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Week 16-29/12/2016-: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本周討論主題:
  • Food Culture (飲食文化)


指定閱讀
  • 顏秀芳,〈焦桐《完全壯陽食譜》與江文瑜《阿媽的料理》之比較〉台北教育大學《咁仔店電子學報》,2007830(創刊號)http://s22.ntue.edu.tw/電子期刊/Yan%20Xiu-Fang.htm〉。
  • 江文瑜,《阿媽的料理》,台北:女書,2001
  • 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台北:二魚,2004
  • 胡錦媛,〈食色經濟學:焦桐《完全壯陽食譜》〉,《中外文學》, 313期(2002)。頁9-26


延伸閱讀
  • Ritzer, George著,林祐聖譯。《社會的麥當勞化》。台北:弘智,2002
  • 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城市,2002a。鄧景恆,《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學系譜(下)》,台北:田園城市,2002b
  • 沈曉茵,〈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中外文學》,31 (2002) 3期。頁58-68
  • 廖炳惠,〈食譜、香料、廚藝的旅遊〉,《中央日報》,20031222日。

課堂照片錦集



























◎同學心得回饋


許庭悅

這組的報告­­:飲食文化,是台灣流行文化這門課的最後一個報告,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主題,看到很多美食的照片就覺得很開心,但又很餓!

這組報告了台灣飲食文化的變遷、客家飲食、夜市文化、飲食與文學、飲食與電影等,以飲食做發想,這組報告的涵蓋範圍是很廣的;在台灣飲食文化的變遷中就可以看到台灣的飲食隨著時代的變遷真的越來越多元,如今我們才能享受如此多的美食!而從速食文化以及高級餐廳等等也可以看出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和因為生活水準提升而對美食更進一步的要求,因此若深入探討飲食各方面的狀況,將可以發現很多背後的潛在意義!而各民族的食物也有所不同,其與民族性、發展背景、生活環境等等皆有相關,因此品嘗不同民族的美食時,也多少可以了解其背後的民族文化。而對於夜市美食,我也非常喜歡,能在夜晚和家人或朋友一同逛夜市並享用各種小吃真的是一大享受,而夜市也是台灣獨有的文化!我雖然沒有涉獵多少關於飲食的文學作品,但我想若剛好有機會,我應該會去嘗試閱讀的。

在這組的報告中,有許多看起來很美味的圖片,能夠吸引台下同學的注意力,且ppt也蠻清楚明瞭的,但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應在報告結束時加入結論作一個收尾,可以是對於各個小標題所作的總結,也可以是對於製作報告的心得,我覺得能有個完整的結論將會更棒,而各個小主題間也應多加強連結性,使整個報告更順暢!



廖武俊

這組的報告主題我很喜歡,是飲食文化。雖然我們好像每天都在接觸,但是卻沒有真的想過我們吃的食物的源由,或是各型態食物的差異處,經過他們這組的報告,覺得每一項食物都變得非常有意義!我本身也是客家人,在介紹客家族群食物時我也有仔細的看了一下,發現真的都是我平常在家會接觸到的食物,所有報告中的特色也都有,原本不知道為甚麼客家菜都會偏鹹或是多醃菜,在這次討論中也都知道了,原來連食物都存在著客家的精神阿!



曹雅筑

這次的飲食文化組別報告之後,最讓我驚訝的是我原本以為是很稀鬆平常的台灣菜,其實都是源自中國不同地方的經典菜色,像是東坡肉、佛跳牆、蒜泥白肉、醬爆牛肉等,我還以為這些是比較台灣本土的菜色,但最一開始是源自中國不同地區的菜色,但就像老師說的,不同的文化特色融合之後,並不是出現兩種特色,而是再融合出新的文化特色。台灣這個歷經不同勢力佔領過後的地方,最大的優點就是承襲以前的文化,再創新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另外一個也是讓我很想探討的議題是課堂最一開始的早餐外食問題,我從小到大幾乎很少在家裡吃家裡煮的早餐,大部分都是到早餐店解決,所以我幾乎沒有在家裡吃家裡準備早餐的經驗,不過我想這也跟現代人工作忙碌及小家庭越來越多有很多的關係,當然還是有很多很用心的媽媽會早起準備早餐,但是小家庭的結構跟每個人不同的起床時間都會造成在家準備早餐的難度,如果不是全職家庭主婦,我覺得很難兼顧工作與早起做早餐(當然做早餐不只是媽媽的責任,全家都應該幫忙,但也幫早起做早餐的媽媽們鼓掌),之前我看過一段日本街訪的影片,日本人的早餐幾乎都是在家吃麵包為主,可能以傳統飯菜為主的家庭現在也很少了。



楊舜雅

  沒有特別意識的時候真的不會發現,台灣真的非常注重飲食!連打招呼都會問你吃飽沒?若是在國外這樣問,對方會覺得你是在質疑我是不是很窮而沒飯吃嗎?同樣的一句話、同樣都是人類,但是因著文化不同,就會產生非常大的改變!也因此了解文化是很重要的事情。
  一個食材,在不同的種族之下,真的可以誕生非常不一樣的東西。中國人以為已經把肉的處理發揮到極致了,但是西方就會有更多元的呈現。而上次看過一個影片"美國小孩試吃中國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CEt2pDerw
蠻有趣的~我們習以為常的菜,在他們的眼裡竟然是這樣!而且吃下去之後也真的無法接受的吐出來,飲食真的有習慣性。

  另外老師特別強調的課堂核心就是速食文化,並不只僅限於飲食,像是速食愛情、速食...個性? 三分鐘熱度等等的,呈現了整個文化的轉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