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Week 15-20/12/2012-: A-Bian Doll, Call-in Show and Red-Shirt Army

Week 15-20/12/2012-: A-Bian Doll, Call-in Show and Red-Shirt Army

 (扁娃、Call-in 節目、紅衫軍);

帶領討論助教:佩真


指定閱讀
莊佳穎,《阿扁的異想世界》,台北:前衛,2004。
延伸閱讀
Shih, Fang-long. “The ‘Red’ Tide Anti-Corruption Protest:What Does it Mean for Democracy in Taiwan?”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Vol. 1 ( November 2007): 87-98
周慧玲,〈現場節目與台灣焦慮〉,《聯合報》,第37 版,1999年10月28日。
高瑞松,《政治性叩應節目內容的結構分析—以《2100全民開講》—大選大家談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28 則留言:

  1. 不管歷時多久,民族的來臨都是踏著前人的身軀前進的。
    台灣的民主時代也是如此。但政治這詞似乎汙化到令人生懼或是覺之醜陋,任何看似可愛、單純、貼心,只要和政治沾邊,它們就會失去讓人欣賞的價值了。
    真的很可怕嗎?
    12/10在景美人權博物館擔任國際人權日的志工,馬總統與龍部長的到臨帶來許多熱潮。我看到了人牆擋在講台前,也擋在所有政治受難者跟其家屬前,台下有一區人,不停的放聲大喊、謾罵,口哨聲迭起、手腳揮舞著,部長每說一句,他們的聲音便隨之穿插;總統每說一句話,他們情緒就更加激昂。一頂帽子就這麼往總統扔去,被人牆快速打回。
    但旁邊大多數的政治受難者貴賓呢?冷看、嘆氣,也有拿出相機錄影照相。
    民主是這種樣子嗎?我當時心想。
    我覺得大多數了又再度被受害了。
    記得那天還有人昏倒,不知他是因為抗議大喊到昏厥,還是被吶喊激昂的人群牽連到的結果。
    公共領域的初衷就這麼在大家眼前破碎。
    記得龍部長不停的說:「你們能尊重其他的來賓嗎?」
    尊重說起來簡單,但仍敵不過情緒與思想的高牆。
    民主的模樣,大家心中的輪廓都一樣嗎?

    回覆刪除
  2. 感謝宛倩:
    你的親身經歷還是持續發生在台灣許多的地方
    很多場合台上的說詞 民主、人權、言論自由、經濟提升拉
    跟下面抗議的人講的完全是不一樣的
    但因為台下的人並非所謂程序內的發言 就會被說不尊重台上
    也會被嗆說先尊重別人才能讓別人尊重你之類的話
    但我們必須想想 這些抗議的人是不是還有其他場合可以發言卻沒有發言 還是他們只能在這邊用這樣激烈的方式才能引起注意等等
    何謂真正的民主?值得思考

    回覆刪除
  3. 我想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年青人對於政治是冷感的、冷漠的,我想,如果將政治的意涵限縮於投票選舉還有政黨事務上,年青人確實冷漠,但其實政治的範圍遠大於此,美麗灣是政治、反旺中是政治、返國光石化更是政治,這些活動中絕對不乏年青人的參與,換個角度,時下年青人真的是 "政治冷感"的一代嗎?
    此外,以我個人的角度,我想我不關心藍綠、對於所謂"神聖"的選票沒有憧憬,並不代表我對政治冷感,而是代表著一種選擇,選票可以是藍、是綠、是橘或是黃,但我們卻時常忘了 "不投票"也是一種選擇,誰說爛蘋果一定要挑一個比較好的呢?而當以不投票作為 "無聲的抗議"的群眾成為多數時,也將逼迫政治生態產生不得不的改變,否則任何政府的政治合法性都將遭受極大的挑戰...誰說 "不投票"不是一種參與政治的表現呢?

    回覆刪除
  4. 在我的眼中,台灣的民主是還要在加油的,因為就如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我們的立委在國會中因意見不同而打架又或者是民眾因為不滿最近民生抑或是公共議題等,總統或其他官員們的處理不當,導致一些手段較為激烈的事件不斷發生,是不是再再顯示台灣人民的民主素養不夠、政府官員們將民主當做口號僅有形式上的民主而非落實真正的民主。在我看來,我認為民主是要建立在彼此尊重、互信之上,而非權力鬥爭、不斷謾罵,我認為這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民主不就是讓人民自己來當主人嗎?運用人民的力量,選出最適合的候選人,來代替自己來治理這個國家,而此位當選的候選人,我認為他就只是個為民的服務者也就是扮演一個公僕的角色,應當一心地為人民著想不是嗎?不過,看看現在的政治,感覺台灣的民主,愈來愈不是選賢與能,政見愈來愈短視,而不少的人民信任那些政客,一次又一次的被愚弄,這讓我覺得很難過,什麼時候台灣的人民才能清醒選出一個真正適合的候選人,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回覆刪除
  5. 我是屬於政治冷感的人,每天看爸爸跟哥哥在家裡看大話新聞,
    其實感受只有:「只有藍綠對罵有什麼好看的?」
    看到這組的報告,才知道原來那些都屬於政治消費,有關老師問同學的那一題:「先有認同才有消費還是反之呢?」
    我個人認為先有認同才有消費,有認同之後才會去購買那一項商品顯示對他的支持與喜愛,就像如果一個綠的擁護者會去買藍的商品嗎?當然不會!
    就又向老師說的路邊的贈品好了,贈品其實沒有意識代表,但當我看到有政黨候選人在上面的衛生紙,我就不大想拿他,「好像我支持了他一樣!」這種想法會一直在心中轉。
    對於政治人物我只能說:「不要為政治而政治!」

    回覆刪除
  6. 其實,我就是屬於完全型的政治冷漠分子
    因為我覺得誰當總統對我的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老師一上課就提到南韓第一位女總統誕生
    這代表著女權主義的高漲是好事
    但是...誰說女總統就會比男總統做得好呢?這誰也說不定
    所以其實對我而言誰當家都不重要,但是這也可能因為我還是個學生
    對民意代表等等為民服務的官員沒有迫切的需求需要他們幫忙
    像我爸爸媽媽就很在意民意代表、里長的投票
    因為他們只要有任何公務上的問題
    例如:水溝蓋壞了、路燈壞了,都是需要里長的協助去改善
    所以我想也許是因為需要他們的"幫助",才會在意是誰當家
    另外,台灣的藍綠實在鬥爭的太過嚴重
    所以其實有很多人是選黨不選人,我覺得是非常糟糕的
    不管是哪一黨都會有肯為人民做事跟貪污的人
    我們應該要看其政見,或是一些歷屆政績
    而不是一味地執著於哪一黨派
    現在的我也有投票權了,我想我也會慢慢開始關心一下現今社會的政治情況!!

    回覆刪除
  7. 公領104乙 陳怡婷2012年12月24日 上午9:06

    因為我們家對於政治意識雖然有,但不至於會強烈到個人崇拜,所以不會去買候選人周邊商品,但我之前就有在電視上或是旅遊到花蓮地區時看到麵攤家中有許多英九公仔,它讓我知道還是有很多人願意花錢投資在自己喜歡的政治人物上,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先喜歡政治人物還是會先買公仔,我覺得那尾男同學答得很好,而且很貼近我自己的想法,我覺得台灣人對於政治意識的表現許多是較不想表態的,因為如果表態之後會被貼上深淺或是綠藍的標籤,因此購買那些公仔或是周邊商品的人們, 幾乎都是政治意識明顯的一群,我覺得那很勇敢,許多政治人物就像明星一般需要人民更多的鼓勵以及支持幫助他們更有動力去為整個國家以及人民服務
    或許這樣的政治經濟也可以帶動.刺激國家的消費!

    回覆刪除
  8. 以前國父孫中山曾經說過 :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但我覺得,政治其實是 : 眾人都要管的事。許多人對政治的參與度其實是不高的,並不會主動來關心國家的大事,大多都是採取被動接收訊息的,主要從新聞媒體得知消息,但報導上很多東西都是被篩選過濾過的,很難呈現全面性、真正的觀點給我們一般大眾,所以大家其實多多少少都擁有些偏見誤差存在。
    現今的政治人物,感覺很多都是不真實的,好像在演戲給大家看,如果真正是一位好的在上位者,人民的好父母官,應該要把時間花在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不是爭取上鏡頭的曝光率。
    Call in 可以反映人民的心聲,也是人民表達自我意見的管道之一,我覺得這個社會就是應該存在多元的聲音,大家彼此尊重,真正的和諧不是統一,真正的和諧是多元的、繽紛的和諧。
    90 後,也就是八年級生的我們,擁有與上一代不一樣的生活背景,透過網路,讓彼此串聯在一起,我們是充滿能量、希望、夢想的一代,追求的並非過往的自利主義,我們更希望能達到自利利他,推行社會運動,參與公共事務,努力改善不平等、不公平的現狀,希望能創造出一個幸福感十足的臺灣。

    回覆刪除
  9. 教育104 張簡如慧2012年12月25日 下午2:08

    這周報告的組別還滿有創意的,這個主題很多人都不敢選,可是他們用很客觀的方式去講這主題,也講得很有趣
    我也是比較不喜歡碰觸台灣政治的人,但是一有大選或是重要事件還是會去關注一下,只不過通常都是透過報章雜誌和網路、電視等媒體,而這些好像常常都會有所偏頗,可能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人會越來越不想接觸政治的原因之一吧。
    扁娃、紅衫軍等等活動都是在我們仍是學生的那個時期,當時在學校,小學生比較容易隨意發表意見,假如穿紅色到學校,同學就會覺得你是未了要倒扁或是什麼政治相關的意圖等等。在扁娃這部分,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全世界只有台灣有這樣的選舉文化,我覺得這很特別,也覺得可能跟台灣的民族特性有點相關,台灣人喜歡親近的感覺,而且又為了抓住年輕人的心,所以可愛的娃娃或是周邊商品的出現都還滿能想像的,從中也可以獲得很多選舉用的資金,我覺得這樣的方式跟選民有所互動也是不錯的。

    回覆刪除
  10. 我覺得政治這個東西,是和台灣社會幾乎脫離不了關係的
    從小我們跟著爸媽看新聞,新聞上都是政治、選舉、發表政見或是政府的表現
    在學校也幾乎都要選邊站,你是藍的?是綠的?
    別人罵也跟著罵,對我來說這就是台灣的政治社會
    不能說他好或是壞,每一個人用他們的方法去參與政治
    也不能否認有些人是政治冷感
    但是令我覺得很奇怪的是,常常有些大人是為反對而反對
    因為是XXX黨說出來的話,所以我不認同
    但是事實上,是真的不認同嗎?
    老師說的也沒有錯,台灣的政治還在成長
    英國花了200多年才走成今天的政治
    我們只有30年,我希望台灣的政治也可以慢慢的成熟

    回覆刪除
  11. 公領104 王培羽2013年1月7日 上午9:06

    記得國小的時候問老師他支持誰當總統,老師都不肯說,後來才知道,原來在學校不太能談政治,當時的我覺得很奇怪,後來慢慢了解之後,覺得政治好複雜、好黑暗,索性都不了解也不去管。
    但是其實政治明明就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或許有些人覺得自己生活顧好就好了,不用管那些;也或許有些人覺得自己一個人改變不了什麼,索性什麼都不做。現在越學越多,進入公領系,我會覺得公共議題是每個人都要關心的,我們也要睜大眼睛看清楚那些執政者有沒有做好,是不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人,我們更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甚至是愚弄,因為我們才是國家的主人啊!
    所以我現在會關心、了解現在國家的運作情況,而我認為我們這群大學生,在踏入社會之前,至少我們還有熱情還有赤子之心,還沒有被社會壓力壓的喘不過氣,或者說還沒被污染(?),就應該趁著時候了解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否則以後我們也會繼續冷漠下去,若是這樣的冷漠持續擴大,也許我們就真的沒有辦法讓政府改善了。

    回覆刪除
  12. 教育系104乙周妮嵐2013年1月7日 上午9:07

    我一直覺得台灣的政治文宣手法是個很特別的事情
    透過這種將政治人物Q版化、出周邊商品的行為,好像將政治人物們從原本的政治角色定位轉變成一個如同偶像般令人追從、崇拜的角色了
    之所以我會這麼說,是因為在以前還沒有出現過扁娃的時代,會被塑造成Q版形象或者發售公仔的對象的,似乎就只有偶像明星而已
    但是如今,就連長久以來皆被嚴肅以待的政治議題也開始加入了強烈的市場行銷手段,希望藉以擴充候選人的知名度,這真的是一件十分有趣又有點弔詭的事
    有趣當然是指這讓「政治」這個原本嚴肅的議題突然間增添了許多活潑新奇的色彩,而這樣的手段亦可以讓人民感覺到政治這兩個字似乎更貼近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不再看的道而摸不到。並且也因而更加關注這個議題(畢竟它已經變成了日常的一部份,要忽略似乎也難)
    但是弔詭的是,難道這樣如此市場化的行銷手法,不會讓政治真正的意義失去了本質嗎?或許過度市場化到最後,會讓大眾開始疑惑起自己到底是要選擇一個真正有所抱負的人出來為我們實行民意,抑或是只是單純被那個由市場所製造出來的形象宣傳手法吸引而已呢?
    甚至在最後,可能連政治真正的本質與意義都被忽略了。
    我想,這是很值得令人深思的事
    到底,政治是否可以買賣?

    回覆刪除
  13. 雖然我們被教導在課堂中不可以談論政治
    而本周的議題帶有點政治色彩
    總是會比較敏感一點
    我個人是不會特別去支持哪一黨
    但是我會支持我喜歡的政治人物,不論是哪一黨的
    不管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只要做出好成績的都是好的政治人物
    不過我自己也有遇過黨派色彩嚴重的人
    像是我外公就很支持民進黨
    所以當時阿扁入獄時,他不時就會說阿扁是無辜的
    不過發表自己的政治立場本身是沒有錯
    但不能強迫別人去支持你喜歡的黨派

    現在每到選舉前
    各黨無所不計其能地想出各種宣傳方式
    最多的應該就是文具,以前小時候最常拿到墊板
    但是在台灣很奇怪的是
    只要你使用候選人的宣傳物
    別人就會認為你是支持那個黨派,就認定你是哪一種顏色
    看到的並非是你支持那名候選人以及他的政見
    大家都把政黨看得很嚴重

    回到老師在課堂上問的問題:會因為認同而去消費,還是因為消費了才認同?
    我覺得基本上會想要去買扁娃的人,都對阿扁有一定的認同感
    但其實像這種消費物
    除非特別去找才會知道哪裡有買
    那會願意花時間和精神去買的人
    應該不會是討厭那名政治人物的人
    除非他想要買回家下蠱XD

    回覆刪除
  14. 現今的大學生很多對於政治是冷感的
    我也是其中之一
    有很大的原因是台灣政治的負面新聞太多了
    有次看到電視上的政治人物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又或是只為了個人和黨派的利益而忽略了許多人的聲音
    許多政客只是在攝影機前作秀 而不真正去做些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
    總覺得台灣的政治有點偏頗了
    好像只是為了藍綠黨派而去支持 有些陷入盲目的崇拜
    而不是因為政見或是對人民真正有幫助才去支持
    我從以前就很不解 為何總是會有些人會如此忠心的支持一個黨派
    無論黨派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正確
    然而現今台灣的政治感覺就是從兩顆爛蘋果中挑一個比較不爛的
    久而久之 自然會使人心生厭倦
    我想這也就是導致許多人不願意積極參與政治的原故
    不知道要等多久
    台灣的人民才能夠真正客觀的去選擇領導者?
    台灣的政治才能夠真正邁入民主?

    回覆刪除
  15. 台文系104 楊佩容2013年1月7日 上午9:12

    最近韓國的新總統剛選完,是位身分背景充滿爭議的女性---朴瑾惠。但撇開此不談,在韓國歷任總統只當一屆的立憲條件下,每位
    已卸任元首儘管貪汙,但在其任內都可以繳出讓國家進步的成績單,因為愛國所以國家的榮譽大過自己。這也是為何朴瑾惠說他是三無女性並嫁給國家!
    相較之下,台灣的總統得連選連任,在選戰開跑時強打口號、互相抹黑......,或是走本周的政治商品文化路線,又或打negative campaigning戰術,等當選後就努力籌備下一次的連任。對人民的需求、生活一問三不知或只會滅火道歉,這樣的台灣會進步嗎?尤其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大敘事、政治等公民議題能避就避,這樣又怎麼能互相溝通?
    在中國學習的期間,雖然是位於北京政治要地,但是學生們仍會悄悄的談論政治議題,甚至我們會交換彼此的"國政"!那我想說的是在受打壓的中國,人們是因為渴望而想談論嗎?那為什麼擁有高度自由的台灣人民對自身所處的公民環境如此漠視!

    回覆刪除
  16. 工教系104級 郭靜葦2013年1月7日 上午9:13

    我高中時的公民老師就時常會告訴我們一些政治操弄的手段
    從那時候起我就對台灣的政治很沒自信
    甚至對於不管藍綠的政治人物都很反感
    明明我國在國際上的第位模糊不清 總在許多事上遇到挫折
    然而,我國的政治人物所應該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搞錯了?

    常常在想 或許很多人一開始都懷有理想、抱負
    但卻在時間和環境的影響下被同化了

    對這樣的現象真的感到很無力 很心酸

    回覆刪除
  17. 機電102 陳俊宏2013年1月7日 上午9:13

    對於現在時下的年輕人,對政治是相當是相當無感的。
    是該說沒知覺還是說逃避呢?因為談政治真的是相當尷尬的話題,但如果不談又好像不關心自己的國家,真的相當的矛盾。
    就拿我自己來說就好,很慶幸自己家中並沒有濃烈政治色彩,可以大大方方的在家裡談論政治,但談論的次數卻少之又少,是說現在的課程都沒有教政治這塊嘛?還是說家裡也要教育政治這部分呢?未來的主人翁,都不關心自己得國家,任由那些政客操弄這個國家,真的是相當可惜的。2012總統大選我本身也沒回自己的家鄉回去投票,很惋惜當初沒有盡一分心力導致台灣現在經濟如此的不好,我並沒有偏向哪個黨派,只要做得好讓人民很擁護很稱讚就是好的,但就臺灣目前這情況....只能說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回覆刪除
  18. 物理102 周昱廷2013年1月7日 上午9:14

    在我閱讀完參考資料
    我的感想就是在台灣社會中我們無法去干涉任何人對任意顏色的支持
    但也就像文獻裡說的一樣我們不應該再被顏色所束縛
    所以我認為現在社會中有很多爭議性議題的爭論
    我覺得很好感覺就是有越來越進步的趨勢
    只是希望政治人物被我們選出來之後可以好好的服務社會
    幫助社會更進步而不是在那原地打轉

    我也認為Q版的政治宣傳這個特色滿不錯的很有獨特性
    對我來說是沒有去買過那種商品
    但是我認為假設是有在關注政治這個議題的人民
    應該都是先支持某人再去買商品吧我認為
    如果沒有在關注的話就是看到哪個宣傳比較吸引他他就去買然後支持她吧
    這是我的觀點!!

    回覆刪除
  19. 如老師所說,很多人都忘了自己才是國家的主人只有在選舉快到時才被候選人拜票提醒自己是國家的主人。的確在學校,我們盡量不談政治,老師也會迴避,父母也不希望我在學校談論與政治有關的話題,可是我們從小不關心這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我們以後怎麼了解政治的運作?李家同說政治不該進入校園,沒錯,競選宣傳活動不該,但學生仍要保有對政治適度的關心,我們現在很少會積極談論社會議題,不會熱衷於許多民主活動,也許時代不同,我們無法了解如今稀鬆平常的事是經過前人多少努力換來的自由,所以更忘了去監督政府、去檢視社會的結構還有哪裡不夠完整。政治真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即使有人不關心政治,但其實他從小便耳濡目染,黨派的意識已深植與心中,不管是家人影響或是廣告宣傳的影響,其實每個人心中早有對政治不同的認同,只是少了主動去關心的動作。
    關於台灣特有的政治人物Q版化,其實我覺得非常有創意,尤其是民進黨的商品及文宣手法實在厲害,用各類商品及公仔的販售,達到政治最佳的宣傳目的,使每位有購買產品的選民產生強烈的參與感及認同感。這也顯示其實台灣的未來還是值得被期待的,我們有過創新,未來同樣也能再創新,只是我們要全民攜手努力,無論是否關心政治,我們至少關心台灣每天發生了那些事。

    回覆刪除
  20. TO 世成、詠齊、嘉淇、楊蕙:
    確實,現在許多學生們,包含從小學到大學,對於「政治」這件事本身都是冷感的。不過如果細分的話,這裡的政治其實大多時候可能都是跟政黨、候選人、政務官、立委、民代之類的角色有關。雖說這群角色是人民選出來的結果,但實際上都脫離不了所謂的利益團體。他們個人的本身就帶有許多人或團體的請託或訴求,透過各種合縱連橫的手段,達到了某些目的。當然,無論投不投票,都是表現參與政治的心意。不過,還有一種能夠有效地反映在統計結果的選擇:廢票。這也許只是蓋錯選票欄位,或者用錯蓋印等情況,但就某種程度上來說,當「正確的廢票」(所有欄位都不蓋或故意蓋在空白處)越來越多時,擁有投票權的國家的主人,或許正視思考政治這回事了。

    -------------------------------------------------
    TO 芷函、怡婷、益盛:
    選賢與能、人民公僕、為國家社稷謀福,諸如此類,是忙碌的人們透過代議制度的形式,產生出為人民做事者。這樣的想法,原是經過日治時期吸取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精神,當時的知識份子已早就充分地體認到民主與台灣意識的連結是一條可走的活路。也因此,戰後初期,台灣知識份子懷抱著對新時代的期待皆走向政治的窄門。但曾幾何時,在朝向落實民主化的進程中,台灣社會的政治走向開始轉變。也許是白色恐怖的遺緒、又或者是經濟民生重於政治思考的生存邏輯,身為下一世代的我們,也該開始正視政治所牽涉的各種層面議題。
    -------------------------------------------------
    TO 如慧、妮嵐、峻葳:
    政治其實一直都處在日常生活之中,只不過總被認為那是距離市井小民生活相當遙遠的存在。當政治人物化身成為拉近民眾距離感的可愛物件,這些物件一方面來自於文化創意,一方面又來自於政治認同,兩股力量同時作用於社會的結果,造成了政治消費文化的出現。人們透過消費究竟要表達的是對於某政治人物的認同,或者是政治人物背後的政黨形象,又或者只單純地認為這也是文創的一種特殊條件模式呢?所以,認同後產生購買的舉止,以及購買之後產生認同的氛圍,這中間就存在著二重的差異點了。

    回覆刪除
  21. 國104丙林敬倫2013年1月7日 上午9:17

    每個政黨都有其宣傳的政策和方法,以求可以在選舉中
    位候選人製造好的形象,以贏得更多的選票
    像是一些宣傳紀念品,公仔等等
    但是這樣真的事好事嗎?
    因為選民看候選人應該是看他提出的政策,和要怎麼帶領國家
    把國家帶往更好的方向
    這些宣傳手法是否失焦了?讓人民、大眾忽略了所應該要關注的

    回覆刪除
  22. 國文系104 黃佳琪2013年1月7日 上午9:19

    這組的PPT好用心
    配上可愛插圖 讓報告很有活力
    清新有條理的版面讓人印象深刻
    政治 對我來說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意識
    在學校 朋友之間不談政治
    似乎是台灣人民避免藍綠紛爭的一個共同心照不宣的想法
    和政治最有參與感的時候就是選舉時 支持自己偏向的政黨
    台灣獨有的宣傳用品與口號似乎是在一個媒體產業發達創意無限的社會漸漸發展起來的
    政黨 政治人物懂得如何在競爭激烈之下提高自身的曝光度與形象
    包容力與突破傳統的觀念 在多數人心中萌芽
    因此我想這是大量宣傳產品出現的原因
    此外支持者對政黨與候選人的認同也是讓此類產品興盛原因之一
    蒐集東西 似乎是近來的潮流
    蒐集的越完整 代表越支持越有向心力
    兩方互相影響之下 政治人物懂得行銷支持者買帳
    達成台灣特有的宣傳模式
    不過 以我自己來講
    可能就真的沒有特殊政治立場
    所以對這些商品 不太去注意
    CALL-IN節目我覺得可以讓對事情比較沒有想法的人聽聽各方的意見
    並且培養邏輯和歸納能力
    通過這類節目我看到事情背後 有時被省略或刻意忽略的真相
    不過我想 除了廣聽各方想法還是要有自己的基準在
    不要輕易受媒體的引導影響自身的價值觀
    這組報告很用心
    對於另外兩個國家的比較
    也讓我了解各個國家對宣傳不同的表現手法很有趣

    回覆刪除
  23. 心輔104 蔡汶欣2013年1月7日 上午9:19

    我覺得現在台灣普遍的情況就是
    大部分的人對政治已經有既定的刻板印象了
    政治就是藍綠對立
    政治就是以大欺小
    政治就是立法委員互相打架
    等...刻板印象
    也許是我們本來就不太關心政治
    又或者是媒體渲染力不斷告訴我們
    這些刻板印象就是所謂的台灣政治

    但就像老師說的 其實我們才是這些政府官員的主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忘記呢
    反而被政治操作著

    就像我來說
    我自己就完全不想與政治有任何瓜葛
    因為會有種不干我的事的感覺
    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也和我一樣繼續保持這種態度
    那台灣的政治應該會越來越糟糕吧

    回覆刪除
  24. 雖然知道人民是國家的當家,但我對於政治仍是冷感的。
    原因除了覺得政治人物都是差不多的、天天吵來吵去、鬥來鬥去,
    還有我認為自己沒有成熟到可以以客觀的思慮去看政治。
    從國中起偶爾會和同學爭論起國家、政治的議題,發覺我們都受到長輩的影響,
    思考完全被侷限住了。而從這一點又可以看到台灣政治可笑又可悲的地方:
    支持綠的就看綠的節目,支持藍的就看藍的,如此下來便在自己的意識形態中越陷越深。
    就算到這個年紀,我仍搞不清楚到底誰是"好的"、誰是"對的",誰是真正對國家有幫助的。
    應該就是這個原因讓我對於政治這塊複雜的地帶感到茫然以至於乾脆不關心。

    另外我認為台灣獨特的Q版文宣實在太有趣,甚至可說是好笑了。
    政治能變成這樣,還真佩服台灣人的創意呢!外國人來看應該都會覺得很神奇吧!
    一邊查Q版文宣的資料一邊笑,真的是花招百出就是為了增加選民對自己的印象與好感。
    但一邊笑的同時又感到有些諷刺,查到最後都有些忘記自己是在做"政治議題",
    雖然好像藉由這些方法更貼近選民了,但對我們的生活又到底有甚麼幫助呢?
    在更深入去想,那些做文宣的錢是口可以拿去做更有意義、更具政治所應達到的目的的事呢?

    如老師說的,台灣的政治還不成熟、很脆弱,而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對於這樣得來不易卻好像日益扭曲的台灣政治應該要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又要如何了解政治令人無奈的黑暗與矛盾地帶呢?

    回覆刪除
  25. 華語102 陳龍仔2013年1月7日 上午9:21

    我覺得把政治人物變成cute板來拉票的確非常有創意,這種做法只有在台灣才看得到。想起前幾年還沒來台灣之前,看了一些介紹台灣的電視節目,印象中的台灣政治人物都是很愛互毆的一票人,來到台灣後發現這些政治人物被弄成cute板後,讓我產生很大的落差趕(冏很大)。說回政治人物在拉票時期,在我國常看到的手段是他們會給自己取個中文名字為了拉比較多華人居住地區的票,其實他們自己根本不會寫甚至根本不知道那個名字的意思是什麼?
    至於call in 節目我覺得在每一個國家都差不多,最熱門的話題同常都是與政治相關。
    台灣的紅衫軍跟泰國同學說的在泰國發生的衝突很類似。其實在許多國家的大遊行也一樣大家都會穿同樣顏色的衣物,我想或許是想表是大家都站在同一個立場和團結的意思吧。

    回覆刪除
  26. 記得前幾次上課有天老師剛好提到了心目中公民素養的本質
    媒體、倫理、美學、民主

    好像我們在facebook上的族群可以大致分兩種
    會常常update心得狀況的
    會默默看過一切百態的
    沒有帶任何偏好地分類好大世界裡的人群

    對於政治學運等活動
    人可能也分兩種吧
    很關心的和不甘我的事的
    我想一樣,也不能明確說哪個就是比較好哪個就是不好的
    只是對這些無動於衷的人往往會讓推行學生運動的人比較吃力
    覺得問題總是出在一群正在被溫水煮青蛙的人身上
    他們不知到自己正一點一滴被剝削、直到最後被吃得死死的動彈不得

    曾有熱衷學運的朋友很認真問過我這些我的觀點
    然而我講不出什麼好多西
    因為我就是對他們來說那種對世界不痛不養的人

    後來我仔細想過,是因為我的讀不懂
    所以沒想過去支持、表態過。
    我不確定自己的政治眼光和立場是不是很精準的
    (比起其他我的感官像是理性、美感等等)
    所以沒辦法有所看法,也不願意從中選擇。
    有時候我確實是讀不懂這些世界的語言
    他們爭論的、他們爭取的到底是什麼,真的太複雜了
    或許你會說我不懂受苦的人曾體會到的傷痛多麼長久
    不懂下層人受過的苦、那種無法翻身辯駁的技不如人之感

    可是我也很認真
    聽到老師那天說自己其實很熱血
    年輕時什麼事都做過,老實說我也是一樣的
    我超喜歡學生運動的意氣和使命感
    我願意跑一堆行政程序為了去完程一件事
    我也願意接下別人覺得莫名奇妙的工作,
    只憑著自己心裡面一點點似懂非懂的堅持和希望大家更好的理想
    而又回到政治和公民上面,從外面觀望,我一直很喜歡
    我常常覺得這些故事好動聽、好悲壯
    仍然沒有真正走進去過
    像是這次媒體壟斷的事,
    直到助教上台清出的說明才解除我平常讀臉書專業的疑惑

    有時我也覺得這些跟我並沒有很密切,
    看不到新聞對我來說沒關係阿、不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沒關係阿
    就像從小我上歷史課的心情,
    我看不懂、我不懂未什麼他們要爭鬥未什麼要破壞和諧....
    不學歷史我的人生或好過很多一樣。
    假如將來的我們無法知道社會上新發生的是情,
    例如教改默默的改,默默影響的是我的小孩(之類的下一代)
    我仍然會相信自己永遠都要有一顆判斷的心
    不管外界怎麼操弄怎麼變
    都不能阻止我去追尋人生的目標和崇仰、美感
    他們怎麼壓榨我將來,我就怎麼闖怎麼鑽
    我一定能力用我現有的東西培養出我需要的事物
    然而有時意識到
    我可以這麼勇敢的思考、不怕疆界
    是因為從小的我擁有很多自由,我從一開始,
    或許就知道沒有人可以禁錮我的思想,
    例如我不因為我身為女生
    而覺得女生(假如)被男生比下去是因為重男輕女的緣故
    我會覺得是那個亂比較人的人有問題,
    我會照我覺得自己該擁有的樣子,持續去努力。

    但是當你想到也許三十年前的臺灣,
    睡一覺醒來,不見的是我身邊的人呢?
    意識到這樣的事可能會發生
    好像有那麼重要了
    臺灣終於好不容易走到這樣的自由融合
    世界也因為有這麼多樣的東西而美麗協調、有不同種聲音。

    可能還是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惋惜的話依就惋惜假如這樣的民主不能再繼續
    沒有辦法有清楚立場的我不能做什麼
    正因為我相信事情都有一體兩面
    在這方面許多事我無法相信自己所看見的是不是我能堅持下去的
    像是紅衛兵之類的盲目時代
    難道說他們是白癡嗎?
    他們一定也相信著自己手中握的是美好和幸福
    可是呢?

    有時沒辦法做決定的時候
    我會靠另一種方式來維持生活和諧
    藉我所能夠擁有的力量來為社會的良好運行盡意點事
    同時心裡面有所堅持

    回覆刪除
  27. 音樂104林彥均2013年1月7日 上午9:44

    台灣的新聞台、報紙、電子媒體非常的多
    不過幾乎每台都帶有既定的立場 藍or綠
    而這些既定立場 通常都是取決於背後的出資者的政治顏色

    在這個以大眾媒體傳播、資訊爆炸的時代
    我們每天回到家會做的不外乎看電視、上網
    我們對於國家發生的事情的所有了解、消息來源
    也就是從這些帶有顏色的媒體身上得來
    一個事件或是一則新聞
    人民對它的觀感 常常都被媒體左右
    媒體切入的角度 對誰有利
    身為只能依靠媒體得知消息來源的群眾
    我們常常就被媒體牽著鼻子走了


    所以 看到任何一則新聞的時候
    千萬不要馬上全盤相信
    應該要多看看各台的報導
    在不得已 幾乎都帶有顏色的新聞台中
    如果能多看幾台
    至少 對事情會有多一些了解
    不會完全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不過如果照以上的說法看來
    最近這個媒體壟斷的事件
    對台灣來說就是很不好的消息了
    如果我們的媒體有過半以上的資源 都被握在同一個出資者手上
    那我們的想法也很有可能在每天每天的新聞洗腦下
    被他們所操控了

    再加上 對他們不利的新聞
    他們也許就會選擇性的過濾掉了
    我們以後也看不到了

    像這次跨年夜
    蘇打綠的主唱 青峰也在台上說
    他很開心對於有人勇於站出來關心國家
    也發表他對於媒體壟斷的憂慮
    還剛好是中視LIVE直播的
    不過這段40秒的談話
    在重播時就被電視台剪掉了
    這種「剪掉」「隱藏」的事情在未來
    已被壟斷的「一人獨大」的媒體、新聞中
    也許會更加層出不窮吧
    希望政府真的要有所作為 不要放任這樣的情形發生

    當然身為閱聽者的我們更要多方面的閱聽消息
    如果沒有人能為我們把關
    我們就只能靠自己了!!

    回覆刪除
  28. 我不喜歡政治
    或許是因為家族裡就能區分成好幾派不同的政治立場
    藍的綠的橘的都有
    每次政治討論的熱烈都有種六親不認之感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立場
    立場不同如何溝通?
    各種黨派的負面印象都在攻擊我
    長輩們似乎想拉攏年輕的一輩
    站向自己支持的黨派
    夾在中間很為難
    我不知道何去何從
    也是我對政治冷感甚至恐懼的原因

    但我卻有一點非常不能認同
    回想起之前課堂上討論的結婚要拍婚紗照
    為何請客就一定會有政治人物致詞
    我甚至懷疑某些人是不請自來
    本該溫馨感人親戚相聚聊天的時光
    為什麼也能是大喊"好不好ㄚ"的政治場面
    這裡是你的競選總部嗎?
    有時候真的非常不能認同
    不同黨派能這樣出現再同一場合?一起致詞?
    但這本該無關政事
    有些官員甚至還在大家用餐的時候
    再把主婚人和新人"請"上台
    再搭配她的冗長致詞
    看上去台上的人們是多嚜麻木上了台當木頭人?
    的確~主角都在上頭
    似乎不跟著她大喊政治標語和口號
    部大聲叫好也太不給面子
    但總有被強迫的不適感

    婚禮跟政治到底能不能切割
    雖然這也是民生必需之一
    但總覺得不太適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