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Week 16-28/12/2017-: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Week 16-28/12/2017-: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帶領討論助教:劉嘉峻

指定閱讀
陳玉箴,《飲食文化》,台北:華都文化,2015
顏秀芳,〈焦桐《完全壯陽食譜》與江文瑜《阿媽的料理》之比較〉,台北教育
大學《咁仔店電子學報》,2007830(創刊號)。  
taiwan.ntue.edu.tw/download.php
延伸閱讀
江文瑜,《阿媽的料理》,台北:女書,2001
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台北:二魚,2004
胡錦媛,〈食色經濟學:焦桐《完全壯陽食譜》〉,《中外文學》,第31
  3期(2002)。頁9-26
Ritzer, George著,林祐聖譯。《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2002
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城市,
  2002a。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下)》,台北
:田園城市,2002b
沈曉茵,〈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中外文學》,第31 (2002)
  3期。頁58-68

廖炳惠,〈食譜、香料、廚藝的旅遊〉,《中央日報》,20031222日。
《課堂照片集錦》

 

 

 

 

 

 





《同學心得分享》
廖翊仲
關於國際化競爭的討論:有競爭,必定存在對該競爭項目的一個統一性的評價方式,而這個評價的方式,會限制我們對於世界詮釋之多樣性。以老師今天放的「世界最美的100個臉」便是一種限制多樣性的代表。將「美麗的臉龐」定義於那100張臉孔的樣貌,並且將之推廣到全世界,使得全世界對於「美」有了一個統一的被信仰之圖騰與界線。因此,就多樣性來看,我認為國際化的競爭有限制人們詮釋事物的風險存在,尤其在本身之定義本來就容易變動的事物上。

葉子軒
有關今天討論「排名」的問題,我跟鄭資靜將其視為一種「國際化」、「資本主義」所產生的「機制」和「遊戲」以此作為論述,我是站在必須參加「遊戲」的立場,認為需要這樣的「排名」以抵抗國際化與資本化的大趨勢,使得地區能在整個洪流中得以生存,不然將會被吞噬,甚至失去本來原有的主體性。
而站在反方的鄭資靜,便是以「資本化」的「共犯結構」作為論述,如果這種意識形態本身具有問題,為什麼還要參加以此作為副產品的「排名遊戲」呢?如此一來,便會成為幫兇,成為了國際化的既得利益者。我作為反駁一方的反思是,在這洪流中,只有有力量的一方,才能重新打破遊戲規則,否則的話,不是得益者,便很有可能是受害者,雖然我也不認同這樣的「零和遊戲」,但在目前情況下,所需要的,可能是保存自己原來所擁有的,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廖翊仲所提出的,則是「排名」問題的後設思考,到底這種「遊戲」所產生的規則和要求會帶來怎樣的侷限,造成參加者在多元發展上的限制。但我卻又想到另外一個例子,我們可以以北韓和北丹作為思考,這樣完全不參加遊戲的國家,前者視為地獄,後者快樂指數最高視為天堂,對「國際化」不屑一顧的狀態下,又如何生存下來呢?
除此之外,我還想補充我最後總結的部分,我提出了一個食物循環的循環結構。以「食物」作為起點,表示最實在,我們吃在口中的食物,這是最純粹的階段。接著到「人」的部分,我們作為一個有機生命體,以「食物」獲得了生存的基本元素,也可以是口腹之慾,享受美食,但在我們的味覺上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因此就會到下一階段,也就是的「紀錄」。每一個人的味覺不同,記憶也會不同,因此「紀錄」便出現了偏差,而以此作為延伸的,則是「本土」的匠人、傳統的保存,使得「紀錄」完整。接著便到了「演變」,這一階段,可以是時間推移而導致紀錄偏差,使得食物改變,但也有可能是外來文化衝擊,改變生活型態,同時引進新的食物品種,國際化、現代化都是重要的「演變」推手。最後就到了「傳播」,食物從實體變成虛構的存在,在文字、影像中出現,更可能是一種商業模式,是的「食物」的類型能夠傳達到不同的地方。其實此一循環結構,每一環也在互相影響,最後才會變成我們的「飲食文化」。因此我們會發現,「文化」是變動中的,以此作為最極端的角度來看,「文化」是不成形的,但在此處,我們必須要帶到「主體性」的問題,某程度來講「主體性」是希望有一不變動的部分,作為我們國族意識上,大家所認同的價值,希望延續下去,來成為我們的象徵。但台灣的「主體性」存在著歷史上的問題,到底日本殖民留下的是「主體」、還是國民黨留下的才是「主體」?還是把這些通通融合,變成我們現在這個台灣的才是「主體」?現在喜歡談「去中心」,就是把這些通通拋開,有一種從「大我」回到「小我」的感覺,不只是「國家」、也不再是「地區」,回歸到「自我」,各自去尋找最適合自己,而產生「多元」概念的社會,即便你是最邊緣的、最小眾的,你依然可以好好的活在這個地方,也一樣精彩。

沈易
我認為現在台灣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國際化,因為台灣若不國際化,在政治方面已經算是國際棄嬰了,台灣強大的經濟就是建立在全球化的成果,所以現在的問題應該是台灣的國際化會不會導致本土文化式微,也就是針對文化方面,台灣人所接收的媒體訊息會不會被侷限於美國或日本,而這樣的情況不是無解,而是台灣人願不願意面對台灣的「風景」以及傳承。

陳思芸
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各國菜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像是日本料理就是生魚片、魚類等冷食;韓國料理則是泡菜;西方料理多是牛排、漢堡類,這組問了一句我覺得很令人深思的一句話,那就是,甚麼叫台灣料理,我們有被殖民過的歷史,飲食文化自清代閩南料理到日本文化的洗禮,甚至說原住民料理,哪麼多的飲食特色,到底哪一個才是屬於台灣的味道呢?這組還分享了一個很令人震驚的是,牛肉麵跟滷肉飯其實都不太算台灣本土小吃,那都是先民因材料缺乏才改良製程的,所以其實台灣並沒有很多所謂的台灣菜,但是我認為這並非壞事,我們很多在地化的外國飲食,像是夜市牛排、平價義大利麵,都在外國菜裡面加了我們本土特色,其實也算另類的台灣美食。

翁瀅瀅
台灣文化,不論飲食或者其他類型,向來是對於外來文化接受度很高的。就像近年來韓國文化在各方面生根開花一樣,周圍越來越頻繁出現異國風味料理,無論印度、越南、泰國等東南亞風味料理,或本來就有市場的日式、美式、義大利餐廳都四處可見。這是一件好事,畢竟不同風味的菜餚可以使生活更多采,就算其中一種不合胃口,其他種類總會有較能接受的類型。但是隨著義大利麵越來越多,曾幾何時中式的炒麵反而變得稀有了起來?路邊小吃攤的確仍舊是陽春麵與炸醬麵,但是若想吃氣氛與裝潢稍稍有質感的中式餐廳,卻比異國料理不好找。我覺得這是一件有趣的現象,是因為家中比較常出現這些料理,導致出門吃大餐要「享受」異國風味,迴避道地餐點嗎?或者是文化衝突之下胃口的改變?亦或是因為台灣人本質上的自卑導致「外國就是高級」?這個答案我不清楚,但是作為偏愛台式炒麵又不會烹飪的外食一族,對於吃來吃去都是白紅青醬義大利麵的用餐環境,確實存在著困惑與困擾。

蔡沁婷
這次組別的報告很豐富,架構也十分完整。我覺得飲食是一種無形卻有力的存在,之前在韓國念書,很多食物都比台灣辣,當時吃的不習慣,就會想念台灣的滷肉飯、貢丸湯、乾麵等簡單又美味的料理,即使吃維力炸醬麵都會感動到想哭的那種,因為那熟悉的味道讓我彷彿回到家鄉,或許聽起來有些誇張,但那真的是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另外,出國之後,會發現我們台灣其實是一個很樂意接受多元文化的家,我們可以看到路上開著許多國家特色料理的餐廳,可以輕易品嘗不同風味的料理,而我覺得這樣蠻好的,可是也會思考像在韓國、美國,很少有看到台灣餐廳,比較多都是中國餐廳,我就會想,當我們了解別人的同時,別人是否也了解我們呢?雖然說我們不應該從別人的肯定中找到屬於自我的價值,但我還是希望有一天台灣的料理能夠被世界所看見,畢竟這麼美味的食物總想要讓更多人吃到啊~

葛承嘉
台灣的餐廳普遍有一個通病,就是想要創新融合國外料理的特色卻又不求精,曾經有個日本朋友和我聊到,他認為台灣有個他很羨慕的地方就是開店的自由度,隨便開個咖啡簡餐店或小吃攤就可以稱自己是老闆,在他們國家,不專業的半調子餐廳是不太被認可的,的確我也認為台灣的飲食文化多元卻不道地,我們少了一種職人精神,要不就是努力把本土菜系傳統的好味道傳承下去,如果想要開外國料理的餐廳就深入研究做到正統,以此才能提升台灣餐飲的品質

林潔禧
在這組的報告中,臺灣菜系的演變與歷史脈絡息息相關。而所謂「台菜」,包含許多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的特色,台菜融合許多他國元素,並且最終漸漸演變成有自己味道、廣受臺灣人接受的樣子。我認為這就是台菜,多元中保有自己的味道,融合後演變出自己的特色。而在課堂一開始的時間美女排行中,藉由老師在審美上的討論,我有了計畫去思考主流審美觀的問題,究竟所謂外在的美是否有一個普世的價值等等。我認為沒的定義因人而異,不同世代也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外在的美可以有很多方式達到,然而內在的美卻是無法模仿、獨一無二的,世界美女的排名除了讓我發現了主流審美觀的存在,更多的是讓我思考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時,我還能做什麼提升內涵,保有不隨時間消逝,獨一無二的內在。

林咨萱

飲食對於我們,可以是日日的煩惱,也可以是對自我的犒賞,或是藉此與朋友們聯繫感情或是成為聊天的話題,但我從沒有深切的思考過它背後隱含的真正意義。這個學期透過修習社會學以及這門通識,讓我能夠從更多的角度看某一特定議題,然而,對於飲食文化這個議題原來能夠如此深刻我依舊感到十分的震驚。在同學們的報告中提及麥當勞帶給我們的影響,我才恍然發覺它在我們日常中根深蒂固的地位,我會在那裏與同學們相約讀書、慶祝與吃飯,事實上不僅僅如此,它在另一種層面上幾乎已貼緊我們的文化,多半時刻我們不再會強調它的外來性,因為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類似的店內布置以及點餐流程,麥當勞已不是唯一進行這樣流程的連鎖飲食場所。在飲食在地化的過程中,我們是否會因此而失去某些特定的飲食文化,而該如何避免本土飲食文化被取代或是消失,同時又不阻礙到新飲食文化的產生,這是我們所需要深思之處。事實上我認為飲食文化並不那麼容易消弭,只要製作的方法能夠保存,那麼必定能持續地延續下去,尤其對於十分重視美食的台灣而言更是如此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