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Week 5-12/10/2017: Popular Music (流行音樂)

Week 5-12/10/2017: Popular Music (流行音樂)
 – 從歌仔戲、【望春風】、【榕樹下】、【月亮代表我的心】、【橄欖樹】、【愛拼才會贏】,到【張雨生】、【張惠妹】和【周杰倫】;帶領討論助教:李佳運

指定閱讀
詹珮甄,《「周杰倫」現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延伸閱讀
楊克隆,〈三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所展現的被殖民經驗〉,《台灣人文》,3(1998),頁291
楊克隆,〈台灣戰後反對運動歌曲的壓抑與重生〉,《台灣人文》,2(1998),頁66-70
臧汀生,〈台語流行歌曲與台灣社會〉,《文學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1990225-297
侯志欽,〈尋找中國流行音樂的面貌:從鄧麗君到崔健和李宗盛〉,《交流》,14(1994),頁 26-29
張釗維,《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1994
林怡伶,《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吳正忠,〈流行音樂=夢工廠?---論偶像文化對於流行音樂的影響〉,《非古典音樂雜誌》,第五期(1995)



《課堂照片集錦》

 
 

 
 




《同學心得分享》

翁瀅瀅
對於今天所提到的五月天在大眾音樂中佔據極大份量的現象,以及同學對於五月天音樂的正反兩方評價,我覺得十分有趣。個人認為,五月天之所以成功,一部分是因為他們的音樂風格在當時的台灣樂壇中比較新穎,另一部分可能是因為他們作品中的歌詞。五月天的歌詞種類較為多元,有精緻的古典類型,也有活潑生動的修辭,以及貼近現實的文句。多樣的風格就必然會有些人喜歡這類有些人欣賞那種,不可能每個種類都讓人喜愛。但正如每個人有自己心儀的音樂類型,多變的歌詞類型受眾總是會相對廣泛,也許這是另一個五月天興起的原因吧。
回歸流行音樂本身。就像老師所說,音樂創作初時並非為某一人而作,但當閱聽者將之連結到自身經歷後便會產生共鳴,進而有了歸屬感與認同感。在youtube等影像傳播媒體普及的當代,流行音樂已經不僅僅是旋律、節奏與文字的結合,其搭配的MV、戲劇、電影等影像,和歌曲背後象徵之社會義涵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閱聽者的選擇喜好。因此,在越來越複雜、牽扯因素越來越多樣的現代流行音樂圈中,要如何找到能引起多數人共鳴的題材,在強力競爭中脫穎而出,對創作者和唱片公司而言會是一個新的挑戰。

許庭瑄
   覺得今天的課程主題十分有趣,又非常貼近自己的生活,我平常在寫作業的時候就喜歡聽一些流行歌,但是對於台灣流行歌的脈絡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些皮毛而已,今天聽到這組詳細的介紹之後,使我更加了解整個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歷史,也能夠將每個時代背景下所產生不同風格的音樂串聯在一起,而且我覺得時下流行音樂人十分反骨這件事我非常認同,音樂的素材有很多,不過擺脫以往愛情、親情、校園、愛國等題材,現在由於民風逐漸開放,多元的思想與意見開始蓬勃發展,音樂人也會漸漸依一些時事或社會議題、社會運動有感而發,寫下一些自己的想法,進而成為大家琅琅上口的歌曲;音樂的確有種改變人心的魔性與力量,往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判斷事情的看法,因此我認為在聆聽音樂的同時,應該也要具備自己獨立思考批判的能力,才不至於會變成一個隨波逐流、毫無主見的人。
       此外,我覺得老師提出的粉絲議題很值得討論,其實我沒有追星的習慣,也不太能理解為何會有人願意為了自己喜歡的明星而做出無法想像的事情的那種心情與感受,不過聽老師說完二個不同學派的原因與理由之後,我自己也認為老師所支持的英國學派比較合理,人總是會著迷於美好的事物,想追求或更加親近這些事物,並把其內化為自己的精神榜樣或價值標準,或許這就是粉絲形成的原因吧!我自己是會欣賞一些人在不同領域的才華,但不至於到瘋狂地去追星的情況,不過現今粉絲滿街跑,所以我覺得這個現象或許是一個未來值得探討的議題!

楊秉純
從前的我只是聽著喜歡的歌曲然後沉浸其中,從沒想過音樂的時代背景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脈絡,流行音樂的反叛性也讓我對其有了新的見解,以往看到那些諷刺、尖銳的歌詞,總是一笑置之甚至認為只是個噱頭,經過報告者及老師的解釋後,我開始會去思考藏在歌曲背後的訴求及意義,在享受節奏的同時體會歌曲的深層涵義。
課堂上聽到同學們對五月天的評論,也讓我覺得很有趣。畢竟在五月天幾乎算是「主流」的情況下,似乎很少聽到關於他們的負面評論,一邊佩服那位同學的直率發言一邊驚覺自己在流行浪潮的洗禮下越來越不敢真正發表自己的想法,總會顧慮著社會大眾的想法而漸漸成為那被風一吹就倒的小草,更別提網路的發達讓我們在發表不同意見的同時有可能受到鄉民的攻擊或「想法的導正」,希望自己今後能夠勇敢起來。

沈易
  這禮拜的主題比之前的電影還引起我興趣,畢竟歌曲的出現頻率比電影高出許多,雖然我還是聽日本歌居多(主要為V家和音G的歌),但台灣流行樂也影響我不小。尤其是最近Youtube上的「NiceChord (好和弦)」頻道在聊五月天〈成名在望〉的曲式分析,讓我又燃起了對五月天的興趣(我應該不算粉絲吧,或者是說我還不夠資格)。
報告前老師問了有關五月天粉絲的問題,我是覺得第二位同學說的跟我的想法不同。五月天或者其他流行歌手會有它們的粉絲,就像古典樂有古典樂的愛好者,動漫或音樂遊戲歌曲也有死忠的支持者。我不會認為喜歡流行樂就是追隨大眾主流,聽古典樂就是社經地位較高的專屬,這或許有點刻板印象,音樂的類型之分並不是優劣或高貴通俗之別,喜歡什麼類型都有聽眾自己的理由。流行樂有它獨特的風格,而粉絲肯定是喜歡的,但粉絲應該不是因為其他人喜歡才自己跟著喜歡吧。
我覺得我不會將流行樂當成主流,其他的類型當作非主流或高貴的等等形容,而是不同的音樂類型都有自己的表現形式,我覺得可以多方涉略,或許會發現自己喜歡的類型,就算喜歡的是流行樂也不用認為自己跟大家一樣,只是在音樂這方面你們喜歡的是一樣的類型而已。(以上為個人意見,若有誤解請見諒)

李衣晴
關於這星期的主題:台灣流行音樂,雖然一開始的沈文程或陳一郎比較沒有概念,但經過背景解釋,讓我更加知道台灣的歷史如何跟當代音樂交流,也讓我發現其實從以前社會運動就會影響著音樂人的創作,就像老師提到的島嶼天光和太陽花運動結合,野百合運動也結合了抓狂歌代表著音樂人的反叛
而我也覺得老師在報告後提出的幾個問題蠻值得深思的,首先是原住民的音樂,就像前陣子的世大運開幕表演就應用大量原住民的文化來標舉出台灣的不同,也以原住民語言做了一首主題曲,但是實際上我們對於台灣的原住民了解有多少呢?我們是否只有在慶典時才將他們拿出來提?如果真是這樣,我們真應該檢討,就像老師說的,原住民文化不只是圖騰符號,應該落實在生活中,另外則是:音樂即政治,如果政治結合了音樂,那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讓人認同了某些意識,就像老師說的小時候聽到國歌就要立正站好,音樂是可以操控人的意志的,所以當我們在接收大量的音樂資訊時也必須要過濾哪些是自己的意識而那些是被灌輸的,不可以全盤接受!

周暐倫
很喜歡這個禮拜的主題,很認同老師說到的一首歌會和一個人的人生脈絡產生共鳴,之前剛上來臺北的時候就會狂聽柯智棠的歌,很多時候我們會和一首個產生共鳴,我覺得不只是因為那首個的寫作背景或是歌詞很貼切,更多時候是因為時空的關係,因為在某個時空聽過這首歌,之後每當在遇到類似的情境或是環境,就會想聽聽那首歌,找出最初的那份感動。歌讓我們有了歸屬感,在心中,對於某個特定時空。
另外很喜歡這組報告裡說到很多歌會反映當時的社會議題,尤其是說到屬於每個社會運動的主題曲時,還記得之前同婚釋憲,那陣子常常可以聽到阿妹的彩虹,其實一首歌除了可以讓大家對一個事件更有認同感,我覺得他同時乘載了和這些議題有關係的人們的凝聚力,並且適時的透過歌曲的力量給了他們勇敢的力量。
陳思芸
我覺得流行音樂不是只是娛樂,更是一種文化的展現,每個地方的每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間的音樂,都有當時的特色,像是台灣經歷的民俗歌謠的時代到今天的流行音樂,風格迥異,但是都是一個時代的紀念,就拿鄧麗君來說,是我媽媽他們6年級生的主流,音調柔柔的,再到小虎隊參雜一些日本風格,直到今日的五月天,都是一種演變,從本土到與世界接軌。
最近韓流席捲全世界,他們精銳的演出都是因為每個明星都經歷的練習生時期,所以許多經紀公司都爭相模仿,像是FIR的阿信在退居幕後後,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培養的一群練習生,然後組成一個叫做COCO GIRLS的團體,想要創造另一個屬於台灣的音樂時代,但是出了一首單曲就消失了,我想說的是,跟著時代走沒有錯,但是要與當地文化符合才能吸引人,引起共鳴,不燃就是要與眾不同,像是周杰倫種不同的RAP,跟上時代卻有自己的特色,果然造成轟動。

鍾凡雅
老師上課時提到,流行音樂不是特定為了某一個人而創作,但聽眾卻常常把它套入自己所處的狀態中,覺得「天啊!這首歌就是為我寫的呀!」記得以前高中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國文老師,她也對我們講過類似的話,她說作者寫了一篇文章,很多讀者會為那篇文章做些分析進而討論,但很多時候回去向作者探究,會發現作者根本沒有那個意思,她說每個讀者的賞析,其實都是一種再創作,看了一篇文章,再以自身的經歷、思想投入,每個人都會產生出多多少少不一樣的想法,沒有所謂的好壞,也沒有所謂的對錯之分。所以我覺得聽一首歌就像在看一篇文章、看一部電影、讀一本書,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作品,把自己寄託進去,你會覺得好像有一個人懂你,原本可能有很多負面情緒在,常常可以隨之釋懷呢!

吳怡萱
個人對於臺灣流行音樂的發展還覺得蠻有趣的,然後我想起之前在學習即興變奏時,領悟到以前臺語歌曲的旋律常常有日本演歌的味道(彈小調時好喜歡變奏成臺語風格),現今臺語歌曲也走向多元,有不同的詮釋(例如謝和弦的《於是長大了以後》、《臺北臺北》,或是玖壹壹的歌,但我不常聽),與年輕世代的距離就更拉近了。
然後我原本期待會聽到1990年代末到2000左右R&B曲風的引入,例如陶喆跟陳淑樺(超愛她的《夢醒時分》,也很愛去年的偶像劇《1989一念間》),接下來才是接到雙J的時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還有歌曲的播放,但可能因為時間限制就沒有提到也沒有播放了,這是我感到可惜的一部分。
P.S.有人可以放該組介紹的Youtube歌單連結上來嗎,好想聽~~~

何采倫
我覺得這週的主題非常有趣,我很喜歡報告同學所說的音樂是能侵入我們的思想這句話。
不同種的曲風都有他各自不同的時代背景和意義,比起電影他更能在短時間內深植人心。
本身有在聽<草東沒有派對>的歌,他們歌曲所帶給我的是很強烈的情緒,他們注意到了那些被人刻意忽略的現實,戳破了美好假象的泡泡。但這並不醜陋,而是揭示我們真正的模樣,沒有注意也就無從改善,他們給了大家更多的思考空間我覺得是非常有趣的。

高師欽
音樂是傳播思想非常重要的媒介,記得以前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一些反對政府的組織總是會編出一些歌謠來抺黑當朝皇帝,或是借歌謠來傳播反對朝庭的思想,再透過小朋友的啍唱,把思想傳播到各家各戶去。而現代的流行歌曲,其實也有著同樣的功能,在政治層面上,政府可利用音樂去傳播他們所想要的政治思想,例如對岸的「紅歌」所傳遞出「愛國愛黨」的思想,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但在目前的臺灣流行音樂商業模式,主流音樂似乎比較著重於抒發個人情感的歌曲,而傳遞社會訊息的音樂大多為小眾。而老師所提及的五月天為例,所一開始非常激進的樂團,在商業的磨鍊下,音樂顯得相對溫和。
另外,我個人非常欣賞蔡依琳,雖然不是歌迷,但我認為蔡依琳的音樂非常能代表她個人對於某些議題上的立場。在近年來,我覺得蔡依琳的音樂對多元性別議題有一定的推動效果。雖然表態歌手非常多,但卻很少像蔡依琳以音樂的方式去傳遞自己的立場和想法。

鄭資靜
聽完同學們對台灣近幾十年來的台灣流行音樂的報告,讓我對現今台灣流行文化的現象更覺得好奇。比起當時還未解嚴、還沒有網路平台,現在的音樂市場動向更是多元紛亂,比如在曾經一陣子,日文與韓文的元素常被運用在歌曲台詞念白mv,通常是搭配偶像劇的主題曲,為什麼當時這麼愛這些元素?現在的韓流又在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上給人什麼感覺,有人明明很討厭韓國卻大愛韓國音樂或電視劇?為什麼聽獨立樂團的人似乎與聽流行音樂的人給人的觀感或是自我定位似乎相差甚遠?嘻哈或搖滾或非主流音樂在台灣流行音樂中在什麼位置上?為什麼今天很多人崇尚西洋樂,而這些西洋卻大程度地限於英美語系國家歌手,那其他區域其他的音樂呢?我會很好奇台灣的歷史一路下來,給了聽眾什麼樣的品味與取向,音樂的確與社會有很深的關聯,我們喜歡什麼、忽略什麼、如何看待某種特定音樂,都是我在這次課堂中勾起我興趣的議題。

葉子軒
我一直會反思,台灣流行音樂跟香港音樂之間的關係,在二千年的時候,香港的新生代歌手,紅不起來的,都會被唱片公司「流放」到台灣,一方面是利用台灣在亞洲的軟實力輸出,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減少公司在歌手宣傳上面的成本輸出,因此很多現在很紅的,例如陳奕迅、何韻詩,在香港的角度來看,都是出口轉內銷,可見台灣在華語音樂的實力。我一直認為台灣流行音樂,是填補了大陸幾十年的音樂空白,從七十年代的鄧麗君,到現在的周杰倫,都在大陸傳唱度十分高。雖然粵語歌如張國榮、張學友、梅豔芳有一定的影響力,只是我認為遠不夠輸出國語歌的台灣可以相比。然而這又是牽涉到台語、粵語歌的衰弱,香港流行音樂近年被外國歌沖淡了不少,這種方言歌曲在流行文化的佔地越來越小眾的時候,被另一種強大的文化所侵蝕,一定不是我們所希望看見的。也希望各種語言都能籍著歌曲,來槍佔更多的文化力量。

蔡沁婷
我覺得音樂如同語言一樣,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只是每個人聽的感覺不同罷了。因此,面對音樂,我並不覺得能夠只因為自己不喜歡,就把別人的音樂作品批評得一文不值,這樣對於喜愛這音樂的人來說,是很不公平的,當然,我們不用全盤喜歡,只不過還是可以用更尊重理性的態度去看待音樂。MUZIK古典樂刊上有篇討論流行音樂的文章有提到,流行音樂總視音樂為一種製作生產,這除了需要音樂的技藝,也要熟悉音樂工業、市場行銷、甚至研究粉絲、以及消費心理的人文社會訓練,因此我覺得音樂創作,並不是一種無知空泛的行為而已。
我一開始聽到老師說「音樂即政治」時,覺得為什麼音樂能夠跟政治扯上關係感到很困惑,不過當老師說到政治為權力運作時,我也突然覺得似乎有幾分道理,雖然表面上音樂與政治沒有什麼關聯,但我想音樂家跟一般人一樣是會有情緒的,當他們看到社會上有什麼議題發生時,同樣會有自己的情緒與想法,而他們透過自己所擅長的音樂,讓許多有同樣情緒的人有所共鳴,也可能讓許多人因為歌曲而了解社會議題,進而去重視,這都是音樂所能夠帶給人的影響。
無論是近幾年許多社運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歌,或者是以前有在戰爭中為了鼓舞士氣而產生的曲子,這都可以看出音樂的力量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在天下雜誌有篇文章「音樂與政治,該不該劃清界線?」中,有位作曲家說:「藝術家不該干涉日常政治,但我們有責任說出我們對潛在社會發展力量的看法。我們是獨立的,而且擁有一定的能見度。」我想音樂的背後,總有屬於其文化解釋與脈絡,我們不該輕率地論斷好音樂與壞音樂,學會「聆聽」,瞭解彼此差異,很多事其實沒有這麼絕對。

曾于哲
音樂一直是我人生中佔有很大影響的一部份,從以前學彈鋼琴、參與合唱團,到現在進了舞社,無一不是跟音樂有關,因此我也很能了解音樂能夠為社會帶來些什麼,也能理解它所產生的影響有多大。音樂一直就不是一個能夠單獨存在的物體,有人,才有音樂;有這個社會,才有符合當代的音樂類型出現。好的音樂能夠讓人們產生共鳴,而人可以創作更多好的音樂,他們是互相影響而形成的,若缺了哪邊,那麼另一邊也將不復存在。
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無非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所最喜愛而能廣為接受的音樂類型,無論是曲調、歌詞、MV,甚至是樂器種類,都是組合成流行音樂缺一不可的要素,而要能夠引起社會大眾的讚賞,當然也就是從這邊下手了。閱聽人會選擇與它自身最為契合的音樂聆聽,而當這首歌能夠帶給人們最大的共鳴時,也就在無形之間對社會產生了莫大力量,當然也就進而達到,影響社會的效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