,才能夠真的保有當地的口味,像是丹丹漢堡的麵線羹特別甜,這是台南高雄等地的口味,在台北鐵定變成大腸麵線般的鹹加上黑醋酸的味道才能存活。均質化的食物下,根本各地皆同、了無特色與差別,往往也失去自己的價值,那種讓人偶爾嚐嚐還能吮指回味的地區限定美食,真的是台灣很需要保存的現行文化。下次要去嘗試宜蘭限定的的玉圓堂了!

李亭穎
今天上課第一次聽到,原來小時候吃的「台版的馬卡龍」,他的名字叫做牛粒,而且說實話我覺得牛粒比法國的馬卡龍好吃多了! 因為我不喜歡杏仁的味道,看來我果然很適合生長在台灣,哈哈!
另外,整個報告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同學介紹的飲食文學了,江文瑜的【阿媽的料理】中,同學節選的幾篇都描繪地很逼真,也讓人真的聯想到當時的時代背景與政策,那樣的無助,那樣的憂鬱,都寫得彷彿我們可以親身看見主角一般。這也是我第一次閱讀飲食文學的篇章,第一次知道,原來可以用飲食來描述一個國家的時代背景,一個人的處境,一個情緒的展現,真的很特別。
林佩柔
還好上這堂課前我有先吃完午餐,否則一定會肚子叫的。
這次的報告是介紹飲食!從原住民的飲食文化到閩南人、漢人、外國、異國、東南亞的食物都有介紹,連怎麼去煮的都有詳細說明!當然也有談到現在蠻流行的樂活飲食、健身餐,只能說現代人對於飲食也愈來愈注重,所以後來小組也有報告導引食安全性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延伸。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同學對於食物的名字,用日語、法語、台語都說的非常得流利(好厲害啊)而且這一組同學竟然還報告到有些作家會用詩文的方式去介紹食物,再由這些詩文去講述一些政治啊、或者意識形態,沒想到這報告的內容範圍可以這麼的寬廣,學到很多。但有個部份我認為可以進行深入的探討,他們有講到食物面臨的問題:精緻化的問題,現在的人可能光看包裝就會購買,也不管好不好吃,導致一些想維持著傳統味道的生意人銷售量下降,就因為跟不上流行?這也是這組同學可以深入探討的一個面向。

李佳霖
飲食文化可以看出歷史軌跡和地理樣貌,那些地方有甚麼食材;在A地出現了某料理後,B地也出現了,可能代表兩地間有所交流,像是喝牛奶此習慣扎根台灣即是日據時代遺留的,這也充分代表飲食文化的流動性,那在現在這樣全球化潮流之下就更多元複雜,料理、飲食自本土傳出之後再重新的傳入而對於本土造成新的衝擊,進而被淘汰或是融合又或並行於社會上,例如:茶,中式的茶是很講究,茶具、一定的流程等等,而且是小杯小杯熱的茶,然而傳到國外後發展出大杯,且可以是冷的或冰的茶,還加入了牛奶,再傳回台灣,結果又產出了新的飲料"珍珠奶茶"
課堂中一個報告同學在打工的經驗很有趣,帶到了飲食現代化的議題,關於標準化、規格化等等,不只是生產而已,櫃台的點餐人員、甚至包括客人也被要求是標準化、規格化的,按照譬如ABC餐這樣來點之類的,這很有趣,"客人"被制約這點我之前從來沒想過,而可怕的也是我們都沒想過,我們都在無形中接受了這套規則而不質疑。
有點可惜沒有談到飲食文化"的反叛性 > <
尹儒涵
    民以食為天,吃,向來反映著文化發展與想法。上次爺爺壽宴,因為爺爺奶奶的行動不便因此家中請了一個印尼籍的阿姨來幫忙,因此壽宴上清一色都是白白及黃黃紅紅的東西,不是椰漿,就是辣椒醬,連雞肉飯都透著東南亞濃濃的味道。我當然能接受這些食物,但換作外省人的爺爺奶奶為此可是大發了一頓脾氣。爺爺是湖北人,雖然我對那裏的食物不是非常了解,但是我知道以前爺爺的壽宴必會去吃鴨,且是武漢鴨。還有一種麵叫熱乾麵,也是爺爺不離口的食物。其實從小我們都學過文化衝突,但是飲食卻往往是爆發點,至少在我家就是。其實為了食物爭吵,在壽宴上不是第一次了,平時光烹調食物的方式就可以爭吵個沒完,阿姨沒有辣椒醬的搭配他是吃不下飯的,但她喜歡的辣又不是爺爺奶奶口中的辣。味道,其實是一種記憶,一種思念,一種回味著自己想要跳進的時空。也有人說那是一種習慣,而可能我對家鄉意識的情懷還未真正體會過,對味道的執著更是懵懵懂懂。我唯一對味道的執著是我喜歡媽媽烹調的味道,至於那味道到底是加了甚麼(很有可能是柴魚,我有認真看過她煮飯)我還是不全明白。飲食,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文化意識,可能從小被保護得太好,也沒有出過甚麼遠門。但我知道對阿姨來說就是,那種味道是他對家鄉的情懷,我知道他並不是不願意配合,因為那種味道,已經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要改變生活方式對他來說也有點困難。而對於我年紀大的爺爺奶奶更是,他們對味道,不是不願嘗試,而是他們想要追尋安穩,只有那種味道他們才能從中找尋到安定感。

唐萱
對於現代社會的我們,挑選吃食上,不是從他們的文化,而是從他們的賣向、價格、知名度去做考慮,這樣固然方便但也導致了我們對於我們所吃的東西並不是十分的「了解」。這個「了解」並不是在說食物的源頭,而是食物的故事、歷史。
這周介紹的同學很厲害,他們不僅沒有只單純的介紹食物歪題,反而是從各種角度來代入他們對於各地、各方美食的介紹。幸好這門課的時間是在午餐後,不然受到的打擊一定不小。
「老闆,我的牛肉麵不要酸菜、蔥要多一點,溏心蛋要熟,另外再來一盤小菜,不要海帶~~~

馬佳歆
報告中有提到排灣族的食物ginavu,讓我瞬間想起家鄉的感覺。雖然從小不住在部落裡面,但總是可以在和阿公阿嬤碰面時,吃到家鄉的美味。從課堂當中我得到的啟發是,食物對我來說,是情感的記憶。每個食物在生命中的出現,都有它小小的故事,而藉由每一次與它的邂逅,總能想起特殊個過去以及一次又一次體會不一樣的感受。從小,因為成長環境以及自身文化背景多元,除了原住民的食物、漢人的食物,我還因為家庭的因素,有一段時間移居美國。這段期間,可以說是飲食文化在我人生中的大轟炸時期。我曾經思考,或許是因為年紀還小,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才能夠這麼適應的吃著不同文化的食物。但上完課之後,反思中提到為什麼台灣人對多元文化之食物接受度普遍較高呢?或許年紀從來不是接受度高的重點因素。雖然我也還得不到答案,但對於現今我們所接觸到的多元文化,我們可以不喜愛它,但在這麼多堂課下來,我們所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就是對多元文化以及事務秉持尊重!

楊雨晨
這組報告同學提到一個很有趣的點,就是製作食物的地方到底是廚房還是工廠,第一個想法,一定會是廚房吧!但仔細想想,我們所吃的罐頭、泡麵、冷凍食品等等,製作這些「食品」的地方能夠算是「廚房」嗎?甚至麥當勞、肯德基等等速食店,生產線式的食品製作方式,似乎和我們所認知的烹調過程不太相同,所以能被稱為是廚房嗎,我認為不是的。
現在市面上很多即食品,或是加工食品,背後的成分標示很多都是我們所看不懂的東西,似乎看不到食材的本體,這樣我們在吃的東西,好像也不能稱做食物,而是要稱做人工化學合成物吧!但是相較於廚師親手在廚房烹調的料理,一道道菜都能看到食材本身,這似乎才能被稱做是食物,所以,就食材本身來探討,確實有工廠與廚房之分。
然而生產線式的速食,雖然確實是用真實的食材下去製作,但在製作的過程卻是單一化的生產,似乎少了烹調食物中的彈性在,這樣的模式就好像工廠的工人在製造產品一樣,照著sop走,所以在烹調食物的模式方面,也可以說是有工廠與廚房之分。
所以食品製作的地方究竟是廚房還是工廠,端看你吃的是什麼東西、它是怎麼做出來的,但現在市面上「工廠」生產的食品越來越多,到底怎麼樣的食物才能算食物,可能也很難去定義了。
張嘉育
飲食文化課堂心得
 覺得這一組的報告架構安排很特別,根據族群及地區來進行劃分,因背景不同而延伸出的飲食文化自然也不同。幸好這堂課是在午休後,不然這還真是一大折磨XD

 看到這組介紹的一些美食,雖然標榜著客家菜、東南亞料理、西方料理、日式料理,但總與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
像是客家擂茶由鹹的變作甜食對於這一點我是極為驚訝的完全無法想象甜的擂茶會是什麼樣。原本還想著即使我是馬來西亞人,但我也是客家人,吃的應該和台灣客家沒有什麼不同。然而一來客家人的招牌擂茶就是一大文化衝擊想著為什麼會如此呢,後來才發現,畢竟這裡不是馬來西亞啊,一種“文明”傳到新的地方、歷經歲月後,會“文化化”成當地人的習慣
 這句話有點繞口,簡單的說就是由於地域性的不同,即使原本是同種的也會產生小變化,但變化的是形式內在精神(主旨)是不會變的。就如台灣油條會和著豆漿吃,豆花得要加料,馬來西亞人美祿總得點餅乾,咖喱不能不辣……,變化的是其外在形式,精神總不會變的,畢竟食物啊,目的就是讓人吃飽心情好有力量繼續活下去的
李知臨
在這次的主題中的感觸頗深,自己是個喜歡吃東西卻時常搞得錢包空無一物的窮學生,在國中時從家裡收到了一本「漫食府城」後,每每在課間時分捧著這本書,盼望能有一天品味書中每一道小吃。在書中就發現了台南的料理從起源於鄭氏時期蚵仔煎、清領時期在這塊土地誕生的擔仔麵、日治時期結合日式丼飯與台南火燒蝦的蝦仁飯、國民政府來台後的牛肉麵與日本現代才出現的水果大福,每樣食物背後都有著極為複雜的歷史故事,而這些小吃也以獨特的方式記載著台灣這個海島受到各勢力佔領的歷史。
不只台南的小吃,台灣各地的飲食文化都是一部極為精彩的歷史、地理與社會的縮影,像是宜蘭人為了愛惜食材而發明出的糕渣、為了不浪費多雨多埤塘的地理條件而飼養的鴨所做的鴨賞、閩客原民都有卻都有點不一樣的麻糬等等。更不用說在這座島上的中國各菜系、歐美日韓飲食文化與東南亞料理,互相競爭、融合所產生出的「台灣味」。

高韻婷
「北呱呱,南丹丹」這是一個十分耳熟能詳的口號,我也一直都知道各地飲食文化所存在的不同。
但透過這週的討論與報告,我才真的進一步將各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與飲食牽連起來。
各個地方都有自身特別的佳餚與飲食方式,大多都是為了因應各自的或生活習慣,或天氣變化,像是早期客家人多數務農,常常都是日正當中,整個人汗流浹背,因此客家菜口味多重鹹,來彌補身體流失的鹽分。又例如泰國飲食多涼拌或酸辣,也是和當地氣候息息相關。
我想飲食文化不僅是創造了許多使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更體現了各族群的生活風貌,這些飲食文化背後的故事才是迷人之處!

潘玫妤
我高中國文老師曾用一句話形容吃對台灣人的重要性:台灣人看到沒看過的動植物都會先問「能吃嗎?」。然後接著重頭戲來了,問「怎麼吃?」,這是有關煮法的部分了(言下之意就是想問有那些煮法?口感滋味如何?哪種煮法最好?可以配什麼一起煮?還是跟什麼菜一起上桌味最搭?)。最後再來個,「吃什麼?」,喔!這就是要問功效啦!(是補肝補腦補肌肉?)。我想了一想,還真的是這樣,所以文學上東方有很特殊的飲食文學,西方好像是比較偏向美食評論的部分。

黃宜文
我是一個素食者。
我不知道魚是什麼滋味,我沒烹調過豬肉,不會煎牛排,不知道小卷、中卷口感上的差異。但我明白在食物之外的那些,關於記憶、情感與文化。
記得小時候,我對於春捲的印象,是外婆拿著一張潤餅皮,煮一大桌的菜,一樣一樣的將菜夾進餅皮中,裹上砂糖和花生仁粉,捲起來大大一個,要用雙手才握得穩。後來我在外面,看到那一個一個小小的春捲,總覺得不適應。「這也太小了吧!」我總忍不住這樣批評。後來我才知道,大多數的潤餅都是那樣子的大小。
外婆帶著她過去的觀念,認為春捲就是要大,才會料多又實在,也才能吃得過癮,於是巨無霸春捲就成了她獨有的標記。
其他的食物也是如此,報告組簡報中的那句話:"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讓我感觸很深。不同的氣候、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而不同的飲食習慣,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色。當各式各樣的飲食進入臺灣,就好像不同的文化相遇一樣,我們傳承、我們衝突、我們改變。
「了解文化,舌頭是最直接的捷徑。」
就像有人說臺南的食物比較甜,有人說南部人愛米食、北部人愛麵食,有人說新竹就是要吃柿餅和米粉,客家美食就是擂茶和粄條。擴大一些來看,臺灣的食物與其他國家不同,熱帶國家的食物與溫帶國家的不同。小至在地,大至全球,我們都在屬於自己的文化脈絡中,尋找熟悉和不熟悉的滋味。
於是,我們的文化就不停傳承、衝突、創新。
朱佳珮

雖然我們這組介紹了很多不同族群的飲食文化,但我覺得全世界最獨一無二的飲食文化,就是每個家庭的飲食文化了:不只是口味、習慣上的不同,每個家庭的生活背景和事件也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
可能因為我們家是標準的「吃貨家庭」,所以我們都很喜歡到處吃吃喝喝。還記得有一年,我們家不只是每個六日放假或是突然想到,甚至是每個節日,都會去不同的餐廳吃飯。印象最深的就是端午節的時候我一顆粽子也沒吃到,我們家晚餐吃的是泰國料理!但當時因為有家人過世,我長大後都會想,當時是不是因為家人太傷心了所以不想煮飯,或是覺得我們還那麼小就經歷這些覺得心疼所以帶我們去吃餐廳希望我們可以開心一點??但我想,也有可能是家人對於悲傷的一種排解吧!
曾瓈儀
台灣人很擅長引進國外的東西,將它改造一番後,以台灣品牌掛名出售,想要百分之百將國外東西引進來是不可能的,必定得使用在地的食材和調味料,還有僱用當地的員工和廚師,所以所謂的引進,其實是改造。像日本的可樂餅和咖哩一樣,異國的美食融入當地的文化,為傳統注入新活力。
就像夜市裡會有的日本壽司攤一樣,採用台灣本地的食材,偶爾會塗上醬油,魚肉會烤過,有些是日本不會有的吃法,完全是台灣人依照國民飲食習慣量身打造;又比如台灣人發明的蒙古烤肉,根本與蒙古沒有關係,但十分符合台灣人豪邁的飲食習慣。小火鍋、鐵板麵、吃到飽,平價量多,讓人能夠滿足夏天晚上那騷動不安的胃。就連完全是西式的麵包,也被研發出了截然不同的台式風情,可不就是那隨處可見的肉鬆麵包?
最近,韓式、泰式料理和越南料理,更是大舉入侵。不過台灣人一向友情包容,只要是美食,可說來者不拒。於是我們可以在街頭看見來自各個國家的招牌美食,這樣熱情寬容的海島性格,讓街頭被異國文化桌點的繽紛多姿。
陳炳豪
我自認為是個吃貨,從小家人就很注重飲食(所以家族鮮少有瘦子),長輩們幾乎也有一身好廚藝。
自小到大印象深刻的記憶片段總是伴隨著味道-過年回奶奶家滿桌的佳餚我永遠忘不了:滷豬舌、滷肉、竹筍貢丸湯、清蒸石斑等、父母招待祖父母時的魚翅宴(當時尚年幼不知這很殘忍)、母親回娘家時的辦桌、國小畢業時的西餐廳...
空閒時我喜歡閱讀飲食文學類的書籍,焦桐、韓良露、陸耀東、林文月等的文字引領我享受無形的饗宴,每每看完口水直流。關於美食的電影我也喜歡,最愛的是李安的《飲食男女》。近期我看了《春風得意梅龍鎮》一片,片中說道:「中國人(華人)是吃的民族,什麼事都能在餐桌上解決......」這句話挺令人玩爾!
台灣的飲食文化多元,包容性極強。身為台灣人,我很幸福!
羅筱茹
在經過同學們的報告後,才發現原來每項飲食背後的文化意涵是這麼的豐富有趣!而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分享的「波麗路」的故事。其中老師說到她小時候波麗露盛極一時的光景以及提到這家台灣第一家的西餐廳在坐立70餘年光景後仍然繼續保留著以前的味道,也對於許多台灣老餐廳的興衰覺得感慨。每份食物背後其實都說著不同年代文化的故事、堅持、與態度,不論是巷口街弄中老字號餐廳的傳家味道、還是師大夜市裡飄香二、三十年的碳烤玉米,希望在豐富異國美食之餘,大家也別忘了這些獨一無二記憶中的台灣味。

吳俊德
  上了這次的課程,我才知道吃也要吃得飽但更重要的是其背後的意義,撇開食物因國籍上的不同,所造成的風味文化差異,我們更要知道食物不能只看外表、看知名度或是價格上去選擇,食物從哪來,背後的人付了多大的心血才讓他們出現在飯桌上,所謂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米粒,所有的食物我們都不能浪費,要吃光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